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林业栽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3-03-12 08:24
新农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植被林业病虫害

李 霞

(甘肃省卓尼县叶儿林场,甘肃 卓尼 747600)

现如今的林业建设与规划,应按照多元化的理念去实施,继续按照单一的、局限性的方法开展工作,不仅无法得到卓越的成果,还有可能造成更多的问题,届时产生的损失非常严重,对未来的发展也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林业栽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时,应进一步把握好栽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不同的病虫害,按照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去解决,加强栽植技术的创新,改善病虫害治理机制,从根源减少病虫害。

1 林业栽植与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现阶段的林业栽植项目、病虫害防治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为了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成绩,要进一步把握好林业栽植与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林业栽植前,要对栽植的区域仔细的分析和调查,对水土情况和气候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这样才能对栽植的每一个步骤科学的规划,促使栽植工作给出更多的依据,把握好栽植的可靠性与可行性,避免盲目的栽植,为将来的栽植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加强病虫害的有效识别,除了要明确病虫害的类别,还要在防治的过程中按照季节防治和多元化途径防治完成,控制病虫害的规模,尽量维持林业的生态平衡。林业栽植与病虫害防治要及时获取最新的情况,加强病虫害趋势分析,通过信息化方法进行准确的判断。

2 林业栽植与病虫害防治的问题

2.1 栽植方案不健全

林业栽植的方案并不健全,很多区域对栽植工作的认识并不高,长期栽植的过程中无法得到显著成果。栽植工作开展之前,对森林覆盖率没有深入了解,栽植的类型和栽植的范围,总是按照经验模式开展工作,容易导致栽植的可靠性下降,很多植被的成活率并不高。林业栽植时未能够加强地方水土资源的勘察调研,对栽植品种的适应能力没有合理评估,栽植工作比较盲目。栽植方案的实施,确保后续的保障手段,前期栽植以后,对于保护性的措施没有及时执行,在外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栽植的漏洞增加,前期的投入并不能得到较好的成果。栽植方案的问题,应按照科学的思路进行转变,对栽植的每一个环节积极的把控,促使长期栽植工作,能够朝着预期设想的方向进步,由此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2.2 病虫害防治意识较低

林业的病虫害防治一直是比较头疼的问题,病虫害的类型比较多样化,同时防治的难度较高,各类病虫害往往集中出现,因此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病虫害防治的意识并不高,很多地方对于病虫害的调查能力和科研能力比较低,总是按照单一的药物杀虫方式来应对,长此以往,导致病虫害出现了强烈的抗药性,而且各类植被受到药物的影响较高,并不能合理生长,出现了此消彼长的问题。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没有投入最新的技术和设备,病虫害的规模表现出居高不下的特点,而且受到季节的影响不断减弱,原有的季节性病虫害,开始表现除全年性病虫害的现象。

2.3 林业生态塑造不强

林业栽植与病虫害防治的时候,发现很多地方的林业生态塑造并不强,多数林业生态的打造,依然是按照陈旧的经验去开展,没有把握好生态的特点,对于林业的发展也没有进行合理的优化,最终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林业生态塑造前,缺少科学的分析,不同区域的生态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大家似乎完全按照成功案例去套用,并没有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充分的掌握,所以在林业生态的打造上并不能给出较多的依据,各项工作的衔接都没有得到显著的成绩。林业生态塑造的时候,缺少生态的有效评估,对每年的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生态补救等,未能够按照协调的方式去把控。

3 林业栽植与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3.1 完善栽植方案,提高森林覆盖率

林业栽植工作的开展应逐步完善栽植方案,持续提高森林的覆盖率,最大限度确保林业的综合建设给出更多的选择。林业的栽植工作,要选择易成活的植被类型,持续增加栽种的面积,确保各类栽种的植被快速发挥出生态作用,加强林业生态的基础保障,改善林业发展方向,提高栽植植被的成活率,塑造林业内部生态微循环,逐步稳定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和区域污染问题,为林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另外,林业栽植方案实施前,要对林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脆弱区域重点关注,按照长期栽植、长期养护的方法去改变生态脆弱区域,推动林业项目稳步发展。林业的栽植工作,应持续的维护和调整,比如根据天气变化和环境变化,加强树木的修剪,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植被合理搭配,避免造成植被相互竞争的问题,要充分掌握好植被的生长规律。森林覆盖率提升以后,要加强各类资源的合理应用,激发森林的生命力,促使森林植被的发展,可以不断的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栽植工作的实施,一定要做好长期准备,对外部的各类特殊情况有效识别和预防,减少隐藏的问题。林业栽植的时候,还要禁止乱砍乱伐,加强封闭管理模式,严格履行国家的相关规范。

3.2 加强病虫害防治创新,实施多元化防治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进行革新,坚持在防治的创新力度上不断加强,尽量按照多元化的方式去防治,既要从源头进行治理和解决,又要从后续的维护角度进行优化,促使病虫害被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避免对林业项目造成大范围的破坏。在病虫害防治技术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加强林木建设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最天然、最无害的防治方法是利用害虫的宿敌展开防治通过,通过食物链的竞争与猎食关系来寻找害虫的宿敌,并平衡害虫与宿敌的数量,打破害虫的生态组织结构,平衡林木的生态系统。除此之外,还能通过细菌和真菌损坏害虫的大本营,让害虫没有生存空间,但必须保证这些真菌与细菌不会影响木林的正常生长。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应加强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有效融合,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有效治理,破坏病虫害的繁殖机制,减少虫卵的影响,对季节性病虫害彻底解决。

3.3 加强林业生态塑造,改善生态循环

林业栽植与病虫害防治的体系不断完善,日后的生态塑造是重中之重,要尽量改善生态循环,促使各个地方的林业生态发展得到突出的成果,避免同类问题反复出现。林业生态塑造时,应切实把握好林业的特点,我国南北区域差异较大,林业生态应结合地域特点,按照个性化的方法去塑造,这样才能实现生态多元化的目标,为林业生态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保障。林业生态的塑造方案,应开展系统化的评估分析,减少生态的隐患,对生态的每一个影响因素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应对,让林业生态的防护能力不断加强,对外部的各类破坏问题科学处理,由此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林业生态循环方面,要保持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坚持加强各类污染物的有效处理,避免造成持续性的损失。

4 总结

现如今的林业发展规划,已经进入到全新的时代,林业栽植与病虫害防治方面,基本上告别了单一的手段,整体上的发展可行性较高,取得的综合成绩也比较显著。今后,要继续对林业栽植与病虫害防治的每一个环节科学把握,系统化分析各项工作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对林业栽植和病虫害防治,按照同步方法去落实,坚持在各项工作的安排上进行合理的转变,杜绝各项问题的反复出现。林业栽植与病虫害防治的时候,还要培育专业的团队,鼓励大家研发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在林业的综合发展过程中给出更多的保障。林业栽植技术应加强实验室最新成果的有效利用,观察栽植过程中遇到的风险问题,提高栽植品种的抗病虫害水平,对区域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控制,改善生态循环机制。

猜你喜欢
植被林业病虫害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land produces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