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03-08 17:15吕成楷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发展

吕成楷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22-23。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对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方面,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2],而新时代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实践探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实践方面新的发展,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展开,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际要求,探索新时代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崇高的追求和重要目标,这在根本上高于以往的任何社会制度,把对人的发展的关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而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始终是关注基于实践的现实的人,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146,这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两方面形成了一种统一,这就是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推动社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只有推动人在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类解放才能够得以真正实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目标,就要在社会发展的同时,逐渐使人们不仅在物质上得到满足,而且在精神和文化上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根本上把社会的良好发展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不同于其他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马克思主义对于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目标的确立,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基于对以往社会制度下人的发展的充分考察,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发展实际的充分考察后提出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提升,社会总体发展达到比以往历史阶段更高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甚至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405。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制追逐,经济利益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主导因素,企业等经济组织只关注利润和经济效益,人在生产过程中几乎等同于机器,大多数人只是在重复机械的操作。加上资本主义市场竞争导致了劳动力被视为一种商品,雇佣关系被视为商品交易,按照市场导向和奖惩机制,人们往往需要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地方,这助长了竞争、功利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此外,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不平等的分配方式,导致资源和社会财富被集中在极少数的大资本家手中,而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则严重缺乏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普通民众的发展受到限制。

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困扰人类几千年的发展难题,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公平、公正的体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物质方面的充分保障,同时关注人精神方面的发展需求,在根本制度层面消除各种歧视和不公,使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

(二)社会主义具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都得到空前提升,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展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力量,发展为了人民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目的及价值所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强调为人民服务,一切改革和发展都要以改善人民生活为根本要求,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断努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公有制、人民民主和社会福利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通过建立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公有制经济将生产资料转化为全体人民所有的财产,避免了少数人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的情况,促进了生产的高效运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平衡,避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无序和浪费。通过人民民主的形式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充分发扬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等权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健有序发展。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保障人民基本权益,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权益,提高全民的基础福利水平,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时刻倾听人民的声音,通过各种形式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维护人民利益。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要求,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发扬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倡导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从而增强人民的自信和自主精神。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所有这些都体现在国家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具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优势。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出发点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论及社会发展条件时指出,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形式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5]。也就是说,“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从社会总体发展的层面讲,以人民为中心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始终关注广大人民群众,从现实的层面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应当为人民群众提供充分的保障,使他们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同时,以人民为中心也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关键,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社会才能真正健康发展。所以,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保护人民的全面发展权利,创造条件和环境推动每个人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全面发展。

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所有这些都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并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导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正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出发点。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根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累和创造,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以人民为中心有利于保证社会发展始终沿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南,这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出发点,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对人自身的关注,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对作为整体的人民群众的关怀和尊重。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全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一)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3-24。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我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在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质量、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重要出发点,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高质量发展要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首先,高质量发展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经济条件和就业机会,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提高人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其次,高质量发展注重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健康生活条件,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健康权。再次,高质量发展注重推动社会、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全面发展,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生活质量。

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导向,实现发展和民生的统一,在统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方面,优先满足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根本利益,为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指出了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这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完全对应的,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协调发展,对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甚至是相互融合,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在社会整体发展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得以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在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7]269,而人的主体性发挥对于推动社会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吃上饭是最主要的,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8]315

物质文明发展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化的生产力为基础,通过科学技术、物质资源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推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人们可以通过物质文明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更好的教育资源、更优质的生活条件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从而增强人们在思想、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修养。从人类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层面讲,物质文明的良好发展可以有序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环境,从而改善人类居住的环境,减少污染,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当然,只注重物质文明发展对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加强精神文明发展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发展。精神文明发展通过营造文明的社会氛围,强化公民的文明素养和文化自信,共同守护文明底线,能够创造更好更文明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三)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理念贯穿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过程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规模和丰富的资源,对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我国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随着国际合作和交流机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取得成果,为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有利于我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理念贯穿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其本身就要求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始终关注并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内容方面,始终要关注经济建设和人的发展需求相协调,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人文环境的建设,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总体跃升。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理念贯穿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是对现代化的一种期待,因为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发展。比如,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如何更好地提升人的综合素质,需要特别关注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相关领域的发展,包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培育各方面的人才,加强食品安全确保人的健康,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解决“就医难”等。在强化社会保障方面,需要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和福利,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新时代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探索

(一)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打好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9]。物质基础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必备条件。物质基础主要包括物质资源、社会劳动成果、社会保障等方面。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充足的物质资源,物质资源匮乏必然限制甚至阻碍人的全面发展。充足的物质资源能够确保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物质条件。物质财富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而且能够提供更高层次的产品和服务,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保障也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良好的社会保障措施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生活保障,从而能够使人们更好地投入到个人的发展当中。

当前,高质量发展是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8。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建设,实现国家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推动经济更好发展,国家整体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提升国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在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打好物质基础的进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指引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同时也反映在精神方面,这就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指引。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7]557。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对人的处世态度和行为准则产生根本性影响。

世界观涉及到一个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认识,包括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等的整体理解和认知。在世界观的指引方面,要深入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以最科学、最进步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对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思想认识方面能够起到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人生观涉及一个人对人生的价值判断及基本看法,关系到一个人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认知和理解,是一个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等方面的深刻思考。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必须把自身融入到社会的发展当中,人生价值在于为社会作出贡献,人生价值的实现建立在服务社会的基础上。价值观是人对事物的认定、是非判定的一种思维取向,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等特点,反映出人的认知和需求状况,对人的动机有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1]44,我们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4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44。所以,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精神层面的富足并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三)推进文化建设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马克思指出,人在满足精神需要时,“这些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一般的文化状况决定”[7]269。良好的人文环境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传递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引导人们以诚实、正直、勇敢、礼貌、爱心等美德为准则进行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另一方面,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音乐、戏剧等文化艺术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激发人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促进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提升,同时对人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总的来讲,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素质,甚至能够影响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我们以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而坚实的基础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1]。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挖掘祖国文化宝库,增强人们的文化气质和对文化的感受力。同时,通过大力发展优质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与合作中推进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人文环境,更好地满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四)完善制度建设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12]104。制度建设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非常重要,制度建设也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制度建设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包括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道德等各方面的发展进步,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完善的制度建设能够为个体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包括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使每个人都能够在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促进其自我提高和进步。完善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公平竞争,使每个人都拥有公平的竞争机会,使个体的才华得以充分发挥。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方面的保障,使每个人都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保障。三是要通过制度建设促进财富分配的公平合理,缩小贫富差距,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更好的环境,支持人们更好地发挥才能和激励创新。四是要制定和落实人才政策,鼓励创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教育、科技和人力资源的相互配合与整合,充分激发个体能力的全面发挥。通过这些措施,从不同方面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为人们提供全面的有力的制度保障,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五)着眼长远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长期任务,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起到重要保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12]209。“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8]544。可持续发展机制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框架,通过建立绿色制度和政策、加强环保监管和控制污染、推广清洁能源等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机制能够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正、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医疗卫生等方面提供支持,通过促进就业、提高教育普及率、完善社会福利体系等方式,推动社会的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机制强调环境的可持续性,通过保护自然生态,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环境等,建立环境保护和管理机制,促进可持续生态系统建设。

为了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推动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制定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制定一系列长期性、可持续性的发展政策,从经济、社会、环境等角度促进社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加强科研力度和技术创新,政府和各界要鼓励创新和研发,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等,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践行到科技创新领域。四是要提高公众意识,增强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了解和认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和生态保护,营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五是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包括支持环境保护、推进公益事业、落实员工福利等方面,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一个集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结语

新时代为我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和条件,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持续探索。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只有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幸福,社会才能实现长足进步和繁荣。因此,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和福祉,不断深化改革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激发每个人的活力和创造力。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前行,不断探索,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中国新现代化论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