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

2023-02-07 04:42万秋晨
中国经贸 2023年8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国有企业

万秋晨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重要的管理模式,利用全面预算,对提升经营水平、管理质量有积极作用。EVA视角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强调EVA指标的要求,在改进企业资源配置机制的同时注重EVA指标的完成情况。在EVA视角下,国企管理者能更加深入了解自身管理体系,精准捕捉现行预算管理方案的不足,针对性改进预算管理措施,进而提高国企的价值增值。因此,改变国企预算管理视角,从传统式视角转为EVA视角,是国企全面预算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文以EVA视角为切入点,全面分析该视角下,国企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困境和改进策略。

关键词:EVA;国有企业;全面预算

EVA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指标,是企业战略分析的重要工具。成本<收益,是EVA核心思想,也是国企经营管理的现实问题,当收益减去成本额度不断上涨,说明国企经营效益也随之增加。企业在确定了EVA指标之后,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对EVA指标进行层层分解,探究实现企业价值驱动的途径,并将EVA的理念融入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各环节,从而保障企业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创造的目标。

一、相关概念

EVA是企业的经济增加值,是企业在扣除资本成本后的剩余利润。EVA的理念比传统利润指标在计算时更加注重企业真实的经济利润,通过将EVA引入预算管理体系,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企业价值创造的情况,帮助投资者更加准确地了解经营实际。将EVA引入预算管理体系,能够解决传统预算管理以短期利润为侧重点开展资源配置的弊端,结合国企战略规划,在EVA视角下分析价值创造途径,并详细罗列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国企针对性改进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案。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国企应用困境

(一)缺乏合理预算目标

国企现阶段尽管持续对预算管理进行优化,但仍旧难逃“利润为王”的固化思想,预算管理目标为提高企业利润,目标单一,且不符合中长期规划需求。当前,国企也没有将EVA理念应用到预算目标设置过程中,由于预算目标设置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导致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存在不合理之处,不利于帮助企业的管理规划有序达成。

(二)预算编制粗糙

很多国有企业在编制预算时,没有明确各层级人员的工作要求,导致企业内部的人员认为预算编制仅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而不主动参与到其中。同时在编制过程中,预算编制粗糙,既未详细分析预算编制要求,也未了解预算编制最终目的,随意性高,不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水平。

(三)预算控制与调整不细致

首先,在预算控制时,很多企业没有结合预算执行的情况分析预算控制的要求,即便预算产生差异也没有及时纠正工作流程,不利于提高预算管理的水平。其次,部分企业当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困难时随意对预算进行调整,无法保证既定预算方案的全面实施,严肃性得不到保证。

(四)缺乏系统化预算考评机制

每个经营管理环节,否都需进行预算考评。但在實际工作中,很多国企在对预算进行考评时没有分析各类指标对预算工作产生的影响,也没有将考评结果和员工奖惩相挂钩,不利于提高预算考评机制的合理性。

(五)预算基础管理不当

国有企业建立EVA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机制,需要健全预算的基础管理体系,结合预算的管理要求让各层级人员充分参与到其中,认识到EVA指标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企业的人员对EVA指标不够重视,同时在设置EVA指标时也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分析指标的影响因素。

三、立足EVA视角,优化全面预算管理

(一)预算管理目标合理化

EVA的指标是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企业资本成本的剩余值,企业要构建基于EVA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就需要以EVA为全面预算的抓手,建立以EVA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结合影响价值创造过程的各因素识别出影响EVA主要的指标,并将影响EVA指标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推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实施,促使企业的战略规划顺利落实。企业在分解EVA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特点分析企业经营的实际,确保EVA的影响因素符合企业要求。例如A国有企业在对影响EVA的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实际特点将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了各项具体的驱动因素。

经过对企业的EVA指标进行分解之后,基于EVA预算管理体系与传统的预算管理体系相比更加注重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以及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于预算的影响因素考虑更加细致。

(二)预算编制系统化

第一,以EVA为视角,健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企业要实现对预算的有效编制,就需要明确预算的组织体系,落实各层级人员在预算工作中的任务,合理分配职责,确保各项预算管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保证预算规划的全面、有序达成。国企持续优化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将各责任主体划分为具体的EVA责任中心,建立基于EVA责任中心的多维度管理机制,克服传统管理模式下各部门权责不清产生的问题。建立EVA责任中心可以对企业管理流程进行明确,让各层级人员充分参与到预算编制中,从而让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加细致[1]。

第二,基于EVA视角,合理规划预算编制目标。目标的确定是国企工作核心,目标设定科学化、规范化,对后期国企发展方向的引导具有积极意义。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对各类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中,有必要根据管理结局,对相关措施持续进行改进。传统管理方式中,国企预算目标确定的主要依据为利润,这种管理模式下各项工作都是以完成企业的利润为依据。国企转换预算管理视角后,以EVA理论为支撑的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确定,必须将价值最大化因素考虑进去,注重企业的经营实际和组织架构,充分考虑企业各环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保障企业的预算体系更加合理。EVA需要考虑企业剩余收益与会计调整因素,会计调整因素作为计算EVA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过会计调整因素能够纠正由于会计信息规则造成的信息质量下降问题。传统的预算管理体系转向以EVA为基础的预算管理体系转变,重点在于将会计利润-利润构成的转变,全面预算管理重点侧重到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内在关系分析。

第三,国企业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费用、收入是业务预算的两项重要内容,国企在建立EVA预算目标的基础上,需要以预算目标为基础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首先,编制企业的收入预算。企业的收入预算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分析影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各类因素,充分对企业的收入构成模式、宏观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最佳的预算规划。其次,期间费用预算的编制。收入预算是期间预算编制的基础,以此为基础,期间预算编制需全面考虑管理、财务和销售各个方面的费用。最后,投资预算的编制。国企需要分析企业未来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方面的投资,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投资预算。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之后,需要综合企业的各类资本成本计算出企业的经济利润指标,同时计算净利润指标,充分考虑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资本占用等因素,实现从会计利润到经济利润的转化。

(三)优化预算控制与调整

第一,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需要将预算目标细化分解到各EVA责任中心,充分考虑管理目标、工作规划,责任中心执行相应工作,同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办公室动态化监测工作完成度,分析部门预算执行状况,及时改进不合理的预算执行措施,以保障企业的预算在可控范围内。当企业的预算执行存在差异时,需要及时对问题进行改进。预算责任中心、采购部门、后勤部门等多个部门,都是预算控制对象,除分析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还需分析资金流动情况,为后续构建完善的预算控制规划,奠定基础[2]。

第二,优化企业预算调整机制。企业预算调整能够帮助企业防范预算执行中产生不可预见因素导致预算无法有效执行的问题。通常而言,企业在制定预算管理机制时,不得对预算进行随意调整。但是如果发生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预算目标无法继续执行,就要对预算进行调整。预算调整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方式是企业的管理层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进行分析,当预算无法继续执行时,在全盘考虑的基础上调整,下达各部门调整要求。自下而上的调整方式是企业的各部门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发现预算执行存在问题,导致预算无法继续执行时,提交调整申请,并提交相应的佐证材料。企业预算调整时必须要符合企业的实际,保障预算调整的流程更加合理。

(四)改进预算考评

预算执行后,立即进行考核评估,既是对国企阶段性工作的总结,也能反映出预算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国企在开展预算考评时,需要对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效果进行分析。各责任中心需要开展客观的评价,基于EVA视角对国企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需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状况,还需参考市场经营情况。在对企业的预算考评指标进行分析时,需要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指标。盈利能力包括EVA增加率、资产报酬率等指标;营运能力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偿债能力包括资产负债率、速度比率等指标;发展能力包括企业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企业在对各项指标进行考评时,需要结合考评的结果将考评和各层级人员的薪资待遇情况相挂钩,并制定恰当的奖惩机制,形成奖惩并重的管理方式。

(五)健全基础管理机制

第一,重视EVA的管理理念。国有企业实施EVA管理的时间还较短,很多国有企业对EVA的应用还较为片面。国有企业在设置EVA导向下的预算管理体系时,需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宣传和培训,企业的管理层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领导者,需要对EVA管理的理念形成全局性的認识,并对EVA下的预算管理要求以身作则,采用恰当的方式提高管理效果。企业也可以聘请专业的讲师、专家到企业内部授课,让员工了解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EVA理念是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只有让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才能确保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从而让企业各层级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步调一致[3]。

第二,合理设置EVA指标。不同企业的EVA指标有一定差异,构建EVA指标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严禁照搬、抄袭同行的指标,才能确保EVA指标能够对企业预算工作形成更为有效的指导,并结合EVA指标对企业各层级人员的工作要求进行细致分解,以保障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构建EVA的预算指标能够规避传统管理模式下员工的短视行为,更加注重企业长期的价值。国有企业也需要认识到在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还要积极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国有企业管理的要求。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预算管理机制无法满足企业价值创造的需求。为了达到价值创造的目标,企业需要通过EVA实现对预算管理机制的优化,EVA作为有效的价值衡量指标,紧密围绕企业的价值创造目标分析企业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优化企业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分析EVA的驱动因素,将全面预算工作的管理要求进行细致分析,从而促使国有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霞飞.基于EVA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西部财会,2021(7):54-56.

[2]贺霆.基于EVA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探究[J].纳税,2020(10):141-142.

[3]张建斌.基于EVA理念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优化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6):34-35.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
全面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