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3-03-07 09:46杨梅
天津教育·中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核心区域

杨梅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自新课标落实以来,各学段和各学科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开始将学科核心素养纳入参考,并选择围绕核心素养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出调整,以便能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更多地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助力。地理是学生进入初中才开始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实践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球和地理的正确认知,同时完成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的兴趣和提升学生探究地理能力的任务,为学生之后的地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从核心素養的培养视角出发,结合大单元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探究初中地理教师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

一、大单元教学概述

大单元教学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强调教学的整体化,即为了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整合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与要素,保证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要素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为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提供助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大单元教学持续优化,已然发展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结合新课标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论解释和课堂上对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应用来看,如今的大单元教学可以被概括为一种以单元作为最小教学单位,由大概念统领、大情境支持、大任务和大问题推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递进性的基础特征。

在现阶段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需要在立足教材的同时不依赖教材,即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要注重对教材原有章、节、目、专题等分类模式的突破,将分散于教材各个单元的碎片化知识整合到一起,进一步探索课程中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以课程知识点的内在逻辑为参照来构建更完整的知识框架,站在整体视角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重构,以一个内部联系紧密的课程单元为基础来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从浅层学习到深层学习、从低阶思维活动到高阶思维活动的转化。

二、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和教学目标不同,所强调的核心素养也就不同,而不管是哪一个学段中哪一门学科的核心素养,都要满足两个发展需要,一是个人的终身发展,二是社会的持续发展。站在整体视角看各学科核心素养不难发现,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应当具备的品格和能力都可以被划分到三个主题下,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也是如此,其中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集中体现了地理知识的两个主要特征,映射了人地关系和区域地理这两个关键的地理知识模块,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对比起来则有着更强的综合性,主要指向学生的自主发展,尤其关注学生在学习与探究地理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基础。

(一)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也是地理课程中蕴含着的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内容,而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应当具备的人地协调观有着更明确的指代,即学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正确认知。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就需要落实在三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辩证看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二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三是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地关系问题,并学会如何协调人地关系。

(二)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研究地理过程中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人文、社会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本身就复杂多变,而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不同的地理要素又可以产生不同的组合,要想将地理知识研究透彻,必须学会用综合思维来思考问题。就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实践来看,教师也需要将培养重点落实在三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学科和地理问题本身的综合性,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二是引导学生站在时空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和演化,三是引导学生结合多个地理要素对区域地理特征及影响做出地方性解释。

(三)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指的是人们以空间中的区域为准来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区域本身就是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可以分别从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这两个方面入手来认识区域。此外,区域认知实际上也是学生分析和理解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而在对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同样有着不同的培养重点,包括对地球表层地域分析规律的研究与概括、对区域差异性和整体性的综合认知、对区域变化性和发展性的认知,以及对区域、国家的认同感的全球视野的形成。

(四)地理实践力

地理课程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而地理实践力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主要指向的是基本活动经验,即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动能力与科学品质,而地理实践力中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实践,实践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核心素养、感悟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在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中,教师主要可以结合户外考察、调查和实践这三种地理实践形式为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完成对学生实践意识、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

大单元教学是新课标明确提到的教学改革方向,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而设计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在包括单元主题规划、单元情境创设和单元任务设置在内的各个教学环节渗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或者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基础来推进单元主题、单元情境、单元任务的设计,借此提升大单元教学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适配度。其次,教师需要就指向具体核心素养培养的大单元教学活动要如何设计展开探究,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地理大单元教学活动进行灵活调整。

(一)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1.单元主题规划。

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作为最小教学单位的一种教学模式,而这里的单元与教材编排的单元并不完全等同,更多地是在教材基础上围绕单元概念和主题重新构建起来的课程单元。那么在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在单元主题的规划上更多地渗透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体性理解来确定单元主题,以拓展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例如,在对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单元重构中,教师就可以抓住陆地地形和海陆分布这两个部分的知识来提炼单元主题,基于对学生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这两项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单元主题确定为“海陆分布的历史变迁”,之后再结合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运动学说展开更深入的探究。

2.单元情境创设。

情境是大单元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与讨论地理问题的环境,还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而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情境时还需要更注重情境与学生知识水平、生活实际以及社会现实的联系,保证创设的情境不脱离学生的认知,以便培养学生的各项核心素养。例如,在以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为基础开展的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情境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对我国西部自然环境和经济规划的实际认知,借助一些真实的图片或视频完成单元情境创设,将学生真正带入新疆、贵州或黄土高原等区域情境中,探究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3.单元任务设置。

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任务和问题一样,在课堂上起到的主要作用都是推进教学,驱动学生展开对单元主题和单元知识内容的深入探究,与单元目标相辅相成。而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单元问题或任务时需要先确立一个明确的方向,即指向学生具体核心素养的单元任务需要以哪种方式呈现,有针对性地设置任务,保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实际提升。例如,在以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为基础设计的大单元活动中,教师设置单元任务时就可以分别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不同区域气候的共性与差异性、气候的区域分布情况等视角出发,分别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设置对应的任务,引导学生结合所给资料展开对气候的探究。

(二)指向具体核心素养的地理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1.指向人地协调观与区域认知培养。

在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上,教师需要将教学设计重心放在人地关系上,主要设计内容包括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结合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以及八年級下册第九章第三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课程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与黄土高原形成”为主题的课程大单元,站在自然与人文视角带领学生分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情况以及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以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同时以黄土高原地区的特征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

整体的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情况,二是黄土高原的形成、演变与发展情况,横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个领域。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给予学生来自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以引导学生展开对人地关系的思考。而在单元任务和探究活动的设置上,教师则需要首先从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即土地资源受到破坏出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探究,总结黄河途经区域的哪些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造成了破坏;其次从黄土高原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出发,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双视角探究当地的区域地理特征;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人地协调的角度出发对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提出建议,如牧民将放牧转变为圈养、农民在当地修建梯田、多种植草木、退耕还林等,然后基于黄土高原发展现状,从区域发展的视角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提出建议。

2.指向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培养。

在指向学生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围绕某一特定地理区域或地理现象设置实践类的教学活动,用一个完整的项目将课程大单元中的重点知识纳入其中,借助综合性更强的地理实践活动实现对学生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以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为例,教材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三个视角对中国主要产业的分布和发展做了介绍,那么在以“中国主要产业”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将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这三大产业在我国的分布与发展情况都展示在同一幅地图上,然后选定一个区域引导学生展开综合性更强的地理实践探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中国平面地图和立体模型地图,区域设定在西南这个地形相对复杂的地区,要求学生综合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地理信息展开对西南地区农业、工业、交通业分布与发展情况的实践探究,借助这种综合性的探究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立体的地理知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中最核心的关键词,也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教学要素和重点追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被渗透到每一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而就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活动要如何设计与开展而言,教师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即教师需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站在整体视角对课程内容展开细致且全面的分析,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浅层到深层的顺序构建新的课程单元,将内部存在关联的知识点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实现对知识点之间连接的强化,为学生建立起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核心区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