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会让生活更美好》教学设计

2023-03-17 04:09李新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树人中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智慧智能设备

李新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树人中学

● 创新整合点

通过移动终端课堂的教学平台,帮助学生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交流,并通过平台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让学生在学习与创新过程中,主动、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共同体中,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是智慧社会,是新课程标准中《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中的相关内容。智慧社会是以应用先进技术以及提供的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改善人们的生活,同时更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轻松、美好,所以,课题定为“智慧社会让生活更美好”。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交通、医疗、社区、家居等领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大大提高了生活效率。本节课以身边智能设备的应用为切入点展开学习,借助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智能设备引入,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资料欣赏,拓宽学生对智能设备在各个领域应用的了解,通过观察发现智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让学生在充分感受智慧社会带给生活变化的同时,为未来的智慧社会出一份力。

●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富有个性,勇于实践,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部分学生对智能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所了解,或有亲身体验经历,但在生活中还未形成更高形态的认识,因此需要进一步地了解学习。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智能设备,能说出它们的功能。了解智能设备应用的领域,能运用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认识新型的社会形态—智慧社会。能尝试解决新的智慧社会形态下,面临的困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智能设备及它们的功能。了解智能设备的应用领域。探究在新型的智慧社会形态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生活经验,增强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利用资源学习,感受生活中智能设备的应用领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了解智慧社会的形成及面临的问题,遵守信息活动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安全、健康地使用智能设备,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

● 教学环境与准备

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天猫精灵、平板等智能设备,学习任务卡。

● 教学过程

1.课堂体验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请来了一些小伙伴(如下图),我已经让它们加入了每一个小组,并放在了课桌上,它们是谁呢?你们认识吗?

学生回答。

师:它们都有哪些功能?

学生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些设备都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平板上对应的APP进行体验,看看它们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帮助,或解决哪些问题,然后将你们的感受写在活动一任务卡上,以照片的形式上交到课堂教学平台。

活动一:智能设备初体验。

学生活动:小组体验智能设备,也可以利用平板中的米家/小米运动/天猫精灵App,感受它的功能,完成活动一任务卡上“课堂体验反馈表”的填写,并将照片以附件的形式上传至课堂教学平台“活动→活动一”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借助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智能设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让学生体验、讨论、交流,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学习,了解它们的功能,通过课堂体验、实物探究,感受智能设备的应用。

2.智能设备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智能设备?它们都有哪些功能?请同学们利用课堂教学平台的“资源→活动二资源”或网络搜索,去了解更多的智能设备吧。

活动二:智能设备大搜索。

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智能设备。

师:通过学习,大家了解到了哪些智能设备?它们都有哪些功能?

生:人脸识别、车载导航、无人机、机器人……

学生利用学习资源、生活经验或网络搜索补充回答。

师:同学们提到了很多智能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设备已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它们发挥着各自的优势,为人类服务,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供的智慧课堂教学平台或网络资源,学生了解身边更多的智能设备,如人脸识别、车载导航、无人机、机器人……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入生活中的其他智能设备,让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关注生活中的智能设备,并有所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认识深度,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3.应用领域

活动三:应用领域试探究。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堂教学平台的“资源→活动三资源”,有选择地欣赏视频片段,观察你们体验到的智能设备是在哪一领域的应用,然后将小组结果汇总在活动三的任务卡上,将照片以附件的形式上传至课堂教学平台“活动→活动三”中。

学生欣赏视频片段,利用平台上传汇总结果。

教师根据平台反馈,总结归纳各个领域模块,如交通、家居、农业、安防、服务、工业……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中的应用领域分析讲解,并与过去进行对比。(支付,代替纸币,避免排长队)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探究,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素材,拓宽学生对智能设备在各个领域应用的了解。通过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智慧社会

师:在智慧社会中,人们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以它所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处理问题,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工作质量,使生活变得更美好。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首次获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中国城市—上海,它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观察这段视频,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养老、买菜、小区服务管理……

活动四:智慧社会谈畅想。

师:上海已经走在了智慧社会的前沿,那我们的智慧社会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畅想一下未来的智慧社会能解决什么问题?带给我们哪些帮助?把你们的想法写在活动四任务卡上,并将照片以附件的形式发表在课堂教学平台的“活动→活动四”中。小组之间还可以对发表的观点相互评论。

学生讨论,将观点发表至教学平台,利用平台相互评价。

教师根据评论的情况,有选择地交流、分析、评价。

设计意图:在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学生欣赏首次获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中国城市—上海的一些举措,充分感受智慧社会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通过观察发现智慧生活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面临新的困扰,如数据安全、网络道德等,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对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或解决方案,尝试更加智能地解决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为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们高品质生活出一份力。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中,讨论在智慧社会形态下,如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勇气,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活动的伦理道德与信息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以便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在师生的交互中,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语言表达能力。

5.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通过观察身边的智能设备,我们知道了它们在交通、家居、农业、安防、服务、工业、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它们都是智慧社会的一部分,最后大家通过小组讨论,畅想了未来的智慧社会生活。智能设备引领的智慧社会生活正在开启,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加油!我相信,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使学生再次明确学习的目标,提高信息素养,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共同努力,迈进智慧社会的大门,携手奋进,将生活变得更美好。

●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题是智慧社会,首先以身边智能设备的应用为切入点展开学习,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智能设备,在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法、探究法等,让学生客观体验,感受智能设备的应用,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认识深度,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

通过移动终端课堂教学平台的资源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智能设备,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智能设备及其应用领域;以学生为主体,在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中,讨论在智慧社会形态下,如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并通过平台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培养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与创新过程中,主动、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共同体中,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主要利用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平板电脑、电子投影等设备完成教学,先从网上下载相关视频、图片等素材,然后截取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视频片段,将图片和视频作为资源导入教学平台,再根据教学设计设置相应的任务活动。教师在上课时,以上课教师登录平台,在PPT和后台管理两个窗口进行切换投影,当后台开启对应的教学活动时,学生在APP中就可以收到对应的学习任务,学生小组利用平台,将每一个活动的体验表通过拍照上传。当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可以借助后台结束任务,将上交的体验表投屏到大屏幕,及时反馈学生的观点和组间的评价。

猜你喜欢
智慧智能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