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式校园综合体模式之再探究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新校区设计

2023-01-16 10:18于海为薛琪
建筑技艺 2022年9期
关键词:院落校区校园

于海为 薛琪

鸟瞰 © 李季

1 契机

从20世纪30年代的明星养成所,到20世纪40年代的南京金陵大学;从延安电影团到兴山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从1950年的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到1956年北京电影学院正式成立,这座院校始终承载着中国电影教育的使命。从上海、南京、延安、兴山一路走到了北京,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的、具有光荣革命历史和优良党建传统的高等艺术学府。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电影学院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高等学府,培养了以第五代、第六代为主体的电影精英人才,实现了中国电影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巨大转变,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2002年12月,北京电影学院党委正式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奋斗目标,北京市、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方共同重点支持其新校区建设。2012年新校区选址于通州宋庄镇,之后调整到怀柔杨宋镇。

2 反思

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大学的新校园建设长足发展,完成了大量实践案例,成绩有目共睹,但批评质疑的声音也一直不绝于耳。究其原因,主要是校园规划模式单一:一是占地大,动辄几千亩;二是规划注重平面的几何关系,校园轴线及功能分区明确,教学区、生活区以及各院系之间相对独立,分散式的布局方式造成师生在宿舍和教学区、食堂之间的交通时间过长。

另一方面,国家当前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正在收紧,教育用地规模也在逐步收缩。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新校区(以下简称“怀柔校区”),就是占地不到500亩的紧缩型校园。我们不禁思考,校园是否也可以回归应有的尺度,找到一种新的规划模式来适应当下以及未来的大学教育模式。

讲到校园规划不得不提及《俄勒冈实验》——一种基于行为语言的模式语言,针对学校环境营造,适合教学、师生交流和各种活动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规划思路。国外大学校园里的新建筑也呈现出功能复合化的新趋向,在规划中生成适合学生活动和共享的空间。例如,教学空间会在底层结合咖啡厅、艺术展厅布置。无论是教育,还是研究与科技创新,甚至包括城市生活,空间的使用模式越来越综合化,不再是某种单一的功能。

设计之初,我们得到的任务书也只是不同院系各自功能面积需求的罗列,但没有描述真正的使用模式。为了回归真实的使用,我们带着以上思考多次到访北京电影学院老校区,与多个院系的老师开展了一系列深度访谈,了解任务书背后教与学的真实情况。

(1)不同院系教学空间的共享

电影本身的专业特性,使大量教学实践需要院系之间共同协作完成,各院系大量教学空间需求事实上是重叠的,并不分明。

(2)教学与生活空间界面的模糊

师生交流和创作不限于教学空间,不间断的拍摄时段,艺术灵感的迸发与记录,学习与作息时间的非固定性,这些与艺术相关的创作模式、以事件为主的作息模式也带来生活区与教学区界面的模糊。针对泛教学空间的需求,要在使用和管理上都尽可能压缩空间距离。

3 创新模式的集约校园

3.1 多集中、少分散——集约型校园综合体

集约型教育综合体的尝试始于10年前北京工业大学的实践。在老校区一个有限的用地内要布置第四教学楼、艺术学院,以及若干理工院系的教学实验空间。面对高强度的建筑功能需求,设计采用垂直分层的立体化策略。有特殊结构需求的重型实验室空间底层满铺,创造院落和街巷来组织人流和实验物流;利用单层实验室的屋面在二层形成连续平台,弥补地面空间的不足,同时创造室外交往空间,增进不同院系之间的交流。

在此次怀柔校区的设计中,我们打破了模式化校园规划中用大轴线组织功能区的套路,结合分期建设时序,提出高度集约化的校园综合体模式,将一期的教学、实践、生活等全部功能集合成一个超级建筑,为师生创造独一无二的校园空间。

3.2 院落

怀柔校区总用地面积500亩。一期建设面积近20万m2,涵盖教学、行政、剧场、影厅、摄影棚等专业教学空间,及宿舍、食堂等生活配套空间。规划将一期内容布置在校园西南侧。底层复杂的功能用三组首尾相连的院落进行空间组织,从北至南分别是教学、公共和生活院落。各院落形态不同,有方有长,对应的功能也各自不同。

教学院落位于北侧,集中布置了一期大部分教学功能,包括承载各院系教学和办公功能的两栋教学综合楼、一栋多层公共教学楼,以及各院系共同使用的摄影棚、天光画室等公共教学实践空间。

公共院落位于中间位置,南北两侧分别与生活和教学院落连通,西侧是面向城市的校园西门,底层完全开放,用浅水池划分内外界面,保持视线通透。星光大道的主题广场从校门向内展开,正对行政办公楼和图书馆;校门两侧分别是校史展厅和大剧场。公共院落是校园里最具活力的空间,南侧结合人防出口设置了舞台背景墙,未来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庆典活动都将在这里举行。

生活院落位于南侧,包括三栋高层宿舍楼,分别供男生、女生和教师使用。宿舍楼的底层是超市、食堂、由五个影厅组成的影院和学生活动中心。影院的主门厅设于面向城市一侧,同时也在院落一侧留有内部出入口。三个院落在底层均有通廊面向东侧景观和操场开放。

3.3 平台与连廊

围绕各庭院,二层通过平台和连廊体系形成便捷连接各个功能组团的第二路径。北侧教学院落中间设置贯通南北与东西的S形连桥,在行政楼与教学楼和摄影棚区之间创造了新的捷径。这条路径向南有三个分支,西侧穿过剧场二层排练厅区和学生活动中心,最终到达食堂二层入口;中间的路径穿过图书馆和宿舍区平台以及宿舍和食堂二层入口,从建筑南侧的大草坡沿阶而下到达运动场;东侧路径穿过教学楼二层门厅和基础教学楼二层主入口平台,沿大台阶到达东侧运动场。每个院落都设有联系首层地面与二层平台的公共楼梯,将两层路径紧密连接,形成高效便捷的立体网状交通系统。二层连廊适当放宽,成为连续贯通的非正式交流和学习场所,可以举办小型展览,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讨论。

4 城市共享的开放校园:多开放、少封闭——分级管控的开放校园

怀柔校区选址所在的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内聚集中影股份、星美影视城、博纳影业等400余家影视相关企业,也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校园与周边城市功能氛围高度契合,这也是规划之初选址在这里的题中之义。根据教学实践要求,一期的功能包含一个1000座专业剧场和8个专业放映厅,校方也希望在未来的使用中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管控对城市开放,使校园与怀柔整体影视环境更好地结合。

在设计之初,我们就开始思考使用与管理的便捷性,将剧场、影厅与校史展厅等具备开放性的可共享空间沿城市一侧的西边界布置。剧场和影院的主入口门厅、剧场的舞台布景入口院子都面向城市,同时保留面向院落的内部出入口,通过这种设计上的灵活性,兼顾校园管理的安全性与开放性。

更进一步的措施是校园边界的分级管控。远期理想状态是把西侧的广场空间全部对城市开放,将这些共享的建筑体量作为管理边界,一期综合体的西入口作为整个校园的西门,使校园的西侧界面完全对城市开放,真正实现校园与城市的共享。除此之外,二期的交流中心和综合体育馆在规划中便做出考虑,通过分级管控系统,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同时,将空间最大限度地面向城市开放,形成最充分的公共界面,与城市共享资源。

这种分级管控系统储备了向城市输出的势能,也适应疫情防控条件下校园封闭的防疫韧性。

5 历史传承的艺术校园

5.1 多特色、少雷同——特色鲜明的艺术校园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余年,名师荟萃,学派传承,创作了众多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设计力求体现电影艺术和影视文化的特征,传承电影文脉,创造北京电影学院独有的建筑特色,建立师生的身份认同。

5.2 清水混凝土+红与黑

选择清水混凝土作为校园主要建筑外墙材料。一方面,清水混凝土因其质朴的观感和对材料真实性的表达与艺术哲学相暗合,因而常用于美术馆、剧场等场所,表现空间艺术特征。另一方面,清水混凝土的耐久性是面砖、涂料等材料不可比拟的,后期维护投入少,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和使用,并在岁月的磨砺中留下时间的痕迹,形成更有韵味的质感。同时,在重点空间的建筑色彩上采用北京电影学院校标中的两种色彩,红与黑,作为整体灰色调中的点彩,提亮校园色彩环境,增添一抹青春浪漫的艺术气息。

5.3 胶片+镜头

在立面上提取电影的基本元素,运用“胶片+镜头”的设计语言来塑造建筑的艺术特质。建筑裙房外界面采用连贯流畅的曲面造型,混凝土实墙金属格栅形成优美韵律,构成建筑立面的虚实变化,用抽象的“胶片”形态隐喻电影的艺术特征。在内向院落连廊的格栅立面中,嵌入的红色取景框取义影片拍摄镜头,这里也很可能会成为未来同学们对望和观察的窗口,隐喻电影艺术的本质即“镜头”取景的艺术。

5.4 光影

室内的设计原则是重设计,少装饰。教育建筑对于造价控制要求严格,同时我们也希望用朴素的设计语言表达电影本身的工业特征。主要室内公共空间沿用外立面的清水混凝土墙体。顶部整合机电管线,裸露不吊顶,局部采用金属网统一界面。在剧场和影院前厅,照明设计通过灯具选择、投光位置与光束控制创造一种戏剧性舞台效果,表达电影主题。图书馆大厅则通过巨大的圆形天窗在室内形成光柱,营造强烈的明暗变化,在光与影的交织中表现顶光、脚光、逆光、追光等舞台效果。

5.5 校门

每一个从北京电影学院走出来的电影人都对老校区有着深深的眷恋,其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应该是学院路上的老校门,清晰的结构和粗犷的材料充满力量感。怀柔校区的南门不同于和建筑结合在一起的西门,是一个独立的体量,因此位置很重要。最初做的几个方案校方都不是特别满意,讨论过程中提起老校区的大门,甚至有老师希望在新校区仿造一个。仿造肯定不可取,但可以沿用老校门最重要的两个特征——结构及材料,展现力量与尺度,并且恰好能平衡背后高层宿舍的压迫。于是就有了现在巨型托梁结构的新校区南门。质朴的材料和强烈的结构形式完美延续了老校门的精神气质,既是校园南北空间轴线的节点,同时也成为文脉传承的重要元素。保留这些校园记忆是为了让老师、校友到新校区还能找到他们心中的电影学院,找到他们的归属感。

6 融入环境的生态校园

6.1 多自然、少人工——生态型校园景观

项目所在的北京市怀柔区地处燕山南麓,“崇岗叠嶂,绵亘千里”,山地广大,河湖众多。周边景观疏朗,群山环抱,大尺度的山水格局是校园环境的重要底景。如何呼应这种山水环境特征也是设计中思考的重要问题。

6.2 借景

借鉴中国传统造园手法,首先在规划中通过平面布局打通视线通廊,引入外部景观。校园总体规划的集约式布局,使得一、二期教学综合体、交流中心和体育馆分别沿用地块三个边长集中布置,在整个校园的中央留出大片空地布置运动场地和绿化景观。大开大合的规划模式形成了整体通透的校园环境,将场地北侧优美的山色引入校园景观。

其次,校园综合体被设计为立体空间,在二、三层裙房屋面打造了大量景观平台,提供更多和外部自然环境对话的场所。宿舍山墙结合室外疏散楼梯增设错动休闲平台,在社交媒体上,我们会看到很多学生在平台拍摄的山景和夕阳,设计价值被使用者充分感知是建筑师最大的欣喜。

6.3 造园

景观设计不同于一般校园常见的轴线、广场等功能性场地和小尺度零散的景观手法,而是在集中式布局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手法设计了大尺度的校园核心景观水系和中央景观带。

首先,场地中央原有一条排洪渠,地势较低。在规划上顺应地势,将建筑集中在周边布置,在场地中间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空地,利用自然高差沿行洪路径形成大尺度生态性水系。在景观和水岸的处理上采用更具生态意义的柔性自然边界,采用缓坡的方式,利于鸟类等小动物栖息,呼应怀柔自然山水特征,形成充满野趣的景观环境。

另外,将体育场与图书馆前的水系整合成线性景观带,作为中央景观带的同时也成为校园分期建设的自然边界。体育场本身顺应原有地形,采用下凹方式,看台升起部分的背侧采用覆土形式的草坡,消解体育场的尺度,与整体环境协调。

通过对场所环境多层次的设计响应,最终实现“能看见山,有林木,有院子”,还有湿地溪塘与鱼虫水鸟,实现校园与自然的和谐融入。

中间的水系和体育场,由于地势较低,具有在汛期蓄水、防洪排涝的作用,作为城市海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校园应对雨洪变化的韧性。

7 后评估

由于在设计之初便对老校区师生的使用需求进行了调研,并在怀柔校区进行了新的规划建筑模式创新,所以特别迫切地想要了解师生在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受疫情影响,怀柔校区虽然已正式投入使用一年多,但2021年的一整个学期基本没有正常运行,直至2022年9月才随着新生入学开始满负荷运转。我们也在这段时间进行了几次集中回访,对基建处、教务处和不同院系的老师以及同学进行了深入访谈,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师生在使用过程中对集约型教学综合体模式的真实感受。令我们欣喜的是大部分师生都非常认可这种通过院落、平台体系集约组织教学、生活区和不同教学功能的模式,我们之前略有担心的混合集约后对于交通识别性以及使用的干扰很少被提及。二层平台的联络捷径被大量使用,交通时间被极大压缩,非常适合电影学院各专业特点所带来的不同教学空间快速、频繁切换的规律。不同体量聚集连接形成的丰富建筑空间深受大家喜爱,这些地方也都成为同学们打卡拍照的网红场景。

校园中心的自然生态水系也很受欢迎。池畔的芦苇已经不受控制地疯长到一人多高;两只悠然自得的大白鹅显然已经成为校园内无可争议的第一网红。美中不足的是中央绿化的水杉和生活院落的竹林,由于土壤盐碱度过高而大面积损失,我们期待的绿树如茵的校园景象怕是还要再等一段时间了。

回访中也发现了一些使用问题。集约模式下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都采用高层形式,对当前的设计标准和规范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标准的制定以传统多层建筑为主要依据,对高层建筑交通等辅助面积占比大、使用率低等问题并未充分考虑,导致宿舍房间实际使用面积过小、家具摆放困难;高层宿舍电梯的配置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早上上课高峰期排队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设计中逐渐完善,同时我们也会进行数据收集,将问题反馈给规范编制单位,希望从根本上让设计与时俱进。

校园韧性评估在这两年的疫情当中也经受住了考验。虽然一期建成部分的面积只有17万m2,但集约型综合体模式自身具备相对完备的功能配置,从教学到师生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在封闭期有条不紊地进行。后续还可以进一步丰富酒吧、桌球室等学生休闲活动功能,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更好地调节学生心理。

8 再持续

怀柔校区在一期交付使用的同时,二期教学综合体、交流中心与体育馆也已完成规划报批和初步设计。其中二期教学综合体采用与一期同样的集约模式,底层为摄影棚、录音室、小剧场等公共教学用房,塔楼为表演、录音等各院系教学功能。期待整体完成后在我们精心设计的校园空间中能够激发师生们续写北京电影学院的传奇。

图片来源

1,2,7,13,15,20,22李季拍摄

3,16,18,19,21,25于海为拍摄

4-6,8-1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14,17张广源拍摄

23,24根本堂摄影拍摄

1 校园布局打通视线通廊引入北侧山景

2 建筑外红黑色系回应校标

3 隐喻电影艺术的本质即“镜头”取景的艺术

首层用三个院子组织不同类型功能,围绕北侧教学庭院布置展厅、摄影棚、教学楼;中央核心庭院周边布置行政楼和图书馆;南侧生活庭院周边布置宿舍门厅、超市和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和剧场影院。二层设置联系整个综合体的连廊和平台,从北向南串联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和活动中心、宿舍、食堂,形成完整连续的第二动线。

On the first floor,three courtyards organize different functions.Exhibition halls,studios and teaching building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north teaching courtyard.Administrative building and library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central courtyard.Living facilities such as dormitory,supermarket and canteen and theater were arranged around the south living courtyard.The corridors and platforms connect the whole complex on the second floor,such as the classroom building,administrative building,library and student center,dormitory and canteen from north to south,forming a complete and continuous second walking stream.

4 一层平面图

5 二层平面图

6 剖面图

7 整体校园布局呼应山水格局

项目名称: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新校区

业主:北京电影学院

建设地点: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崔愷、于海为、谢悦

设计团队:潘天佑、于玢、王静、薛琪、郝雨、魏亚文、高超(建筑);王炜(总图);施泓、周岩、李妍、郭俊杰、王海峰、文欣、党杰、陈晓晴、王震、牛奔(结构);匡杰、赵伟薇、王松、尹腾文、沈晨、李梦辕(给排水);张斌、王加、雷博、张凡(暖通);胡桃、崔振辉、赵心亮(电气);曹丽、高辉(经济);韩文文、崔世俊、王佳旭(室内);刘环、路璐、冯凌志、张云璐、李旸、刘玢颖(景观)

总建筑面积:179480m2(一期)

设计时间:2012

建成时间:2020(一期)

摄影:张广源、李季、于海为、根本堂摄影

一期综合体包含教学、实践和生活等功能,二期北侧为交流中心和教学楼,东侧为体育馆。将展厅、剧场和影院设于一期裙房西侧,剧场和影院主入口门厅面向城市,形成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城市形象。未来希望以建筑作为管理边界,实现最充分的城市共享。

Phase I complex includes functions of teaching,practicing,and living.The north part of Phase II are the communication center and teaching building,and the east side is the stadium.The exhibition hall,theater and cinema are arranged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podium of the Phase I.The main entrance hall of the theater and cinema facing the city creates an open and dynamic image.It is supposed that the buildings would be used as the management boundary,to achieve the fullest urban sharing.

8 分期建设时序

各院系共享的画室、展厅、摄影棚、教学楼、图书馆、剧场、影厅、超市、食堂等公共功能置于底层裙房,通过自北至南的三个院落组织教学与生活区。塔楼和主要功能空间在首层和二层平台均设置出入口,形成连贯立体的多层交通动线。

The public functions shared by all departments are placed in the podium,such as studio,exhibition hall,classrooms,library,theater,cinema,supermarket,canteen.The teaching and living spaces are organized by three courtyards from north to south.The entrances of the tower buildings and main spaces are set on both first and second floor,forming a continuous path in different levels.

9 建筑共享开放性的渐进层次

10 分级处理的校园界面

11 校园中三组首尾相连的院落

12 连廊体系

13 校园主入口

14 西立面影剧院入口

15 立面局部

16 教学院落

17 生活院落公共楼梯

20 清水混凝土质感真实性表达

21 细部及材料

22 剧影院前厅

23 剧影院前厅

24 建筑内红黑色系

25 剧影院内部空间

猜你喜欢
院落校区校园
八一作品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TheStudyofGenre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
院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