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应做到“需”“趣”“实”

2023-01-24 10:06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显微镜生物学生物

杨守菊在《让“做”成为生物学作业的主基调》(《中学生物教学》2022.1 上)一文中指出,“双减”背景下让生物学作业既减“量”又增“质”,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分层作业,因“需”设置。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课后作业教师应当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需要提供难度不同的多份作业,每份作业在能力和内容上各有侧重,然后布置给层次不同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完成“量身定制”的作业过程中,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好发展。

二是个性作业,因“趣”选择。学生一旦对生物学作业有了兴趣,就能充分发挥他的潜能,专心作业并享受作业的过程。例如,利用学生喜欢玩手机的特点组织显微镜摄影比赛,引导学生把手机当成学习工具,通过显微摄影把微观世界的图片变成永恒的照片,能极大激发学生显微镜观察热情,吸引学生自愿选择,自觉主动完成作业。还可设计撰写生物小故事、小作文,编制生物课本剧,自创生物歌曲等趣味十足的作业,既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又促进了学生素养的提升。

三是实践作业,因“做”生慧。“教学过程重实践”是生物学课程理念之一,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延续,也应该重视动手实践。“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学生在亲自“做”的过程中,实现了智慧努力和双手动作的相互结合。例如,鼓励学生动手实验,通过替换实验材料,尝试新的方法,改进实验装置,变更实验原理,扩展实验视角、拓展实验内容等,让学生“做”出生物“真味道”。

猜你喜欢
显微镜生物学生物
《用显微镜看大象》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第12话 完美生物
显微镜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