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帝内经》中的季节次序*

2023-01-15 13:15余欢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次序经文灵枢

余欢欢

(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洋桥北里社区卫生服务站,北京 100077)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中医学的学术特征之一,这一思想认为,天地阴阳二气呈现的时间周期性、地域性的差异,对自然界的气候、物候以及人体生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黄帝内经》中,详细论述了自然界昼夜晨昏、月相盈亏,春夏(长夏)秋冬季节交替等时间周期性变化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诊治的密切关系。这些周期这包括了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以及超年周期等[1],而其中年周期下的季节节律尤为重要。《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明确提出人依赖天地之气而生,并且要顺应天地四时的变化规律,生命才能够得以维持和延续。

通过归纳《黄帝内经》中论述人体生命活动与季节节律关系的经文,不难发现不同篇章论述的季节次序有着明显不同,《黄帝内经》除《素问遗篇》外顺序出现四(五)季名称的相关条文计82处,其中《素问》29篇文章计56处,《灵枢》17篇文章计26处。经文共论述了17种排序形式(见图1)。本文仅就此分类探讨。

图1 《黄帝内经》中出现的季节次序分类统计

1 以春季为首的季节次序类型

在《黄帝内经》论及季节次序中,以春季为首的共有6种模式,在该类型下,春、夏、秋、冬依次论述出现39次,频次最高。基于该次序,主要论述了不同季节自然界的气化、气候特点,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云:“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又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同时又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与预后、养生等不同角度论述了其与季节的关系。从生理角度,《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玉机真藏论》《灵枢·禁服》等篇章均论述了人体四季脉象特点。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即是阐述了脉象在四季的浮沉变化。从病理方面,《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论勇》等篇章论述了在不同季节人体感邪气性质的差异以及罹患病证、病位等的不同。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如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即是说在不同季节人体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邪气藏伏于内进而导致不同的病证。从疾病治疗与预后看,《素问·诊要经终论》《素问·通评虚实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灵枢·本输》《灵枢·终始》《灵枢·四时气》《灵枢·寒热病》等篇章,论述了在不同季节针刺治疗疾病的原则、选穴或针刺手法等。如《灵枢·四时气》云:“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此外《灵枢·师传》还论述了四季标本先后的治疗原则,即“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而《素问·通评虚实论》云:“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及《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木形之人,比于上角……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则是对疾病在不同季节的预后进行了论述。此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详细阐述了在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以及违背养生原则损伤的脏腑,即“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其次是夏秋之间增加长夏的春、夏、长夏、秋、冬模式出现10次,主要论及五脏、五运之气与季节的通应关系,脉象变化以及针刺治疗。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脾为牝藏,其色黄,其时长夏……肺为牝藏,其色白,其音商,其时秋……肾为牝藏,其色黑,其时冬”,又《素问·五常政大论》:“发生之纪……其象春……赫曦之纪……其象夏……敦阜之纪……其象长夏……坚成之纪……其象秋……流衍之纪……其象冬”等。而经文中春、长夏、冬、夏、秋的论述次序则是从五季五行属性相胜论述的。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始于春的季节次序还有春、秋、冬、夏的排序方式。如《素问·经脉别论》云:“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通过对原文中8处经文分析发现,该次序多论四时或者人体阴阳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高世栻注曰:“阳之动,始于温,阴之动,始于清,是春秋之气始于前也。阳盛于暑,阴盛于寒,是冬夏之气始于后也”。虽然,从文义上看仍是描述四季气候变化规律,但相较春、夏、秋、冬的季节次序,更加强调了春秋是自然界阴阳之气消长的重要转折点,二者在阴阳属性上的对立性是该种次序的理论基础。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春、秋、夏、冬的排序方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故春气始于下,秋气始于上,夏气始于中,冬气始于标”,则是言春温之气从地势低平的地方开始,秋凉之气从地势高峻之处开始;夏气从冬至日就已经开始,冬气从夏至日开始,即所谓“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2]。《灵枢·经筋》论述了十二经筋的病证,名仲春痹、孟春痹等。从病名次序看,依次对应春季、秋季、夏季、冬季,但这种论述方式应当是承接十二经筋次序,即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

此外,《素问·至真要大论》言:“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论述了四时失常脉象的特点,其季节次序为春、夏、冬、秋,将“冬不涩”提前,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音韵有关[3]。

2 以夏季为首的季节次序类型

以夏季为首的季节次序类型共3种,各出现1次,分别是夏、秋、冬、春,夏、秋、春、长夏、冬,夏、长夏、秋、冬、春。《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心者,生之本……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本段经文论述脏腑与季节的通应关系,强调了心作为生命的根本的重要性,故以心为先,对应季节为春,其后依次为秋、冬、春,当然对于土气亦有医家认为是指长夏。

《素问·平人气象论》言:“夫平心脉来……夏以胃气为本……平肺脉来……秋以胃气为本……平肝脉来……春以胃气为本……平脾脉来……长夏以胃气为本……平肾脉来……冬以胃气为本”,分别论述了五脏平脉特点,均以胃气为本,对应的季节次序为夏、秋、春、长夏、冬,为相应五脏相胜的次序。

而《素问·脏气法时论》言:“病在肝,愈于夏……病在心,愈在长夏……病在脾,愈在秋……病在肺,愈在冬……病在肾,愈在春……”,对应的季节次序为夏、长夏、秋、冬、春,是肝、心、脾、肺、肾五脏疾病转愈的季节,是为五行相生的次序。

3 以秋季为首的季节次序类型

以秋季为首的季节次序类型包括秋、冬、春、夏和秋、春、夏、长夏、冬。秋、冬、春、夏的次序在《黄帝内经》中出现6处,多论疾病预后与季节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言:“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又《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言:“金形之人比于上商……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故疾病由于阴阳属性的不同会呈现出相应的逆从变化。与之相类似的还有《灵枢·终始》中:“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提出针对不同体质(肥瘦)人群针刺治疗手法的差异,秋冬之剂深刺,春夏之剂浅刺。而《素问·疟论》言:“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岐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此段经文亦是秋季为首,则是对应前文“秋必病疟”。

秋、春、夏、长夏、冬的排序方式出现在《素问·咳论》,“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此处以秋季为首,其他季节按顺序排列,强调咳嗽为肺之本病,而肺主秋。又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因此在其他季节亦会感邪影响本脏受病出现五脏咳。

4 以冬季为首的季节次序类型

以冬季为首的季节次序类型共有6种。冬、春、夏、秋和冬、春、夏、长夏、秋各出现3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以及《灵枢·论疾诊尺》言:“冬伤于寒,春生病瘅热;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澼,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两段经文均论述了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邪气伏而后发,寒邪最易损伤阳气,以“冬伤于寒”为首,是《黄帝内经》重阳学术思想的体现。《素问·阴阳类论》言:“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徵,皆归出春。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春三月之病,曰阳杀,阴阳皆绝,期在草干。夏三月之病,至阴不过十日,阴阳交,期在溓水。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已”。此段论四季之病死期,以冬三月之病为首,因其病合于阳脉者,未必死于冬时,可延长至春正月,以合前文“遂合岁首”。冬、春、夏(仲夏)、长夏、秋的次序见于《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此因其强调冬季藏精的重要性,故冬不按蹻置于句首。又《素问·痹论》言:“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论五体痹病因病机,以冬感痹邪为首,说明痹证好发于冬季,即下文“逢寒则虫”。此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五输穴以井穴为首,其主藏应冬,故以冬为首。同时,在该篇下文又出现“何谓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呈现出冬、夏、长夏、秋、春的顺序,但从岐伯回答来看,“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谓五变也”,仍然是按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次序论述的,因此原文中“色主春”居于五季之末是否是错简,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又《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谈及四季疾病好发的部位,冬病在阴,阴指肾,夏病在阳,阳为心,春病在阴,阴为肝,秋病在阳,阳为肺。这句经文承接了前文“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因此,以冬、夏、春、秋的次序论述。而《灵枢·本神》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死于冬。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死于季夏”,论述了情志过极损伤五脏,严重者出现气血衰败的征象,在相应的季节加重出现死证。经文中出现的季节次序为冬、春、秋、夏、季夏,是相应五脏所不胜的季节,心主神明藏神,故先云“心怵惕思虑则伤神……死于冬”。脾藏之“意”关系到信息的储存和转换,是初级认知向高级认知转换的关键所在。同时,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涉及思维过程的心、意、志、思、虑、智6部分内容中,除“意”之外,思、智亦由脾所主。思虑密切关联,虑在归属上,亦与脾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脾在认知过程中亦具有重要作用[4]。因此,心之后论脾,病加重于所不胜的春季。再论“肝悲哀动中则伤魂……死于秋”,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最后论肺和肾,可见这里季节的顺序是基于五脏在精神活动中重要性论述的。

5 小结

通过对《黄帝内经》相关条文的归纳发现,《黄帝内经》从自然界气化、气候以及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治、预后、养生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其在不同季节的特征,集中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学术思想。而论及的季节次序丰富多样,存在始于春、始于夏、始于秋、始于冬等多种模式。其中春、夏(长夏)、秋、冬作为主体的序列应用最为广泛,同时基于五脏与季节的通应关系,季节的阴阳、五行属性,在经文中根据论述的内容,灵活使用多种排序方式进行阐发,充分体现了《黄帝内经》“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的特点。

猜你喜欢
次序经文灵枢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Archimedean copula刻画的尺度比例失效率模型的极小次序统计量的随机序
经文
汉语义位历时衍生次序判定方法综观
盖经文: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日常故事
《圣经》经文中国化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生日谜题
黑城本《弥勒上生经讲经文》为词曲作品说
采采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