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型与色彩浅析巴西利卡的两次改造
——以帕拉迪奥与皮阿诺为例

2023-01-06 08:38陈友法周宇昕
流行色 2022年11期
关键词:阿诺帕拉色彩

陈友法 周宇昕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 201100

引言:安德烈亚·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是文艺复兴时期众星灿烂的一员[1],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造诣非凡,既有建筑理论又有建筑实践作品,其对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各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相关理论著作有《古建筑测绘图集》和《建筑四书》,建筑实践作品涉猎私人住宅、公共建筑、道路、桥梁、神庙等广为人知,虽然经过时间的洗礼,但仍有不少作品留存至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便是帕拉第奥对其家乡维琴察的巴西利卡(Basilica Palladian) 改建,以此得名“帕拉第奥母题”。几个世纪后,伦佐·皮阿诺(Renzo Piano)被派重修了此巴西利卡,他通过建筑声、光、热等方面的元素的设计考虑,使之重新成为城市和文化的中心[2]。本文通过研究两位大师对维琴察巴西利卡改造细节的构思和设计创新点,结合他们各自所处时代,探求他们是如何进行建筑保护的。

一、帕拉第奥的巴西利卡改建

1.古代的巴西利卡构造与色彩表现

古代的巴西利卡是古罗马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长方形公共建筑,巴西利卡的宽度应不小于长度的三分之一,亦不大于长度的二分之一,大厅常被2或4排柱子分成3或5个部分,中厅高且大,两侧的侧廊小且低,通常一端或两端有半圆龛,中厅两侧开高侧窗,侧廊有夹层,外侧有一圈柱廊。

从建筑外在的色彩而言,建筑原本呈现的是拼接的色彩,较为华丽,是因为巴西利卡哥特式建筑的外立面最初覆盖着红色和草黄色的维罗纳大理石钻石,在16世纪帕拉第奥扩建的建筑后面仍然可以看到这些钻石(图1)。内部的空间装饰上更为奢华,如在朴素的墙面镶嵌彩色大理石或雕刻各类装饰图案,营造绚丽的室内效果。

图1 回廊内透露的砖石拼接色彩

2.帕拉第奥与巴西利卡

文艺复兴晚期帕拉第奥对维琴察的重要程度就好比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对于文艺复兴早期的开端佛罗伦萨。帕拉第奥在维琴察留下了大量的建筑实践作品,这些建筑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帕拉第奥母题。帕拉第奥是一名石匠出身,得益于在遇到贵人詹乔治·特里西诺(Gian Giorgio Trissino)之后对他的培养[3],帕拉第奥逐步成长为一名建筑师。通常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大多只是具备艺术领域的知识,当让他们处理起施工问题时,则会显得棘手,而像帕拉第奥这样当过石匠有一手实操经验的建筑大师,是不可多得的[4]。

现在的维琴察雷吉纳宫(Palazzo della Ragione),也就是著名的维琴察巴西利卡,这是帕拉第奥的第一个公共建筑。旧的建筑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哥特式建筑,早在1444年中央大厅部分已经建造完成,周围的凉廊在1496年增建完成,但仅18个月就倒塌一大片,后因为战争、经济等方面因素迟迟没有维修。之后在1538至1542年间,组委会请来一大批著名的建筑师来寻求维修建议,其中不乏圣索维诺、塞利奥(Sebastiano Serlio)、 圣 米 凯 利(Matteo Sanmicheli)、朱里奥·罗曼诺(Giulio Romano)等,帕拉第奥和他师傅吉范尼·达·波列查于1546年宣布参加遴选。他们联合提交了一份计划书,一经提交立获青睐,最终大议会通过几年时间的决策,以99:17的压倒性票数优势通过了这份提案,三年后任命当时40岁的帕拉第奥担任此建筑改建的监督者。

3.帕拉迪奥对造型及细部的改造

帕拉第奥在第三书中详细论述了古代巴西利卡和现代巴西利卡,他对旧建筑做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时的主要思路是:首先要满足巴西利卡功能的使用需求,保持原有部分结构;其次增建了楼层,并在建筑外侧加了一圈外廊;再次,复兴古罗马柱式和圆形拱券[5]。具体做法是:维持原有凉亭开间的数量和大小,同时为确保建筑安全性,保留部分长廊拱顶,用新的建筑材料包裹旧建筑部分形成厚实的柱墩。在确定加建外廊部分后,每间都用一个券来支撑和装饰这栋建筑,但是由于外廊长宽已有限定数值,所以这就导致开间的比例尺度与古典尺度不符。大胆创新,在每个开间内发券,用两根小柱子支撑券脚,以此形成轻盈的视觉效果,在建筑设计独创出属于他的特色,形成大开间套小开间的建筑立面处理手法,这种处理手法也能创作更为丰富的光影效果。最后,为减少实墙带来的厚重感在券的两侧按适当比例各开一个小圆洞,使得虚实结合,互相渗透。

维琴察巴西利卡是一个将圣索维诺设计的图书馆与塞利奥的理论结合的产物[6]。他试图通过在建筑两层外廊使用重复的单元,使建筑正立面达到整齐划一的感觉,这种设计在于掩盖原有那些不规则的廊道和角落巨大的柱子,使其适应原有的建筑尺度。虽然根据大小柱子采用两套尺度,但是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构图是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以此得名“帕拉第奥母题”。笔者看来,帕拉第奥在探寻考察大量古罗马遗址的基础上,其对古罗马建筑体系、古典元素的运用和各要素细节把控熟练度已超过普通建筑师,再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改造设计出的维琴察巴西利卡不愧于大师之名。

4.帕拉迪奥对建筑色彩画面的重构

帕拉迪奥对改造的巴西利卡进行了色彩画面的重构,并在过程中充分尊重原有建筑的历史真实感,保留了原建筑典雅的韵味,而后重新赋予其色彩,形成一个新的色彩画面。在外观上最显著的色彩变化是屋顶的色彩,帕拉第奥重塑了屋顶,倒置的船体屋顶的灵感来自帕多瓦的拉吉奥内宫的屋顶,同时将屋顶赋予青绿的色调,为哥特式的古典建筑附上优雅的气质,像中世纪珠宝镶嵌的青绿玉石,与建筑立面上质朴的米白色砖石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和维琴察市中心领主广场上其他的建筑仍然保持着对立统一的色彩关系(图2)。在整个城市中的鸟瞰中也显得格外的显眼(图3)。由此可见,帕拉迪奥对建筑色彩的把握是十分大胆的,灵活地运用色彩强调建筑的关键部分,使其具有标志性。此外,包裹着大厅的四周回廊遮盖了部分老建筑红色和稻草黄色的砖石,呈现统一的米白色色调,让重修后的巴卡利亚拥有了洁白纯净的气质。

图2 巴西利卡与周边建筑的色彩关系

图3 城市中凸显的宝石绿屋顶

二、皮阿诺的巴西利卡重修

1.伦佐·皮阿诺

谈及伦佐·皮阿诺,是20-21世纪最有名的高技派建筑大师之一,因他早期代表作之一蓬皮杜艺术中心而出名。在获奖后的17年里,皮阿诺发展了属于他的建筑哲学,之后的他已从大众对高技派的印象中脱离了,转而发展成称之为“软高技派”的建筑风格,开始关注建筑人情化。在面对新与旧的问题上他与帕拉第奥一样提倡大胆创新,同时还特别注重建筑技术、艺术与建筑环境的融合。作为意大利建筑师的他,一方面尊重传统使他注重建筑人情化,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还与时俱进地以主动的姿态去拥抱新的科学技术[7],结合到建筑设计层面。

到皮阿诺手上的是经帕拉第奥改建并且经过几个世纪之后失去活力的维琴察巴西利卡,那么如何使古建筑重新获得活力是皮阿诺面临的难题。皮阿诺对引用历史不感兴趣,因此他没有像帕拉第奥那样运用古典建筑元素去证实巴西利卡的存在,而是用“参与式设计”的思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介入,对无形元素进行利用和改造,在保留历史建筑外型的条件下对内部空间进行全方位的改造,而非大拆大建破坏外形,比如强调重塑构造与细部,保留色彩与质感,这体现了他独特的设计思想。

2.皮阿诺对造型及细部的改造

他首先对建筑声学进行了测试与研究,发现目前建筑空间能提供一个较长的混响时间,这为举办音乐会等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在各个窗户上额外增加了一层玻璃,又在屋顶处加了一层隔音材料,这两个举措起到了双重隔音的效果,使其室内声音反射效果良好,把声音降噪到标准范围内。因为没有改变建筑主体结构,保障了室内的通风。其次,为了使大厅变得温暖而干燥,皮阿诺用挡板遮蔽倒灌风的影响,用技术手段创造出一个三米高的稳定小气候环境。在照明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如将吊灯从屋顶悬挂下来,不仅能聚焦画面,还能将暖光线照射到活动区域之外,使整个空间的色彩变得温暖富有人情味。可以说皮阿诺在建筑保护设计中通过声、光、热等方面的改造,将其变为建筑的组成部分,使巴西利卡极其自然地又一次成为城市和文化的中心。与帕拉第奥最大的区别就是,皮阿诺采用建筑的无形元素来塑造空间、保护空间,更多地关注与空间与人的关系。帕拉第奥则是更多的出于运用古典的比例和尺度,典雅的色彩向人们证实此建筑的存在,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更多地关注建筑外形设计给人的感受。

3.皮阿诺对建筑色彩的继承保留

如果说帕拉迪奥的改造是对巴西利卡进行了色彩的重构,那么在皮阿诺手中改造之后的巴西利卡在色彩的表现上是较为保守的,并没有做本质的改变,其原因或许是几个世纪以来的巴西利卡已经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几个世纪之后,皮阿诺仍然保留了外立面帕拉迪奥创造的米白色的大理石回廊与宝石绿色的屋顶,建筑整体的基调没有变化,而是通过细部的构件装饰让整个建筑增添了色彩的细节,弱化了砖石的粗糙质感。配合夜晚从拱券中投射出淡黄的灯光,让米白,淡黄,青绿三种色彩在一栋建筑中和谐地呈现(图4)。

图4 巴西利卡夜晚色彩

皮阿诺保留了室内大量的彩色装饰图案,沿袭了巴西利卡建筑内部精致华丽的色彩基调。例如在四周回廊的中间大厅内—曾经的旧书市场,现在被用作展览的空间,空间所呈现的色彩是由四周墙面壁画构成的(图5),我们仍能够看到这些精美的装饰壁画经过长久的岁月磨砺后淡化的痕迹,在垂吊的灯光下显现出这栋历史建筑的精神。

图5 巴西利卡室内色调

结语

可以看出帕拉第奥不仅是一个建筑理论家,更是一个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他更多地关注于实效性的建筑方式,但他的建筑并不仅局限于实用,还能体现出一种建筑美学,达到建筑形式、结构、细部处理与色彩构成的完美结合。他的新颖解决方案,在凉亭外观处理上大胆使用了“现代”风格,使维琴察耳目一新;他从历史形象去证实古代巴西利卡的存在,并严谨地循了柱式体系;在建筑色彩的构成中大胆的选择鲜亮的绿色,使其成为城市地图的标志。皮阿诺则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在面对传统与改造方面,大胆取舍,勇于创新,注重人、建筑和环境的完美和谐,重塑建筑细部构造以提升实际效用,保留色彩及形式传承建筑精神。所以可以看出无论是帕拉第奥还是皮阿诺,两位大师都注重人文主义,以人为设计的中心思想。希望我国的设计师可以从两位建筑师的改造设计中有所体会,有所借鉴,敢于取舍,敢于创新。

猜你喜欢
阿诺帕拉色彩
印景点拍照要交“清洁税”
国际
神奇的色彩(上)
阿诺画兔子
天才阿诺
天才阿诺
天才阿诺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