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创新策略

2023-03-07 13:22辛淑霞
天津教育·中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评价语文

辛淑霞

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教学顺应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满足了语文“教”与“学”的实际需要,促进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要以单元大概念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规律,针对教学资源、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任务等板块进行全面整合与重构,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探究、体验与实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及创新策略。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大单元教学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的新样态。初中阶段,语文是一门基础科目,教师针对大单元教学进行全面研读与深度解析,有助于优化语文教学结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搭建一个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革新教学观念,以单元大概念为核心,梳理与统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凸显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深刻感知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深度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促进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立足新课标,大单元教学的运用为初中语文教学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大单元教学化零为整、轴贯始终,推动语文课程教学从零散走向系统、从片段走向整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实现了语文教学高质高效发展。

从教师的层面来说,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能够有效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方式,彻底摆脱之前单一、固化的教学形式,引导教师从大单元角度来思考教材内容,积极钻研单元中每篇文章的作用及内在联系,全面明确单元知识层级,凝练单元大概念,将部编版初中语文中“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有机结合,推动了教学安排与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搭建了更为宽广、自由、立體的教学空间,有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语文教学效能,深化了语文教学改革。

从学生的层面来说,大单元教学促成了语文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综合化的构建,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提取、记忆与延伸,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认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大单元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学习语文、体悟语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究的转变,加速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指引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生活中进行迁移运用,达成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创新策略

(一)确立单元主题,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主题的提炼为初中语文“教”与“学”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大单元教学视域下,语文教师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规律,认真研读单元教材编排,理清单元脉络,确立单元主题,详细探寻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依据学生实际学情科学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使之前零散、枯燥、碎片化的知识变得有序、整体,增强课程之间的衔接,为语文单元教学活动有序、高效展开奠定基础。

例如,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既要注重对单元主题的提炼,又要积极探究与单元文章内容相关的人文学科资源,全面实现单元内容的拓展与整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说明文单元,人文主题为“文明印记”,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教师可以确立单元主题为“寻文明印记,探事物说明”,从本单元《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课文出发,一步步介绍中国建筑、古典园林、动物的生命历程、艺术画作等知识。同时,教师要依据单元主题及课文内容深入挖掘课内外资源,可以将陈寿儒的《夜宿卢沟观晓月》(节选)、罗英的《中国桥梁史料》等资料融入单元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展开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厚植学生的文化积累,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这样的单元主题提炼与单元内容整合使学生能够在主题明确、结构鲜明、内容丰富的教学指引下顺利认识到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大单元概念,为后续单元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真实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背景下,作为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整体语境,课堂情境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大单元教学视域下,课堂情境的创设能够拉近学生与语文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指引学生在真实鲜活的情境中去学习和领悟语文知识与人文内涵,有效形成有深度、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促进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质量高效提升。

例如,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人文主题是“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及教学设计,基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创设不同的情境。在第一阶段“读新闻,解时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一个生活化的真实教学情境,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形式为学生呈现最近的热门新闻话题——核污染水排海的系列新闻报道,增加学生对“新闻”的熟悉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领学生在单元文章的阅读中了解新闻六要素,梳理不同的新闻体裁,掌握新闻阅读方法。在第二阶段“我是一名新闻小记者”中,为了更形象生动地展现新闻采访的过程及方法,教师可以借助电子大屏幕直观呈现一段央视新闻记者的采访视频片段,营造一个具象、有趣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新闻稿件的撰写”形成有力启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在第三阶段“报纸面面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报纸的小秘密”互动问答,塑造拟人化的卡通报纸形象“报报”,在“报报”的带领下展开一场探秘之旅。这样的真实情境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互动,加深了学生对报纸制作、新闻稿件撰写等知识的认识,促进了单元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三)设计单元任务,深化学生探究体验

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单元主题及内容,注重以生为本,全面优化设计单元任务,搭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凸显任务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循序渐进中引导学生走入语文大单元学习中,激发学生思考与讨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深化学生的探究体验,使学生在由浅入深的学习中充分感受作品的情感与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本单元的文章内容都与“生活回忆”和“重要他人”有关,前两篇是回忆性散文,后两篇是人物小传,它们拥有很多共同特点:都以记人为主,内容真实,事件典型,同时注重艺术表现。几篇文章在人物刻画上各有特色。结合本单元主题及写作要求,教师可以设立大单元教学任务——“重要他人”人物主题馆,并灵活设计一系列的单元学习任务群:

第一,资料“寻踪”——名人主题馆初构建。学生初读四篇文章,并结合课文内容,利用网络资源的辅助来了解文章中的人物(藤野先生、朱德、列夫·托尔斯泰和 艾芙·居里等)的基本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讨论,理清文章脉络,总结文中典型事件与人物形象特点。在此过程中,筛选能够反映人物特征的名人主题馆陈列物,填写陈列表。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说一说印象最深的一位人物,并阐明原因。

第二,巧“设”展馆——名人主题馆“新”布置。在前期任务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创意及想象力,依据每个人物的特征、情感、事迹等认真规划名人主题馆的设计,包括人物肖像、场馆色调、场馆命名、陈列词、导游词、音乐、宣传册设计等方面的筛选与确认。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评选。在实际的讨论与商议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如何选用平凡小事展现人物伟大的手法。

第三,“他们”来袭——名人主题馆微展览。学生依据本单元所学知识自主完成人物小传,并策划微展览,在实践中深化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单元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既能有效梳理教师“教”的方向,又能让学生“学”得更精准、更高效,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取得显著成效,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思考与探究中逐步构建出整体单元知识架构,丰富了学生的人文内涵,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了单元教学任务有序完成,促进了语文教学优质发展。

(四)优化单元作业,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随着“双减”政策及新课标的实施,作业的优化设计成为焦点话题。在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全面分析实际学情和教情,依据单元主题及教学计划布置单元作业,以项目化的形式(如基础作业、选做作业、实践作业、跨学科作业等)进行系统推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民俗风情”,囊括了四篇文章,从不同时代、不同生活场景体现多元的民俗现象与文化。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依据单元主题“赏中国民俗,扬传统文化”,结合整个单元内容布置“你说我讲,民俗文化大家谈”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并借助网络、书籍或家长交流等途径搜集家乡民俗文化,在课堂中进行分享。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文章,梳理问题:每一篇文章的作者是谁,讲述了哪些民俗现象?展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在正式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布置基础性作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填写“民俗知多少”表格;选做作业:从表格中任选一项民俗,制作“推荐卡”;跨学科作业:基于前期学习的积累,以“传承民俗文化,志做新时代青年”为题,写一篇有关自己家乡民俗文化的文章,可以融入绘画、手工、泥塑等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实践作业:组织民俗推广大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民俗文化传承者”为主题录制微视频,介绍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宣传家乡民俗,用自己的创意与感悟绘制一幅精彩的民俗风情画卷。这样的单元作业布置与课程教学環节进行了有效衔接,优化了作业内容与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聚焦教学评价,提升单元教学成效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在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设计单元课时学习评价表,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有意识地将评价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促进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推动评价主体多元化,以评促学、以评促思、以评促优,切实提升单元教学成效。

立足大单元教学,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并明确每一个单元的特点,以及每一个单元中每一篇文本的特点,将单元学习任务单与教学评价相结合,确立不同层级、不同侧重的教学评价,使评价彰显过程性、全面性、发展性等特点,形成多元化的评价形式,能够通过评价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为之后的教学安排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为单元教学评价注入了新的生机。以评价主体为例,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的便捷功能,将师评、生评、自评、家长评等评价主体相融合,使教学评价更全面、客观。除此之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认真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细致梳理学生的优缺点,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持续性和精准性,以评激学、以评提质,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语

学无止境,行以致远。新课标背景下,开展大单元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与时俱进,及时革新思想,依据课标把握教材,以大单元教学为基础提炼单元主题,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单元任务,优化单元作业,完善教学评价,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评价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