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才能把经典读好

2023-03-08 22:48
读报参考 2023年8期
关键词:水浒教育厅批判性

不久前,有网民在浙江省政府网站留言,建议把《水浒》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该网民认为,《水浒》惡毒污蔑丑化女性,情节极其不合逻辑,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对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作出回应,从《水浒》的文学价值、作为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以及其丰富的教育价值三方面解释了该书入选教材的原因,郑重表示,重要的不在于“读了什么书”,而在于“怎样把每本书读好”。

虽然教育部门已经作出回应,但对这一建议背后的心理仍有辨析的必要。

客观来说,按照现代的法治观念和文明信条,《水浒》中的一些情节的确存在价值取向问题。该网民对《水浒》的几大批判点,就是用现代的观念去分析过去的问题。阅读经典需要与时俱进,也需要保留“老眼光”。随着社会进步和价值取向的变化,经典可能会存在不合时宜之处,但其中对时代的展现、对社会的剖析、对人性的刻画,加之精彩的文字表现能力,总能在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该网民完全可以不喜欢《水浒》,也可以从学术角度加以批判,但偏狭的“禁书”思维必须破除。讨论经典是每个时代的必修功课,但重估经典不是放弃经典,不然历史何以存在、文化何以立足?即便在“老”作品中发现了“新”问题,也应该客观对待、理智引导,而非因噎废食、一禁了之。

对当代人来说,阅读经典当然不是照搬,可以批判性思考,也应该引导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去糟取精。《水浒》既是经典,就应该大大方方引导青少年阅读;即便《水浒》存在瑕疵,也无须担心有青少年因此误入歧途。孩子没有想象得那么脆弱。在探索与思考中,孩子们才有机会不断增强辨别力和判断力;在包容式的阅读中,孩子们才能对这个世界多一份真实的认知。正如浙江省教育厅回应中作出的解释,《水浒》这样一部经典作品不管在文学性还是教学上都有着丰富的价值,加以引导更有助于学生阅读思维乃至个人发展。青少年读者不仅可以从中看到历史发展的演变脉络、故事本身的跌宕起伏,更能对社会与人性多一些体察。不管是认可还是反对,都能在研究与讨论中得到超出作品本身的收获。

《水浒》是不是一部“毒小说”,不能由该网民说了算,也不是由几个专家说了算。自它问世以来,一代代忠诚的读者其实已经给出了回答,又怎么能剥夺当代孩子们阅读《水浒》的权利?

(摘自《北京晚报》张悦)

猜你喜欢
水浒教育厅批判性
梦回水浒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之品味及思考
2014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年度排行榜
《水浒》求疵录二则
《闲看水浒》里的黑暗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