地域文化融入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以洱源梅果为例

2023-01-06 08:38王婉格何柱成
流行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洱源青梅产品包装

王婉格 何柱成

1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5;2云南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91

地域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顶梁柱,因此重视地域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不仅会推动民族的发展,同时也会引领文创产业的发展。文化可兴村、文化可强村,艺术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文化历史的发展进步。视觉艺术不仅可以为乡村“塑形”,还可以帮助乡村“助魂”,是助推乡村振兴的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商品的价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商品的包装设计便成为可调控的重要因素。包装设计对商品起到美化、宣传以及保护的作用,通过独特的包装设计,将本民族的特色文化魅力向外展示,提高商品附加值,有利于打造特色品牌[1];以文化创意发展为核心,有效地帮助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乡村文化生态农业模式。

一、洱源特色农产品青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梅文化

梅,源于中国。早在3000余年前,中国就出现了食梅习俗与梅文化,在夏商周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品尝青梅了。“馈食之笾,其实核撩。”核撩便是食用梅子的古老叫法。《尚书·说命下》中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为是梅作为调味品,与盐具有相同的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梅文化在现代并不像过去那样处在舞台的中心,但是却有如树大根深的梅树一样植根于华夏这片沃土之中。“梅”从未消失,在不知不觉中仍在颂咏,仍在赏评,仍在食用。

2.洱源特色农产品青梅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丰富,地理位置独特,是中国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大理州洱源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表现为:“四序恒温”、光照充足、干湿季分明。洱源县风景优美,有着“林果之乡”的美称。梅子是洱源县众多林果经济作物中最著名的一种。洱源梅子品质优良,个头大,果核小、颜色清丽、酸爽可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有机酸,有较高营养价值。不仅如此,它既可作为解渴的水果,也是一种独特的药用药材。梅果产品种类众多,主要有食品、饮品、调味品等三大类150余种。在农产品电商迅速发展的今天,梅果的栽培、加工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以下三点现状问题:

(1)洱源梅果产品包装体现不出洱源特色,图案单一,视觉体验感差,没有统一的视觉标识。

(2)洱源梅果产品包装简陋,包装形式单一,功能性欠缺,存在不卫生以及安全隐患,无法起到包装的实质保护作用。

(3)洱源梅果的农产品以鲜果为主,缺乏后期再加工,且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导致产品附加值低,价格低廉。

二、地域特色文化融入洱源梅果产品包装设计思路

1.设计维度

以大理州洱源县品牌—“洱宝”为例,现有洱宝话梅的包装设计主要突出两点:一是突出地方产品(大理特产),二是突出质量品味极佳,寓意可作为一种地方特产馈赠亲友。但在视觉体验上美感欠佳、体系感弱、包装定位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包装在沿袭原有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将帮助优化梅子系列产品包装视觉体验,针对受众群体确定包装风格,提升顾客购买欲望。增强包装体系感,突出“大理”特色,并将多系列产品联系起来,做到有体系感的同时又各有区别,帮助民俗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2]。明确梅子包装定位,区分同类产品,方便顾客快速直接地挑选、购买。

2.功能维度

现有洱宝话梅包装在造型上采用1:2的比例,制袋形式采用三边封袋,提孔式结构,容积为200克,并使用大面积、高透明度的设计。饮品为易拉罐式易开式包装。通过分析受众群体和包装痛点可知,现有包装形式单一,功能性欠缺,未区分受众群体。基于此,可在基础款包装上优化功能,使其“拿出不脏手、每次只出一颗”,并增加可以吐核的收纳地,便利购买者的同时可保护环境、增强卫生。不仅如此,针对不同的情况和顾客,进行具有实验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包装设计。在实现产品的特殊功能的同时,添加包装的附带功能,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达到产品包装结构的革新与创意。

3.生态维度

洱宝的话梅袋装,印刷上采用反面印刷,材料上采用透明度强的塑料复合材料。梅子酒与青梅爽饮料也多采用塑料包装,且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因此,新型包装应尽可能地采用新型材料。如选用生物降解材料,纸张、纸板材料等。它们具有可回收,可循环,污染少,易降解,可以二次利用的优点。满足“包装与人”之间的供需关系,实现“包装与生态”的协调,并注重区域文化特色,其对视觉元素进行概括提炼,并应用到品牌包装设计中,形成符合区域文化特点及鲜明个性的设计风格,以增加产品附加值[3]。

三、洱源梅果产品包装设计创作

1.标志设计

洱源县地处洱海之源,位于大理州北部,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设计以“梅礼”为题,依托大理州的梅果产业,区域性强,并在形式美与功能美的基础上,有效传承推广优秀地域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如白族独特的“雕梅”技艺。

“梅礼”logo采用文字与图形相结合(图1),整体造型为竖状圆角矩形,结构稳定。核心元素有变形过后的“梅”“礼”二字,在宋体的基础上去掉部分“横”笔画,拆开和移动部分“点”笔画的位置,使其更活泼且具有观赏性。标志上半部分运用白族民间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瓦顶飞檐,突出“梅礼”品牌的地域特征。下半部分运用梅树枝,两边运用线性梅子图案,凸显品牌主题。标志中部的文字以及雨水,则表示梅子出现的时间在梅雨时节。logo整体呈现文艺、清新的风格,为后续视觉体系奠定了基础。

图1 “梅礼”标志设计

2.色彩分析及元素设计

洱源梅果产品包装设计选用青绿色、玫紫色和白色为主色调,象征着春末初夏,代表生长、青春与勃勃生机,适当降低纯度,提高明度,部分产品包装的元素以渐变的方式呈现,凸显青春、活泼、亮丽的风格,又充盈着现代气息,更加符合受众群体,视觉上给人以清爽、干净之感。同时,合理运用点线面元素,让色彩表现达到最佳效果(图2)。

图2 渐变色设计与基础元素

视觉元素主要以梅子为基础,使用扁平化、弥散、渐变、拼接多种方式制作呈现。扁平化元素概括了青梅、西梅、雕梅等梅果和梅叶的特征。渐变元素突出梅子体积,小老虎的运用呼应今年为虎年。拼接元素使梅子形象更具体且富有趣味性,涂鸦出的汁水突出梅子可口诱人的口感[4]。

3.包装设计

“梅礼”话梅单个装运用扁平化风格概括了青梅、西梅、雕梅等梅果和梅叶的特征,绕排文字对不同种类的梅树、梅果进行介绍,体现其生物多样性特征。多个装袋运用五种颜色代表不同的话梅,方便顾客的识别和挑选。

盒装则突出功能性,分隔设计使包装有两个互相分离的空间,其中,较大的空间采用抽拉式开法,可以拉出话梅进行品尝。较小的空间用来回收果核或其余垃圾。包装可以二次利用,如当作收纳盒、便携式烟灰缸和烟盒等,达到环保少污染,一物多用的要求。

青梅果冻则采用透明包装,更好地体现产品原本的通透感,小老虎和梅子的元素呼应今年为虎年。生梅糖的包装为圆柱形筒状“提拉式”包装,通过提起外层,处于内层的糖果掉落在中间平台上,再度放下外层时,一颗糖果便被“顶起”,处于中间平台上,取糖果时不脏手,也可二次利用包装(图3)。梅子甜点包装采用大面积透明PVC材质,以便露出精美的甜点,又因其保质期较短,所以包装风格简约好识别。包装贴标中设计了一个开口,用来放置小勺子,小勺子的外观为梅子的茎叶,视觉上完美融入包装,兼备视觉美与功能美的统一。

图3 包装设计与盒装结构

四、洱源梅果产品包装设计分析

1.色彩创新分析

以大理洱源梅果的整体角度出发,设计出一套专属于梅子产品的系列包装。在外观上做到优化视觉体验,选用明度较高的青绿色、玫紫色和白色为主色调,清新亮眼,风格简洁清爽,多用渐变色、高斯模糊和弥散效果降低边界感,增强梅子的体积感。使用五种颜色代表不同种类的话梅,能使消费者迅速接受信息,提升购买欲望,兼顾系列感并明确包装定位。

2.图案创新分析

包装设计中大量使用梅子图案,以扁平化、弥散、渐变、拼接多种方式制作呈现,附以雨水、对话框、圆点等背景元素,形成丰富的点、线、面构成,给人舒适的视觉体验。如梅子甜点包装贴标中设计了一个开口,用来放置小勺子,小勺子的外观为梅子的茎叶,视觉上完美融入包装,兼备视觉美与功能美的统一。使产品主体更加鲜明,与产品搭配恰到好处。

3.结构创新分析

“梅礼”在使用上变换包装结构,使包装具备“不脏手、好取出、好回收、可二次利用”等特征。如增加 “抽屉式”包装,就可达到“抽”时控制话梅出来的量,并在内部做好分隔,“推”出的分隔空间可容纳果核。另有圆柱形筒状“提拉式”包装,通过提起外层,处于内层的糖果掉落在中间平台上,再度放下外层时,一颗糖果便被“顶起”,处于中间平台上。此外,创新出具有实验性、互动性的包装,如在包装上附加“转盘”的话梅全家福,有效地解决了消费者的选择困扰。

洱源梅果品牌依托大理州的梅子产业,有较强的地域性与区域性特征。包装在形式美和功能美的基础上,兼顾文化特色,推广优质梅果,如出现白族特有的“雕梅”技艺和青砖白瓦等,有效地传承和推广优秀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充分彰显品牌内涵。在包装上体现文化元素,产品也会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结语

从历史中汲取灵感,在文化中采撷创意。将地域文化与包装设计充分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变革的必然选择[5]。针对大理的梅子系列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种类包括果脯、青梅果肉、梅子甜点、生梅糖、酸梅汁、青梅绿茶、梅子酒、梅子酱八类产品包装。“梅礼”海报和包装的展示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物料实现了二维到三维的转变,创新出的不同器型包装具备不同的功能,互动性贯穿始终。“梅礼”品牌包装始终遵循艺术形式美与它的实用功能相统一,将悠久的梅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促使梅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食“梅”文化一直伴随着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所积淀的历史底蕴是不可复制的,同时也是中国农耕文明变迁与发展的真实写照。“梅礼”采用包装设计的形式去关注、去守护、去传承,助其再次复兴,再次繁荣,再次辉煌。

在新时期、新设计思维与设计技巧同时并进的今天,与时俱进的设计师应积极从地域文化、历史传统中汲取营养,通过包装设计的新颖手法,增加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弘扬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农村振兴。用开放、提升、革新特色产品包装,开辟我国文创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洱源青梅产品包装
产品包装设计
且将蚕豆伴青梅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下
产品包装在线评价的开发与研究
基于立体纸塑的产品包装设计
遇见最美洱源
洱源“雀之灵”的故乡绽放上海
洱源荷斯坦奶牛发情期各种阴道出血现象的诊断和治疗
洱源5.5级地震前后地磁场变化异常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