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项目式学习 开展跨学科融合探索
——从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说开去

2023-03-05 05:41
中学语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课本剧跨学科维度

■ 陈 喆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学习不妨设计围绕真实问题、真实情景的多个项目,以实现篇目的有机串联。从目标导向、项目设计、测评与反思三个步骤构思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跨学科教学探索。

一、目标导向:整合课标与教材要求,确定学习目标

《语文》选必下册第二单元系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的构成部分,应基于该学习任务群确定学习目标,结合教材指引、教师经验、学生兴趣等多个维度,实现教学资源的组合,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

1.梳理《课标》任务群与教材助读系统学习要求

课标对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如下:

(1)精读代表性作家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至少选读10 位现当代代表性作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方面的作品,大体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

(2)关注当代文学创作动态,选读新近发表的有影响的作品及相关评论。

(3)养成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

(4)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文学体裁,练习创作短篇作品。

从高考测评角度考量,关注维度主要集中在学业质量水平4-3 和4-4 中:

4-3 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做出自己的评论……

4-4 有通过语言学习深入理解、探究文化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意愿,能在阅读和表达交流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

将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同学业质量水平4-3、4-4 对照起来看,我们可以梳理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在教学当中应当关注的几个任务指向:

(1)主题与精神内涵:能够通过广泛阅读代表性作家作品,涉及现当代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多种文体,掌握作品的主题意蕴、风格手法、形象环境塑造等。

(2)对读与泛读:能够就单个文本进行对读,实现文本内容、形式等维度的比较;能够广泛阅读当代文学作品及评论,并在对读和泛读中形成自己的看法。

(3)整合与输出:能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外化形成读书笔记或以评论的形式输出,能够在获得审美体验后根据自己兴趣创作短篇作品。

(4)文化与价值:能够感受对承载作品的文化土壤形成基本认识,能够清楚看到作品的价值倾向和文化背景,理解作品的文化底蕴。

(5)专题研讨与社会参与: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联,在现实社会中对阅读体验进行呼应与唤起,并能通过探究思考解读现实生活。

参照《课标》要求,梳理《语文》选必下册第二单元组元思路,结合助读系统,我们将本单元六篇课文分任务指向教学重点列表梳理。(表略)

2.时空的交叠:从语文走向跨历史地理的项目式学习

本单元涵盖的内容众多,可发散方向众多,学生在作品研读过程中应当获得的感悟也会多元且富有深度。捕捉教学重点,教学中有所倾向应当成为必然,而应关注深度与实际获得。

三篇作品在时间维度上高度重合,为降低学习成本,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不妨在研读作品的同时展开跨学科探索,请历史学科老师作为“PBL 项目”中的导师。

除时间维度外,空间维度视野下的学习探讨同样不可或缺。三篇作品虽然分处不同的空间,有绍兴大地甚而中华大地虚构的未庄,也有实写的湘西与北京,正是因为三个地理位置的不同,更切合了教学重点中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文化土壤”的探究需求。老北京的京味文化,湘西大地的原生与淳朴,绍兴大地的开放与反思,共同构成地理层面的知识碰撞。在考量文化背景,排演或改编、评论作品的时候,对人文地理知识的获取和学习,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跨学科探索的必然。

二、项目设计:构建逻辑紧密的跨学科探索任务

这是一项跨学科、多文本、跨媒介的复杂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组织难度大,对教师协调能力要求较高。整个项目式学习活动可以划分为四个课段,分别以四个学习活动为核心。

第一课段学习活动为《茶馆》课本剧展演。学生需要自行分入四个小组,演《茶馆》。小组内分工应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旁白、道具、宣传制作等。为每个小组配备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为历史和地理学科教师。在演出完成后,小组成员撰写演出反思单。班内开展研讨活动,可以采用“鱼缸会议”的形式,也可以由每个小组派出两名代表,对本组演出情况进行复盘。语文教师参与探讨并在总结时,从作品主题、人物形象、文学技法三个维度进行梳理与提升,历史与地理老师则在观演、观研讨后做简要总结。

第二课段学习活动为作品改写。要求全班每名同学,任选剧本中的一个角色,以该角色为核心,试着将剧本改写成小说,可以有适当的想象与改变,但不能颠覆原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写作完成后,将学生写得好的作品汇总装订印刷成册,供同学传阅欣赏。该学习活动是基于语文学科而展开的,主要目的为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内化再输出,完成创作性的任务目标。

第三课段学习活动为从电影《白鹿原》到小说《边城》展开的跨媒介、跨学科的文本深度学习。学生在第二个课段结束后,便已经接触了剧本与小说的改写,部分同学通过练习,也基本具备了将剧本改写为情节流畅的小说的能力,在《边城》的学习中,学生将进一步得到训练,这将有助于他们深度理解作品。在本课段中,学生需要先观看电影《白鹿原》,并以“白鹿村的民风”为主题,撰写影评。影评撰写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讨论重点放在民风上。然后要求学生阅读《边城》,同时思考《边城》中湘西小镇的民风与陕北大地白鹿村的民风有何区别。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展开跨学科的研讨活动,邀请地理、历史老师分别就地理位置特征与当地历史发展的角度开办微型讲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第四课段学习活动为将小说《边城》改写为剧本,由四个小组分工负责,每个小组负责一章,在改写完成后,进行课本剧展演。该活动实际上是本次整个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收尾,也是对本次项目式学习活动成果的验收。在课本剧展演结束后,可以再召开一次分析总结会,由各个小组轮流发言,梳理本组在课本剧编排上的构思与反思。在此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参与经验,能够在对比中进行深度反思,从而实现能力提升。

1.项目学习的前置工作

(1)创设情境。明确将要围绕《茶馆》《边城》展开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活动,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本剧编排与展演、文本改编、发言报告等,组长需要提前构思好组建的小组中需要同学们具备哪些能力,并有针对性地选择、组建自己的项目学习小组。同时,教师应准备好电影《茶馆》《白鹿原》,用于跨媒介的对比学习。

(2)小组构建与分工。教师给每名组长下发“演职人员名单表(空表)”,要求组长根据“演职人员名单表”上预留的分工(导演、编剧、演员、旁白、道具、宣传制作),有针对性地选择同学加入本组。

(3)外联开展。帮助每个小组联系本校地理、历史学科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需要在小组排演话剧、制作宣传海报、展演点评等环节参与答疑或加以指导。如学生有需求,可以由家委会协助解决服装、道具等问题。

(4)必要的指导。带领学生简单回顾学习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戏剧单元时掌握的戏剧基本知识,明确学习活动流程,鼓励学生在排演《茶馆》时进行适度的改编,但要要求学生在展演后的反思汇报阶段对本组进行的改编进行解读。

(5)活动记录。安排专人对整场学习活动进行拍摄或录制。

2.项目进程中的教师工作

(1)语文教师:本项目学习是由语文出发的,语文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指导与引领价值不可或缺。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需要在学生两次话剧展演前的彩排时参与观赏、指导;需要在学生展演结束后的反思总结会上发言,梳理表演中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诠释,道具场景的组建等;需要在两次作品改写的活动中参与指导,给学生的创作成果给予及时的引导。

(2)历史与地理教师:历史与地理教师在本次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担任“场外专家”身份。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需要随时做好被学生咨询的准备。此外,历史与地理教师需要参与到两次课本剧展演之前和之后,展演前可以通过开设微论坛的方式主动解决一些预设的问题;展演后可以参与到反思总结会中,对学生的剧本改编、课本剧展演等方面再提出意见和建议。历史和地理教师在整场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中起到重要的支架作用。

3.项目结束后的展示与反思

两次课本剧展演结束后的反思总结会及《茶馆》改编小说后的优秀作品欣赏会是该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总结、深化部分,学生正是在这几场集中的反思与鉴赏场景下明晰自身不足,从而获得提升。教师必须对该环节加以精心准备,利用好学生的自评与他评,首先引导学生发现自我问题,还要利用好教师点评,所有学科老师都应当参与到点评中,对学生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修正,对独特性问题进行单独反馈。

三、测评与反思:深度融合情境

“跨学科素养测评PISA2015 是利用真实情境,从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三个维度建构科学素养的评估框架”。强化过程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无论是文本改编还是课本剧展演,都是学习过程中的外化。而为了准备这个外化的过程,学生是必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且需要小组内不断打磨协调,教师不妨通过观察每个小组成员参与研讨活动的积极程度与贡献情况,进行多次打分、评语,实现过程性评价。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力提升的主要场合便是在小组活动中,因而在测评时更应抓住这个时段。通过观察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能否在小组学习中做出贡献,能否自觉在思辨的过程中形成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能否自觉运用学到的知识而得出评价结论,为做出更客观、更具指导价值的评价。

参与社会,解读现实生活。项目式学习活动以情境为核心,而情境的价值又在于还原现实生活,解决真实问题。《边城》与《茶馆》在专题研讨与社会参与需要达成的目标为“能够对生活中民众的乡土情结、原始互助思想有了解”“能够对‘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论调有深刻认识”“能够客观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百态人生,理解并包容现实生活中多样的态度与价值”,这就要求在学习活动结束后的测评应当指向现实生活,可以从家乡文化参与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基于本地其所熟知的风土人情,撰写一篇小小说。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当地风土人情中的某些特色,撰写调研报告。

猜你喜欢
课本剧跨学科维度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