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逻辑及意义

2023-01-09 09:48杨晨钰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四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四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弱逐步到强所走道路的经验总结,是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召开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尤为重视从党和国家发展史中吸取治国经验,在这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实际提出民族复兴设想。“历史是一面镜子,同时也是最好的教科书”,这就把“四史”学习提升至战略高度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关键环节,将“四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相融合有助于丰富原理课课程内容,“四史”教育也能为原理课提供更多更有效地素材,能帮助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国家发展培育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四史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3.081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承担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课程,它肩负着为党、为国家培养合格乃至于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四史”中蕴含的丰富的历史、理论智慧、价值积淀、实践逻辑和精神目标,都为原理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是一部“活教材”。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把“四史”教育融合进来意义重大,体现在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增强教育效果。它还可以促进适当的原理课程改革,增强原理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为了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将“四史”有效地纳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课程。

1“四史”教育融入原理課的逻辑

“四史”教育与原理课在理论层面、价值目标和实践需求等方面密切相关,只有对二者之间的逻辑进行完整梳理和阐发,才能促进二者的有效深度融合。

1.1理论层面深度相融

学习“四史”,其目的在于在以史明智、以史增信,更是为了了解“四史”的等形成逻辑与历程,从“四史”中探索发现规律,回应时代留给我们的课题。“四史”是一首恢宏史诗,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不断进行结合,谱写了许多载入人类社会历史的伟大奇迹 。从宏观角度看,不论是长征之路的异常崎岖,抑或是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正确革命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的成果和教训。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探索,从而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微观上,“四史”包含了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及其背后的客观规律、经验教训和精神实质,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体现出马克思主义背后的哲学意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以及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史”中丰富的历史实能够为原理课教学提供厚重的例证支撑,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有更深层次、更透彻的理解,真正达到“以史释理”的目的。

1.2价值目标相一致

“四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建设与发展实际问题的历程。开展“四史”教育不仅能够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其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能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就明确指出,开展“四史”教育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推动红色基因得以传承,开展“四史”教育在目的上非常明确,也就是引导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保持与党相同的步伐,从而深入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探究并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等重要问题。原理课的目的是将价值观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有机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指导作用获得充分体现,引导大学生守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四史”教育与原理课都以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价值目标,把“四史”教育和原理课实现有效融合,激发青年学生的斗志,更积极投入到完成党的事业工作之中,为实现中国梦做更大贡献。

1.3实践要求相契合

学习“四史”不在于单纯了解历史,而是侧重于从中吸取经验,以史鉴今不断开拓前进。关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四史”应注重和促使社会主义实现发展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正确认识“四史”经验的体现,为推动新时期的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四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质内涵,进一步武装学生的思想。总之,原理课有助于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背后的理论支撑、主要特征和实质性内容,进一步促进思想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

2“四史”教育融入原理课的必要性

2.1“四史”是原理课的重要内容

需要明确的是,原理课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同时,还需要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内涵,以及掌握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内容。这门重要课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体现出来的共性和普遍性。从表面上看,进行原理课教学好像与“四史”并没有存在关系,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本身就揭示社会发展史。为此从这个视角上来说,“四史”教育与原理课联系紧密,在开展原理课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强化“四史”教育这部分内容,用活红色资源。

2.2为原理课提供有效素材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元气满满,多才多艺及充满自信,在原理课教学中,如只局限于讲大道理这个层面上,则很难激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出现排斥心理。结合大学生特点引导他们学习中国革命历史,帮助大学生增加更多的正能量,激活他们学习原理课积极性。其一,“四史”教育含有很多真实感人的故事,以此作为突破点,为理论教学增加吸引力,由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其二,“四史”教育的素材都是真实史料,教师把握这些史料有助于增强说服力,为学生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学生在学习原理课过程中除了能掌握更多知识点之外,还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更加努力奋斗,力争为实现民族复兴做更大贡献。

2.3能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从个体这个视角上来说,理想信念就是灵魂核心,若没有相应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那么人生价值和意义容易大打折扣。关于个体的理念信念,在实现奋斗目标过程中可通过“三观”来展现理想信念,推动个体积极向上。从大学生这个视角上来说,如没有理想信念作为支撑,或者是即便有理想信念,但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问题,引发精神“缺钙”问题也就很难避免。向大学生开展“四史”教育不仅重要且极为有必要,这是进一步加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需要。“四史”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大学生学习这部奋斗史过程中,有助于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就拿党史来说,面对崎岖的革命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咬紧牙关顶下来,这要归功于理想信念的支撑。由此可见,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心非常重要且關键。为此,在原理课中引入“四史”教育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增强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真正理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内涵,自觉坚守理想信念,为完成党的事业继续奋斗,不做时代的弃儿,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之路上释放更多能量。

3“四史”教育融入原理课遵循的原则

3.1坚持政治性原则

在原理课中引入“四史”教育内容,旨在以历史为载体,在这基础上开展政治教育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落实方面需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学习“四史”须遵循政治性原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通过实际行动来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内涵,真正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四史”绝非只是历史方面的问题,更是事关旗帜立场问题,为此,在认识“四史”这个问题上,务必要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当前网络上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诸如被细化的人唱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此外还高唱共产主义无法实现等,这些观点对大学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为此,在当前背景下更需要强化“四史”教育,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做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现代大学生。

3.2坚持整体性原则

尽管“四史”时间跨度非常大,在内容上也极为丰富,但各部分内容之间并非独立开来,而是相互联系极为紧密的关系。为此,在原理课中引入“四史”教育内容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从整体视角来剖析历史运动的本质,以及把握时代发展方向。教师在开展原理课教学时不能只强调其中的某个时段,或者是只关注其中的一个领域,做到从横向视角来认识“四史”的同时,还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纵向来深刻解读“四史”,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某个片段上,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且准确地讲解“四史”。

3.3坚持辩证思维

在开展“四史”教育方面,还需坚持辩证思维原则。具体来说,我们在看到历史上取得重大成绩等的同时,对于存在的错误或不利因素等也需予以正视。历史发展并非只有前进性,同时还体现为曲折性,这在“四史”也是相同道理即都是螺旋式上升过程。为此,教师在开展“四史”教育过程中,坚持辩证思维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功”与“过”,不掩饰领袖出现的失误或错误,这些都是历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问题,使用辩证思维来分析并把握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

4实践意义

4.1增强高校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

将高校思政课与“四史”教育充分融合,科学分析家国情怀、民族感情与党情,从而认识到中国社会实际情况这一特殊历史存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奋斗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斗争和不懈的努力,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内在统一的伟大成果,由此培养出在新时代坚定信心不懈奋斗的时代青年。青年在推动祖国建设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为此,深入了解中国现在国情的同时,还要知道我国国家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承担历史使命,在建设祖国过程中不会掉链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合进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了解到中国人民拥有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而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引导大学生自觉增强担当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奋斗。

4.2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四史”教育中传承红色记忆,赓续革命血脉,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信念,始终拥护党的领导地位,做拥有无限磅礴力量的时代新人。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理想信念贯穿整个奋斗历程,也构成了“四史”教育的主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合“四史”教育,可以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且多变,在这样复杂的大环境下,是否形成正确历史观影响尤为巨大,体现在除了与我们安身立命基础是否稳固息息相关之外,还关系到国家兴亡及民族盛衰的重大问题。高校是人才培育极为重要的场所,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把“四史”教育这部分内容融入进来,引导高校学生深入学习“四史”,尤其是学习“四史”中的各种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的贡献等,可以帮助大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团结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更加明确党的光荣传统,了解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这基础上培育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时代新人,坚定选择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分清善恶,修身养性,成为先进社会力量。

4.3提升马原理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着系统性和理论性特征,正是其系统化的特点能够对高校学生进行成体系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此同时,因为理论性极强,会让学生感到不够鲜活甚至晦涩难懂。“四史”教育既要为庄严的历史教育服务,又要发挥历史教育和理性教育的作用。高校学生积累有较为厚实的各类知识,且他们思维非常活跃,对事物具有基本判断能力,除此之外,他们对世界非常好奇,进而积极探索世界,希望有所发现,用自己的双眼来解读世界。可以说大学生极具自这个群体开展思想教育时,要注重优化教学方式,如还停留在只采取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上,显然很难有效激活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对学习思想理论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进入新时代这一全新历史阶段,我们随时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状态,各种各样新鲜、有趣的资讯、社会热点层出不穷,这占据了学生很多的注意力。然而对于思政课而言,因为其内容的连续性与频繁修订教材的困难性都决定了思政课改革虽迫在眉睫,但实施起来却充满艰辛。这也说明了信息更新迭代及网络热词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改革速度,并且这种差距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感受与体验。 所以应把“四史”教育这部分内容有效融合进高校思政课,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打造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联合互动,利用这种模式的新颖性吸引学生,引导其回顾历史,充分总结历史经验,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加快思政课的改革脚步,使教育面向未来,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进一步提升其思辨能力。

5结语

总的来说,“四史”这座思想宝库还需要原理课教师进行深入挖掘,为学生输入更多知识营养。原理课融入“四史”除了有助于增强这门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之外,还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这项重要工作。基于此,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并探索“四史”教育融入原理课高效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四史”,增强大学生历史担当意识,在这基础上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N].人民日报,2021-06-01(01).

[2]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5.

[3]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57.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

[5]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1).

作者简介:杨晨钰,女,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四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