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2023-02-15 06:20万欣珂张元春
中国市场 2023年1期
关键词:航线倡议一带

万欣珂,张元春

(河南工学院 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1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旅游发展现状

1.1 “一带一路”倡议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面向中亚地区主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倡议。同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上的演讲中深刻阐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环节。在 “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业是各国合作的关键产业之一,可以以此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促进各国人民往来,增进文化交流。

1.2 国际旅游发展现状

国际国内旅游航线规模正在持续稳步扩大,分别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全球国际国内旅游航线的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全球国际国内旅游航线通道的持续改善。目前国际国内旅游航线流量持续稳定增长体现在多方面,如近30年来全球国际国内旅游航线客流量的持续稳定增长。如表1所示,近30年来全球国际国内旅游航线客流量整体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平均每年增长率已高达4.48%[1]。2012年全球来往国际国内旅游旅客首次突破10亿人次,并在此之后始终以每年高于4%的平均增长率快速增长。目前国际国内旅游航线通道的流量持续改善主要表现在境内国际旅游航线的流量持续改善增多和境内国际航线旅游渠道通达性的不断稳步提升。IATA报告特别指出,2016年全球国内航空公司共规划开通了700条新国际航线,平均单程票价同比减少44美元,推动了国内航空公司客运服务需求的持续上升。从国内航线来看,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探索增加新的境内国际旅游航线,2016年、2017年、2018年国内航空公司新规划开通的国际旅游航线分别为260、382、167条。

表1 1989—2018年国际旅游人数及增长率

虽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打破了国际旅游的正常发展,但是,决定出境旅游发展基本面的重要因素依然趋于积极的变化,这决定了出境旅游发展的基本面依然向好。从经济形势看,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1.6万亿元,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在2020年出台的相关文件中,也出现了推进带薪休假的举措,这为出境旅游发展又提供了有利的时间支撑。出境旅游不仅仅得益于强劲的经济发展和休假制度的调整,交通的持续改善、证件的便捷、网络环境的优化和支付方式的完善都是有利的因素。在疫情暴发之前,与出境旅游的持续发展同步,这些因素都处于持续改进的过程中。

2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路径模型

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有关国际旅游的政策、新闻、报告等资料进行整理,构建了“一带一路”国际旅游的发展路径模型(见图1)。

国际旅游需求增长和政策便利构成了“一带一路”国际旅游的现实条件,机遇是国际旅游发展的动因,政治互信、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复合型人才是国际旅游的实践路径。其中,国际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安全指数、文化冲突和产品竞争力。下面对模型的各个维度进行具体的阐述。

图1 “一带一路”国际旅游的发展路径模型

3 “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旅游带来的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台了各种落地签政策。例如,新加坡鼓励中国公民申请新加坡旅游电子签证,最多可获得长达10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肯尼亚也已经将对中国公民的落地签改为电子签证;柬埔寨、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境外游人数不断增长。这些举措势必会促进旅游业发展,尤其是文化旅游方面会更加繁荣。

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旅游交往密切,市场规模巨大,经济合作成效显著,以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以及交流互鉴为特征。

4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旅游面临的挑战

首先,在旅游安全指数方面,随着倡议合作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多,各国所属地区的政治体制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存在不平衡、宗教差异、文化信仰不同等因素差异逐渐显现,潜在的安全生产威胁时刻存在[2]。潜在的经济旅游产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风险和隐患导致旅游者心中产生了一种社会信任危机,从而严重地限制了其与其他国际各地经济旅游业在国际经济旅游领域业务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其次,在促进国际地域文化冲突解决方面,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将来形成的不同地域文化民俗和对外开放文化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具有极端文化的地区往往会严重排斥这些外来文化,使得不同语言文化的国家民族之间在开展国际文化旅游业的合作中将遇到一定困难。

最后,在沿线旅游文化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方面,“一带一路”沿线的特色旅游文化产品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能够成为具有一个地区文化特色和具有文化产业品牌的沿线旅游文化产品却是少之又少。

5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旅游发展路径

5.1 加强政治互信

“一带一路”沿线的各个国家政府要高度注意抛开国际政治体制的根本差异,求同存异,相互信任,这才是共同开展推进国际地区旅游治理经济领域合作的重要基础。共同开展推进国际地区旅游治理经济领域合作,既可以间接获取更多经济社会利益,也有可能直接获取经济社会效益,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国政府应携起手来,共同积极致力于推动构建国际旅游领域的命运利益共同体。

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交通网

基础配套设施设备是推动行业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完善行业基础配套设施,才能进行建设。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注重对景区综合设施不完善、设施老旧以及缺乏科学规划的地方进行及时更新换代,完善景区配套的设施与服务[3]。同时,交通是影响“一带一路”沿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各地应重点建设交通运输线路,尽量缩减交通劣势所导致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滞后现象,实现地区间平衡发展。

5.3 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建设丝路沿线文化软实力

来自美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于曾在1990年提出,通过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吸引力相结合来实现和塑造出所有人期望的软能力,是为一种软实力[4]。尽管丝绸之路在最开始是一条商业贸易线,但是,在新时代它已经发展成为承载人类文明和智慧结晶的重要文化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该抓住这一宝贵的发展机会,加速文化旅游融合,借助新兴的旅游平台来开展文化交流,使得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5.4 加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国际旅游合作的大趋势下,国际旅游发展需要更多适应旅游国际化发展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的力度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具体有以下两种措施:

第一,加强学校教育,通过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培养出技术技能过硬、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旅游人才。例如,通过与“一带一路”的沿线亚洲国家共同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并进行相应的国际学术合作,互相交换研究生或是申请研究生访学者[5]。

第二,加强相关职业人员的培训,通过引入发达国家管理理念、方法以及高端人才的方式培养高精尖旅游人才[6]。因此,针对今后的教育专业人才选拔培养教育工作应该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建立起人才共育合作机制,全面提升国际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6 结论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全球发展模式的有效探索,在相关合作倡议下开展国际旅游经济合作,能够重新塑造世界旅游格局。为了共同分享“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红利,沿线各个国家都在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国家旅游经济建设中来,使得国际旅游经济合作迅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其迅猛发展背后的各种风险以及挑战,从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等多方面着手,发挥协同效应,以促进国际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航线倡议一带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21)新航线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太空新航线
太空新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