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从“命题探析”到“教学改进”

2023-03-07 13:22舒汴和
天津教育·中 2023年12期
关键词:命题情境素养

舒汴和

当前,中考科目设置不均衡,部分地区出现“一刀切”现象,与考试命题有密切关系。在初中教育中,考试命题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有力推动教育的进步。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测验,其考试内容与学科课程紧密相连,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着积极作用。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将考试命题重点由知识与能力转变为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本文以学生发展和语文学科这两大核心素养理念为基础,根据一些有价值的中考例题阐述中学语文命题在核心素养下的综合任务、思维过程和真实情境等基本特征,以推动语文教学素养立意,实现教学评的统一。

一、初中语文命题探析

新课标从核心素养内涵入手,对中学语文课程作出指示,这种观念和要求的转变也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变革。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提出教学评一致和优先发展、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命题要求。素养将成为语文命题的新时代烙印,且会对语文教学的素养立意起到反向深化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语文命题的素养立意特征,并主动落实到现实教学中。

(一)真实情境

情境命题是新时代的号召。目前,中学语文考试命题更多地集中在真实的情境上,一些事件和场景有可能并没有发生或存在一定的虚拟性,但是透露着诸多现实生活逻辑。尽管情境可能并不直接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但是仍然需要将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确保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浙江中考(2022年)运用各种文化因素打造了一个试题文化情境。温州卷试题:请你与班级同学一起将豪放风格的辛词做成集录。舟山围绕“我们正青春”主题引入了一个学习背景,也就是传承故事和传承文言文。虽然情境的虚构性和模拟性较强,但是活动背景和诗歌都是学生在语文教材中学习的内容,该考查任务特意引入了烂柯山景点,目的是凸显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同时,在命题设计上也体现出“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体验故事背后隐藏的情感与价值。这一情境任务融合了生活和学习逻辑,无疑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语文学科命题包含多种情节类型,且所选择和设置的问题情境内涵十分有趣、新鲜、多样,不仅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还能够驱动他们主动探索。

(二)综合任务

核心素养中整合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与方法,综合性显著。基于素养立意设计的语文试卷结构,主要是为了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由于真实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只采用单个诗歌阅读、应用文写作和小说阅读等知识难以解决,大多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为此,素养结构的中学语文试卷为考查学生创造性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完成项目的能力,设置了多样化的综合性项目。

温州卷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设置了包含“汉字辨析”“介绍词撰写”“标语拟订”等板块的综合实践内容。该情境以教材为创始依据,以综合、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学生的技能、知识、语言和思想情感能力为命题追求,目的是构建相互协调、融通的课程、活动和生活关系。这种类型的试题编制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试卷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设计思路,也是“做中学”项目化学习和学以致用理念在考试命题和试卷形式中的自然反映,同时体现了对素养立意命题的积极探索。

(三)思维过程

当语文命题以思维过程为研究焦点时,通常会安排一整篇或一组的文本材料和关联材料,并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这些材料信息的基础上,理解并提取相关内容,并进行文本内容和活动情境分析、总结和归纳,同时阐述自身的观点。这体现了以思维过程为重点的語文命题考查对象已经由简单理解与复制客观知识点,转变为学生研究情境问题和主观构建的形成过程。

“判断与解释”常用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2021年衢州语文中考卷试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中设置了情境试题“小文在烂柯山旅游宣传册中收录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适宜性”,关键不在于是否恰当,而是要评估烂柯山这一景点与诗歌主题是否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实际上,当学生试图分析这一问题时,需要综合各种知识来解释其背后的原因,这实际上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

“推断与评价”被视为最核心和最普遍的思考及题目测试技巧。学生在“推断”前需要先理解文本内容,通过推理现有的文本信息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如丽水卷(2022年)设置了以下现代文阅读题:邀请莫言的请柬中是否适合写“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要求学生阐述自己对一组分歧意见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又如,嘉兴和舟山卷(2022年)第18题再一次引用了中学生是否适合阅读《傅雷家书》的网络争议题,学生要从某个角度反驳网友观点,解答本题的前提是掌握李光和陆游两者的关系,连接纽带是学生日常阅读的陆游作品和本文的注释与内容,在某些情况下,学生可能会接触到其他的知识和经验,需要在整合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批判性的建设性评估,这种思考方式是高级认知能力中最为关键的一种。

(四)多元开放

命题评价需要关注多样性和开放性,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这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以核心素养为重点的中考语文命题更倾向于开放性任务和多元性结论,这在现实世界体现为人类生活的多元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形态。

例如语用实践题,宁波卷(2023)提供了船主、游客和环保者等主体对游船泄漏问题的各种感言。考生要在综合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再对话题“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题目结尾配有“写作助手”,有助于学生灵活处理、详略安排、自由选择。学生要在综合社会和自然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唤醒自己在构思和书写中的独特生活经历,从而思辨性地进行语言表达。

第一个问题主要用于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有助于促使他们结合自己的想象继续创作故事,而第二个问题则要求学生深入探讨“我们是否需要童话”。第一题:学生要自然、有创意地根据阅读材料续写故事,所以要准确认知故事人物的形象和内涵,并改变原有的故事架构。试卷以学生想象力为考查重点,想象并非胡乱编造,而是要不断地给人惊喜,还要凸显主题的价值。学生不仅要以此为基础,通过想象续写故事内容,还要灵活驾驭作品语言表现力。学生能否用语言呈现故事的画面感,能否使人深信不疑想象的现实意义,是最重要的创作得失衡量依据。

宁波中考语文试卷(2022年)的“静一点”情境在生活中很常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语境背景、问题解决方案的反思,最终形成合理表达;同时考查学生运用语言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中考语文绍兴卷(2022年)引用新闻素材构建了一个“歪脖子树挡道要不要挪”的议论话题,学生要按要求通过联想比较完成视角转化,通过理性思考提出与现实事件或现象相匹配的解决方案。

出题者在这一阶段主要关注写作的目标和意义,希望学生能够从一个批判性的角度审视和整理各种写作观点,并更加重视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语言应用技巧。试题设计注重考查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将其作为评价语文素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试卷中的创意性写作部分主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鼓励他们去深入体验、反思和感受。

从这些观察中可以看到,初中语文中考试题正在体现出应用和创新的发展方向,并且这种趋势正日益融合,试题的主要焦点集中在问题的解决技巧和真实的语言表达上。

在素养立意的命题背景下,应用性与创意性这两个主要表达方向呈现一种集中和统一的发展趋势,以解决问题和具体情境为依托,其载体是大量的复杂任务,以期让学生通过有深度、有价值的思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基于命题探究的初中语文教学改进策略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初中语文教师要参考中学语文2023年的课程方案和标准,围绕“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理念,以情境和核心素养为载体与导向,在强调教、学、评和语文教学一体化理念与总目标的基础上,明确并细化初中语文和语文新课标的学段要求,以单元教学和课时教学为落实载体。

(二)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要围绕语文课本和教参,全面开展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教学,不仅要落实好单元教学目标,还要通过探究、操练、归类、实践课后思考题、单元活动任务和综合性学习活动,找到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材与考点的关联性,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有效迁移能力。

(三)围绕命题特点构建各板块备考策略

1.积累。

教师要从音、形、义等层面切入,引导学生积累、分类、整理各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易错字词和古诗文,教授给学生古诗文名句、文字常识与文化知识的语境运用方法,更要全面发挥情境练习的作用,培养学生转化语文知识为素养的能力,确保他们可以正确书写字词、解释词语、辨析病句、默写古诗文名句、积累与运用对联、标点符号等知识,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阅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呢?写作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通过阅读能够对写作进行创新,这充分体现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辅相成性,两者都是必备的要素。写作若脱离阅读就如同无本之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积极开发、扩大学生多样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面,增加其阅读量,提升阅读品位。语文教师要减少题量、增加阅读课时、优化阅读教学质量、实施整本书阅读。这代表了语文课程以及语文教育思维的核心策略和根本纠正。

在初中阶段开展阅读教学与写作能力训练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二者有效整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与文本的深入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写作技巧,尤其是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阅读各种书籍,学生可以更全面、更独到地看待问题,提出辩证的观点,这也是揣摩题意,选择角度不可或缺的关键核心素养能力。

3.综合。

名著阅读是中考试题的载体,主要按照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衡量学生的素养水平。因此,语文教师要采用密切结合实际生活的命题材料,设置语文日常试题的文学体验命题、日常生活命题和跨学科命题,也可以基于个人、社会和学校等维度设置集育人价值和探究空间为一体的命题,以衡量学生的分类筛选能力、概括比较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等思维能力;设置指向合理探究结果的任务,重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此外,教师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关注该命题的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探究某个话题,从而强化学生的知识梳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与鉴赏能力等核心素养。

4.写作。

写作主要是对学生批判性思考过程的考查。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价值观初步建立的关键阶段,而这一时期正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底蕴的最佳时期。为了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深入思考,加强他们对家国责任的认识,并关心他们未来的成长方向。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设计有效策略,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深度,教师应该引导其深入思考自己的生命意义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可以根据以下关键点进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首先,拓宽学生视野,转变其固定思维模式。例如,在《秋天的回忆》一文中,“我的家乡是美丽而富饶的黄土地,这里有金色的稻谷,有金黄的玉米,还有金黄色的苹果……”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画面?教师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观点中获得了作文教学的深刻启示。这意味着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和视角,对同一主题进行全面分析,并以鲜明、创新和有价值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多角度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形式,初中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拓展写作思维,培养其良好的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如果教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多角度的作文思维训练,那么就有可能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协助学生灵活应对中考试题,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语文素养。

其次,要用追问启发学生思维,提升他们处理作文素材的技巧。在指导学生作文审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其超越作文材料和题目界限,以提供的材料为依据,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和写作真意,要尽可能地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让他们推想自己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学生通过分析获得写作能力的发展,从而写出立意更深、更精辟的文章。追问思维体現的是由结果追溯原因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写出思辨性的文章。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写作教学对学生追问思维运用能力的培养作用,以拓展其写作思路,从而写出立意更独特的作文。

三、结语

分析中考语文试卷发现,语文考试过程本质上等同于语文学习、语言运用、思维发展的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还可以增强其文化自信。因此,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理念,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命题情境素养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