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列文化节目创作手法探析

2023-02-10 21:06刘焱贾雨凝陈婧薇
传媒 2023年1期
关键词:典籍家国中国

文/刘焱 贾雨凝 陈婧薇

优秀文化类电视节目越来越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以《故事里的中国》和《典籍里的中国》为代表的“中国”系列文化节目借助传统文化创新叙事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文化传播效果。《故事里的中国》自2019年一经播出便受到如潮好评,至今已连续制作三季,话题热度不减。《典籍里的中国》也于2021年制作完成并播出,以古带今,既精致又接地气,构筑了古今相望、文化融融的中国故事空间,大大增强了观众对国家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

一、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内容资源的创作思路

近年来的电视节目有着明显的传统文化转向,这种转向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传媒人文化自觉的反映。“中国”系列文化节目的主创团队在进行内容创作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挖掘能够唤醒民族文化认同的优质内容资源。

1.秉持“继承与发展”的文化内核。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吸取前人创造的经典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促使不同时代的文化不断融合。“继承与发展”是五千年来的中国历史与中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规律,也是当下文化类节目的内核。我们的民族一直在持续融合,文化也经历过无数次交流互鉴才能达到今日的繁荣与延续。“中国”系列节目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新的书写,做出了新的发展。《典籍里的中国》在《徐霞客》一期中让主持人与徐霞客进行跨时空对话,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代表着不同时代的文化认知,从山川风景到交通发展,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细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碰撞出一种奇妙的时空差异。在《故事里的中国》中的文本阅读和访谈环节,节目嘉宾和主持人会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况对先人事迹进行点评和学习,寻找相同领域的古今变化,对传统文化思想加以新的时代解读,让先人感召今人,寻找能够支撑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的文化力量,并将之运用到当下的时代建设中、人民生活中和精神塑造中。

2.基于传统文化创造符号认同。在政治社会学领域中,“集体的符号性活动,以仪式形式来自我界定,加强了社会和政治认同以及群体团结,它可以为个人提供政治方向和属于一个更大共同体的感觉。”文化节目在创作中注重运用观众熟悉的文化符号去拉近距离、创造认同感。在《典籍里的中国》中,每期选取的典籍就是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被国人所熟知的文化符号,如《论语》《周易》等经典著作,这些极具代表性的典籍会很快地触发“中华传统文化”的联想。同时,这些典籍也一直存在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伴随人们成长,其中蕴含的哲理也帮助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认知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中国”系列节目巧妙地借助典籍本身具有的文化符号属性,运用视听节目的艺术呈现形式对观众熟悉的典籍内容进行戏剧展示,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符号的认同建构。

3.用中国故事打造文化认同。“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有助于对外建构国家形象,它同时也是对内建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实践方式。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松曾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文化认同理论,即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中华民族是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也是重视文脉延续的民族,传统文化将不同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传统文化正是文化类节目可以拿来运用的宝藏资源。《故事里的中国》与《典籍里的中国》依托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而创作的能够体现中国文化、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优秀现实文艺作品,以“作品鉴赏+戏剧呈现+访谈”的形式讲述了中华民族与中国梦的故事。每一个中国故事的艺术化叙述和视觉化呈现都在不同程度地强化着受众群体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家国情怀和仪式感的内容特色

“中国”系列节目在向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创作灵感的基础上,还对内容主题进行了升华,为受众传递了家国情怀和建构了一种文化仪式感。

1.家国情怀的传递。所谓家国情怀,是指将家庭和国家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的一种思想理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先贤圣人、仁人志士也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以实际行动诠释个人对国家与故土的热爱,这表明“家国观念”对于我国的社会治理、家族管理、民众德行规范都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国情怀既是维护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基于我国社会历史事实而生成的独特情感联系。《故事里的中国》在讲述故事时充分尊重并展示了“家国情怀”对于历史的推动意义。如在《瞿独伊》一期中,节目邀请三代演员同台表演,展现了瞿独伊自童年受家庭浸润、父亲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影响而走上翻译道路,为国家外交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家庭”与“国家”的发展在整个故事中交织并行,家运与国运的激烈碰撞可以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家国同构”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存在。以人物故事展示民族的家国情怀,更能直接地打动观众,激发内心对家庭与国家的爱的生长。家国情怀的传播有利于培育大众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将家庭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以“小家”的奋斗构成“大家”的繁荣发展。

2.仪式感的构建。所谓仪式感即是人们将内心的情感付之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间节点,使之充满庄严性而变得与众不同。现如今的仪式感更加生活化、去制度化,更多表现在中国人对重大时间节点的重视,人们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并希望将某一重要时刻转变为独特的个人、集体记忆。《典籍里的中国》也十分注重仪式感的构筑,在《天工开物》一期中设置了兄弟三人拿着初稿依次解说文本的情节,一种带领观众一起研究的文化仪式感悄然生成。由于文化节目“现场—屏幕”的传播特性,其所传递的仪式感同时包含着“在场的仪式感”和“非在场的仪式感”,录制现场的观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沉浸于节目构筑的仪式氛围之中,最直接地被影响与打动;屏幕前的观众也能通过节目多种呈现形式的助力而达到与现场的共情。文化类节目构筑的仪式感更多的是一种集体记忆,一种台上台下与屏前幕后的共通时刻,而这种记忆将在广大观众心中根植,并在其今后的为人处事中不断发挥影响,不断地感召他们的心灵。

三、多模态话语和戏剧式呈现的叙事创新

在故事讲述方式上,“中国”系列节目的主创团队通过多模态话语的方式,对中国故事进行了戏剧式呈现,从而强化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1.探索多模态话语构建。多模态话语是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流,从而将语言和其他相关的意义资源进行整合。科技的发展为多模态话语构建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实现情感共鸣,“中国”系列文化节目主创团队积极地运用多模态话语来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进行视听呈现。其中利用动态和静态图像构建视觉主体是最为直观的实践方式,如在《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钟南山》中,主持人介绍钟南山院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在火车上休息的故事时,大屏幕同时插入图片,使单一的语言描述变成了视听结合,将钟南山院士的不易呈现在观众眼前。另外,节目还设置主持人一角与嘉宾进行互动,在《典籍里的中国》中主持人和典籍作者进行跨时空对话,提出观众心中的疑问,拨开历史云雾,达到明晰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的目的。

2.戏剧式呈现。近年来,我国文化类节目不断向“戏剧化表演”方向探索,在节目中加入如“小剧场”“戏剧演绎”等环节。这是因为受众越来越青睐故事性较强的表演,习惯通过“可见的”事物去把握世界的事实而发展出来的。以视觉为导向的消费偏好要求文化类节目能够为观众带去更多的故事性与戏剧性呈现,于是戏剧式呈现开始快速发展起来,戏剧式呈现也为本身作为综合性艺术的电视节目提供了与更多文化结合的可能。作为“中国”系列节目的戏剧总导演,田沁鑫善于在戏剧作品中呈现中国故事。在“中国故事”系列节目中,她高度尊重演员和历史人物的契合度,力求呈现最真实的人文样貌。她将布莱希特的“离间理论”带入节目,在戏剧呈现中不断打破第四堵墙,使观众能够进入剧情但保持清醒,拥有联通古今的能力。在叙事设置上,“中国”系列文化节目以某一重要历史场景为故事讲述空间,使不同时代的角色汇聚一堂,创造跨时空的对话,呈现出巨大的叙事张力,既符合节目本身“继承与发展”的核心,也贴合中华文化古今一体、融会贯通的特质,满足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期待,实现了历史与现实,文化与媒介的同频共振。

猜你喜欢
典籍家国中国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