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主持人素养能力的提升策略

2023-02-10 21:06张尧
传媒 2023年1期
关键词:智媒主播主持人

文/张尧

随着算法、大数据、传感器、无人机、写作机器人、AI等智媒技术在传媒行业的深度应用,媒体智能化趋势越发明显,传媒行业逐步迈入了智媒体(AI Media)时代。从21世纪初传媒行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虚拟主持人,到今天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变革推动“AI合成主播”走向荧屏,AI合成主播在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综艺节目中的出镜率不断提升,科技与现实的交融为大众带来了便利和惊喜。面对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不断追求技术创新,传统主持人在智媒时代的价值与意义也将被重新审视。如今,大众对AI合成主播不再陌生,智媒时代对主持人素养能力的要求也陡然提升,倒逼主持人加速成长和转型发展。

一、智媒时代主持人面临的现实挑战

智媒技术的升级尚需要一定的时间,且传媒行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媒时代的全面发展。尽管目前智媒生态还不够全面和完善,但从主持领域对AI智媒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速度来看,从2015年至2020年仅仅五年的时间,AI合成主播就实现了从1.0“语音助手”阶段到3.0“自然交互”阶段的跨越,而人类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以及智媒技术与传媒行业的融合还在加速前进。智媒时代改变了主持行业的生态,除了AI技术将深刻变革主持人的从业环境外,智能化移动设备的升级也将打破主持人的工作模式,因此智媒时代主持人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变革的压力,还有生存危机。

1.行业形势严峻。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明显,有关“机器能否代替真人”的探讨滔滔不尽,尽管技术、机器对人的完全替代很难实现,但确确实实影响了部分行业和岗位的更替。AI合成主播的出现,就影响了部分领域主持人的行业形势。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下合成的虚拟主持人,不仅外形上与真人无异,且其内核有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系统支撑,AI合成主播的智慧程度、传输速度以及精准度远远高于真实主持人。当面对大量实时的交通数据、天气数据以及经济数据时,AI合成主播可以借助内置系统及时分析并实时播报。因此,在天气预报、交通运输、体育以及经济等领域中,传统主持人优势不再。此外,除了新闻领域外,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尝试利用AI合成主播完成内容播报和节目主持。这显示出传统主持人的就业空间被不断压缩,众多领域所需要的传统主持人的方向和数量将会有所调整,主持领域的就业环境不容乐观,整体形势严峻。

2.工作效率悬殊。智媒时代下AI合成主播的工作效率是传统主持人无法企及的。主持人在开展一项工作之前,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熟悉主持的内容,同时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整理个人形象。而AI合成主播只需要提前设定主持内容,并随时可以根据节目的形式、环境的风格进行妆发、服饰的一键转换,大大提升了主持工作的效率。例如,新华社在2020年两会期间正式启动了3D立体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新小微”能够按照主持内容和主持场景的需要,即时改变自己的妆容、发型、服饰,从而使自身形象更贴合主持风格。AI合成主播在工作效率方面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在不同场景间来回转换,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和生理极限的影响开展节目主持、播报新闻等活动。特定程序设计下,AI合成主播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穿梭,尤其是面对一些影响主持人生命安全的恶劣环境或是一些重大突发事件时,AI合成主播能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进行主持。

3.资源分配不均。任何类型的节目在用人成本上的支出都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主持人的用人成本除了出场费之外,还包括妆造费、服装费以及交通住宿费等,而AI合成主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用人单位的经费,同时也接替了主持人的部分工作内容。常规化、机械性的主持工作内容将面临挑战,也很难继续。如今,AI合成主播在外在形态、动作、语气以及微表情的强拟人化,以及内在智慧程度、人机互动模式都在不断升级,AI合成主播与传统主持人之间的资源竞争也会愈发激烈。

传统主持人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和擅长领域,定位固化的主持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智媒环境下的AI合成主播形态百变,可以依照节目需要来“转换人设”,因而获得的上镜机会也相应增多。此外,传统主持人受生理极限和时间限制,能够工作的时间有限,而AI合成主播却可以不间断的参与工作,甚至可以通过技术“分身”,在同一时间“前往”不同的节目组进行主持。不论是出于成本的考虑,还是从传统主持人受自身及时间限制的角度考虑,AI合成主播都对传统主持人岗位产生了很大影响。

4.工作模式颠覆。传统媒体时代,除了新闻联播以及一些大型节目采取直播的方式,大多数的节目制作都是采用提前录制、后期剪辑的方式,主持人的工作模式相对固定,留给主持人前期准备的时间也比较充足。但智媒时代下,在智能化录制设备、云剪辑设备、微延迟技术的支撑下,越来越多的节目开始以直播的形式与大众见面,作为掌控全场的主持人在直播过程中的临场表现更加重要,而主持人的反应能力、综合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展露无遗,主持人的工作模式被颠覆。

AI合成主播在语言把控、数据分析以及形势预测上的灵敏度和精确性似乎更符合智媒时代各类节目的要求,几乎零出错率的AI合成主播也成为传统主持人的竞争对手。基于AI合成主播的压力和直播常态化的发展,传统主持人由以往的间断性面对镜头逐渐转为了持续性面对镜头,大众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主持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精神需要高度集中,否则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造成主持工作上的事故。

二、智媒时代主持人素养与能力的提升策略

智媒时代各类智媒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主持人的常态化工作提出了挑战,但相比于人工智能主持人,真人主持同样拥有很多机器无法取代的优势。这就需要传统主持人积极应对当前的发展形势,预估主持行业的发展形势,正确认识个人综合实力和优势所在,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主持能力,完成角色重构和实力升级。

(一)注重提升综合素养

智媒时代对主持人的能力与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外在的职业能力相比,素养根植于主持人内心深处,与主持人的成长经历与环境、教育背景等息息相关。基于现实需求,主持人应从个人政治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以及信息素养四个方面全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由内而外展现智媒体时代真人主持的魅力。

1.政治素养。智媒环境下,主持人的一言一行不再局限于传统大屏之上,智能化小屏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传播力更强,因此,主持人政治素养的再提升显得更加重要。主持人必须不断学习,领会和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升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度。政治素养的提升能够彰显真人主持作为一个真实的社会人、合格的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智能主持人只能够进行机械宣传,无法领略政策方针的深层含义,更无法将其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之中。政治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主持人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到日常工作当中,避免因为对政策内容的误解误读而引发舆情。政治素养高的主持人能够彰显媒体人的引领作用,为大众传递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的思想,更容易受到大众的认可和喜爱。

2.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提升是培养主持人内在气质、凸显主持人个性魅力、彰显主持人道德涵养的最佳途径。从知识层面而言,真正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渊博的知识体系,更是一种带有情感和温度的人文关怀,智能主持人可以存储大量的知识却无法复刻真人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情怀和温度。主持人应当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学习,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通过深入了解自己主持领域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在该领域的文化垂直度。同时也要广泛涉猎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确保自己在主持的过程中能够把众多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内化成为自身人文素养的一部分。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主持人提升所主持内容的整体质量,进而规避智媒体时代的泛娱乐化现象。此外,主持人更要发挥“真人”优势,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将智能主持人无法跨越的共情力展现出来,从而实现有温度的共情传播和主持人个性化发展,不断争取更多优质的主持资源,拓宽自己的主持事业。

3.专业素养。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也是一个主持人的基本素养,智媒技术支撑下的人工智能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从外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的配合到内容的准确播报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在个别字词的发音以及连读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错误,自然的口语化表达远不如真人主持,也很难避免程序化播报和机械化动作。尽管智能主持人通过技术升级就可以提升主持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真人主持就应该放弃提升专业素养的努力,相反作为主持人要付出比以往双倍甚至多倍的努力,通过反复的诵读练习,强化普通话、标注发音等主持的基本功,以此来避免在主持中出现失误,流利地向受众传达节目的内容和自己的观点。同时,主持人也应当练习动作和表情。主持人作为一场活动或是一档节目的核心成员,就是需要将内容表达清楚、让受众听得明白,适当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能够通过情绪传递拉近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加彼此之间的情感。提升专业素养既是主持人提高行业竞争力的方法,也是抗衡人工智能主持人的关键。

4.信息素养。媒介环境的改变按下了加速键,而有关新媒体、智媒体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信息过载的智媒环境中,主持人需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从而增强自己的信息筛查能力和辨别能力。移动化智能传播技术的发展,让主持人不再需要通过特定的设备才能够出境,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也让主持人的公域和私域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起来。一定程度上,主持人还是作为公众人物存在,信息滥用会造成负面影响,而把握“公”与“私”的界限的最佳方式就是要用合适的手段去获取信息,同时能够正确应用和处理这些信息,利用自己的综合素养对这些信息加以评判和传播。因此,主持人可以借助现代化设备和大数据技术不断强化自己搜集信息的效率,提升自身分析信息的能力,从而向受众传递正确的信息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强化培养从业能力

综合素养的培育是为了提升主持人的内在气质和文化底蕴,从业能力培养则是为了切实提升主持人的主持水平和行业竞争力。智媒环境下,智能主持人的工作效率是真人主持无法企及的,但是通过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跨媒介传播能力的培养,主持人仍旧能够在智媒体环境中突出自身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

1.创新能力。主持工作本是一项充满活力和无限可能性的创造性工作,但智媒时代的AI合成主播实际上是按照算法设计而成的一道程序,众多的可能性已经被提前计算、预判和设定完成,并不能够带给大众更多意料之外的惊喜。智媒技术发展拉低了主持人的就业门槛,尤其是技术能够帮助普通人智能化调节声音,社交媒体中充斥着大量使用“声卡”将声音变得或是甜美或是浑厚的“网红主持人”。面对行业规则已被打破的状况,主持人更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我的创造能力。

首先,主持人可以利用智能化数据系统分析大众感兴趣的话题,在主持过程中确保话题的新颖性;其次,主持人要在熟悉主持内容的前提下创新主持形式,尽量打破套路化和模板化的主持形式,善用新媒体语言,以贴近大众、有趣精彩的方式输出文本。例如,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在主持过程中摒弃了严肃刻板的主持词,而是不断创新文本和主持内容,创造了诸如“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等众多金句。主持人的创新能力能够为大众带来程序设定之外的惊喜,这也是主持人自我提升的永动力。

2.应变能力。主持人是活动、节目中的重要枢纽,需要调动受众的情绪、调节现场的气氛、掌控整体进度,这就需要主持人有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应变能力。虽然AI合成主播能够进入到一些危险、突发事件的环境之中,也能够应用多种语言完成主持工作,但在情绪感知和处理突发事件上,提前设定好的程序在应对上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综艺节目《你好星期六》中的全新数字主持人“小漾”在与嘉宾互动时难以通过嘉宾的语气、语调以及微表情判定嘉宾的情绪而使得综艺节目欢乐的氛围感下降。面对越来越多的直播环境,主持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将增多,主持人应该养成仔细观察、提前预判的好习惯,同时在工作中安排好备选方案,这样才能够在看似不可控的突发状况出现时迅速反应,顺利完成主持工作。

3.技术应用能力。智媒时代,主持人与AI合成主播等智能化主持人的关系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人机耦合,让智媒技术为人所用,帮助主持人更好地提升主持能力和完成主持工作。这就需要主持人紧跟时代的发展,深入学习智媒技术,不断提升技术应用能力。首先,主持人应当正确认识智媒技术下产生的智能主持人,转换观念,认真对待与自身工作相关的技术并积极主动地进行了解;其次,主持人要学会与技术共生,与智能化主持人展开配合,这样能够帮助主持人从一些常规化、机械化的工作中分离出来,将更多的重心放在提升主持能力、创新主持模式等高质量的工作当中。

4.跨媒介传播能力。传播渠道的丰富性和传播形式的多样性是智媒时代的显著特点,主持人不能够再像以往一样坐在演播室或是站在镜头前简单地完成主持工作,而是需要适应工作环境从大屏逐渐转向小屏,从演播室逐渐转向社会各个角落。从2G到5G,技术流变过程中推动了各种新媒介平台诞生,这些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可小觑,这就需要主持人提升跨媒介传播的能力。主持人可以认真了解各种传播渠道的传播特点,对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社会化媒体有一定的认识与运用能力,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开新的窗口。例如,2018年被认为是中国Vlog元年,央视新闻主持人康辉利用第一视角拍摄的Vlog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希腊、巴西的外交活动,这种以微博为主要媒介,以主持人为第一视角的表达方式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结语

智媒技术的应用给主持人发展造成了职业危机的同时,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抛开“技术能够真正代替真人”这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不难发现智媒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主持人的创新性发展。主持人只有树立正确的技术观、职业观,不断自我反思和实践,才能够找到行业瓶颈的突破口,并通过提升自我的素养能力完成对技术的掌控和挑战的应对。

猜你喜欢
智媒主播主持人
智媒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主持人语
『人气』主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第一次做小主播
智媒时代,新技术如何为新闻报道赋能——新华社AI合成主播在新媒体报道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智媒趋势下新闻编辑视觉素养培育的文化维度
中国蓝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