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2023-01-18 01:34
甘肃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素质院校

张 兵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5)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更替,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会注入一批“新鲜血液”。当下,高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为95后和00后,受家庭和其他因素影响,好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乖张,喜欢独来独往,不善与他人沟通,缺少班级凝聚意识。以往的班级管理中,面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性格上的缺陷,许多教师一筹莫展,而素质拓展训练的诞生与应用,可谓是雪中送炭。近年来,随着素质拓展训练的深入发展,其“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训练目的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够打破常规,营造良好氛围,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项目,还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团结协作能力和竞争精神得到提升。

1 素质拓展训练概述

随着素质教育在职业院校中的深入推进,教育部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升综合素养。但从实际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依然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即便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也是侧重专业知识的拓展,从而导致学生发展失衡。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协同发展,就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关于素质训练,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契机,以感悟为目标[1]。在具体的素质拓展训练中,学生并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属于自己的团体,通过与队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和鼓励达到训练目的。素质拓展训练实施初期学生的表现未发生明显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师的坚持不懈,每一个学生都宛如新生,创新思维、适应能力、责任意识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和效果也会更上一层楼。

2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班级凝聚力相对较差

高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价值追求等存在着较大差异,加之高职班级管理比较开放,学生的自由时间较多,导致班级部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机会较少,只有在固定学习或班会时才能相聚在一起,因而导致班级集体归属感较低,班级凝聚力相对较差[2]。

2.2 班级管理制度缺失

高职院校讲究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再像中学时期那样由班主任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制约学生的日常行为,而是由学校统一制定,以学分的方式约束学生自我管理。当前,多数班级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制度。通常情况下,班级日常学习中会悄然形成特有的、非成文的制度,包括班级传统、舆论、风气等、习惯等,但因部分学生的自律性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薄弱,再加上班级管理制度并不正规,就会出现影响班级良好学风的不良行为。

2.3 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积极性不高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学生收获知识、增加情感体验、提升各种能力的重要平台。可从实际来看,多数高职学生热衷于形形色色的社团活动,对班级活动的兴趣相对较低,即便教师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一些学生依然不以为然,他们对当前的班级学生不满意,原因主要集中在:学习氛围不浓厚、素质拓展训练形式及内容老套、缺少人性化管理等方面。

2.4 缺少团队合作意识

当下,多数高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他们是关注的焦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养成了自私的个性。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许多学生缺少团队合作意识,不能与其他学生共同完成指定任务。这一特点在班级活动中尤为明显,即便教师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活动,效果与预期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实现活动目标,不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

3 素质拓展训练运用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3.1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素质拓展训练包括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这与枯燥、呆板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会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此外,素质拓展训练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探究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自身潜能的发挥和团队的通力合作,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收获知识与乐趣。与此同时,在各种各样的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可以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在润物细无声中发展沟通、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3.2 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素质拓展训练中,通过一些特定任务的设置,能够使学生懂得“心态决定成功”的道理。也就是说,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影响行动,行动决定成功。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境,或者是在拓展训练中遇到了难以完成的任务时,如果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认真对待,存在的困难便会迎刃而解;若是消极应对,问题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素质拓展训练中许多项目的培训目标就是告诉学生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将其运用在班级管理中,可培养学生心态乐观,努力向上的精神品质。

3.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受家庭环境、管理模式以及学生性格等因素影响,多数高职学生缺少团结协作意识,一些学生习惯独来独往,对集体漠不关心,还有些学生喜欢搞小团体,三五成群,自成一派,这些都是团队协作能力低的表现。而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通过穿越地雷阵、七巧板、神笔马良、动力圈等训练项目的开展,不但可以实现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而且能够将班级中所有学生凝聚成一个整体,使他们拧成一股绳,为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由于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单枪匹马”,会困难重重,当他们反复尝试时,逐渐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合作意识,当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后,他们的集体凝聚力和班级荣誉感会油然而生[3]。

3.4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这对一些不愿意吃苦,容易打退堂鼓、半途而废的学生来说,可谓是一种激励。就抢滩登陆、风雨人生路、高空断桥、绝壁逢生等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而言,大多设置在恶劣的环境中,每一个项目还设有重重障碍,学生要想顺利通过,除了要有强大的内心外,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对于那些意志品质较差的学生来说,或许一开始的活动有些“赶鸭子上架”,但是只要他们经历一次成功,就会实现自我突破,不仅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而且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此外,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训练还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4 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4.1 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素质拓展训练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表现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训练项目[4]。例如,对于团结合作意识薄弱的学生,可选择“盲人方阵”作为拓展训练项目,该项目是一个以团队挑战为主的项目。20人为一组,用老师提供的绳索围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起初学生会认为毫无挑战性,可他们的眼睛被蒙上后,游戏难度会有所提升,一群“盲人”在黑暗中摸索,通过沟通、服从、冷静以及周密的计划取得胜利。活动过程中,对于喜欢独来独往的学生来说,将是重要的启迪,他们能够深刻感悟到团队的重要性,认识到“单打独斗”的弊端,感悟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对于其他学生而言,通过训练项目的参与,在深化团结合作意识的同时,还使其学会宽容、学会信任。类似的拓展训练项目还有“齐眉棍”“卓越圈”等,教师在开展过程中应以实际情况为准。

4.2 建立有效的素质拓展训练管理体制

正如孟子所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运用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时,若想获得良好效果,发挥训练项目特有的价值,就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发展现状,建立有效的素质拓展训练管理体制,一方面能够确保素质拓展训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能够规范学生训练过程中的不良行为,避免鱼目混珠、敷衍塞责等情况的发生。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均衡分配,成立“素质拓展实施小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训练项目。例如,“坐地起身”素质拓展训练中,选择空旷的场地,要求学生4人一组,围成圈,背对背坐在地上,相互间挽着胳膊,听老师的口令一起站起来,当4人成功后,每次增加2人,直到10人为止。人数增加至10人时,大家相互配合,看一看有多少人能够成功起身。起初,由于人数较少,成功率较高,随着人数的增多,难度也会随之增加,这就要求学生既要相互配合,给予伙伴信任,又要坚持不懈,有着战胜困难的意志力,同时具有不服输的精神。另外,通过本次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面对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只有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相信自己和队友,努力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4.3 科学设计素质拓展训练项目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从学生的个人心理特点、学习表现以及情绪变化等进行分析,如果存在不良心理或行为,要及时指出,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提升学生自信心,使其对自己有所认识。另外,教师除了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训练项目外,还要立足于专业内容,科学设计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之间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例如说,设计“过障碍”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期间,教师蒙上学生的眼睛,使通过自身的判断和感知达到成功的彼岸。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活动主题进行升华,告诉学生不论学习什么专业,目前的学习成绩如何,未来的发展如何,只要坚定信念,克服心中的恐惧和担忧,努力前进,就能迈过一个又一个的障碍,从而实现自我突破,最终走向成功。

4.4 加强班干部建设

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个性和思想,在解决问题或遇到困难时能够独当一面,但实际发现,部分高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在专业学习或团队活动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不良情绪,如果教师没有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引导,将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班干部建设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摆正心态,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多种多样的活动任务,如画主题宣传海报、文艺表演、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活动,将趣味相投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各小组选择一名组成作为团队的领导人,协调组内活动,详细划分各组员的任务。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自身潜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同时认识到在集体任务中自己的价值和作用,进而增强素质拓展训练效果[5]。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要想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实现自我发展,成为行业需要的优秀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外,还要有创新精神、团结协作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这些能力的具备,得益于高职院校的有效培养和积极促进。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在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能赋予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素质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更 正1
更 正2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探索
试论高校拓展训练项目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