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大学校园认知

2023-01-16 10:18高崧袁玮
建筑技艺 2022年9期
关键词:韧性校区校园

高崧 袁玮

近几十年,由于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城市系统不断受到冲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由此,生态城市、绿色城市、海绵城市等城市建设理论应运而生。2020年始,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人类世界又一次面临严峻挑战,“韧性城市”概念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相关理论的研究与探讨成为备受当下各界关注的议题。

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y)、城市韧性(Urban Resilience)概念,最早于2002年美国生态学年会提出,其精准定义虽尚未一致,但基本共识可概括为研究城市系统面对外界干扰时的反应。大学校园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在组织、运行管理、空间、文化等方面具有固有特性,因此,由“韧性城市”引申出“韧性校园”概念自然顺理成章。

“韧性校园”涉及众多类城市结构领域的相关方面,而服务于办学理念的规划策略对校园构建的引导和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建筑学范畴内,在校园规划层面的“韧性校园”的构建。

1 理念的认知

所谓理念,既是观念,也是一种看法、思想[1]。建设有“韧性”的校园,进而使得“韧性校园”成为一种理念,其理性认知和内涵的拓展认知,对校园规划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

1.1 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的理性认知

回顾城市发展史,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人居环境不断恶化。与此同时,人们寻求解决办法的努力从未停止,然而面对一次次重大自然灾害,以及难以预测的未来,人们终于明白了自身的渺小和脆弱,从迷恋技术,热衷于“更大、更高、更强”“人定胜天”的刚性抗衡,到回归、顺应、融入自然、“天人合一”,韧性发展的理性认知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1.2 从“单一应对”到“综合考量”内涵的拓展认知

“韧性”概念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繁多,但都局限于“城市面对灾害的预防、准备、响应及快速恢复能力”等目标范畴,对于处理城市复杂问题而言显然片面。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对学校系统构建具有长期影响,由“韧性城市”概念延伸与拓展而成的“韧性校园”内涵更具意义,应拓展认知为:综合考量学校未来不可完全预知的发展变化和产生的问题,构建具有弹性空间和韧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对待自然的态度从刚性抗衡走向协调共生,强调对外界冲击和扰动的柔性吸收与化解,培养通过学习迅速恢复和科学发展的能力。

(1)纽约BIG U

为应对飓风侵袭和海平面上升问题,BIG建筑事务所提出了针对曼哈顿主岛滨水区的U形保护系统“纽约BIG U”方案。它是城市防洪系统中的“缓冲区”,通过建造多样化的滨海景观空间,探索防灾基础设施在保护社区免受风暴和洪水侵害的同时,实现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方式。其出发点不再是依赖填海、筑堤等大型基建的“硬性”对抗手段,而是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既有环境,采取顺应自然的“柔性”消解方法,将城市发展与灾害防控问题共同纳入适应性策略,充分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韧性认知。

项目采用分段实施方式,根据各个区域的情况灵活调度[2]。设计一方面维持了当地海洋自然环境的生态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对场地流线和活动规划进行了统筹考虑,为邻近社区提供了户外空间和便利设施。绿色廊道、社区开放空间中的生态湿地和雨水花园促进了当地的生态多样性,能够改善水质并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快速路下方的商业空间将带来潜在的商业机遇;社区主导的功能规划则有助于社区稳定,造福当地居民;防护结构中的社区花园与集市空间将为这些区域更便捷地提供服务。

设计所倡导的理念影响了全球设计师与决策者对于弹性设计与可持续设计的看法。BIG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比亚克·英格斯(Bjarke Ingels)说:“如果我们能设想曼哈顿的弹性基础设施不是城市和水之间的一堵墙,而是一串为特定社区量身定制的社会和环境设施的珍珠,它可以保护各个社区免受洪水侵袭。社会基础设施可理解为植根于当地社区的重大整体战略。[3]”这为未来海岸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理性策略和科学的韧性设计途径。

1 BIG U 示意图

(2)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MJM FZ-LLC、深圳市东大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完成。校园整体构架、功能设置和形态生成均遵循了“与外部的城市发展和谐相融、有机共生”的原则。其韧性建构的出发点不仅仅是应对单一目标,而是以系统的设计方法实现学校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多目标优化。

为构建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环境,校园中心区保留原始地形,顺应山势设计了一个多元、复合、立体、生态与人文共生的大“湾”。校园空间结构以“湾”为核心,串联东、西两大组团(主要功能为图书馆和创新服务中心等)。西区为基础教学区,包括实验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食堂、体育馆等功能;东区为产学研共享区,包括产学研综合大楼、科学实验楼,以及学术交流中心、人才公寓等功能。校园的结构布局向城市结构进一步延展——教学生活轴向西融入大岭山镇,产研轴通向东侧的城市未来TOD开发地块,一直延伸至松山湖。校园与城市之间没有围墙硬性分隔,校园建筑的内外部空间亦采用适应性的弹性设计方法,统筹应对未来的发展问题。

2 BIG U 鸟瞰

2 策略的认知

策略,本义指计策、谋略,也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方法。“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应对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制定新方案,或者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①。具体而言,在战略层面实行整体优先、生态优先,与城市系统互动互融的整体性思维策略无疑是实现“韧性校园”正确的技术路径和有力保障。

2.1 从“校城分裂”到“校城融合”的创新认知

中国大学校园与城市在物质空间上基本处于割裂状态。从城市的角度看,建设“韧性城市”难以突破大学校园的壁垒,某种程度上校园同城市只是地理位置上的包含关系。从大学的角度看,对外,校园无法与城市整体协同,服务于城市,提高城市“韧性”;对内,学校也难以借助社会力量,强化自身“韧性”,同时出于交流的便利、规模效应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大学多相邻而建,然而结果仍各自为政,各子系统难以形成有机整体。

3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西南向鸟瞰图

综上所述,不打破“校城分裂”“校校割裂”的思维和状态,视野仍囿于校园围墙之内,难脱“韧性校园”的构建窠臼。实际上,世界上不乏成功案例,波士顿大都会区有100多所大学,其中有著名的五大名校②,这些校园与城市之间没有围墙分隔,采用少量封闭、大量半开放和开放区域的空间形式,有机渗透,几乎难分彼此,资源充分共享,各子系统相互累积、传递,共同作用[4],极大提高了各校园系统与城市系统的整体韧性。

以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五组团大学城城市设计为例,该校园规划设计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短期内将有4所高校入驻。其主要设计策略为:1)外部重点强化“三带”的构建,即校产协同带、校城生活带、校园景观带;2)设置校园空间组织“四轴”,即4所高校的礼仪轴线;3)同时强调校城共享区的打造,即校城创新共享区、校城生活共享区③。

设计中特别强调,鼓励高校将可共享的生活类设施沿街道布局,结合轨道交通站点,沿校城生活带形成多个共享节点;鼓励高校将科研创新功能沿学院路布局,形成可适当对外开放的校产创新共享片区。方案的重要理念是强调校城、校际融合,将校园各子系统之间、各校园系统等统筹纳入城市系统进行综合考量,在规划层面形成城市整体性空间构架与空间形态,使得多系统共同作用,突破各子系统的弹性极限,最终获得局部叠合大于整体的效用。

4 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五组团校产协同带、校城生活带、校园景观带分析图

5 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五组团生活街、礼仪轴示意图

6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规划结构图

7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规划功能图

8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总平面图

2.2 从传统“功能分区”到现代“复合架构”的技术认知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校园规划遵循机械的功能分区原则,严格划分三大主要功能区——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活动区。机械单一功能设置和严格功能分区思想指导下的大学校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与曾经盛行的以功能分区为主导的城市规划所产生的问题极为类似,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1)校园无法保持持续活力,各地块使用不均衡;2)学生在各功能区之间流动,具有“钟摆式”特点,且人流量峰谷值相差大,交通系统配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不佳;3)校园建设中的发展变化只能在各功能区内简单复制叠加,空间整合潜力有限,缺乏灵活性;4)由于功能配置单一,校园应对未知扰动或冲击时缺乏“韧性”,如面对当下肆虐全球的疫情,以传统布局方式为主的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秩序被打乱,甚至被迫中断,校园功能几乎处于全面停顿状态。鉴于上述问题,在学校内部空间结构的设计上,应打破线性思维下单一功能设置、机械功能划分模式,走向系统思维和模糊思维下“扁平化”的复合架构。其主要策略为:1)校园功能构成与布局的互动;2)从单纯知识校园走向多元的文化生活社区。

9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东南向鸟瞰图

10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生活区、教学区效果图

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规划设计为例,该校区总建筑面积110万m2,可满足2万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校园整体设计以层次丰富的“书院”群落为形式单元,传统“分离式”的学科组团与学生生活组团紧密结合成“书院”形式,彼此的关系也不再是线型,而是“面”的接触,每个“书院”单元内部多功能混合,自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道路、水系、绿化相互联系,构成校园整体的大系统。各单元可分可合,既能够独立运行,又可以相互联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影响范围和程度单独分隔,大幅减弱整体校园系统受到的影响,实现复合构架下高效、共享的校园韧性。

(1)校园功能构成与布局的互动

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广谱性”人才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教育的要求。这使得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鼓励学科交叉、横向交流。学生可以在不同科系,甚至校级之间选修课程(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即为典型)。因此,教学区自身的功能构成与布局不应再是“按系设馆”模式,而应“以人为本”,以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思想与技术的触发为宗旨,形成公共教学、专业学科、科学研发、实验试验等组团,以及图文信息中心和以半成品或成品为主的生活服务区域。通过不同功能高度集合的新型校园构架,打造多功能的、具有极强建筑关联性的立体复合系统。

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为例,项目由KPF建筑事务所设计,位于广州南沙庆盛高铁站附近,占地约1.13km2。总体规划力求统筹校区的功能需求、场地自然景观以及周围社区未来的城市版图,创建一个可容纳10000名学生和教职工住宿、教学科研、体育竞技和艺术表演等功能的校园空间。设计汲取了世界顶尖大学的成功经验,将所有专业设施汇聚在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央区域周围,以促进跨学科合作,鼓励创新并构建强大的社区④。

该校园规划设计以“智慧绿色校园”为灵感,集大学的形态、功能和愿景于一身,结合可持续发展特性与原生态自然景观,探索面向未来的大学的应有面貌。在学术架构上,学校采用全面融合的学术模式,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寻找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包括多元融合教学、科研和知识转移等。学科规划分为功能枢纽、信息枢纽、系统枢纽和社会枢纽4个板块,共16个专业,包括先进材料、人工智能、微电子、可持续能源与环境等④。

11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鸟瞰图

12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总平面图

13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核心区鸟瞰图

14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兰园宿舍设计策略与生成分析

15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兰园宿舍西向内部空间

16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兰园宿舍内部空间

为应对学术架构和学科规划的目标,校园设计以“学科枢纽”为功能布局和建筑设计的组织原则,从空间设计上为学科全面融合、交叉创造条件。强调“创客空间”的营造,为创新和提升设计特定空间(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空间)。教学科研单元围绕共享活动区布置,立体复合、沟通便捷,建筑室内外空间设有大量公共交往区域,有利于创新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核心区建筑形象。

(2)从单纯知识校园走向多元的文化生活社区

一个优秀的校园除应具备纯粹的知识校园所应有的功能外,还应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应是构建复合多样的文化生活社区。从另一个角度看,借用美国景观大师约翰·O·西蒙兹(John O.Simonds)的话:“人们设计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设计的是体验。”

大学校园是城市系统的一部分,融入丰富的城市文化生活和社区元素,营造复合的大学校园,对于城市建设而言十分必要。“韧性校园”概念的引入,从不同视角和复杂系统维度,强调了大学校园建设与多元的城市文化生活社区接轨,形成互动的必要性。国内近年来多有大学学生生活区城市社区化的实践案例,然而,由于中国大学长期以来运营模式的禁锢,这种城市社区化的努力目前仍处于“引进来”的状态,学生生活区依旧局限于“校园”范围,难以“走出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生活社区,校园“韧性”无法发挥最大作用。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已经不仅仅是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所能解决的问题,但不论未来如何发展,依托城市,充分与城市相融,从单纯知识校园全面走向多元的城市文化生活社区的发展方向,无疑是建设“韧性校园”的正确路径。

以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兰园宿舍为例,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于2006年9月投入使用,兰园宿舍于2020年启动设计,总建筑面积107301.21m2。与传统的学生宿舍不同,设计遵循“共享利用、促进互动、链接城市”的设计原则,采用院落围合式的建筑组织模式,复合功能组织,对共享服务设施进行整体性配置,将其布置在宿舍区底部,形成公共交往空间。

在城市层级中,复合功能的不同组织模式可分为:建筑层级的竖向混合、地块层级的水平混合和步行尺度内综合竖向和水平的混合(形成综合功能步行区)[5]。同样,校园环境中生活区建筑的复合功能组织也可按上述三种模式分类。由此,基于城市周边环境、校园总体规划以及建筑内外部空间的思考,在建筑设计中置入不同类型的服务功能,形成具有城市生活社区属性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社区,同时从空间和功能层面与校园外的城市社区紧密衔接,形成互动和共享。

3 结语

在面向未来的中国大学校园规划中,“韧性校园”理念的植入,在指导思想上无疑是一种认识的理性回归,是构建大学校园的正确方向。理性认识下的整体性思维策略——与城市充分互动互融,是建设“韧性校园”的必由路径。唯如此,大学校园方能最大限度地应对未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

1,2来源于 https://www.asla.org

3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MJM FZLLC、深圳市东大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提供

4-10,14-16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11,13来源于 https://www.kpf.com

12来源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释

①参考自搜狗百科:https://baike.sogou.com

② 五大名校: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

③资料来源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五组团为大学城城市设计文本》。

④ 参考自KPF 网站:https://www.kpf.com

猜你喜欢
韧性校区校园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TheStudyofGenre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