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兴隆山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2023-01-17 22:40雷凯婕杨盛菁
甘肃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兰州景区旅游

雷凯婕,杨盛菁

(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旅游业成为各地政府和群众日益关注的热门产业,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带来经济的增长还能够提供劳动岗位,增加就业率。对于旅游景区来说,最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游客。兰州市兴隆山虽然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在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中一枝独秀,但是相对国内其他旅游景点,存在知名度不高,还需多方的努力、宣传与开发。兰州市兴隆山想要在国内众多旅游景点之中脱颖而出,主要需要策略转型来提升竞争力。

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的兴隆山,是甘肃省兰州市郊区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和4A 级旅游景区。风景如画,每个季节的兴隆山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但是自身的知名度并不高,旅游发展滞后。合理有效的规划和开发该景区将有利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旅游业发展和经济的飞跃。因此,找出兴隆山景区的发展短板,探索适合兴隆山自身发展的道路对于兴隆山的发展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以下方法分析兰州市兴隆山旅游发展现状并提出旅游升级发展策略。

2.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找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政策文件,了解兰州市兴隆山旅游发展现状。魏小安[1]《关于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点的若干问题》中提出,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的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催动服务业的发展为旅游业进步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罗高飞[2]提到,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就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大多数人属于观光旅游,而在文化和享受方面极少。游客衣食住行占消费大头而购物占少数。许春晓[3]提出,我国对于旅游服务设施的投资较少。

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的方法,根据所得数据分析人们的偏好,以及景区工作人员的问卷回复信息,据以规划旅游升级发展策略。根据调查发现,旅客了解兴隆山的途径为网页推荐占50.56%,亲友推荐占65.17%,APP 推荐占37.08%,旅行社推荐占11.24%,其他占32.58%,大多数旅客是通过网页推荐、亲友、APP 推荐了解兴隆山,因此,可以加强在这些途径上对兴隆山的宣传,以便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体验,提高兴隆山的知名度。

2.3 实地调查法

通过在兰州兴隆山的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当地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在2020 年7 月小组成员通过实地考察,体验并了解景区情况。从榆中县和平镇出发,经过2 h 公交到达兴隆山景区,早上9 点登山经过栖云峰、兴隆峰、喜松亭等景点。山路中途设有休闲区和娱乐区。2021 年1 月预约了兴隆山滑雪,体验了滑雪和各种雪地娱乐项目。

3 兴隆山旅游发展现状

3.1 冬季兴隆山滑雪场,生意兴隆

滑雪场紧挨兴隆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娱乐措施丰富,设备齐全,非常适合冬季户外运动。开放时间一般是11 月底或者12 月,兰州各大高校会组织团体预约购票,直接包括来回车程。滑雪区涵盖初级、中级、高级雪道,同时可以去玩其他项目,娱乐项目有雪圈、雪地摩托、卡丁车等。冬季滑雪场游客很多,大多数是兰州各大高校和当地家庭成员。

3.2 开放时间不合理,影响收入

调查发现,在寒暑假想去兴隆山旅游的人占比最多,然而通过咨询兴隆山相关管理人员得知,兴隆山景区主要是在4 月到次年11 月开放,这就导致很多旅客无法在想去的时间段去旅游,比如教职工和学生,他们的旅游时间段基本集中在寒暑假,当然也有其他法定假日或者周末,但是,如果开放时间放宽的话,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景区的收入、提高景区知名度。

4 兴隆山旅游存在的不足

4.1 知名度低,宣传不到位

兴隆山虽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是知名度并不高。兴隆山景区的旅游信息更新不及时,网络上也只有在百度百科、百度旅游、新浪旅游等网站可以找到一些简介和几张图片,很少在其他地方做宣传,游客关注率低。没有宣传,就没有关注度,就不能扩大客源,也就不能提高知名度。

4.2 交通不便

兰州市区到兴隆山没有直达车,景区也没有接送游客的交通工具,这对兴隆山的客源有极大的影响。能徒步前来兴隆山的游客大多是附近的居民,其他游客基本上是转乘公交后步行10 min 或者自驾游玩。

4.3 旅游设施缺乏,体制不完善

兴隆山森林公园目前娱乐设施较少,休闲处所也只有零星分布的几个茶室和几家农家乐餐馆,不能满足商务活动及大型会议的举办。使得休闲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兴隆山作为旅游区却被划分到林草局,体制不到位,无法有效进行管理。

5 对策措施

兴隆山景色宜人、古色古香,但缺少与时俱进的人文环境。兴隆山本身具有很强的旅游元素,它拥有我国历史悠久的道教建筑和道教文化,属于道教文化独一份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底蕴在游客游玩观赏的过程中会充盈在人们的心中,不管是春夏秋冬,兴隆山都有魅力让城市快节奏压力的游客觉得舒缓和心情放松。兴隆山风景区应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不仅是旅游宣传方面,还有在其本身的服务方面尚有欠缺。在实地调研后发现,在来往的游客中有散客也有成群的。就以家庭为组织的游客而言,很多家长都会带着自己的小孩,如果能在景区中设置一些寓教于情的娱乐活动,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的活动等,不仅让孩子乐在其中,也更受家长们的欢迎。就散客而言,兴隆山的爬山活动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若是在沿途中增加一些活动,比如说爬上相应的海拔高度打卡并主动向朋友圈宣传集赞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礼品,认识并记住爬山过程中沿路标明的各种花草树木,到顶峰时采用游戏的方式答出正确答案赠送纪念品等。兴隆山风景固然是美不胜收,但是如今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若不采取措施,兴隆山风景区的独特之处则得不到彰显。

通过研究兴隆山自然风景旅游现状,总结其优势和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对策。重新定位兰州榆中兴隆山景区旅游形象和市场营销,实现兴隆山景区特色转型升级。

5.1 旅游形象定位

(1)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滑雪中心。

(2)甘肃特色森林生态保护园区。

(3)兰州天然大氧吧。

(4)中国西北地区青少年夏(冬)令营中心。

5.2 新的旅游市场营销方案

(1)节庆文化营销,榆中一直是内地华夏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的交汇地带,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节日,可以借助这些节日增添旅游氛围。

(2)企业活动营销,随着兰州新区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立,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有很多大型活动开展,兴隆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开展旅游宣传。

(3)影视传播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营销模式,影视文化正显现出其强大的舆论宣传力。可以通过与相关业界人士联系,提供一定的取景和拍摄场地,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5.3 提升旅游品牌形象

由于旅游品牌形象的知名度就代表了其所占旅游市场的分量额度,因此,做好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是必不可少的[4-8]。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得大多数来往兴隆山的游客都来自省内,但是,发展地方经济更需要来自省外的游客。甘肃省有着历史悠久的多样民族文化,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路段、黄河文化的流经路段而且是红色旅游的路段,甘肃省应结合其特色优势树立新的旅游形象,全面发展甘肃旅游。政府也可以倡导旅客文明旅游,在当地积极灌输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思想,将多方面的产业融入旅游发展中,可以修建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或者大型游乐场等,通过积极的人为活动使得旅游形象发生改变,得到游客一致好评。

5.4 组建大型旅游集团

甘肃省应通过省内组建或省外引进的方式,成立大型旅游开发、运营、建设公司(甘肃省旅游集团),实现“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战略,由省级旅游开发公司统筹设计省级大景区,大力引进国内知名的旅游集团整体包装开发景区,提升景区吸引力[9-12]。可以把甘肃省内著名景区安排成旅游路线,例如按照河西走廊的路线,安排从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的游玩路程,一路体验中山桥、兴隆山、金塔胡杨林、张掖丹霞、月牙泉、莫高窟等等。随着各地到访游客的美好体验感受,游客“效应”将会提高甘肃景区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

5.5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甘肃省应尽快实现市州民航全覆盖、市州有铁路、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通过高铁和普通铁路,打造旅游专列,重点开发丝路旅游产品,将兰州真正打造成西北旅客集散中心。重点打造已有的景区旅客接待和服务设施,增加景区来往车次,完善交通路线,使得景区交通更加快速和便捷,根据旅游情况改变全省旅客的承载量和接待量。为了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增加景区周边娱乐活动,提升周边食宿水平,实现优质的高中低档酒店在全省的覆盖,增加游客体验感。引进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开发特色景区、特色旅游产品等,促进经济发展。

5.6 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旅游发展固然重要,但保护景区生态环境也不容忽视。未来的发展投资中政府和景区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加强崇尚自然、保护自然的教育活动。学校组织春游或者秋游活动时,给学生积极教导文明旅游,保护自然的常识;制作更多的防火宣传标志牌,森林火灾易发期间景区人员巡逻入山广播宣传,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发展方针,加强景区内的绿化工作,促进生物多样性,对于不符合自然保护标准的建筑物要坚决拆迁。

6 结束语

本研究可以促进兴隆山自然风景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为兴隆山景区管理局提供调整开发管理策略和更多、更深层次的理论参考,对兴隆山自然风景区能够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位,并且完善其休闲旅游服务功能,避免单纯的“观光”,打造多元化的自然风景休闲旅游产品,使游客满意并且愿意经常来这里旅游休闲,同时提高其知名度。2019年兰州市提出推进十大生态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制定出台《旅游景区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其中包括加快兴隆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此外,兴隆山景区管理局联合中国城市旅游研究院(中城旅游)共同推进兴隆山全域旅游管理、服务、信息智能化。深入推进智慧旅游平台搭建,打造线上线下“一部手机游景区”的特色APP,实现甘肃省旅游业与大数据、互联网的结合。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配合改进,相信本地区的旅游业会做成一个特色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成为“永远的环保绿色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催化剂”。

猜你喜欢
兰州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我的兰州梦
兰州琐记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