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2023-03-07 07:17卢巧伦
天津教育·中 2023年12期
关键词:圆锥圆柱整体

卢巧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数学概念的联系性与整体性,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的内在逻辑,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整体教学强调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将知识融入有趣且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这有助于缓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而在实施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学生能够逐步建立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

一、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概述

大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大单元为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将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再局限于传统以知识点为单位的教学方式,而是将教学内容整合成具有逻辑性和整体性的教学单元。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

(一)教学要有整体性

教学要有整体性意味着教师需要将整个大单元的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教学过程。教师应该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和重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

(二)教学要有活动性

教学要有活动性意味着教师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探索。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系统设计教学内容

1.根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明確教学目标。

大单元整体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教师必须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关系,纵观整体设计教案,使教学目标能够反映大单元课程内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联合一年级上册“位置”单元进行教学。两者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联系:第一,同一主题:两个单元都是关于位置和方向的学习,只是难度和深度有所不同;第二,基础知识的延续:一年级上册中的“位置”单元主要学习了平面上的基本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而六年级上册中的“位置与方向(二)”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维、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和方向;第三,学习方法的延续:两个单元都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操作来掌握相关知识。

因此,将两者整合为一个大单元教学时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平面和空间中的基本位置关系和方向,包括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等;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操作和思考的能力,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增强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意识。

(4)综合素质目标:通过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讨论、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梳理知识关联,形成具有逻辑性的教学单元。

大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逻辑性的教学单元,以促进学生系统学习。

仍然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这一单元为例,因其与一年级上册中的“位置”这一单元存在联系,即都涉及位置的描述和表达。一年级上册中的“位置”单元主要介绍了前后、上下、左右等基本方位,以及如何用这些方位词汇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而六年级上册中的“位置与方向(二)”单元则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更复杂的方位概念,如北、南、东、西等,以及方向角度的概念,如角度、旋转等,用来更精确地描述和表达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梳理两个单元的知识关联,形成具有逻辑性的教学单元:第一,确定共同主题。两个单元的共同主题是“位置”,因此可以将它们整合为一个关于位置和方向的教学单元。第二,分析知识内容。仔细阅读两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了解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要求。第三,寻找联系点。在两个单元的知识中找出它们的联系点。例如,一年级上册中的“位置”主要涉及平面上的位置关系,而六年级上册中的“位置与方向(二)”则涉及二维、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和方向。第四,设计教学顺序。根据联系点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顺序,可以从一年级上册中的“位置”开始,先让学生掌握平面的基本位置关系,然后逐渐引入二维、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和方向。

通过以上步骤,教师可以有效梳理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这一单元以及一年级上册“位置”这一单元,从而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位置和方向知识提供支持。

(二)高效开展教学活动

1.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不断打破思维定式,从而在自主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基于教学对象是年龄尚小,各项思维能力发展尚不完全的小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和答案不唯一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联系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因为“圆柱与圆锥”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而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的“认识图形”部分初步学习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到了六年级下学期,学生将进一步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测量方法,其中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意味着学生需要运用他们在一年级所学的关于长方形的知识来理解和构造圆柱。此外,学生还会学习到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联合这两部分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圆柱形、圆锥形等。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从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立体图形吗?”以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单元中对图形的分类知识。学生可能会回答圆柱形和圆锥形是立体图形。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你能说出立体图形的特点吗?”引导学生思考立体图形的特点,并与平面图形进行比较。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性,并提出问题:“谁能总结一下圆柱和圆锥的形状和结构?”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答案不唯一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学们知道如何用一张纸折出一个圆柱或圆锥吗?你们知道圆柱和圆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吗?”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和圆锥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总之,在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一年级上册中“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以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大单元整体教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部分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有限,很容易出现找不到学习重点的问题,而团体性活动则可以将不同素养的学习个体组合起来,他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监督,从而增强每个参与者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仍然以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和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的大单元整体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要考虑学生的数学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学生,以实现优势互补。其次,教师为每個小组布置任务,让他们合作完成,如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并观察它们的特点和形状。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察结果。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其帮助和指导。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述圆柱和圆锥的形状,并用图形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特性。最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和展示。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PPT、图片、模型等。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教师也可以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改进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知识点,培养其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评价形式多元化

1.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由于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评价标准多元化,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他们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整体性和细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不断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二)”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联合六年级上册中的“百分数(一)”这一单元进行教学,首先,在开始学习新的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上册中“百分数(一)”的相关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百分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规则等,如“你们还记得如何将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吗?百分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特点?”以帮助学生巩固对上册内容的记忆。其次,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并引导他们进行及时反思和总结。例如,当学生遇到一个难题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觉得这个问题最大的难点在哪?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能够让学生自主思考,找出解题思路和方法上的不足之处。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示活动。学生可以与同组成员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互相学习和借鉴。如此一来,学生能够一边学习一边反思,“俯视”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从而在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加强对自我的了解,以更高效地应对后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实施分层评价: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情况都有所不同,甚至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教学评价也要有相应的调整。大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教学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落实,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仍然以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二)”这一单元为例,在联合上册的“百分数(一)”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评价时,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更高的评价标准,除了正确计算百分数的转化、比较大小以及解决问题外,还可以要求他们灵活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解题过程和思路;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评价时关注他们对百分数概念的理解程度、运算的准确性以及解题思路是否清晰;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提升。评价时可以以基 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依据,如能否正确写出百分数的转化式、比较大小等。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百分数知识,逐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促进他们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中,系统设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梳理知识关联,形成具有逻辑性的教学单元,可以帮助学生更有序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注重过程评价和实施分层评价也是重要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圆锥圆柱整体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