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多层次的生态课堂

2023-02-06 03:25马丽娜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情境生态课堂

马丽娜

(马鞍山市星光学校 安徽马鞍山 243000)

生态课堂就是将生态学和谐、平衡、动态、生成的思想和理念积极引入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学生与教学情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在营造民主、和谐、平衡、动态的思想政治课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让师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内容和师生关系多元多层次的良性互动,合理高效开展课堂教学,不断开发潜能,开启智慧,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取得核心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1 生态课堂对教师、学生、教学情境的要求

建构主义理论在论述人的认知过程时,有一则很形象的漫画故事:在一个池塘里生活着一只青蛙和一条鱼。有一天,青蛙对鱼说:“今天,我想看一下,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鱼羡慕极了。等青蛙回来以后,它迫不及待地要让青蛙说说外面的世界。青蛙说:“我看到一只比我大很多的叫牛的动物。”从来没见过牛的鱼马上让青蛙给它讲讲牛是怎样的。青蛙说:“牛,身体比你大1000倍以上,有四条树干一样粗的腿,眼睛很大很大,头上还长着两只又弯又尖的牛角。”鱼边听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想象着牛的样子:鱼一样的头、鱼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头上却长了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了四条腿……这就是所谓的“鱼牛”。

“鱼牛的故事”让人豁然开朗。教师在生态教学中要接地气,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知道学生了解什么? 还需要什么? 要帮他们解决什么困难?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经验,让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爱上思政课。

1.1 生态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从教师的视角,需要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资源的挖掘与迁移、教学语言的精炼、教学方式的科学运用、课堂情境的创设等等。在《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课中,教师从中央电视台时下关于“你幸福吗”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立刻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紧接着通过一段《总理在抗震救灾前线》的视频无痕地把学生们带进情感课堂。又如,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节课中,通过游戏的形式,以《开门大吉》猜歌曲引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在学生猜出歌曲后建立成就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原本生硬的问题“软着陆”。在生态课堂上,教师需要各环节设计精致,开头激趣,结尾回味,中间各部分巧妙转换。可谓环环有亮点,步步有精彩。

1.2 生态课堂对学生的要求

从学生的视角,需要主体意识的唤醒、时事修养的熏陶、思辨能力的提升、创新精神的培养等等。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通过“如果你是××,你会怎么办?”的情境设问,唤醒学生的生活主体角色,挖掘其生活经验,摆脱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贴近生活的思政课教学需要学生具备很好的时事修养,在时事背景下的教学才能永远保鲜。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引用焦点访谈等时事评论的视频,从事件呈现——事件分析——事件反思——事件追踪层层深入,使学生从冷静观察、发现问题——思考探究、分析问题——找寻对策、解决问题——知识延伸、升华认识步步提升。

1.3 生态课堂对教学情境的要求

从教学情境的视角,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首先得解决“谁为谁服务”的问题,如果教学为课件服务,则时时显得生硬僵化;如果课件为教学服务,则处处焕发灵性活力。在传统课堂中,教学手段是单调的,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综合运用视频、图片、文字、标识、音乐等多种元素,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刺激,体现教学的动态化、形象化、立体化,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优化,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的信服力,端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 对生态课堂中实现教学三要素内在统一的几点思考

2.1 激发兴趣——构建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学习中,新的知识经验不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引起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改组(顺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布鲁纳倡导“发现式”教学,引导学生象科学家那样探求未知事物,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溉。因此,在其理论中,尤为关注学习过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和发现者。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被动。生态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多媒体等方式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比如,在讲述《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张人民币,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上课时使用了大型记录片《货币》的视频片段,“她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她到底是什么呢?”生动的画面,充满意境的旁白,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带入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持续高涨的学习兴趣。

2.2 丰富知识——构建全面发展的生态课堂

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智能(智力)多元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但不尽相同的八种智能,也都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学习类型。智力是一个多元的结构,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轻重之差。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可以发展的潜能,都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没有优劣之分。多媒体提供的文体、音乐、颜色、动画、图像等多样性的外部刺激可以适应不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需要。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通过这些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更加丰富多彩。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需要板书的原理、观点、图表,或需要展示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教学内容事先做在课件中,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大了教学内容的含金量,它可以让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既能听到又能看到。课堂上教师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领会课堂内容,进行探究性实践活动,学生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上完课的最大感受是知识点太多,上不完。有时板书多,将教师一直困在黑板前,没有时间走近学生,没有时间留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虽然,有些时候可以用课前发导学案弥补,但毕竟不及生态课堂可以伴随着课堂节奏,娓娓道来的效果好。比如,在新授《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时,需要大量的概念异同比较。股票与债券功能、性质、偿还方式方面的异同,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的异同,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异同,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存款在收益与风险的比较,等等。这就需要多媒体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现,使学生思路清晰,提高了课堂效率。

2.3 自主创新——构建积极开放的生态课堂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从过去对心理问题的过分关注转向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强调要研究人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增强人的积极力量。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减或抑制。这种理论应用在教学管理中,要求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内在积极的动机和资源,让学生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动决定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学生自我投入越多,行为的主动性就越高,其成长的动力也就越满足。传统教学这种以口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手段,限制了大量的信息、材料进入课堂,无法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种教法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生态课堂利用因特网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按照符合人类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适合学生进行“努力实践、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式的学习。这样,生态课堂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理论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在讲授《树立创新意识》时,教师把“和尚卖木梳”的漫画做成动画融入课件逐一展示,开展探究活动。先拓展学生思维,列举四个卖梳子给和尚的推销员,第一个推销员空手而回,第二个推销员卖了十把梳子,第三个推销员卖了一百把梳子,第四个推销员卖了一千把梳子,创设梳子是可以卖给和尚的情境后,向学生布置任务,“如果,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能否找到第五种方法?”学生们在小组积极讨论后提出了各种方法,如做成“开光梳”、“智慧梳”、“姻缘梳”……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一滴水可以看到大海,一把梳子让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创新”。

3 结语

特林·芬瑟在《学校是一段旅程》一书中说:“教学过去一直是,我希望将来也是,一种人性的艰苦征程。我们成为我们所教的,我们所教的也是我们所是的。”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策划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生态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一定能感受到生态课堂的乐趣。

猜你喜欢
情境生态课堂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生态养生”娱晚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