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培养路径探析

2023-03-04 23:20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美的想象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王 封

审美发现与鉴赏是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在审美方面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 年版)》课程目标在“审美”方面的表述为: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开展审美鉴赏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初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并能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和美感程度[1]。可见,“丰富审美体验”和“表达审美体验”是课程目标在审美方面的要求。

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憾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有丰富审美体验的读者,有对语言文字应有的敏感,也就是一颗“诗心”,正如夏丏尊先生说,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情趣[2]。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是在读者的阅读中被构建起来的。文学作品有两级,艺术的一级是作者的文本,审美的一级则是由读者完成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读者中心论,凸显阅读的创造性,彰显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审美主体,要实现创造性地解读,参与到完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进行审美鉴赏活动,就要有丰富、深入的审美体验。

一、寻找空白感受美,丰富审美体验

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有许多不确定点和空白,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这些不确定点和空白蕴含了丰富的审美因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犹在无穷之意。”“‘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音乐上的无言之美”[3]。朱先生说的“无言之美”即“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我们说的空白美。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不确定点和空白,从中感受作品的美,进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一)词语替换,感受作品语言美

教学《再别康桥》中“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一句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如“招摇”换成“摇摆”或“招手”可不可以?通过对词语的比较,学生看到“招摇”是用拟人的手法,说水草在康河里欢快地、自由自在地摇摆。联系下一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水草的那份自在、安闲,令诗人向往。学生也就容易掌握康桥自然景物的人情化,诗人主观感受的自然化,使诗人和康河融为一体,诗歌情景交融,意境柔美的特点了。

(二)人物对比,感知作品形象美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刻画王熙凤着装打扮的语句。一个人的着装足见其内心世界,头饰、配饰到裙饰集珠宝于一身,暗示她的贪婪;服装红绿搭配全身花,足见其俗气;故作高贵的打扮,掩饰不了其内心的空虚。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头上“珠光璀璨”,身上“彩绣辉煌”,相较之下,曹公没有着意刻画黛玉的着装配饰,而是借众人之口道出“标致”“言谈举止不俗”。在对比中,学生感知形象美不体现在外在着装,而在于内在素养,引导学生树立了健康正确的审美观,体验了什么是真正的形象美。

(三)情景熏陶,感悟作品情感美

教学革命传统作品《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同学少年的精神风貌,品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浪遏飞舟等词语,明确象征手法运用的同时,感受同学少年在革命年代里乘风破浪的凌云壮志,联系上阙“谁主沉浮”的壮问,以伟人的壮志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培育家国担当。

二、想象画面鉴赏美,表达审美体验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未定性与空白为读者提供了能动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使有限的文本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填补作品中的空白,调动学生参与创造的主观能动性,将审美体验表达出来。

(一)补充词语,绘形着色鉴赏美

教学《故都的秋》中秋院静观一段时,教师可以请学生仿照《天净沙·秋思》的创作方法,给下列各句括号内填充形容词,使之与该段的情境相符。如,陶然亭(清白)的芦花,钓鱼台(纤细)的柳影,西山(哀婉)的虫唱,玉泉(清幽)的夜月,潭柘寺(悠扬)的钟声。这种用想象填补空白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表达审美体验。

(二)绘画再现,丰富画面鉴赏美

中国古代有诗画同源说,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是题画诗;王唯《山居秋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作品和文学作品分别通过画面和文字反映作者的主观思想。教学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作品,要抓住美术与语文的这一相通点,可以将景物、人物再现于笔端,描画一幅《荷塘月色图》,一幅《湘江秋景图》,几幅《故都清秋图》,勾勒一幅祥林嫂的人物速写。因为由文字到画面需要在构图、着色、远近等方面加以思考,为画作取名也要对文字内容加以提炼概括,这都是填补文学作品空白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以小组推荐的方式,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提示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动静方面或人物的特征、情感世界方面说明他们是如何把文中所描绘的人、景再现到画面中的,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找到相应的语句与画作进行对比,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明确:读一首诗、赏一幅画,也要从具体的形象、景象入手,抓住特点,去领会作家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三)类比拓展,思考领悟鉴赏美

在探讨《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作者的观点“她为了如此美丽,必须失去双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失去双臂的维纳斯更美。正如文学作品与作品改编成的电视剧之间的关系,作品中的形象被拍成电视剧时,只有一个确定的人物,不会激发我们无穷的想象,也很难符合每个人的审美理想,而看原著能使读者参与到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想象的二度创作中,使艺术形象更具梦幻般的美感,这与失去了双臂的维纳斯能唤起人们审美思考的道理如出一辙。并且手臂姿态的变化,可以是丰富无穷的,因此它的残缺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就更大,一万个观众,就会有一万个不同的维纳斯。请学生举出古今中外艺术作品中反映残缺美的例子,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比如《深山藏古寺》,画面上没有古寺,只有一个挑水的和尚;《踏花归来马蹄香》,画面上没有花,只有马蹄的周围跟了许多蜜蜂。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与中国山水画追求虚实相生的意境“实景有限,虚景无穷”“境生于象外”是相通的,既拓宽了学生对美认识的新视野,又深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学生以想象的方式填补作品的空白,需要调动视、听、味、触等多种感官,以全部人生经验体验作品,当形成自己的思考领悟时,作品的教育功能和熏陶作用就实现了。当然,学生审美体验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品读鉴赏中唤起、丰富,在感悟表达中加强、深化。因此,教师要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以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领学生自觉去感知、鉴赏生活中的美,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其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自由翱翔。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美的想象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