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之业财融合人才培养探究

2023-01-10 17:48杜星宇过晓婕
四川水利 2022年4期
关键词:水利财务人员财务

李 波,杜星宇,过晓婕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崇州,611230)

1 行业背景

截至2021年底,全年已累计安排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1482.0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901.0亿元、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581.0亿元。2022年,中国将扩大水利投资规模,多渠道加大投入,力争水利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水利工程投资属于国家的基础产业投资,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复杂、工期长的特点,本身就是一项大规模的工程[1],而做好水利工程概预算、决算和财务核算等会计工作对促进我国基础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提高水利行业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是现在水利行业财务人员亟待把握的工作重点。而事实上水利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水利基建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基建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内控控制不健全,水利基建工程财务概决算不健全[2]。

2021年中央投资基建预算,四川省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金额高达13000万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双石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金额高达2400万元。而四川省培养水利类人才的高职院校仅有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一所,且该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财务学员难以适应水利建设、水务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在其他高校开设的财经类专业也难有针对性,专业课程设置科目、实训条件均难以为水利行业提供优质的财务人员。由此可见,加快培养满足水利建设、水务行业发展需要的财务型技术型人才已成当务之急[3]。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呈逐年增长态势的市场规模扩张,2014-2019年市场规模增速达到11%,而2019年市场规模达5000多亿元,2021年到2025年。根据市场需求,需新增技能人才达4000万人,同时在就业人群中,技能人才占比30%。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更是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能工巧匠”,这将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有力推升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职业教育应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但根据2021年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往届毕业生就业调研显示,部分财务类学生反映学不能致用,传统教学涉及的制造业核算体系不能满足日益增长、就业缺口大的服务行业的需求。同时学院理论教育占比大而缺少实账教学,缺“实战”重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也不符合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而水利水务行业也急缺“懂财务、懂业务”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2 高职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有待优化

目前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仍然围绕制造业企业开展课程设置,其课程包括财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税法、成本会计等传统核心专业课程,课程理论教育占比重。传统的讲授模式,以教师为核心,以教材为导向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较为困难、缺少学习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学内容也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税法的不断更替出新、会计核算方法的“财务贡献中心”的建立、现代企业内控日益完善也需教材升级配套。

2.2 课程缺乏行业特色

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监管资金量大、需要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熟悉合同范畴专业知识,同时也需具备水利学科专业知识等要求。用人单位也急需一大批懂业务的财务人员活跃于水利施工企业及水利事业、行政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置缺少相应的行业特色,难以满足行业对水利专业财务人员的需求。

2.3 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有待提高

财务工作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而现在的90后、00后学生大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衣食无忧,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工作严谨的精神。现行的教学体系中主要以教书为主,而不重视育人,导致学生工作责任心差,毕业之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甚至频繁跳槽。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希望毕业的大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富有责任心这两项敬业精神的呼声最高[4]。财务工作要求从业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且水利行业工作的环境复杂、条件艰苦,这就还需要财务人员一定要能吃苦。因此,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较强的责任心会更吸引用人单位。

3 业财融合人才培养探索方向

3.1 培养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如何提升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融合,凸显学以致用,课本理论用于企业实践,推进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5-6]。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水利财务管理人员是既要涉及传统财务专业知识,又需掌握诸如工程造价、合同管理、水工建筑学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考虑到水利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也可开设政府会计制度专业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知识体系满足市场需求的职业岗位能力。水利行业财务管理除了满足日常核算需要,还要参与项目预测、决策,做好控制和监督。相关领域专家提出,当代水利财务工作应具备:懂法用法能力、综合判断能力、获得信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文书写作能力、综合运用会计核算体系能力。因此,立足于行业需要,职业教育需要培养满足水利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7]。

3.2 构建水利“财务共享中心”

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纷繁复杂,仅单一企业就已经具有了“集团”管理的特点,水利事业管理单位灌区管理广、项目法人多、业务种类相对固定。那么实现财务标准化的业务流程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才能加快财务职能转型升级,强化风险管控,提升运营效率,减轻财务人员工作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在降低运营成本、提升风险控制、资金收支管控等方面优势明显。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减少财务管理组织层级,提质高效,裁减冗员;其次,高度整合数据、人员、业务,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资源共享;再次,还能辅助企业发展战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详实的决策参考[8]。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迎合市场变革需求,于2021年开始逐步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展开“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试点之路。当年12月圆满完成了首批财务共享服务初级证书考务工作,过关率100%。该专业继续依照这种工作思路,在第二年6月开展第二批初级培训,参考人数150人,过关率80%左右。第三年11月开展第一批财务共享服务中级证书培训,参考80人,过关率82.5%[9]。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可依托水利单位,建立以水利行业为特色的财务共享中心,学生在接受财务共享实训的同时,也可提供社会服务,为小微型水利建筑工程公司提供财务服务。行业中立足数字财务新时代,打造智慧财务新平台,中国水利水电五局、八局均有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实例,促进了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进而实现“业财资税”融合管理。

3.3 思政课融入课程,提升学生职业认知

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挖掘课程中及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全程全方位育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知敬畏、守底线”[10-11]。当前,绝大部分高校专业课程都以教授知识技能为主,对立德树人认识不到位,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缺乏职业道德塑造。水利行业的特殊性要求财务人员需要具备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当代财务专业教学应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教育特色,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炼出来,将其作为专业融入思政层面的精神指引,为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建设添砖添瓦。

4 结语

水利精神融入教学标准和培养规格,实现职业教育对口行业标准,将财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与新时代水利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培养具备现代水利精神职业素养的财务人员,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共赢。

猜你喜欢
水利财务人员财务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