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综述

2023-03-13 00:12黄维民杨江浩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黄维民 杨江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①,为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南。近年来,关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相关领域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对其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内涵与价值、铸牢困境与进路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回顾,有利于全面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的深刻内涵并以此指导实践。

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多重时代动因,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其本体和形成前提。科学界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明确的实践参照。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从其元概念 “民族” 开始,逐一厘清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的概念。

关于民族的概念,有人从共同体或共同特征视角加以研究和界定。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 “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②而蒂芬·格罗斯比认为,民族这个共同体是具有亲属关系的,亲属之间因出生境况的相同因此具有密切关系,民族也是如此,是具有密切关系、共同的地域和有时间深度的共同体。③斯大林则从整体论视角提出了民族的概念,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④国内大多数学者认同民族是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稳定共同体。⑤

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梁启超先生在他1902年发表的《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当前官方政策文件中提到中华民族时,将其解释为: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对我国各民族的统称。⑥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夏鼐先生在其1962年出版的《新中国考古书》一书中最早提出。1989 年,费孝通提出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理论,即 “你来我去、我来你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⑦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⑧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有研究认为是对中华民族概念的深化与超越⑨,是中华民族概念经过时间化、政治化、社会化的结果⑩。学者们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中华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结果。何雄浪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命运共同体。⑪严庆认为, “中华民族共同体” 是在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的,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精神文化、责任使命和前途命运。⑫胡清惠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民族共同体。⑬王文光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特征表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由中华各民族构成,与中国的发展历史紧密联系,分为 “自在” 与 “自觉” 两个阶段。⑭乌小花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脉络,经历了觉醒、形成雏型、深化和铸牢的过程,发源于古代,觉醒于近代,形成于抗战时期,深化于新时代。⑮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李大龙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在政治上对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有着认同的中国人,也即 “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 。⑯傅才武、严星柔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民族文化有机体,它以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记忆、传统价值观和共同心理特征等为纽带,表现为 “两位一体” ,神与形是文化共同体和政治法律共同体。⑰有学者认为是以历史上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为基础形成的以共善生活为价值导向、具备共同复兴关怀的中国国民聚合实体。⑱有学者认为是一个集命运、责任、利益于一体的客观存在。⑲有学者认为是一个将 “血缘” “地缘” 与 “精神” 三者整合、融合统一的多民族共同体。⑳有学者认为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构建相伴,同时又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兼具政治属性。㉑严庆在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时强调 “共同” ,即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精神文化、共同的责任使命和共同的前途命运。㉒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公民共同体,外延上看是中华文化共同体㉓,是一个融血缘—地缘—精神为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它是中华各民族、港澳台同胞、世界各地华人共同的文化、精神、祖国之家。㉔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但在共同体的实质内容所指为何方面存在分歧,存在着国民聚合实体㉕、历史命运和国家政治等多维建造体㉖、人的共同体和文化的共同体的结合㉗、 “政治的中国人” 的统称㉘、精神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㉙等不同看法。李少霞等人认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话语体系包括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情感共同体。㉚杨鹍飞认为,民族和国家都是一种人们共同体,民族作为一种共同体,强调文化属性。国家作为一种共同体,更强调政治属性。㉛

通过对从 “民族” 到 “中华民族” ,再到 “中华民族共同体” 概念界定的梳理可以看出,无论是民族、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其都具有相互认同且在诸多方面具有相同诉求的整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通过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交融逐步形成的集合体、有机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在主体概念确定的基础上,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过程展开研究。从形成机理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人的心理反应,通过心理反应达到认同形成意识。陆卫明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理论机制,表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的实体通过在人脑中形成主观映像,进而形成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是由各族人民的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和中国行为意愿三个要素形成的。㉝有学者认为,在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作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事物的信息输入人脑,并通过人脑的机能转换后形成共鸣性情感。㉞青觉、徐欣顺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复合概念,它是全体国民成员的载体,是归属和认同。㉟哈正利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身份认同。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态度评价和认同,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观认知㊲,是我国各族人民对历史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认知和感悟㊳。有学者重点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阶段和形成环境。张谋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分为自在—自觉—自为—自强四个阶段。㊴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源自鸦片战争后,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开始从自在的民族发展为自觉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成为中华各民族的集体意识。㊵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一种意识,而意识是每个个体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经历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解构和大脑的重构,具有个体独立存在性、相对封闭性和主观性。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集体意识,而集体意识是因为群体内不同个体多维意识中存在相同的意识维度,当不同主体意识间相同维度达到一定数量时,个体之间因为意识认同而形成集体认同,而由个体意识抽象而来。再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因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而可以划分为不同阶段。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意识,意识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动因。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

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价值,是有效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科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础。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内涵是通过概念表达出来的内在本质特征。学者们主要围绕其要素构成、内容本质与理论体系等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进行多方面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大要素内容分别为中国认知体验、价值信念、行为意愿。㊶于波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义拾取、价值诠释、生成建构等向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㊷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民族历史、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等具体内容,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产生有不同的认识,表现为认知和认同两方面倾向。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群体认同意识㊹,是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 “中华民族” 的认同,总体而言是国家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㊺。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向的主体方面,分别包含中国各民族成员㊻、中国各民族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㊽等不同主体,从认知层面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实际上,认知与认同既有区别又有比较强的关联性,认知是认同的前提,认同是认知的非必然结果。没有认知就无法达成共识形成认同,没有认同意味着是无法达成共识的认知。

随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逐步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是由实体认知、价值认知和路径认知三部分构成的。㊾也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活动不仅是外部世界的投影,而且是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的中华民族主观能动性、历史创造自觉性和改变世界的实践精神的合力构成。㊿还有些学者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不同学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性支撑。学者们从多角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解读,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同时也揭示出中华民族整体性和共同性的特征。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轨迹经历了从 “积极培育” ,到 “筑牢” “牢固树立” “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平维彬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脉络,融合了传统儒家族类观、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大一统” 的文化思想、传统的儒家族类观、近代以来西方民族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其产生的理论渊源。白梦秋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双重依据,其中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理论依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杨玢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旨内涵和实践导向。以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培育为概念议题是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的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民族理论的传承,又发展了传统理论,是传统理论创新发展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生动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诸多学者从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价值展开研究。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精神力量之魂、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领航民族复兴之舵。此外,为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除了物质基础与制度保障外,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精神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国家统一、建设社会主义、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交往交流达成共识形成认同,实现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有着共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促进共同体经济社会的全面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困境

在从不同路径协同发力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积极的促进因素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困境。对此,学者大多从国内国外两个视角进行研究。孔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二是西方多元化的影响;三是民族分裂思想的影响;四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宣传力度不足。刘志玲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国际国内层面的双重挑战,国内挑战包含思想文化、政治经济、政策语言等领域的挑战;国外挑战包括西方分化势力的挑战、多元思想文化渗透的挑战等。宋辉、高家骥认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边疆民族地区狭隘民族思想和民族分裂思想的负面影响、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多方面的挑战。王易、陈玲认为,境内外的三股势力意识形态的渗透、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以及文化差异消极影响极大。

国外挑战包括西方分化势力的挑战、多元思想文化渗透的挑战等。李娜、赵金科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后认为,在国际方面,意识形态的渗透容易削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球化进程中,受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严峻,国际因素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此外,国际关系的复杂形势、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西方多元思想都影响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

有些学者重点从国内方面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难点、堵点。目前,国内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仍然残存,将多元交互性关系简单地变为汉族-少数民族二元关系,强化本民族意识,关注我国各民族间的差异性,弱化消蚀共同性认知,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治理水平参差不齐制约政治认同、民族文化差异弱化文化认同。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再加上各民族间文化习俗、价值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容易削弱少数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孔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内部问题主要有民族分裂思想的影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宣传力度不足。宋辉、高家骥认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边疆民族地区狭隘民族思想和民族分裂思想的负面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多方面的挑战。赵英以青海藏区为个案分析现实挑战和解决对策,认为青海藏区面临经济、政治、文化、民生需求等方面的挑战。包国祥、白佳琦认为,制约因素有三方面:各民族政治参与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习俗的差异导致的民族间的矛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用历史的眼光看亦在所难免的。只有分清楚困境形成的主客观、国内外等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消除障碍推动发展的工作。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重点。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即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学者们分别从加强教育引导、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加深五个认同,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形成共同利益、打牢物质基础,加速制度建设、促进完善法治体系、夯实路径保障等方面。

(一)加强教育引导,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全面达到五个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各族人们树立 “四个与共” 、深化 “五个认同” ,教育引导是铸牢的措施,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的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功能目标、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质是 “民族建设” 的思想和精神层面,各民族健康国民心态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基础,共同认知、共同情感、共同思维、共同记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褚松燕认为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 “五个认同” 。有学者认为,要铸牢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定各族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德育工作也同样被认为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为相互作用的一对手段,被认为是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必须融入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四个方面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探究不同阶层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及态度,揭示具有共性的社会心理形成机制,构建不同阶层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培育及促进机制。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从文化视角出发,学者们强调从全面正确理解中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共同记忆等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炼体现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历史传统和语言文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文化情感归属,系牢精神纽带。有些学者基于民族地区实际,总结了民俗文化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益经验,认为要加强民族区域文化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只有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才能增进了解信任、相互借鉴吸收、相融互化交融,加深多维认同。

(二)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形成共同利益,夯实铸牢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推动民族工作,既要依靠物质力量,也要依靠精力量;解决好民族问题,既要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孔亭认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有学者基于民族八省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实践成效,总结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本土经验,并且揭示出民族经济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内在关系。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特殊性,交往交流频度相对较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应被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之一。边疆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上要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打牢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民族政策与工作上,要致力于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共同体意识、政治共同体意识和文化共同体意识。邓小平同志指出: “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各民族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因此,经济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三)加速制度建设,促进完善法治体系,强化路径保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载入宪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一条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 “本体” 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公民身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的法理根基、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增进政治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融合血缘—地缘—精神为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它是中华各民族、港澳台同胞、世界各地华人共同的文化、精神、祖国之家。要强化顶层设计,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海外华人华侨等层面构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机制,加强国家战略布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将加强民族团结的路径与增强国民意识的路径结合起来,从双重进路进行铸牢工作。新时代我国民族法治建设需要围绕民族工作的基本主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的主要路径为:夯实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基础,加强党政领导机关法治思维能力建设,全面实施宪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治保障,以制度体系为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治保障。

五、总结与展望

总体来看,虽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问题研究已经成为热点,但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视域拓展不够。绝大部分研究还是没有超越传统的民族工作范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概念,微观层面理论研究不足,在 “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个概念链中, “民族” 一词在不同概念中内涵是否发生变化,尚无人进行透彻分析阐述。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对象的全面性不够。目前以少数民族地方的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比较多,而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群体研究比较少,尤其对于散杂居少数民族住居特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作用,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很少提及。三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面临的挑战研究不足。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也存在 “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实体建设与意识形塑的彼此错位” ,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方法具有局限性。定性研究方法较多,定量分析欠缺;静态分析研究多,动态分析比较欠缺;宏观理论分析比较多,微观实践解读比较少,尤其是在路径与结果之间的机理机制阐释更少。

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不足,应该从四个方面加强研究。一是要加强微观理论研究,以超越民族工作视野去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路。二是要拓展研究对象,既要研究少数民族地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路,也要研究散杂居少数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路,更要对两类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三是要充分梳理评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面临的国内外挑战。四是要充分综合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多视角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路进行研究。

注释:

① 冯春梅:《汪洋出席全国政协民宗委主题协商座谈会》,《人民日报》2021年12月3日。

②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9页。

③ [美]斯蒂芬·格罗斯比:《民族主义》,陈蕾蕾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09页。

④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问题文选斯大林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9页。

⑤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91页。

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光明日报》2005年6月1日。

⑦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⑧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⑨ 周俊华:《话语重塑与概念流变: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广西民族研究》2021年第6期。

⑩ 《 “五位一体” 谱华章》,《人民日报》2021年8月31日。

⑪ 何雄浪、尹凤茗:《新时代 “五位一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民族学刊》2021年第3期。

⑫ 严庆、姜春光:《走向多族一体的民族国家:试析梁启超中华民族概念的缘起与流变》,《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⑬㊳ 胡清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和理论基础》,《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第12期。

⑭ 王文光、胡明等:《中华民族历史观与 “四个共同” 研究论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⑮ 乌小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与深化》,《贵州民族报》2019年3月21日。

⑯ 李大龙:《中华民族共同体属性与建设途径探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⑰ 傅才武、严星柔:《论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⑱㉕㉟㊶㊽ 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

⑲ 孔亭:《试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⑳ 郝子涵、张宝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年第6期。

㉑ 周平:《中华民族: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4期。

㉒㊻ 严庆:《本体与意识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㉓㉗ 沈桂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㉖ 朱碧波:《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位建构》,《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㉘ 关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一种新的文化政治理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㉙ 郝亚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专题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21年第4期。

㉚ 李少霞、魏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底蕴、生成逻辑、现实感召》,《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㉛ 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㉜ 陆卫明、张敏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略》,《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3期。

㉝ 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民族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㉞ 王文光、徐媛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论纲》,《思想战线》2018年第2期。

㊱㊼ 哈正利、杨胜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中国民族报》2017年2月24日。

㊲ 蔡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民族报》2019年6月21日。

㊴ 张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中国民族报》2020年1月7日。

㊵ 严庆、平维彬:《 “大一统” 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㊷ 于波、王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灵魂》,《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㊹ 郝亚明:《社会认同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西北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

㊺ 虎有泽、云中:《国家认同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11期。

㊾ 于衍学:《基于三个认知维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2期。

㊿ 马进:《 “思” 的框架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甘肃社会科学》2020第4期。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