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2023-03-17 02:12胡韫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5期
关键词:依从性维度血液

胡韫华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能有效改善DN 患者肾功能,延长患者存活时间[1]。然而,患者接受长时间的血液透析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低蛋白血症、贫血、导管血流相关感染、高血压、低血压等,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2]。自我管理是指个体为了维持自身健康而对自身行为进行监测并积极配合治疗的行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将有助于其建立健康行为,从而预防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3]。健康教育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管理行为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有效提升透析依从性,而且可提升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及了解,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4]。知信行模式(KABP)为临床最新研发的新型教育模式,将患者的临床行为分为疾病知识的学习、建立信念及形成行为这一过程[5]。该模式认为,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期间,养成自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建立健康行为的信念[6]。本研究为了让DN 血液透析患者能更好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促进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于2020 年8 月-2021 年8 月对患者实施KABP 模式的健康教育,并获得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8 月-2021 年8 月漳州市第二医院血液净化室行血液透析的106 例DN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DN 诊断标准[7];(2)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大于3 个月,血液透析次数2、3 次/周;(3)无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或沟通障碍。排除标准:(1)接受过肾脏移植手术;(2)合并心、肝、脑等脏器功能异常;(3)预计存活期小于6 个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 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12022-1),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愿意积极配合。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即由责任护士以口头宣教及音频宣教的方式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期间相关注意事项,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及并发症预防指导,嘱咐患者定期回院进行导管维护。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KABP 健康教育。(1)设计自我管理内容: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责任护士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而在网上寻找DN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相关内容。护士应根据相关文献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订血液透析健康教育计划,并由护士长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健康教育内容,以提升患者对健康计划相关知识的认知及理解。参考相关文献为患者建立《血液透析自我管理宣传手册》,手册内容包括DN 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自我管理内容、饮食注意事项、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运动锻炼注意事项、导管维护注意事项等,还应在手册中记录如何正确使用降血糖药物,告知患者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服用时间,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在进行疾病健康宣教中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疾病健康管理能力,从而全方面提升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了解。(2)建立KABP教育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1 名,主管护士3 名,由护士长担任小组内的组长,小组内组长不仅要监督组员学习血液透析相关理论知识,还应告知组员正确的健康宣教方法。同时小组内还应根据组员特点进行责任制划分,从而提升护士的护理责任制。在进行责任护理期间,还应告知护士正确的沟通技巧,从而提升小组成员整体护理经验。(3)指导DN 患者建立正确的自我管理方式:血液透析期间应保留患者联系方式,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告知患者疾病的正确理论知识及血液透析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使患者建立健康行为。在患者血液透析间歇期定期组织患者参与相关理论知识的演讲,从而提升患者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4)个体化干预:因患者自身能力不同及病情不同,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应结合病情,制订个性化饮食、用药及运动措施,并告知患者如何正确执行健康计划。(5)心理护理:因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存在较多疑问,因此在进行疾病健康教育期间,应满足患者对相关问题的好奇心,积极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从而改善患者疾病认知态度。两组均干预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并记录两组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血液透析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1)自我管理能力:参照文献[8]自主研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问卷包括合理饮食、干体重控制、遵医用药、运动锻炼、透析导管维护等5 个维度,合计25 个条目,每个条目1~4 分,每个维度评分为5~20 分,所有维度评分相加为总评分25~100 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6,信度系数为0.855,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2)健康行为:应用刘静等[9]编制的健康行为量表(HPLP-Ⅱ)进行评价,包括躯体活动(9~36 分)、营养管理(9~36 分)、人际关系(9~36 分)、心理健康(8~32 分)、压力管理(8~32 分)、健康责任感(9~36 分)等6 个维度,合计52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1~4 级,总评分52~208 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健康行为水平越高。(3)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包括低蛋白血症、贫血、导管血流相关感染、高血压、低血压。(4)血液透析依从性:由责任护士采用自拟的《血液透析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价,问卷包括遵医嘱回院透析、遵医嘱血液透析导管维护、遵医嘱透析并发症预防等3 方面内容,合计10 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 分,总评分>30 分为依从。依从率=依从例数/总例数×100%。(5)患者满意度:采用自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从血液透析效果、血液透析并发症预防、血液透析健康指导、血液透析健康行为建立等4 方面进行评价,合计20 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 分,总评分20~80 分,>70 分为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采用SPSS 21.0 进行分析,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评分等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血液透析依从性及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男28 例,女25 例;年龄35~70 岁,平均(47.85±4.25)岁;透析时间6~120 个月,平均(42.25±4.23)个月;学历:初中或以下23 例,高中/中专20 例,大专或以上1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7 例;年龄35~72 岁,平均(48.02±4.63)岁;透析时间6~120 个月,平均(42.53±4.56)个月;学历:初中或以下21 例,高中/中专21 例,大专或以上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维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1 (续)

2.3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维度健康行为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健康行为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分,()]

表2 (续)

2.4 两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血液透析依从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透析依从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血液透析依从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3.1 基于KABP 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DN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研究指出,提高DN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掌握血液透析护理技能,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使患者形成健康行为,从而避免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10]。KABP 健康教育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认知的同时,可增强患者健康信念,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11]。本研究对患者实施基于KABP 模式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说明KABP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DN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可能由于KABP 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对DN 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使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可以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12]。其次,KABP 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信念,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对于疾病恢复的促进作用[13]。最后KABP 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从而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4]。

3.2 基于KABP 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促使DN 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指个体为了维持自身健康而获取相关知识及采取有效行动的行为。患者健康行为水平可影响其疾病管理能力及预后,协助维持性血液透析DN 患者建立健康行为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的意义[15]。本研究对DN 血液透析患者实施KABP 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说明基于KABP 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促使DN 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传统健康宣教将教育放在首位,向患者不断灌输疾病相关知识,忽视了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及应用需求,导致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影响患者健康意识形成,导致患者健康行为水平偏低[16]。而KABP 健康教育以掌握知识、树立积极的信念、改善患者不良行为为重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有效改善患者不良行为,促使患者建立健康行为[17]。

3.3 基于KABP 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DN 患者透析依从性,降低相关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液透析依从性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而观察组血液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说明基于KABP 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DN 患者透析依从性,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知信行理念认为知识、健康信念及行为三者是相关递进的关系,知识及信念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患者形成健康意识,改变患者不良行为[18]。本研究对DN 血液透析患者实施KABP 健康教育可让患者树立正确的信念,增强患者参与疾病管理的信心,提高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19]。此外,该教育模式可改变患者不良行为,提高患者参与疾病管理的积极性,因此有助于降低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20]。

基于KABP 模式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DN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使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有效降低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但本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样本选择缺乏代表性,在日后研究中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依从性维度血液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光的维度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