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深处 花开烂漫时
——构建新时代语文团队专业发展新生态

2023-03-04 23:20哈尔滨市铁岭小学贾红超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师

哈尔滨市铁岭小学 贾红超

哈尔滨市铁岭小学语文团队在姚颖校长提出的“让映山红精神看见每个学生生命的成长”这一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坚持“以文化人,格物立人”,以项目化研修构建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新样态。团队成员结合各自的年级特点和兴趣爱好,分别致力于多元微课研究与实践、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等。在深入开展项目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在向新而行中砥砺奋进,在精细打磨中共研共进,形成了“乐学敏思、敢为人先、智慧共生”的团队文化。

一、项目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铁岭小学语文团队,乐于分享,互助共进。常规课堂,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积极探索多元微课支撑下的“三阶五学”教学模式。教学中,他们发现教师单方面讲授识字方法,学生理解起来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团队中的李媛媛老师率先为大家建模打样,邀请团队教师走进她的课堂,观看她指导学生录制的《我们会识字》微课。学生在微课中饶有兴致地讲解着自己感兴趣的生字,所用到的识字写字方法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班级学生也全情投入到微课的观看中。在这样的展示交流中,每一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想要成为语文课堂上的识字写字小主播。与此同时,语文团队的叶晓倩老师发现学生的批注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于是,她鼓励班级批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采用微课的形式,把自己拿到一篇课文后进行逐层深入的批注过程一步一步呈现在微课中。这一创造性的做法规避了以往教师仅仅通过大屏呈现好的批注范例,而无法呈现批注过程的问题,实现了将隐性的学习过程显性化的创造性转变。这一方法也很快被推广到语文团队中,各个班级的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批注,更重要的是促发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将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语文团队中还活跃着整本书阅读的研究小团队。苗璐、马晖两位主任领衔,并带动铁岭教育集团语文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系列研究活动。每年的读书节,团队一定要隆重推出三种形式的读书课,即导读课、推进课、汇报课,这一项目研究还成功申请为省教育学会课题。截止目前,先后有叶晓倩老师、吴琼老师的整本书导读课在国家级平台进行展示交流,有近百位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交流作品获得不同层级的奖项。这也是语文团队对2022 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有效落实。

二、同伴互助实现团队协同共进

语文团队成员深知,语文不仅仅是一门技能,而是一门富有思考与人文关怀,充盈智慧与热情的学科。团队更知语文课程不仅应着眼于帮助学生从容应对检测、提高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核心维度,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将这样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落地,需要团队成员周而复始的合力打磨。

在团队建设上,学校实行“青蓝工程”,语文团队坚持“发现每一个老师”,充分利用团队老中青教师梯队分布特点,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合理架构,分层培养,发挥各个年龄层次教师的优势,以老带新,起到快速传帮带的作用。

针对新上岗的语文教师,团队开展“每日一备”“每周一课”“每月一汇报”“每学期一赛”活动。在这样的进阶式研修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清晨,教师早早来到学校,汇聚在一个办公室、一间教室,交流当天的语文教学;课后服务的兴趣课时间,语文教师又常常不约而同济济一堂,聊起当天的语文课,哪里上得如鱼得水,哪里上得寸步难行。每每此时,总会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术精湛的骨干教师成为破解难题的导师。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策略,让青年教师体悟到何谓“柳暗花明又一村”,教材中那密密麻麻而又型款整齐的红色笔记,留下了每一位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印记。

三、特色研修锤炼教师专业技能

完善的教学研究活动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并且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自我反思、团队协作和宽容的态度。正所谓:“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只有当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才能,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才能打造出更加优秀的集体。只有当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获取共同的成功。

语文团队每周都要进行教学基本功的操练。阅读《人是怎样学习的》,在不断地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并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学以致用。此外,团队在每周一进行粉笔字展示,在骨干教师建模打样的基础上,青年语文教师坚持每日一板粉笔字,不断夯实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每周二的集体备课,要进行课文朗读的展示,并结合2022 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一系列的基本功能力水平测试。团队成员在一次次的研修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强优势、补短板,共研共进共提升。

除了现场集中研讨外,团队还尝试以网络教研作为补充。相关活动中教师利用微信随时进行交流学习。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机动参与活动,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而提高了教研的灵活性、针对性。

四、以赛代培催生教师教育智慧

团队的成功在于能够激励每一位成员,使他们变得更加出色。学校每年为全体教师搭建课堂教学展示的平台,全员参与的“致远杯”教学大赛,已然成为铁岭教学的一张名片。这项赛事每年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去年针对线上教学,开展了无生课堂的教学大赛。在校级层面比赛的基础上推选出优秀选手,参加省市区教学比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帮助参赛选手做足做好充分的赛前准备,语文团队教师积极参与,以线上教研的方式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能、以赛促学。每天上午十点半,团队教师线上聚首,即使缺少了与学生的交流,他们也会全情投入,深度探究,让此时“无生”胜“有生”。一课一课地打磨,一字一句地斟酌,为了某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大家常常要搜集海量的教学资源,加班加点是常态,夜不能寐无怨言。无论是精读课、略读课,还是口语交际课、习作课,他们都能娓娓道来,每个人的表现都让人惊叹。每节课后,语文团队的领导和导师都会对上课教师的展示交流进行点评,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倾囊相授,和教师畅谈“模拟上课那些事儿”。这样的研磨,不仅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还使教师对“无生课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为省市级教学技能大练兵做了充分的准备,实现了团队托举,携手共赢。

今年恢复线下教学,“致远杯”大赛分为了达标赛和挑战赛两个类别。语文团队的导师们要求自己的徒弟不仅仅能按照学校“三阶五学”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还要有自己的创新思考,尤其要凸显出信息技术支撑下如何促进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突出对于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的创新落实。语文团队逐渐形成“骨干指导引领,一人上课成长,全员互助共磨”的常态化教研模式,实现了骨干引领、师傅指导、青年练兵、同伴互助的协同发展新样态。

五、团队合力成就教师优雅绽放

杜威曾经指出:“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我们希望能提供人文关怀的课堂,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

语文团队在姚颖校长的高位引领下,在“以文化人,格物立人”的团队理念感召下,在反反复复磨课研课的积淀中,团队伙伴携手互助,共赢共生,在各类教研活动与大赛中崭露头角。

今年三月,在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语文团队南博老师进行了在新课标视域下“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备课交流,得到兄弟学校的一致认可。今年四月,语文团队苗璐老师历经全国范围内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海选,终于凭借优异的成绩,走上了数千人瞩目的群文阅读讲坛,凭借着出色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学技艺获得了本届群文阅读现场授课比赛中的特等奖。苗璐老师带着重庆市人和街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一起走进《古诗中的“满面春风”》。她以清代袁枚的《春风》和唐代白居易的《春风》为例,与学生一起徜徉在春风带来的美好意境中,进而又在十首古诗的统整诵读中,引导他们逐层深入地领略古诗中的“春风”。今年五月,语文团队叶晓倩老师参加全国“创新教育大课堂”的“同课异构”交流展示研讨活动,获得语文会场两万余人的点赞。

学习、教学、研究永无止境,只有勇敢地探索,才能在语文教育的海洋中掀起一阵阵绚烂的浪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带给我们多样的声音,多样的风格,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希望每个语文团队的伙伴,每个教育战线的同仁,都能在行走中变得更加优秀,更加自信。我们希望,我们因为在团队中改变了自己,我们的课堂得到了改变;我们希望,我们因为在团队中修炼了自己,我们的学生得到了改变;我们希望,我们因为与团队携手共行,我们和语文得以彼此成全。让我们在语文教学的百花园里勤耕不辍,勇毅前行,满怀一颗“赤子之心”,向语文更青处漫溯。

猜你喜欢
微课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