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

2023-03-16 02:51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课教学法

周 智

(信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由于学科属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方面呈现出理论性过强且抽象晦涩的特征,对于思想活跃且热衷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相对枯燥乏味。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思政育人价值没有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重视以生为本,旨在通过情境创设优化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短板。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动教学课程改革,实现知识培育和能力培育双重教学目标的重要教育课题。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可以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理论性最强、大学生最难掌握的一门基本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标主要在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能够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情”“景”“理”三项基本要素,发挥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大学生情感共鸣与促进大学生知识构建的作用。

(一)因景动情,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能够借助语言描述、实践游戏、角色扮演等不同情境设计类型发挥课程教学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例如,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产生的问题时,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通过图画展现当时社会环境、以音乐渲染时代氛围、以角色扮演增强大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群体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经济社会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一切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的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实践[1]。这种因景动情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二)由情入景,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情景被创设出来后,包括学生、教师在内的教学参与者会不约而同地进入一种情感互动状态。例如,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讲授哲学基本问题中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时候,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收集素材,以图片、音频、视频及视频和教学言语相结合的方式,以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为基点,向学生展示当时关于哲学问题的分歧,如:借助信息影像技术带领学生跨越千年回到战国时代,感受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之后再带领学生一起走出国门,来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了解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的近代形而上学观点。通过情境设置和情境对比,学习主体会在探索唯物主义派别问题上产生强烈的渴望,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在情感共鸣的激发中实现由情入景。

(三)以理导情,引导大学生的知识建构

在情境创设发挥出预期作用的时候,学生基本对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好了准备。教师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价值规律及其作用部分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知识的时候,可以导入当前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展示加油站油价最近的持续高涨,讲述自己在菜市场买菜的感受,也可以加入新闻播报的内容,引发大学生对课题学习的关注。接着,教师再通过情境的变化,展示坐公交车、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展现在菠菜涨价的同时其他蔬菜也开始涨价的情况等,提出替代品和互补品的概念,引发大学生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情感和理性需求。这时学生已经做好了情感和理性的双重准备,教师就可以站在理论的高度展开讲解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区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并能够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联系起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情境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但是由于来自高校、教师及大学生等不同层面影响因素的干扰,情境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很多需要克服的现实难题,特别是教学情境设计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情境素材的选择与当前时代发展和大学生个性化需求脱节、教学情境创设方式单一刻板、教学情境语言开发不足等问题非常突出。

(一)情境设计缺乏技术支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很多深奥的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问题,其中很多内容因为时代背景、社会属性、个人生活经历和个人哲学理论水平等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情境教学法突出情感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色彩、图像、声音和语言等具体形式要素心理暗示功能的发挥,将抽象的内容以充满情感色彩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但在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情境教学中,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单一,只是简单地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虽然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内容大多较为抽象,教师难以通过简单的视频和图片把这些知识清晰地讲述给大学生。虚拟技术和多媒体的配合能够动态地对知识点进行展示,但是由于当前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限且对情境教学认知不清晰,加上高校自身硬件和软件方面支持的局限,情境设计刻板,虚拟情境对激发大学生情感发挥作用有限[2]。

(二)情境素材脱离现实需求

课程的开展需要系统化、体系化的教材作为支持,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也需要能够满足各方现实需求的素材作为支撑。但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情境素材的使用效果与预期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情境素材与时代发展相脱节。时代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教师在选取情境素材时也应与时俱进。但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材的修改幅度有限,依然存在与时代发展脱节问题,教师的素材选择同质化问题过于明显,创新性不足。另一方面,情境素材与大学生现实需求相脱节。当代大学生在知识获取和能力锻炼方面有了更多选择,他们希望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效用,更希望用思想政治理论来解释生活,然而部分教师选择的情境素材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三)情境创设方式单一刻板

情境教学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情境的创设方式是多元的,比如思维推理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和问题创设情境等。但是在实际课程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理解较为狭隘、自身情境教学水平不高,加之高校提供的教学环境和硬件设备无法满足新的教学需求,教学情境创设显得单调乏味。例如,部分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多采用视频播放、案例引入与问题设置这三种方式,对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意愿作用甚微。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局限于课堂,实践教学较少,即便有所运用也多停留在表面。

(四)情境创设缺少言语强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以讲授为主,情境教学的融入能够使之更加多元化。但是这并不代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彻底放弃理论讲授模式,而应该将情境教学中言语描绘的功能融入其中,引领学生的思维蜕变。显然,目前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言语使用并不重视,情境创设缺乏言语强化。一方面,概念讲解不生动。虽然部分教师将情境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但是在讲解基本概念时语言晦涩难懂,给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带来障碍。另一方面,语气使用不当。例如部分教师在讲课时缺乏语气变化,导致本来乏味的理论教学更加无趣,课堂氛围随之变得沉闷。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一)活用生活情境,积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利用生活情境讲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容易让大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更符合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因此,生活案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法常用的一种具体方法。

1.课堂情境之“大”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更多的历史责任。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应该选择更具时代性特征的生活情境,在帮助大学生更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同时,形成“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形成大思政视野。

2.课堂教学之“思”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在于引发大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在运用生活情境时,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分享,这样的生活情境设置更容易引起同辈群体的关注,引发他们的思考。

3.思想政治课堂之“政”

情境教学法的出发点在于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较为晦涩的思想政治理论,生活案例的融入和生活情境的选择不能脱离“政”,要重视对青年大学生政治认同和政治站位的培养[3]。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生活情境要从“政”字着眼,多选用与大学生生活结合紧密、具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的案例。

(二)刺激视觉感知,努力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视觉、感觉和知觉的调动能够吸引大学生注意力,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深刻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刺激视觉感觉和知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法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

1.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情境设计

以色彩选择为例,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共产主义理想色时,教师可以在设计幻灯片时选用红色、橙红色和蓝色三种主色调,其中红色和橙红色象征美好的革命和理想,蓝色象征科学和理性,这三种颜色的综合运用能够给予大学生积极的情感暗示,让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形成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认知。

2.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情境生成

以影视作品的运用为例,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关于人类未来的影视作品《黑客帝国》或者电视文献纪录片《共产党宣言》,让大学生在视觉、感觉和知觉的多重冲击下走进过去、拥抱未来,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期待和无限向往。

3.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情理交融

以学生设计活动为例,在介绍共产主义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动画、图片及其他多媒体形式设计社会“乌托邦”蓝图,让大学生在对共产主义社会概念有基本的了解后思考社会蓝图设计,充分展示学生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期待和向往,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三)创设角色扮演,优化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角色扮演在情境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教学需要扮演角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我们这里说的“角色”不局限于简单的情景剧扮演,更重要的是通过角色转换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1.课堂情境教学的角色扮演

课堂情境教学的角色扮演,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课题要求制作并展示情景剧,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把教学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去学习知识和分享知识,当然在这种角色扮演中,教师的指导是不能缺位的。

2.校园情境教学的角色扮演

校内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高度重视,作为理论课程的延续,实践教学活动也应最大化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例如,在每年党的生日之际,高校可以依托社团举办文艺汇演,借鉴纪录片《共产党宣言》或者电视剧《觉醒年代》等红色优秀剧目编导一些红色情景剧,让大学生群体在表演和观演中获取知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校外情境教学的角色扮演

校外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非常有益的。高校应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供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红色情境剧目,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见习岗位,让他们以“工作者”的角色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到思想政治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4]。

(四)运用语言描述,强化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语言描述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进行思想碰撞的重要载体,语言描绘教学情境对引发学生思考作用明显。

1.语言使用的简洁化

思想政治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不断加强思想政治言语学习,并将语言描述作为课程准备的重要内容。语言使用的简洁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境教学必须重视的,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应避免对不相干内容的过多描述和解释,以防止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无法正确捕捉要点内容。

2.语气使用的多变性

为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使用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对语气教学有所研究,并将其积极运用于课堂实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应该学会语气的转换,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不同的语气。例如,在讲述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时,教师可以在借助多媒体进行影像展示的基础上,以沉重的语气让大学生感受工人阶级受到的剥削和压迫。

3.语言的生动性

知识概念的晦涩难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明特点,要想更好发挥情境教学语言描述的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学会如何用生动形象的知识把深奥难懂的概念表达出来让学生真切理解。例如,在讲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问题时,教师可以用盖高楼和打地基做比喻,讲述沙滩上无法盖起高楼,高楼只能建在坚固地基上。

四、结语

受课程属性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直存在具体教学与实际情境相背离的问题,在教学方式的创新方面虽然有过诸多尝试,但是依然难以摆脱理论讲授的基本模式。情境教学法能更好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陶冶和启迪两个方面。将情境教学法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情境,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论述了当前情境教学法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有效达成上起到应有作用。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课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浅议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