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平台的雨花英烈精神进高校“四史”课探究

2023-02-12 09:39仲晨星高文娟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雨花四史理想信念

仲晨星 侯 淼 高文娟

(1.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2.南京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雨花英烈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慷慨就义在雨花台的革命烈士展现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优秀品格。”[1]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较早形成的革命精神,其“两高一大”的特征是开展大学生初心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近年来,新媒体平台以其较高的互动性、高度的共享性的特征,受到青年人的广泛欢迎,因而以新媒体平台为雨花英烈精神的宣传载体,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雨花英烈精神的深刻内涵,而且能使高校“四史”课更好地发挥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因而要发挥“四史”课引导大学生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实现雨花英烈精神教育资源的课程转化,使雨花英烈精神转化为大学生努力学习、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雨花英烈精神的鲜明特质

雨花英烈的革命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优秀品格。

(一)崇高的理想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雨花英烈精神的鲜明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雨花英烈之所以能够为革命事业舍家弃业、义无反顾、慨然就义,就是因为始终坚信革命必然胜利,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坚信不疑:“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2]因为他们始终坚信“我们吃尽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代则可以享到福中福”[3],才会在革命处于低潮之时百折不回、直面牺牲。雨花英烈崇高的理想信念还体现在他们坚信革命必胜,不顾惜个人生死:“你我失去一人之生命,或许可以将新中国的诞生提前一个小时;万千同人牺牲生命,则理想之国近在咫尺。”[4]可见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雨花英烈毕生奋斗的价值准则和行动指南,也是雨花英烈精神的核心与灵魂。

(二)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雨花英烈精神的突出特质。雨花英烈的高尚道德情操在于他们用一生的信仰培育忠诚、用严格的纪律维护忠诚、用坚韧的担当检验忠诚。他们一心为人民谋幸福,用短暂的人生历程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们又都是有情有义的革命者,至情至性面对家人亲朋,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超越。他们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的思想和行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廉洁自律、俭朴热忱、不求名利、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大公无私、一心为民、忠贞报国的高尚情操与崇高价值追求。“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我怎么能够有工夫回家来,忍心地丢着这样重大的事情……”[5]正是有了这些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有了雨花英烈永恒的生命力与时代价值的崇高革命气节和壮丽人生。雨花英烈大多生活优渥,他们为追寻救国理想毅然投身革命事业。雨花英烈袁咨桐本是“富二代”,被捕后听闻只要写悔过书、登报公开声明与中国共产党永远脱离关系即可获释的消息后断然拒绝,并最终慷慨就义。雨花英烈用忠诚和担当书写了革命者的高尚道德情操。

(三)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雨花英烈精神的优秀特质。雨花英烈大多在青年时代以“一颗为民心、万古终不泯”之志投身革命,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生死存亡的抉择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着大多数人的幸福的缘故而流血,而牺牲”[6],因为在他们看来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白区斗争时刻面临生死考验,雨花英烈也有过担心、有过害怕,但从未退缩、从未背叛。“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7]雨花英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坦然,缘于他们认定自己的牺牲是有价值的,能够鼓舞同志士气,能够为更多还在黑暗中徘徊的国人指明前进方向,所以他们勇敢地进行最后的斗争,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用生命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情怀。

由此可见,雨花英烈以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优秀品格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了雨花英烈精神的鲜明特质。

二、新媒体平台对雨花英烈精神进高校“四史”课的促进作用

雨花英烈精神是激励新时代青年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因而有效运用新媒体平台推进雨花英烈精神进高校“四史”课,对于提升高校“四史”课教学质量,促进雨花英烈精神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凸显雨花英烈精神的教育价值

新媒体平台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感知功能于一体,能够以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对雨花英烈精神传播叙事话语进行网络化、生活化、时尚化处理,能够集聚大学生关注点、兴趣点、兴奋点,在推进雨花英烈精神全方位融入“四史”课教学的同时,使雨花英烈精神的价值观导向功能得到发挥,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生动素材,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因而高校要本着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讲授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原则用好用活新媒体平台,通过智慧化的教学方式使雨花英烈精神变得可感可触,进而激发大学生的情感认同,真正让雨花英烈精神入脑入心。

(二)巩固雨花英烈精神教育主阵地

新媒体平台具有多视角解读、多维度发掘、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的优势,因而运用新媒体平台能够围绕现实需要,对雨花英烈事迹进行多视角解读、多维度发掘,对雨花英烈人物形象多方面刻画。实践中,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在深化馆校合作过程中与南京传媒学院合作共同开发了“雨花台相册”微纪录片项目并在微信公众号“中国雨花台”定期展播,同时将之运用于高校“四史”课教学,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不仅如此,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与南京传媒学院合作共建直播课堂,使高校“四史”课生动呈现雨花英烈坚守初心使命、献身革命事业的感人事迹,不仅让雨花英烈的形象更鲜明、特征更明显、故事更动人,而且畅通了“四史”教育主渠道,使“四史”教育内容更加吸引人,进而筑牢雨花英烈精神传播、传承的主阵地。

(三)创新雨花英烈精神教育的理念和方式

新媒体能够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价值认同规律,把大学生的情感、感受和“四史”教学融合在一起,实现了雨花英烈精神教育理念、传播途径、教育方法的创新,让学生情感受到冲击、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升华。实践中,南京传媒学院在深度调研雨花英烈精神和新媒体特点的基础上摄制了适合手机观看的“竖向+小屏幕”“小景深+小景别”“单镜头+强特效”的“雨花英烈”系列新媒体微纪录片,通过智慧教学终端将之运用于“四史”课教学,用新媒体传递雨花英烈的光辉伟岸形象,让学生在“四史”课教学中感受、领悟“信仰的力量”。

由此可见,新媒体平台能够充分发挥雨花英烈精神的教育作用,为高校“四史”课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方式。正因如此,高校在加快推进雨花英烈精神融入“四史”课过程中要强化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转化为激励大学生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新媒体平台赋能雨花英烈精神进高校“四史”课的策略

运用新媒体平台推进雨花英烈精神进高校“四史”课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创新雨花英烈精神在“四史”课教学中的呈现方式,同时运用新媒体平台打造雨花英烈精神主题沉浸式“四史”课堂,特别要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雨花英烈精神主题“四史”课实践活动,真正凸显雨花英烈精神的课程教育价值。

(一)创新雨花英烈精神的呈现方式

要加快推进雨花英烈精神进高校“四史”课,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用好用活新媒体平台。高校要基于大思政课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馆校合作”,根据雨花英烈事迹与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共同策划制作雨花英烈精神主题新媒体微广播剧、制作雨花英烈系列故事微电影,展现雨花英烈在革命处于低潮之际对初心的坚守,生动诠释了《中国革命新道路》教学内容,使大学生通过学思领悟雨花英烈精神之后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提高本领。不仅如此,高校还可以邀请雨花红色研究院智库专家与高校学者“直播带货”雨花英烈的光辉瞬间,让雨花英烈形象走入大学生心里。

(二)打造沉浸式课堂

要加快推进雨花英烈精神进高校“四史”课,高校要运用新媒体平台打造“四史”课沉浸式课堂,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基于此,高校要借鉴当下流行的剧本游戏模式,在深化校馆合作过程中创作彰显雨花英烈坚守初心、在狱中与敌人进行多种形式的坚决斗争的沉浸式剧本。从角色扮演到服装、道具、化妆都由大学生自主完成。让大学生在剧本中先后经历白色恐怖下坚决斗争、不幸被捕、不惧威逼利诱、狱中坚持斗争、慷慨就义等一系列体验,这一沉浸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要作为“四史”课的实践环节,而且可以运用新媒体设备进行全网直播,在使大学生得到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基础上加快了雨花英烈精神的传播,不仅让雨花英烈精神真正融入高校“四史”课,而且丰富了新媒体平台的内容体系、扩大了雨花英烈精神的影响力,改变以往雨花英烈精神进“四史”课就是开设专题课、开设雨花英烈精神讲座做主旨报告、带领师生到雨花台现场参观学习的传统方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实现了雨花英烈精神传播与“四史”课程建设的互动共进。

(三)创新“四史”课雨花英烈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要加快雨花英烈精神进“四史”课,高校要积极运用“雨花英烈史料丛书”和馆藏档案史料,在直播平台举办雨花英烈作品分享会,以第一视角展现雨花英烈走上革命道路、顽强斗争、慷慨就义的心路历程。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将有关雨花台的诗词向大学生展现出来。不仅如此,高校还可以借鉴微信公众号“中国雨花台”的经验,依托新媒体平台举办雨花英烈生前原创歌曲演唱会,用音乐诉说雨花英烈的忠烈之心、报国之志。不仅如此,高校要结合“四史”课实践教学的需要创新雨花英烈精神教育实践的内容和方式,使大学生通过实践教育活动深刻领悟雨花英烈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联系,进而把所思、所悟运用于今后留省就业、造福桑梓的实践之中。

雨花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革命理想过程中形成的超越时空的精神品质,对于开展大学生初心使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新媒体平台加快推进雨花英烈精神进高校“四史”课不仅是加快推进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需要,也是传播雨花英烈精神、激励大学生建功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因而高校要准确把握新媒体平台的技术优势,围绕“四史”课教学内容建设的根本目标,采取多种方式将雨花英烈精神应用于“四史”课教学之中,使“四史”课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猜你喜欢
雨花四史理想信念
雨花的影子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雨花》总第800期出刊献辞
晴雨花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