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探讨

2023-01-17 22:40
甘肃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厦门书店图书

黄 纯

(厦门图书馆,福建 厦门 361000)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广大群众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方式。新媒体应用更是如火如荼,数字化阅读处于上升趋势。2020 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达351.6 亿元,增长率达21.8%;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4.94 亿人,增长率达5.56%。面对新媒体数字化阅读的明显优势,读者不用去图书馆也能快捷地得到想要的信息资讯,阅读图书这件事似乎变得越来越小众了,特别是读纸质图书,我国每年出版超过30 万种图书,在如此浩瀚的书海中,人们从图书馆阅读转移到互联网上阅读,图书馆作为文献知识的地方,应用数学化阅读可成为其提高文献利用的有效途径。

1 新媒体与数字阅读走上前台

5G 时代的到来,数字阅读场景和空间不断扩展,“全场景沉浸式阅读”正逐渐成为现实。因此,“5G+阅读”,成为数字阅读大会的热门话题。新媒体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化阅读飞速发展[1]。相应的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尤其是智能手机和WiFi 的普及覆盖。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0 年,中国成年人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81.3%,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 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9 本,较2019 年均有提升。从不同媒介接触时长看,成年人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平均每天达100.75 min。此外,成年国民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7.82 min,比2019 年增加了1.77 min。手机阅读和网络在线阅读成为国民数字化阅读的主要方式。而手机阅读成为持续阅读的首选,69.7%的用户,每天用手机持续达1 h 以上。数字化阅读与传统纸质文献阅读不同,数字化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较好的渠道,它的信息知识更新快速、载体多元、快捷、易得、互动性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更多的自由性和随意性,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互联网数字化阅读丰富了人们的阅读生活,是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可以“移动阅读”,也可以“网络阅读”,享受轻松愉快的娱乐八卦和社会新闻,数字化阅读强烈吸引着大众眼球。

2 数字阅读“陷阱”

资讯时代的阅读冲浪中,数字化阅读并未达到完善的境界,数字化阅读虽然信息量庞大、新闻信息更新传播速度快、移动媒体电子查阅资料方便、快捷,但长时间接触网络最大的弊端就是成瘾,网络世界中衍生出很多虚拟的作品,比如网络游戏、网络达人等,而这就为网络直播创造了条件。人们通过互联网抖音、斗鱼、虎牙、熊猫等直播平台进行观看,网红就从这里而来,是被众多网民关注追捧而走红的人[2]。他们走红皆因在网络媒介环境下以营销为手段,产品就是想成为网红的人,被网络推手无限放大。读者的阅读行为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发生了新变化,网络让读者感觉视觉丰盈,人们在网络中流连忘返,影响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但实质上只是视觉层面的愉悦,其实却陷入了网络的 “陷阱”。

3 数字付费阅读

《2020 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用户数字阅读和付费持续提升。在付费方面,用户平均愿意为单本电子书支付18.9 元,50.0%用户为单本电子书付费20 元以上,平均每月花费37.8 元购买电子书。然而稍加留意不难发现愈来愈多的网上阅读平台推行“流量换金钱”的阅读方式。阅读到一定的时间与数量获得相关的关注度就可以换取部分收益,通过支付宝、微信刷脸等直接到账。阅读居然能赚钱,于是一时之间趋之若鹜,致使部分热心民众到处散发朋友圈进行推荐转发,营造“阅读就是金钱”的热闹氛围[3]。

随着数字阅读等于“流量换金钱”之类的阅读逐渐兴起,它需要的是花费大把时间赢取流量,目的不是为了以阅读滋养读者,而是“引流”,它的产业链是“补贴、垄断、收割”,发展到最后就是主导阅读者消费式浅阅读,通过大量群众涌跃上网阅读,创造可观的流量扩大平台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平台穿插广告、商品推销等方面取得优势。那些热衷于网络转帖的读者,一不小心就沦为商业网站的“韭菜”,这些以流量为单位的阅读方式又廉价,网站推出什么内容,读者就被迫接受什么内容。正常的阅读是为了获取自己个人思想上的升华,当阅读选择权已由不得个人掌控时,这种阅读方式就值得深思。

4 数字化阅读与图书馆3.0 时代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对阅读需求有了新变化、新追求。数字化阅读已经被人们认识和接受,成为社会阅读的新潮流,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发生了改变,运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强力发挥新媒体的优势[4],为读者阅读提供新载体、开辟新通道,不断增加电子书与期刊的品种,创新阅读形式。图书馆作为城市及社区的中心地带,必须缩短服务半径,注重交流的便利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通过互联网这个推手,制作编辑众多新颖的线上节目在图书馆官网视频、微博、微信网站等Web 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播放,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阅读活动。例如:经典与现代阅读分享、地域地方文化历史介绍、公益环保视频、名人书评等。搭建图书作者与读者、文化名人与读者、专家学者与读者互动交流,畅所欲言分享心得体会。让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从图书馆数字阅读中得到放松,增进读者多元的阅读体验[5]。在不断完善建设的环境下图书馆已经是3.0 时代。3.0 图书馆已成为正式讨论的地方、同行协作的地方、社会学习的地方、获得灵感的地方,其注重人的需求、资源融合、多元素促进知识交流。

5 新媒体新通道

抖音可以说是现在最火的短视频App,不仅给民众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世界的机会。抖音不仅仅走红了一大波网红,还走红了一大波网红城市。

厦门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是在抖音上获得100万+点赞的网红城市,是抖音网红城市排名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厦门是文艺朋友绝对不容错过的地方。2015—2019 年,每逢长假期间厦门的旅游业就像一匹黑马呈现出爆发式发展和井喷式增长。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景区游客高达数万人。在抖音等平台屏霸式扩张,打开各种App 视频几乎都是厦门这座“海上花园”城市、影视拍摄的热门取景地等音频、视频[6]。笔者认为厦门图书馆可以多应用新媒体平台进行阅读推广,秘诀在于打造图书馆的“特色品牌”。应用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作为平台推手,挖掘厦门图书馆本地文化元素,图书馆文献二次开发、文创产品开发等多元文化元素的植入,多种角度、多种手段来展示厦门图书馆本身自带的资源。追热点、蹭热度发布图书馆内自己制作的公益阅读视频。例如:公益图书展览、专题摄影、不同年龄读者的英语沙龙、少儿绘本秀、老年人微信培训班、厦门文史沙龙、闽南语讲座、“寻找老厦门”等短视频。寻求自媒体人加入宣传图书馆的公益阅读活动或培养多元化的年轻馆员来帮助推送。将厦门图书馆本身的资源亮点打造成为城市地标性打卡点,这是个不错的方式。

6 网红书店携手图书馆营销

图书馆作为运营机构是以读者群体为目标的,除了提供借书的便利,还能为读者开展跨界、跨融的新模式。近年来掀起“网红书店”的热潮,并且大多采用“书店+”模式。消费升级和城市生活方式是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动力。凭借店面的高颜值、独特设计、特色经营等吸引了一大批客流。特别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前来书店参观、打卡、摆拍、休闲,促使实体书店客流量增长。在不少人印象里,买书就到书店,借书就到图书馆。但随着公共图书馆与实体书店跨界合作,实体书店和公共图书馆在新领域上有了新的出路。

2016 年,“厦市图书馆·新华书城·外图书城”跨融、跨界合作正式揭牌,厦门图书馆实现“借”“卖”一体化。厦门图书馆与厦门新华书店、外图书城启动了“图书馆+书店”的全新人文服务模式,共同建立起厦门图书馆与实体书店跨界合作。书城里的图书更新较快较新,读者在新华书城和外图书城看到想要的新书,可以凭着在图书馆办理的押金借阅证即可在书城里借阅自己想要的图书。推荐购买图书是厦门图书馆与书店“馆店融合”的新模式。在当今社会文化科技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馆店融合”势在必行。

“馆店融合”的初衷,是实现公共图书馆与实体书店里的书借阅统一。“馆店融合”两者都具有融合发展的共同基础,馆店融合在地理空间上来讲二者是互相联通的。不同空间里喜欢读书的读者既可以去购买心仪的图书又可以借阅自己想看的书籍,把两者之间的人流量聚集在一起,人流量的增加使得图书馆的借阅量与书店销售量毫无疑问地上涨。这种模式下的图书馆一方,即可得到丰富的时效性新书,又可得到光顾书店的那部分读者量。解决了公共图书馆空间资源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促进实体书店的图书销量,让光顾图书馆的读者流成为潜在的消费群。解决了实体书店客流量不足和图书销量减少的问题,兴起新一轮的读者打卡热潮,可谓是一举两得。

7 创新交流环境

对一座城市来说,图书馆是一座城市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心脏。不少图书馆着力于空间再造,因此,图书馆建筑应适应时代的变化,将传统的阅览主体形态转变为以学习空间为主体的形态,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

近年来具有特色的场馆设计是“网红”图书馆。大众审美在变迁,在图书馆3.0 环境下场馆设计有了更高要求。2018 年10 月开放投入使用的厦门图书馆集美新城图书馆,坐落于集美区诚毅中路380号,整体运用现代化智能管理服务系统,大楼总建筑面积10 万m2,供使用的建筑面积6 万m2,藏书300万册,阅览座席3 000 个,是福建省单体面积最大、最先进的公共图书馆。外观是中西结合的嘉庚建筑风格,内部环形中庭融合了闽南土楼建筑的特点,每层设有环形大走廊,环形的楼梯逐层盘旋而上。房顶是圆形玻璃钢架结构,穹顶球面面积达1 680 m2。仰望屋顶360°半球型玻璃穹顶,拥有很好的采光。穹顶装有智能化遮光板利用阳光照射自动调整光线,使得环形中庭不被暴晒。此外,厦门集美新城馆图书馆符合现代化图书馆对空间设计利用的思想,从细节着手是打造“网红”品牌效应的“标配”。馆内桌椅样式多款,色彩分明,阶梯式座椅让读者走到哪里读到哪。现代化科技感十足的配套设施是厦门集美诚毅图书馆的一大亮点,大厅的图书瀑布流显示屏特别酷炫,书像瀑布一样往下坠,手指轻击瀑布流上的图书就能在线阅读自己想看的图书,也可扫码阅读或借书,是读者争相“打卡”并在形态似飞瀑的观书屏前留影的地方。场馆内每层楼都有不同的主题区,二楼是市民们最爱的区域之一,作为现代化图书馆数字阅读和信息技术展示的空间载体,这里有多媒体创作空间、影音放映室、自助影院配有单人和双人豪华座椅,读者坐在舒服的沙发上看电影、听音乐,所有人性化的设计充满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关怀。

8 结束语

以前资源少、成本高,而图书馆的重心在收藏,即由外而内集聚资源。随着新媒体数字化阅读为读者阅读提供新载体,发挥新优势,既有纸质书的载体又有海量数字信息文献,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仍然是图书馆的不懈追求。人们又重新来到图书馆获取知识,在图书馆不仅可以轻松地阅读各类文献,还可以阅读电子视频、视听影像等多媒体内容[7]。无形中激发潜在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实体需求,从而引导读者从线上阅读转移到线下阅读,切实打造线上线下的互动,吸引一批新读者前来关注图书馆。

未来图书馆具有社群交流的“新身份”,拓展了各种新功能,提供全方位的视觉感受,而且还通过各种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图书馆汇集写作中心、学习中心、教室、大学出版社、多功能学习室、众创空间、视觉化实验室于一体。人们可以在这里接触到最新的科技,寻找创意灵感,实现交流合作。

猜你喜欢
厦门书店图书
厦门正新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偶”遇厦门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最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