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体育走班制的研究述评

2023-03-07 06:14吕祥文景元美
少年体育训练 2023年5期
关键词:走班制专项体育教师

吕祥文,景元美

(1. 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上海 201100;2. 上海市闵行区莘松小学,上海 2011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0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要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至少一项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目标。为了对传统体育课堂进行改革创新,为了更好地实现体育课堂走班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体育走班制教学是当下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探索领域,是实现《纲要》提出的“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这一重要目标的体育课改要求。

综上所述,体育走班制是实施国家相关文件要求的一项举措,也是“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的有效手段。对体育走班制的研究,不仅可以让学校层面认识到其重要性,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长久地参与体育运动。

1 文献概况

在中国知网(CNKI)以“体育走班制”为主题进行搜索,共搜索出相关文献177篇,对全部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如图1所示的发文量变化趋势图,从中可以得出关于体育走班制的研究总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以发表年度(近10年)、文献来源(主要以体育类核心期刊和硕博士论文)等进行筛选后得到文献59篇;最后以主题为“体育走班制”“中小学”和文献下载量等进行筛选,得到相关文献27篇。

图1 体育走班制发文量变化趋势图

2 我国中小学体育走班制的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本文从体育走班制的内涵、价值、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及实践4个方面进行研究。

2.1 体育走班制的内涵研究

张长思等(2022)研究指出,体育走班制是将同一年级的体育课排在同一时间,上课时打破行政班级,学生选择不同的运动专项并组成专项班,学生在该班进行专项课程学习,其特征是选择性和专项化。袁曦和张长思(2021)认为,体育走班制是将同一年级的体育课排在同一时间,打破传统行政班级,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的体育教学形式。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的“体育专项走班制”,与上述体育走班制内涵几乎相同,因为两者含义与内容极为相近,所以本文不做区分,统称为体育走班制。“体育走班制教学”“走班制体育教学”是与体育走班制紧密关联的概念表述。当前,学术界并未对三者进行较为严格的规定和区分,时常混用。但从表述逻辑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走班制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或班级组织模式,而“体育走班制教学”“走班制体育教学”则是在这一组织形式或组织模式下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

综上所述,体育走班制与“体育走班制教学”“走班制体育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从逻辑和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体育走班制属于上位概念,它的下位概念包含“体育走班制教学”和“走班制体育教学”,也就是说“体育走班制”与“体育走班制教学”“走班制体育教学”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2 体育走班制的价值研究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走班制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黎明珠等(2021)把体育走班制的价值总结为能够实现学生运动项目的专项化学习;促进体育多样化教学与层次化教学;促进“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打造“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体育特色;实现体育教师的“一专多能”;有利于大、中、小学课程的有机衔接。毛振明等(2018)在研究中总结了“体育走班制教学”的优点为促进形成一校多品、一生一长、一师一专、一项多队和多学段一体化。邹川(2020)在其研究中得出,体育走班制分层教学的价值特点包括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得到提升;针对性强、满足学生兴趣发展需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的进取和提高。王有基(2021)指出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价值意义在于学生能较大程度地提升运动技能并能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教师能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走班教学能够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且促进体育校园文化建设。陈长年等(2018)总结走班制体育教学的价值,“走班制”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的锻炼意识得到提升;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走班制的价值可以概述为以下3个方面:学生方面,促进学生体育各方面的发展,如身体素质的提升、技能的熟练掌握等;教师方面,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方面,打造中小学“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体育特色、促进体育校园文化建设等。

2.3 体育走班制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的研究

体育教师是实施体育走班制的关键一环,实施体育走班制需要体育教师拥有什么样的教学能力,是本文需要厘清的关键问题。

袁曦和张长思(2021)在《“体育走班制”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结构论析》的中指出,体育走班制教学组织特征包括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单元加大化、课程项目选择化、教学组织凝聚化、学习过程系统化和教学方法灵活化,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应具备专项运动理论知识、专项运动能力、挖掘利用教学资源能力、专项训练指导能力、教学方法创新能力、竞赛组织安排能力、高度职业热情构成的专业化教学能力等,以满足体育走班制教学的现实需求。体育走班制的一些组织特征必定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可以倒逼体育走班制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张长思等(2022)认为,体育走班制教师专项化教学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开展体育走班制教学需驾驭所教授的运动项目、对该项目进行超大单元设计和执教的能力。体育走班制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专项化、运动项目学习的可选择性、教学过程具有精细网格化的教学组织特征等,要求体育教师具备专项运动能力、超大单元(教程)内容设计能力、专项教学训练能力、竞赛组织安排能力、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能力、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及职业热情构成的专项化教学能力,以满足体育走班制教学的现实需求。

综上所述,实施体育走班制教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专项运动能力、专项运动理论知识、专项教学训练能力、挖掘利用教学资源能力、超大单元(教程)内容设计能力、教学方法创新能力、竞赛组织安排能力、高度职业热情构成的专业化教学能力等。

2.4 体育走班制的实践研究

薛志学(2021)在研究中指出,开展走班制的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在选项课和走班制的作用下学生选课容易出现盲目性和功利性;二是课程安排缺乏合理性,教学计划落实不到位,导致学生不固定,教师课时不统一;三是教师实施教学时整体效率较低;四是学校的场地设施不足。针对以上的问题,薛志学提出,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确定项目内容,科学设置走班时间,确定班级学生和任课教师,合理分配教学场地及器材;落实体育育人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加强走班制教学体系管理,加强走班制教学评价改进措施。

邹川(2020)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实施体育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关键是提升师资水平;同时学校的硬件设施、管理机制需完善;另外,还需建立、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基于此种结论,该研究者提出了双流中学实施体育教学“分层走班制”的建议: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学校需要投入硬件设施,健全管理机制;三是教师需创新教育评价形式,大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丁志强(2019)在实践研究中指出了走班制体育教学的不足:运动项目开设不足、场地不足;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与上课时间有冲突;教师会产生标签效应:在走班后,体育教师对学生的首次印象来自于点名册,教师一般会根据标签形成不同的期望值,从而影响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充分发展。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走班制体育教学的建议:学校进一步优化场地,充分合理利用现有体育场地与资源;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强对运动队文化的认识;体育学科可尝试采用学科能力分层模式,与文化学科分层模式接轨。

综上所述,各研究者主要从3个方面论述了体育走班制。一是取得的成效:从文献中可以看出体育走班制实施后,不管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二是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场地、师资、排课、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三是给予的建议方面:各研究者主要是从对应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和建议。

3 反思与建议

3.1 反思

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现有体育走班制教学研究具体、详实的案例研究得较少,而且研究的学段多是中学阶段。由于中学生与小学生的学情不同,中学阶段的研究虽然能给小学阶段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但还是有诸多方面不利于相关研究者参考。

其次,现有体育走班制教学研究缺少评价研究。龙克威等(2019)指出,体育走班制教学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课教学,除了体质健康测试是基本要求,还需要新增考勤与专业测试的评价体系,需要将考勤纳入评价体系中,这也是学生运动参与、安全保障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体育走班制教学评价需要更多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走班制的实施。另外,对于教师的评价也是该研究中欠缺的部分。

最后,现有体育走班制教学缺乏跟踪研究。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的长期坚持能够带给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带来怎样的变化,没有相关的研究报告。毛振明和杨够(2018)在“北京体育联盟校”中是对不同年级进行的某一学期或学年的实践,而不是研究一批学生从低年级一直持续到高年级。本文认为,体育走班制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才能够显现出其对各方面的影响,因此,跟踪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

3.2 建议

对体育走班制后续研究的一些建议: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出台相关政策,利用政策导向来促进体育走班制的发展。同时,教育部门可以联合相关体育部门、各学段体育研究专家等来制订适合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育走班制模式。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体教融合”政策,借助外部力量来解决校内的师资问题。引进外部力量,增强师资的同时,要做好教练员、教师的评价工作,从而促进体教融合发挥良好的作用。体育走班制的有效实施,体育教师是关键的一环,但大部分的体育教师缺乏理论和技能的支撑。因此,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显得尤为必要。后续可以加大对开展体育走班制学校体育教师的相关培训。

4 结语

结合我国研究现状,只有在充分理解体育走班制内涵、价值、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及相关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学段、教材目标的定位和新课标的要求等,才能更好地把握体育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实施,从而有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和新课标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猜你喜欢
走班制专项体育教师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