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范类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的管理与培养

2023-02-12 05:53黄倩倩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师范类学生会师范生

黄倩倩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0)

高职院校的生源参差不齐,要带动学生群体,必须从学生干部入手。学生会是学校与普通学生沟通和传递信息的桥梁,更是培养学生干部的重要组织。在高校管理中,他们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主体,是服务普通学生的抓手。但在当前师范类高职院校中,出现了学生会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联系不紧密的问题,这与“服务”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解决学生会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问题是当务之急。

一、师范类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先天优势不足,素质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学生的录取批次在本科批次之后,他们缺乏先天的“成绩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学生的“天赋”不足,客观上也意味着其自我认知水平存在片面性。事实上,我们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现学生相对来说缺乏“灵性”、缺乏“创新性”。对于一个师范类的高职院校来说,要培养的是未来的“教师”,缺乏以上两个特点,就会导致师范生培养质量不理想,对教育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生会的学生干部需要更详细、更耐心的教导,才能发挥他们的服务作用,更有利于师范生的养成。

(二)功利思想较强,责任意识缺失

高职类的学生干部,普遍存在理想信念薄弱的情况,对功利主义的追求欲望更为突出。在获取一些荣誉或岗位时,对自我认知过高、缺少客观的评价,官僚主义较为明显,导致他们缺少奉献的精神,责任感也有所缺失,以利益为出发点开展工作。师范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看中的是道德和品质,如果长期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培养质量令人堪忧。在现实中,很多师范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也经常出现工作难以推进、推脱工作等情况,使得整个活动开展不畅,活动效果差强人意的局面。

(三)管理方式陈旧,培养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只有三年学制,相较于本科,学生干部的培养时间较短,培养质量也受较大影响。以本科的学生会为例,学生干部在大一时,从干事开始入门,学习部门业务;大二时,逐渐熟悉业务后竞选部门负责人;大三时,了解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能够统筹和管理学生会的运作,这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生干部培养周期。因为时间的限制,高职学生在大二阶段,本该是业务“最熟练”的时候,却面临升为毕业班的窘境,不得不“换届”,开始新一轮的干部“换血”。在流动性如此大的情况下,干部培养的效果无法凸显。目前,大多数师范类高职院校仍然使用旧的管理方法,忽略了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完善,无法补齐学制的短板。

(四)学业成绩不佳,模范作用不凸显

学生干部应是优秀学生的代表,不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代表,也是工作能力突出的代表。学生干部既要有过硬的工作本领,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超常的表达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经验。对于师范生来说,以上能力需要比一般的学生更为扎实。当前,即使是师范类的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干部的成绩并没有达到年级的前30%,甚至达不到年级排名的前50%。除了学业成绩不拔尖,还出现了个别学生会干部挂科的现象。学业应该是学生的主业,但身为学生会干部却没把主业修好,在学生群体中难以起到模范作用,作为学院和普通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样的学生干部难以服众。

(五)入会动机不纯、考核制度不完善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越来越注重简历上的工作经历,希望通过学生会干部经验来丰富自己的履历,在就业市场中可以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师范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动机不纯的他们在进入学生会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懈怠、推脱的情况。由于学制的限制,一旦度过试用期,基本上就不会变更。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会对干部的考核也停留在学期末的考核,通过述职、汇报等方式进行,缺少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体系,导致一部分学生干部认为只需要在期末蒙混过关,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甚至比其他学生更有机会获得一些评奖评优的资格。

(六)学业任务较重,工作学习有矛盾

由于学制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的理论课和专业课集中在大一、大二学年。对于师范生来说,要学的理论课程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还包括一些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课程,考核标准比起其他非师范类的学生更高。近年来,随着二级学院权力的下放、自主权的强化,学院开展的各类活动更加丰富,导致课程和活动冲突较大,学生面临学业和工作之间的选择。学生难以兼顾两者,大部分选择更加偏向于学习。对于新生来说,刚进入学生会的时期是积极性最强的阶段,在面临两难时,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就逐渐降低,开始变得按部就班,敷衍完成任务。不要求工作质量或者效果的态度,也就难以形成向心力,各个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业务往来,协作性也随之降低。

二、学生会干部队伍培养在师范类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性

(一)实现院校管理的重要方式

对于学校来说,“立德树人”的任务需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中。如果没有学生会学生干部这条纽带,学校的管理层与学生将出现脱节的情况,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难以组织数量巨大的学生。除了人数上的劣势,还存在思想上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年龄差距,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缺少学生干部的智慧和力量,举办的活动将“不接地气”,甚至无人参与。高职院校为了保障师范生培养的质量,的确需要组织更多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有关学校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一些诉求,需要学生干部作为“送信人”,学校才能得知并帮助解决。因此,脱离了学生也就意味着脱离了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比起非师范生,师范类的学生更需要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个人品德,需要更加全面的发展。学生会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平台越多,机会越多,锻炼越多。学生干部也可以利用学生会提供的平台,获得更多历练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丰富自身的经历、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未来面临就业时,师范生学生干部也能利用学生会工作经历丰富简历,因为各级教育单位或机构除了对师范生有基本的学业成绩要求,更重视在校的表现情况,重点考察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因此,师范生的学生会干部经历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开展思政工作的有力助手

师范类院校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更高,高职院校也是如此。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会学生干部这座桥梁,让他们真正成为开展思政工作的有力助手。思政工作是否能够得到落实,需要学生干部来组织和协调,开展后的成效也需要学生干部来反馈。如果没有这支队伍,那么学校的执行层面无法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政工作成效将大大减退。当然,干部队伍及时、有效的传达和反馈也体现着他们工作的水平。因此,要想成为学校开展思政工作的有力助手,必须有一支坚强有力、素质过硬、立场坚定的学生干部队伍和稳定的组织来保证,有了人力保障和组织保障,才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有利于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在普通学生看来,学生干部是一群有着丰富的工作和交往经验的群体。他们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标杆,在班级发挥着示范的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能起到以小见大、率先垂范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师范生也一样,学生会学生干部不仅要成为合格的师范生,还要成为优秀的师范生。因此,他们除了在学习上要有引领作用,在入党、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在入党推优、评优评先的过程中,他们也是先进群体的代表,体现着学生干部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学生当中具有较高的威信。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普通学生来说有信服力,也就容易带动一群人“跟风”。

(五)提升文化建设质量的需要

学生会学生干部是校园活动的主体,他们是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他们来源于学生,开展的活动能反映出普通学生的需求,针对校园文化的薄弱环节,他们也更能有针对性地提升活动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的作用。如:运动会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社团活动可以丰富他们的学习兴趣,文艺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涵养,竞赛类互动可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如果没有学生会干部组织活动,缺少活动的锻炼和熏陶,那么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质量将大打折扣。因此,对于师范类高职院校来说,利用学生会干部进一步提升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任务迫在眉睫。

三、师范类高职院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管理与培养方式探究

(一)加强思想教育,做好思想引导

师范类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更高。抓好学生会学生干部的思想引导、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要让这支队伍在校园里得到价值感,必须以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时刻严格要求他们,对其进行正面的管教,让他们在开展和组织校园活动中,始终保持和善的原则和坚定的态度,才能赢得学生的拥护,从而树立师范生的权威。可定期组织他们进行理论培训,加强理论知识的储备;可在他们当中树立榜样,使得正确的思想观念入脑入心;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建活动,使得他们的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二)建立科学制度,完善考核标准

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的复杂性,学生干部组织活动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一个活动要办的有成效、有特色,需要学生会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应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可采用定期召开总结会议或部门之间互相监督等方式。当出现权责不清的情况时,应及时理清并完善,各部门要有自己的工作手册和改进工作的记录。可利用第二课堂的成绩单制度,健全学生干部的评价体系;可制定轮岗制度,鼓励学生干部在不同的部门、组织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严格选拔流程,加强后续培训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制限制,在选拔学生干部的时候,需要将已经具备良好品质的学生选拔出来,规避后期可能会出现半途而废情况的风险。选拔过程要倾向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以及具备更多“内在”素质的学生,重视信念的重要性。可向各班学生、辅导员及班主任等对该生进行“政审”,尽可能地全面了解学生。选拔结束后,在设定的试用期内安排理想信念培训,使得他们原本具备的信念更加坚定。此外,可对他们任期内的表现进行考核,除了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也要根据近期是否出现思想偏差进行综合考量。

(四)教师树立榜样,发挥激励机制

在高职院校中,教师队伍基本上都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他们跟学生年龄差距不大,更能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对于学生干部而言,一个能成为知心朋友的教师,更可能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在指导和管理学生会干部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干部会下意识地参考或者模仿指导教师的做事方式、方法,指导教师的行为和态度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对学生会学生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双方在相互作用下,共同提高开展活动的质量,共享活动开展的成果。

(五)朋辈多指引,业务传帮带

与学生会的指导教师相比,学生干部进入学生会时接触的第一批人是部门的学长学姐,比起教师他们更忠于学长学姐的教导。因此,培养学生干部队伍要发挥好“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原则,让一个成熟的部门负责人带动一批干事,让一批优秀的学长学姐带动整个学生会,真正做到传、帮、带三管齐下。传就是传授工作能力和经验,帮就是提供相应的帮助以及协助,带就是指导和引领。只有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经历,对学弟、学妹开展工作的过程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指导,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帮扶,才能真正达到部门业务传帮带的效果。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区别是,高职院校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的是生产一线高等专业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在学制较短的情况下,要培养专业的人才已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师范类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师范生的难度更大。因此,师范类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会学生干部这个群体,做好他们的管理与培养,才能最终实现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师范类学生会师范生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