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3-03-21 18:17
考试周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

檀 艳

一、引言

对初中生而言,语文阅读学习不但是重要的,同时也是困难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只有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增强与学生在课堂间的有效互动,才能够让他们做到知识与情感上的全面提升与进步。但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来说,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教学难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寻求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成了当前一线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初中的语文阅读课堂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不但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方便教师更加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保障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也能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获取人文主义的文化熏陶,真正实现个人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二、互动教学概述

所谓“互动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有效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与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等多项综合能力,进而在日后的自主学习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意识。并且,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使得不同的思想观念在一起相互碰撞,有利于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与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班级同学的整体进步。互动教学课堂因自身特有的优势与特点,为班级同学提供了更多的发言机会,既能够将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加以活跃,也能够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刻板且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大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来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之中,仍有部分教师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中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阅读时间较少,严重缺乏思考与反思,使得他们很难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感悟,阅读能力迟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与进步。

(二)教学方法陈旧且单一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都是“一根粉笔写天下,一块黑板画春秋”,而这也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高的主要问题所在。区别于其他学科,初中阅读教学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陈旧单一的教学课堂下,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并且这一时期的学生在学习上有着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因此这样单一的教学思路也严重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在此阶段逐渐丧失对语文阅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导致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四、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想要在初中阅读教学课堂中更好地应用互动式教学,首先要转变初中语文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引导者,教师一直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更为全面地提升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国家一直要求教师抛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更加创新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来实现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互动教学的重要意义,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春》这篇文章时,首先,教师应当先明确本章节的知识与技能、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而后根据其中的内容来进行具体的引导与指点。在本篇文章的学习中,学生不但要有感情地对文章进行流利的阅读,而且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文章细致的描写方法与技巧,揣摩与品味其中所蕴含着的优美且生动的语言,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创新课前导入的形式,来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先由学生所熟悉的古诗来进行导入,《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抑或是《江畔独步寻花》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来让学生对接下来所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而后再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其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目的性的引导式提问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疑问去思考,从而加深初次阅读的效率与效果。如教师提问“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仅仅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吗,在景色描写之中又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然后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就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然后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来进行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就比如文章中那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虽然字数较少,也没有运用一些华丽的辞藻,但是一个“钻”字,却将地上的小草赋予了人类的生命,将它衬托得生机盎然,同样的“偷偷地”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草生长的“不经意”,同时也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场景的热爱之情。而叠词的使用,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春草的翠绿与稚嫩,让人不禁感叹春天的美妙。总而言之,在这样的阅读分享之中,不但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真正贯彻落实了新课改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他们在阅读课堂中的“主人翁”意识,进而有效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质量。

(二)利用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不单单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同时也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心得分享,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思想碰撞中擦出火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所在,从而真正激发起对阅读的积极性。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来更好地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高效开展。对初中阶段的学生群体来说,此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逐渐开始形成,因此在与教师进行互动时,常常会思前想后,担心自己答错问题而受到教师的责备与批评,所以害怕自尊心受挫的他们往往会直接拒绝在阅读课堂中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互动,也就导致自己内心的想法难以抒发,无法真正地了解文章内涵。但是在小组合作中,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畅所欲言,而这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也能够让学生们在小组互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协作能力,从而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进步与健康发展。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时,其中主要的教学重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与品析语言的能力,并且使他们深刻地掌握本篇文章的内涵与本质,从而培养起他们追求生命本真的可贵品质,能够在自己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坚持真理,热爱生活。因此在学习本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科学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来进行分组学习。其中教师要注意,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时,应当采用分层法,确保每一组的学习水平都能够大致持平,使得每一位同学在学习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成长与进步。针对《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而言,它是一篇典型的童话故事,其中充满着夸张与想象,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着较强的情节起伏,所以针对这一文章特点,教师可以让小组同学来对文章内容进行角色划分,然后再共同进行人物演绎,例如小组同学通过扮演皇帝、骗子、大臣、百姓以及小孩子等不同角色,来详细表演其中的故事情节。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让学生运用所对应的夸张语气来进行人物间的对话,从而营造出一个更为生动形象的表演氛围。然后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几个问题,例如“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但为什么能够欺骗这么多人呢?”“为什么大臣明明什么都没有看到,却还是说了欺骗皇上的假话呢?”“作为皇帝本应当聪慧机敏,而他又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最终引导小组同学共同探讨,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得出问题的答案,在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的同时,也使得课堂的学习氛围愈发浓厚,切实激发了他们的语文阅读积极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查工作,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当地参与其中,对一些错误的想法与观念,教师要及时地对其进行指点与纠正,同时对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思考与发言也要及时地提出表扬与鼓励。最后,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进度,灵活地对小组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查与质检,例如让每个学习小组各派出一位代表来对本章节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这样不但能够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而且能巩固他们的课堂学习内容,为他们接下来的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根据阅读教材创设情境课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互动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立足于阅读教材来创设具体的情境模式,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一般,从而对所学文章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掌握。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环节,同时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互动教学视域下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有着自己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中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文章赏析能力,真正促进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动物笑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与写作风格来为学生创设特定的阅读情境。以本篇文章为例,文章的作者是奥地利的著名科学家劳伦兹,他所创作的《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的指环王》这本书,而这本书主要讲述的就是关于各种动物的微小趣事。所以在授课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对作者以及他的写作风格进行详细介绍。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来让学生先对文章进行整体的结构划分,并能够概括出其中的段落大意,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1自然段)这一节总写我在研究高等动物时发生的趣事,告诉读者自己很少会笑话动物,从而让读者能够带着兴趣往下阅读;第二部分(2~9自然段)写“我”研究水鸭子时发生的趣事;第三部分(10~19自然段)写“我”饲养鹦鹉时发生的趣事。其间,教师可以通过列举文章中的具体内容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从而为他们营造出一个生动形象的阅读氛围。例如作者劳伦兹虽然总是主张自己是一个“冷静且实际”的科学家,决不能忍受自己感情用事,在拓展的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在面对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时一再地做出忍让与牺牲,他能够忍受穴乌“娇客”的喂食,也能够欣赏大鹦鹉“可可”的恶作剧,因此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经意间露出微笑。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生活常识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进而实现学生的沉浸式阅读,更好地帮助他们代入自己的心得情感,真正将情境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

(四)优化课堂提问环节,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搭建互动教学课堂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想要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优化自己的课堂提问环节,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上的指导与引导,使他们能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了解文章内容,牢固基础,强化技能。受传统教育理念所影响,当前仍有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互动的过程中,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提问,严重忽略了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知表面,不知其里。这不但加剧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同时也使得他们的阅读能力迟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因此基于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通过一些创新的、科学的、有目的性的课堂提问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所在。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篇文章时,文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深刻把握诗文的基调,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并且能够领悟其中诗句所蕴含着的深刻哲理,培养起学生鉴赏诗歌的才能,并且最终能够在理解文章的核心内涵后怀抱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来面对人生中的苦难与挫折。因此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来对文章进行整体的自由吟读,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深度思考,想一想本篇文章应当运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才能更好地诠释其中的内涵与思想。然后在阅读结束后,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来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发起一些提问,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例如“本篇文章的题目叫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实际上生活真的欺骗了作者吗?”“对文章中‘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这句话,大家是怎样理解的?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经历来对这句话进行阐述与解释?”以及“在通读完这首诗歌之后,有没有人能够用简短的一到两句话来将其中心思想进行高度概括”等这类问题,来让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之下,得出结论:“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困难与挫折,但是只要能够正确地、乐观地来面对这些问题,那么一定会迎来更为光明、更加美妙的未来。”其间,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质疑,对自己存有疑问或是不理解的地方及时举手发言,然后教师根据其问题来进行帮助与解决。总而言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不但能够越来越亲密,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好地洞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从而更具针对、更灵活地来调整教学进度与设问环节,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全面进步。

(五)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与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义务教育之中,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不但能使学生获取更为广泛的课外知识,更重要的是也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多媒体因自身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为学生创造出了一种更为形象且直观、生动、鲜明的学习氛围,真正实现了阅读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并且,多媒体具备文字、图像、音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可多维度、全方位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始终保持一种高亢且富有激情的学习状态,因此所产生的学习效果也较为理想。

比如在学习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三峡》这篇文章时,本篇文章的内容虽然简短,但是却通过栩栩如生的描绘将三峡的壮丽景色呈现于读者的眼前。因此在课程开始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先向学生展示有关三峡的图片或是风景视频等,来让学生浅浅领略三峡的魅力风光,而后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学生也能够更好地体会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之美。学生们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背景音乐,从而深化他们的阅读情感。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进行适当的知识延伸与拓展,让他们明白三峡的景色不但优美如画,更重要的是三峡有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并且在介绍结束后向学生展示有关三峡大坝的新闻报道以及图片等,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它的理解与看法。总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事物实貌活灵活现地展现于学生的面前,真正为学生建立起了一个立体式的动态教学环境,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学习更具个性化,因此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不但是初中语文教师进行课堂转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经之路。互动教学模式的出现与应用,既有效解决了当前阶段中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问题与弊端,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在课堂上发言与交流的机会,让教师能够真正倾听到学生的观点与意见。纵观我国现阶段中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情况,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尚未解决,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坚定不移地把握住新时代下的教学方针,与时俱进地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真正将上述策略融入自己的教学课堂之中,那么学生在此阶段的语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够有所提升。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