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2023-02-07 04:42赵琼芳
中国经贸 2023年8期
关键词:运用措施全面预算管理大数据

赵琼芳

摘 要:随着中国企业发展壮大,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内部管理制度的主要环节,备受公司管理人员重视。但只凭借传统的预算管理不能达到精准度与时效性的需求,虽然信息化技术能够弥补全面预算管理的不足,但相比之下国内的信息化技术还不够成熟。本文基于信息化的背景,分析了优化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运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及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大数据;全面预算管理;运用措施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资源分配、管控,优化及充分使用有助于实现战略目标及获得竞争优势。伴随公司业务多样化,预算管理转变为利用信息技术连接全面预算管理的所有流程以发挥其最大效用。但在信息化背景下,国内一些企业执行全面预算管理中还有着一定的不足,例如执行效果不明显,信息化水平较低。本文基于信息化的背景,分析全面预算管理运用的优化和完善。

一、信息化下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理论

何谓全面预算,主要指根据战略布局,通过对公司资产、资金开展配置和监控,督促公司部门和所有职工根据预算指标落实业务,达到运营目标的管理活动。而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和运用,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发展要求,公司要结合自身特征,把信息化和全面预算管理充分融合,以更好应对竞争。(1)信息化有关概念。信息化是利用智能化工具,把其当作生产力来促进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何谓企业信息化,指IT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管理人员借助计算机对信息化处理后的数据做出的决策[1]。把信息化和运营管理进行融合除了可以提升管理效率,也可以达到运营、决策智能化。ERP系统把IT技术和管理思想融合,为业务管理提供支持。(2)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及责任主体。首先,定义和内涵。以公司战略目标为切入点,采取预算编制,实施,研究等手段对资源开展协调、规划。构建起全面、全程的管理模式;涉及企业的全部员工;涉及公司的所有项目、资本;涉及申请中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最终达到战略目标,完善资源分配,防御风险,提高业绩。其二,责任主体。一般指负责执行、达到分解目标的实体。把预算责任落实至各子公司,给予一定权限来监督流程的执行,保证预算管理正常开展。在负责的同时,把预算目标分解、下放,让企业全方位掌握预算的实施情况。

二、应用信息化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在信息化环境下,预算管理的运用属于提升公司效益的有力手段。对于全面预算管理,除了可以达到内部管理要求,推动部门间的配合,也能够推动战略目标达成,对公司发展制定有效的规划方案,推动公司稳健发展。另外,应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增强战略管理能力,把公司中的每一项决策、有关计划充分融合,强化公司对内部的控制,充分体现竞争优势,并且借助预算管理开展成本管控,进而推动公司的稳健发展。显而易见,在信息化背景下,公司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已是必然。伴随互联网时代的诞生和大数据信息的不断更新,很多公司在预算管理中已把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广,同时在工效、精度和数据内容等上获得了提高,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有着很大的意义:其一,信息化能够达到部门间的数据分享[2]。在信息化被运用的当下,当预算指标和开展决策研究时,需要很多的数据当作支撑,若公司难以采集到代表性的信息,则将导致预算指标和决策有着瑕疵。而互联网是信息平台,同时借助ERP等管理软件,能够保证公司不同部门对仓储、销售等数据的把握,加快了数据在公司内部的流转。其二,信息化能够对预算实施开展跟踪和调整。预算编制者能结合市场环境的改变来调整预算指标,确保预算的可行性,让预算管理正常进行。其三,信息化能够达到对预算实施效果的分析。公司财务工作者能够结合不同部门支出和预算指标开展比较,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差异研究,找到预算差异形成的因素,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信息化下全面预算管理运用现状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属于集多项管理为一身的系统,比如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它基于对公司经济业务开展合理的预测,保证公司各部门可以根据既定目标落实业务,且基于考核制度持续健全公司预算管理目标。即便国内很多公司已经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但还没有达到信息化对预算管理的要求。(1)信息化发展还处在起步环节。如今一些公司借助信息化管理的时间比较晚,即便建设及应用了信息化系统,但因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环节,没有在所有生产部门进行运用。在执行全面预算中,采取云传递的手段达到数据传送和分享,即便满足了时效性要求,但因为缺少管控机制,让数据在传送中可能发生外流,给公司资源信息造成安全隐患。并且,不够注重信息技术手段,没有构建云系统,造成信息挖掘较为滞后,极大影响了预算管理有效性。(2)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开展预算编制。即便一些公司已形成了较为健全的ERP系统,对预算管理提供了支持。但处于预算编制阶段,只考虑内部环境因素,根据历史信息编制下年度预算,没有重视分析市场外部环境,未有效使用大数据来分析市场和行业,这在编制中导致了信息化水平较低,准备工作不合理。

(3)难以切实控制预算的实施。因为生产部门信息化发展还未达到全面覆盖,造成在预算实施中只能借助云空间,针对预算控制仅能事后实施有关的惩罚举措,难以切实发挥预算控制的價值,进而让预算管理流于形式[3]。(4)盲目追求利益造成公司忽视长期利润。公司在对职工构建考评体系时提出超利分成的举措,可能导致员工为追求利益而没有重视公司的战略目标,让其和预算管理对立。在短期上,绩效激励的举措提升了职工参与管理的主动性,但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怎样让职工持续的参加预算管理,防止盲目追求利益而不重视公司长期利益是公司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重视的问题。

(5)不够注重全面预算管理。在行业中,一些公司领导通常只重视项目进展状况,没有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未及时设置有关策略,导致全面预算管理难以有效地开展。(6)预算管控体系有待健全。为保证预算管理有效开展,要健全控制体系,不同模块负责人要对预算结果负责。在国内,一些企业的管理体系还需要完善,很多企业均是通过财务部门完成预算管理,缺乏其它部门配合,此种现象让管理趋于形式化,难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7)预算管理不够科学。全面预算管理期间,编制流程不够合理,方法利用不科学,不利于预算管理功效发挥。对于预算项目选取,未根据行业实况,使得预算项目和实际不符,影响了预算的正常开展。预算编制期间未根据工作实况,未综合考虑政策、制度,未开展有关成本预测,造成了预算超出、同实际不符的情况,难以确保预算编制的精准性。(8)预算执行力度不足。影响执行效果的因素较多,例如实施力度不足,规章制度严谨性,预算制定合理性。但是,执行力度不足属于造成管理形式化的核心因素。(9)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期间,因为受到监管,员工过于重视企业的总目标,常常不注重预算考核机制,未将考核结果与奖惩举措充分融合,让管理发生了虎头蛇尾的现象。在有效完成企业总目标的基础上,常常不关注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久而久之,会影响职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主动性,弱化管理能力。

四、信息化下全面预算管理运用的完善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诞生,公司在预算管理上也应该进行改变,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中,打破传统管理模式,进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公司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基于信息化的背景,全面预算管理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能够让公司具有成本优势,提升其战略管理水平。信息技术和预算管理的充分融合,是达到公司高质量管理的有力手段。(1)加强大数据和云会计平台的应用。构建健全、合理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平台优势开展精细化管控,是提升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关键所在。在达到管理信息化时,要基于信息化背景,以信息化理念重塑公司的管理,有效使用大数据和云会计,切实达到信息化和全面预算管理有机融合。建设云会计系统,在管理流程中运用中达到信息的传送和获取,让目标设置、考核等有据可依,并且基于对信息的统一处理也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2)借助大数据提升预算目标制定的信息化水平。在开展预算目标编制时,有必要强化研究公司外部环境。信息化背景下,大数据为环境分析提供了支持,以获得有效的预算编制依据。基于整合公司内部信息,并且对外部信息开展分析,以科学预测市场需求及份额,方便公司准确定位和调整。另外,在预算目标下发、草案汇总中,能借助云会计达到数据分享。该平台的运用能提升编制效率,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度和弹性。

(3)借助信息化来强化预算实施的监控。在促进信息化运用中,因为预算控制有着一定的不足,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融入业财一体化理念,加强了预算实施的监督,但这对于预算实施的监督来讲远远不够,还要丰富技术手段来强化动态监督。(4)完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当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时,要重视对责任主体在预算实施中的控制,对其实施的状况开展分析、反馈;另外,要重视设置考核指标。针对责任主体在预算实施中的控制,要合理使用信息化系统,汇总实施情况,形成评价报告。ERP系统和云平台都能够达到数据共享,全部員工对于预算的实施状况均是透明的,这让考核体系透明化,进而确保绩效评价公正。

(5)加以注重全面预算管理运用。在信息化环境下,为了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功效,就应该提高对其的重视度,提升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在信息化背景下,把预算管理和战略管理有机融合,提高预算管理能力,确保有着较高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水平。拥有先进技术人员,方可更好掌握市场状况,且结合市场发展实况,调整公司内部资源,从而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提升管理质量,以保证公司的效益[4]。(6)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了提升该项工作的执行效率,应该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这有助于增强员工预算管理能力,让公司能够进一步管理成本预算,进而节省费用支出,充分使用公司资金,有助于公司达到利润最大化。另外,健全管理体系还能够确保成本预算管理正常开展,增加公司效益。例如,在某公司的预算管理体系中,有着动态平台监控、预算制定等工作,同时能够预测成本,从而为有关人员发掘有借鉴价值的信息。

(7)加强控制和编制手段。强化控制和编制手段,属于提升该项工作水平的有力措施。并且,在信息化环境下,也应该把信息技术和预算管理充分融合,积极更新编制手段。在信息化环境下,应该对预算编制进行预算设计,具备智能汇总功能,进而改进了工作流程。另外,预算编制期间,应根据公司的发展状况和战略目标来开展编制,有效使用公司资源,结合预算管理系统,制定有效的预算编制,全面发挥其功效,以推动公司的长远发展。(8)完善全面预算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在信息化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在公司管理中有着较大的作用,涵盖对职工的监督及考核功效。在监督上,该项工作的决策和实施效果,同公司的员工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具体实施中,若发生了问题,需第一时间反馈,并且采用措施妥善处理问题,保证预算管理能够正常开展。另外,在全面预算管理期间,也应该引入责任制,明确个人职责,把实施效果和绩效挂钩,一旦预算管理中出现了问题,能及时找到责任人,并对其进行惩罚。还要构建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把其预算管理充分融合,并且把绩效指标和成绩融合,这在改进绩效流程的同时,也能提升管理者的工效。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公司也可提供适当奖励,激发员工对工作的主动性,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结束语

伴随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更多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也将应运而生。所以,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会不断向前发展,唯有持续完善管理信息化,才能让全面预算管理更好发挥其效用和价值。在信息化背景下,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能节省公司的成本,提高公司内部资源使用率,加大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力度,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公司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姝.信息化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统计理论与实践,2023(1):58-59.

[2]曹纳.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策略探讨[J].财会通讯,2022(23):70-72.

[3]杜永鹏.基于信息化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J].财经界,2021(6):71+124.

[4]吴晓莉.企业全面预算信息化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2020(32):89-91.

猜你喜欢
运用措施全面预算管理大数据
分层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试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
乡土资源给力生动思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