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下“学赛研创”四进阶式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3-01-08 01:40陶光均蒋逸璠潘治朸俞方馨覃润澍蒙秋平黄月圆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7期
关键词:医科医学院校医学生

陶光均 蒋逸璠 潘治朸 俞方馨 覃润澍 蒙秋平 黄月圆

(桂林医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医学作为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行业,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新医科的提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始终把人民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等社会背景下,医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提出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实现医学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教育模式”向以“医文、医工、医理、医X交叉学科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的转变[1]。新时代医学生的培养成为当今医学院校越来越重视的一个方向,如何转换传统思维模式,结合现代医疗方法,利用自身优势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是各高等医学院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新医科要求医生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储备,还应具备操作人工智能、计算机数据分析等能力,这就需要医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但目前高等院校的教育仍以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为主,对“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实施仍处于摸索阶段,实习上岗的医学生还无法掌握相应的技术和思维。本文阐述实施“学赛研创”四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改善医学生科研现状的现实意义,学习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夯实学习的根基才能深入赛程中,以赛促研、以赛促创、研创结合,分层次地渗透,深入学习,做到有机联结,达到培养模式的初衷,以提高学生在新医科背景下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1 “学赛研创”对新医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的核心关键词之一是“高质量”,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而人才对于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换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应对传统教学进行变革并做出调整,改善僵化的教学模式。新医科的教学模式是培养新医科创新人才和高素质职业医师的基础和前提,能够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提供理论指导及医学创新能力的实训,增强高校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我国医学未来提供后备军。

医学类学科竞赛的类型多是应用型和创新型,目的是锻炼参赛者知识与实践融合能力,竞赛内容包含大量的医学案例,可有效提高参赛者的实践能力,达到医学院校培养应用型医科人才的教学要求。创新型的学科竞赛中有医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和化学等不同学科的相互碰撞,可激发参赛者灵感,促使其将已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进而使其作品或成果达到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高技术含量的目标要求,更加符合新医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科竞赛更多的是综合性竞赛,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为扎实的专业功底。学生参与竞赛,能够促进其对学科竞赛的了解,点燃学习的热情,从而形成课堂教学支撑学科竞赛,学科竞赛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1]。

在医疗逐渐向智能化发展的时代,高质量新医科人才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医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质的科研教师团队,而优质的科研教师团队离不开科研的支撑,应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高水平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为新医科人才培养提供最佳途径。另外,开展科研工作也可以帮助医院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医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2]。学生参与科研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动手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医学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也可以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新医科人才的培养基础。

新医科是国家为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出的“四新”之一。新医科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进步的体现,更是社会的需求。因此,新医科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创新型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这就对医学院校新医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双创”教育培养的是学生敢闯、敢做的精神,会想、会创的能力以及分享合作的意识,使其具有丰富的创新思维能力、娴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大的科学研究能力,这与新医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素养要求高度契合。医学院校开展“双创”教育,培养具有“双创”素养的医学新型人才,是培养新医科人才的重要一环,对未来新医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2 当前新医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2.1 医学教育模式滞后

医学教育模式确定医学人才培养的方向。从当前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教学及评价体系来看,很多医学院校的老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培训和理念更新,多以经验型教学为主,大量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强调医学学科知识,相对缺少国外医生培养体系中的通识和基础教育。事实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内部学科之间以及医学与理科、工科、文科等外部学科之间均存在学科专业壁垒,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内容较少,传统的课堂教授模式仍侧重于验证已有理论而缺乏创新,使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应对实践问题时的灵活分析能力,从而导致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达不到要求。

2.2 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偏弱

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新医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但现阶段医学院校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使用传统的应试考核;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导致片面教育;忽略学生的实操和科研能力;学生的科研项目活动开展不足,提供的科研平台有限;在课程设置上未涉及创新教育、科研素养等相关内容。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也间接降低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兴趣。因传统观念的局限,医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科研训练的重要性,基础理论不扎实,加之专业理论学习任务重,无法投入更多精力开展创新研究,也没有把科研活动作为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2.3 师资力量储备不够

医学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队伍,而教师则是影响学生成才的关键。相对于传统医科而言,新医科包含着新领域与新专业、新模式与新技术。而从目前医学院校教师的专业资历来看,大多数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基础专业知识,但是对新医科人才培养的主动性不强,对新技术掌握不够,且缺乏“双创”素质教学培训,缺少“双创”意识、思维和能力,难以将医学专业知识与“双创”教育融合,难以将医学专业知识与新技术融合。此外,全国医学院校中传统型医学教师占比大,复合型教师占比小,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新医科人才的培养,阻碍了新医科的发展。

2.4 学生科研的资源与实践基地不足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能够带动生产的创新,加快生产力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医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医学生走向临床成为医师就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从而不断加强实际动手能力。若实践基地、设备、配套物料等科研资源支撑不足,医学生在实训中接受的创新课程不够,则会导致医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无法提升创新能力。当前我国许多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多侧重于学生规模扩充从而忽略实验场地和实验设施的经费投入[3]。医学院校的科研资源匮乏,缺乏资金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长此以往,会导致师生科研热情下降、高校科研能力下降、无法吸引并产出科研人才等,继而无法推动科技创新。

3 “学赛研创”四进阶式的新医科人才培养路径

3.1 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3.1.1 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研结合

教育理念决定了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和教师知识传授的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优化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摒弃单一的课堂教授模式,树立终身学习和以用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正确的医学人才素质评价标准。其次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应更加注重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鼓励导师和学生教研结合,以教促研,为科研教育提供完善的经费和制度保障,激发导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热情。最后鼓励导师和学生开展课外科研,针对医学领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伦理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通过课题报告写作、实地调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4]。

3.1.2 调整课程体系,增加创新课程

在新医科时代背景下,为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改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的现状,如在学生的课程安排上做出调整,增加创新课程,营造医学创新学习氛围等。日常课程增设医学检索、医学统计、科研基础、创新思维训练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开设新医科与新工科、新理科、新文科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创新融合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其知识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线上开设创新创业相关的选修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巩固学生的科研基础知识,加强其对科研的深入了解,引导医学生投身科研。

3.1.3 设置体系完善的学分制度

一是建立完善的学分制度。构建以学校为主导、以院系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及具有专业特色的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选定专门管理创新学分的对象,制定规范的流程和合理的学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系统,打造创新学分管理系统。

二是根据学生的时间资源、年级高低进行合理调配形成弹性学分制,并结合医学各个专业的现状、就业趋势和发展方向,建立创新学分制度。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比赛、发表文章、参与科研项目等多种途径,获取创新创业学分,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室的项目开发获得创新学分。

3.2 打造学科竞赛体系

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新医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而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医学院校需要建立学科竞赛综合管理体系,加强“学赛”融合,形成竞赛实践与知识深化的良性循环,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参赛环境。

3.2.1 以用为本,创新学科竞赛设计

竞赛创新育人是培养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营造具有医学教育特色的学科竞赛氛围,为学生提供竞赛实践平台,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一是要明确学科竞赛的价值目标和教学理念,将学科竞赛作为医学生科研创新和知识训练的重要赛事、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知识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二是要加强学科竞赛类型和内容的创新设计,结合医学教育培养模式打造符合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的专业化赛事,如医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比赛、专业技能应用实践大赛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竞赛的参加和评比流程,加强竞赛的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

3.2.2 建立健全机制,营造良好竞赛氛围

制定竞赛机制和完善竞赛规章制度,加强教师团队的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激励,学生激励有物质激励、学分激励、个人荣誉等激励奖项,教师激励主要以物质激励、教学成果认定奖励为主。同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提出新的竞赛激励,更好地引导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学科竞赛中来。

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对提升竞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为方便教师团队深入解析学科竞赛,总结学科竞赛的内容、要求和使用范围,对学生进行学科竞赛培训,竞赛组织单位可设立竞赛网络平台,做好资源共享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指导和宣讲,增强学生参与竞赛的信心,帮助在校的医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赛项目。同时,学校每年可以举办对外优秀竞赛作品展示,与不同的院校进行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参赛动力。

3.2.3 学赛交融,打造医学创新教育

专业教育夯实专业基础。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创新教育打下基础,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开展专业教育与学科竞赛的结合,推出多种医学学科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学赛交融既能提高医学生理论知识水平,还能增强学生的医学操作技术,推动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激烈碰撞,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推动不同学科相互接触与融合,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此外,学赛交融还应注重竞赛成果的合理转化,在比赛结束以后将竞赛优秀成果作为学术研讨和教师授课的参考,促进竞赛推动学术发展的效用最大化。

3.3 提高学生科研意识

3.3.1 培养科研兴趣,强化科研意识

医学院校要走出困境,应改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模式,为教学体系注入新活力。首先,将“宣讲式”“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探讨式”“体验式”“研学旅游式”等模式。其次,将创新创业教育、新医科人才培养、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教师的科研成果等内容融入教学课程,促进“学研”融合。再次,在教学时,教师积极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最后,依托学习前沿医学科技,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参观医药企业、研究室、实验室等新形式教学,向未来智能化医学靠近,让学生感受到医学科研的独特魅力,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兴趣。

3.3.2 充分利用实践资源,探索协同育人新途径

首先,合理调整学校和附属医院的雄厚资源,建设新医科实验室、生物医学科学平台、多学科实践基地等实践平台。另外,通过引进新型医疗设备,更新传统的医疗设备,实现实践平台的智能化。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打破学科专业隔阂,发挥医学优势,打造具有新医科特点的实践平台,实现智能科研与实践的紧密融合和良性互动。

其次,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不仅医学院校,理工科综合院校也应参与进来,同时强化与国际医学名校的协作。基于各校优势,高校间应共享资源,包括优质课程、各自的实验室等。同时推动校际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合作,积极探索资源共享协同育人新途径。同地域高校间可共建实验室和进一步共享各自的实验室,实现新工科、新理科和新医科的强强联合,从而培养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

最后,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研究室。依托融资支持,引进人工智能、IT、大数据、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和设备,建设更完备的研究中心。校企共同参与科研实践开发,融“学赛研创”为一体,实现教学与实践科研同步,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市场接轨。依托企业的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和科研资源,积极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双赢”。

医学院校要基于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与其他高校、企业双赢的协作途径,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培养高质量新医科人才,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为医学生提供优良的硬件设施和先进的科研平台,进一步增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新医科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3.3 建立科研创新激励机制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是培养医学院校人才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医学生未来是否具备行业竞争的能力和发展潜力。探索建立合理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医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意识[5]。一方面,将教师指导学生科研作为教学任务和教学指标,根据教师的科研指导工作实际和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进行奖励;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创新和学术研讨活动,对获得优秀科研成果的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探索建立符合医学生发展能力和素质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经历和成果作为评奖评优、推荐就业的参考指标,从而提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创新意识。

3.4 打造优质“双创”环境

3.4.1 搭建“双创”平台,驱动“双创”育人

医学院校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搭建“双创”平台是驱动“双创”育人的关键所在。通过“双创”平台,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将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业热情落到实处。结合新医科人才培养目标,搭建“双创”平台势在必行。医学院校可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作为载体,搭建“双创”教育平台,依托科研实验室、附属医院等平台,拓展育人途径,有效满足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同时,号召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双创”精神,培养出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为培养新医科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3.4.2 提高教师“双创”素养,树立新医科教育理念

“双创”教育在我国医学领域起步较晚,且教师对新医科教育理念的认识模糊。在新医科背景下,借助“双创”平台,培养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院校要将“双创”素养、新医科教育理念贯彻到培养新型教师的建设中,在教师培养体系中构建“师徒”体系。以具有“双创”科研素养的新型医学教师作为“师”,缺少“双创”素养的教师为“徒”,“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带动“徒”的思维,鼓励缺乏经验的教师对新医科的跨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医学院校教师“双创”素养的提升,树立起新医科教育理念,推动新医科教学的顺利开展[6]。同时,医学院校也可邀请各大高校的优秀教师进行新医科教育理念的学术交流,以推动全国医学院校的教育模式从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具有“双创”素养的新医科教育模式,为培养新医科人才提供雄厚的师资力量。

3.4.3 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精通,还需具备文科、工科、理科等多学科理论与应用知识,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人才。面对教育系统的变革,学生应提高对新学科、新科技等新信息知识获取的积极性,主动汲取文科、理科、工科创新知识,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研究、探索、创新,培养科学严谨的科研精神,提高自身的“双创”素养。医学院校应以新医科为统领,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优势。在政府政策和企业资金的支持下,推动医学院校、科学研究实验室等机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政府与企业的帮助下,推进国内外医学院校联合建立“一带一路”医学创新联盟,开展学术交流会、学生交流会、创新创业交流会,在科学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研学等方面深入合作[7]。通过“学研创”融合,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医科知识,主动参与新技术的研究工作,提升自己的“双创”能力,借助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知识,不断创新,提升自我综合医学素养。

4 结语

医学人才是医学发展的基础,培养医学人才的方式关乎医学发展的方向。不断推进高校医学教育改革,是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和医学人才队伍长远建设的前提。在新医科背景下,本文所提出“学赛研创”进阶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创新创业精神,旨在培养国家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从而实现新医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助推中国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

猜你喜欢
医科医学院校医学生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生命教育视域下医科院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探究
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医科生科研思维培 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