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2023-03-17 04:09蔡丽佳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云亭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投屏对应点对称轴

蔡丽佳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云亭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创新整合点

利用白板软件制作课件,并使用其照片投屏、摄像实时投屏功能,创设了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整体鲜活起来。使用触控设备播放课件,学生可即时上台操控设备进行思维展示,创新了师问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展起来、学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教材分析

《总复习:图形的运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单元“图形与几何”板块的内容,包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以及轴对称图形。本节课,笔者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主要复习平移和旋转,以及轴对称这三种全等运动。教材在组织学生的复习活动时,一方面通过“整理与反思”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方法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理,以弄清知识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增进数学理解;另一方面针对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练习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关的知识和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复习教学,学生在中年级学习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知识有储备但时间已久远。通过与部分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学生能对图形运动方式进行基本判断,但说不清要点,对知识之间的区别有感受但不深,对联系有触摸但不透,知识结构呈散状分布。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特定图形的特定运动能掌握,但换个图形就不行了。

因此,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笔者设计课前知识回顾单,从回忆出发开展教学。在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上下功夫,除旧布新地完善和发展学生本板块知识结构,并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加大实践操作的学习厚度,最大限度地创设“做中学”的学习环境。同时,时刻利用信息技术外显学生思维,实时把控学生学习,做到课堂学习具有生成性、互动性、自主性的特点。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图形不同运动方式的特点和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运动变化;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并能正确画出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图形运动变化的知识整理和操作实践等活动,提高观察、比较、判断等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看、想象、操作等过程,积极主动地将思维外显,提升学习自主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体验画图、设计、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自我肯定和积极性。

● 教学环境与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宽带网络、触控电视、希沃白板软件,手机安装希沃白板APP。

教学准备:利用希沃白板软件进行课件制作,课前调试电脑及手机网络,手机希沃白板APP连通电脑,进行手机照片投屏、摄像投屏的试操作,进一步测试网络及课件的稳定性。

● 教学过程

1.回顾基础

课前完成知识回顾单,当堂展示。

图形的运动知识回顾:

图1中的其他三角形是①号三角形通过怎样的运动得到的?请将想法书写下来。

图1

随着学生回答板贴:平移、旋转、对称、轴对称图形、图形放大或缩小、方向、距离、角度、定点、定轴、定比。

教师问题预设:

什么样的运动叫平移(旋转)呢?—得到方向、距离、角度、定点。

我也来平移一下,请你们把我想成一个人形图(身体移动,手在原地或手往另一个方向)—得到方向(具体描述图形上所有的对应点都要按照同一个方向平移,并且移动相同的距离)。

假如老师的这只手是①号三角形,我怎么动能得到②号这个样子?—得到翻过去、对称类似的语言,教师提炼对称运动、轴对称图形。

教师总结整理:

在现在和原来的图形上,我们可以找到对应点,这些对应点按一个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图形平移了。

一个图形绕着某个定点运动,就说这个图形在旋转。旋转也有方向,上到右再到下这样的叫顺时针旋转,上到左再到下这样的叫逆时针旋转。一个图形按照某条直线所在的轴进行翻折,能形成轴对称图形。这个轴就叫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把一个图形按照一个比例放大或缩小,可以保证这个图形在放大后或者缩小后形状是不变的。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原有学情进行学习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选择基于静态物回顾单,辅助手机投屏学生作品,并配合学生的语言、身体动作、思考痕迹等进行回顾展示。

2.分类整理,形成基本知识脉络

①分类:平移、旋转、对称、图形放大与缩小。

师:平移、旋转、对称、图形放大或缩小,这些都是图形的运动,请你将它们分类。在交流的时候再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分?

②揭示概念:全等运动、相似运动。平移、旋转、对称等运动得到的图形形状、大小全都是一样的,即全等的,因此这个运动就叫全等运动。图形放大与缩小形状不变,大小变了,不能说全等了,你觉得怎么说比较好?(学生说的只要有道理都予以肯定)在数学里叫它相似运动。(板书: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全等,相似)

③提炼复习方法:总复习里的知识点比较多,我们可以把它们分分类,把相关的知识再整理整理,看上去就会……(清楚、整齐)(板书:分类整理)

④明确学习主题:今天我们主要深入复习全等运动。

师:平移、旋转、对称都是全等运动,这体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但能说它们就是完全一样的吗?是的,肯定还有区别。(板书:联系 区别)

3.联系与区别

(1)聚焦对应点

师:这是图形在平移运动,我将①号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标为点A、B、C,你能找到平移后对应的点的位置吗?(平移动画)

这是图形在旋转运动,你能找到旋转后对应的点的位置吗?(旋转动画)

点A为什么没动?(旋转要定点)

这是图形在对称运动,你能找到对称后对应的点的位置吗?(翻折动画)点C没有动,它和旋转里的点不动是一回事吗?(这个点正好在对称轴上)移动对称轴,瞧,点的位置就不一样了。所以,对称运动要根据对称轴来,这个是要点。

(2)观察对应点

师:我将刚才讨论的对应点的位置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再将原图形隐去。让我们重点来观察对应点的位置变化。(课件操作)

问题一:图形在运动,它们身上的点在干什么?(也在运动)

问题二:所以对应点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它们的变化方式是一样的吗?(不一样)

问题三:你能用手势来表示一下平移时对应点的位置是怎么变化的吗?(平移时,对应点的位置是顺着直线变化的)

旋转呢?(旋转时,对应点的位置是顺着一条弧线变化的)

对称呢?(对称运动得到的对应点的位置,在对称轴的相反方向上)

总结:图形运动时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个对应点的位置变化方式是有区别的。

设计意图:“形”动勾连“点”动,动画演示为本环节重要教学元素,避免了纸上谈兵式的学习讨论。

4.知识运用

师:一个图形摆在那里不动,它就只是这个图形而已,而当它运动起来,它就会变得更加生动。

①全班分工,部分学生平移,部分学生旋转,部分学生对称,形成图案。

展示图2平移(选取有痕迹照片展示):感谢你们给我们带来了一条漂亮的花边。

图2

展示图3旋转:同一个图形,让它旋转起来,得到了不同的图案。

图3

展示图4旋转:哪个部分要特别注意?这个像一块瓷砖花纹。

图4

展示图5图6对称:同一个图形,同样的对称运动,怎么会不一样的?(对称轴不一样)

图5

图6

②对应点。

师:在图形上,我们找一个点,请你们将每次运动后这个对应点的位置标出来。(红笔)

继续交流:

瞧,平移时对应点的位置是怎么变化的?(沿着直线,说不出就做手势)

瞧,旋转时对应点的位置是怎么变化的?(沿着弧线,说不出就做手势)

如果将这些对应点连接起来,你觉得是怎么样的?(摄像投屏展示一位学生的操作过程)

瞧,对称的对应点的位置在哪里?(在对称轴的相反方向上,说不出就做手势)

如果将这些对应点连接起来,你觉得是怎么样的?(正方形)

换个角度,以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中心,连接这些对应点能形成什么?(圆)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思维作品的学习进阶,必须以学生实时的当堂作品为载体,故而“一静”照片投屏、“一动”实时摄像投屏,为本环节教学添光增彩。

③体味数学美。

师:你在这条花边上看到了什么运动?上面这条花边相较于下面这条花边有什么区别(如上页图7)?

图7

左边这条花边相较于右边这条花边有什么区别(如图8)?

图8

总结:规整、整齐、大小一致、对称都体现了一种数学美。

5.知识联结

师:孩子们,瞧,相关知识之间有联系,那不同知识之间会不会也有联系呢?

①出示一根线段。

师:这根线段可以怎样运动呢?

预设1:平移,形成一组平行线。

预设2:旋转,形成一组相交线。旋转90°,形成一组相互垂直的相交线。旋转,形成一个圆。沟通全等运动原理,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相等,所以同一个圆中半径都是相等的。

预设3:引导平移旋转,形成正方形或菱形。沟通图形的性质:平移(旋转)是全等运动,所以运动后的线段长度跟原来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上也能说明正方形、菱形四条边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教师制作蒙层和超链接,随着学生回答展示相应动画。

总结:线动成面。将较难想象的运动利用几何画板呈现,纠正学生认知并加深印象,如线段绕着一个端点旋转成圆(如图9)。

图9

②出示一个长方形。

对定点旋转、定轴旋转进行说明:图形的定点旋转是绕着点在旋转,二维图形旋转完还是二维。而定轴旋转是绕着长方形的长或宽在旋转,也就是绕着轴旋转,就能将一个二维平面图形旋转成三维立体图形。

预设1:引导旋转形成圆柱体,沟通全等运动原理,圆柱的高都相等,上下一样粗……

预设2:引导平移形成长方体,沟通全等运动原理,长方体对应的面是相等的,对应的棱是相等的。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呈现运动过程。

③引导学生知识沟通。

师:你还知道类似二维图形通过运动变成三维图形的例子吗?

生1:三角形—圆锥、三棱柱。

生2:圆—球体、圆柱体

④沟通割补、图形转化。

导语:运动说明图形在动,但动中有不动,变中有不变。

总结:知识与知识之间有区别,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学习能够将知识贯通起来时,就能开出智慧的花朵。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制作和利用大量动画演绎,如线旋转成圆形、三角形平移成三棱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等,让学生眼见为实,化想象为实景。

6.全课总结(略)

● 教学反思

本课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从简单动画到复杂动画,从照片投屏到摄像实时投屏,从教师展示到学生展示,牵动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生动的课堂给学生带来了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呈现自身学习状态,便于教师及时抓住其思维点,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语言。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效契合,变灌输式课堂为生本式课堂。

猜你喜欢
投屏对应点对称轴
围 观
凸四边形的若干翻折问题
三点定形找对应点
新式投屏雷鸟科技带来多人开黑体验
无线投屏Windows 10 隐藏的实用功能
用安卓手机投屏到PC
“一定一找”话旋转
先找对称轴!
比较大小有诀窍
抓牢对称轴突破二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