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育融合”中“发现学生”

2023-03-21 18:17
考试周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五育课件

瞿 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校是启发学生智慧的场所,而不只是教学生学习的地方;而罗杰斯的“学生中心论”指出,教学的成功不在于教师传递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教学中形成了健全的人格。教育面对的是多面的人和整体的人,其所希望的是多面的人和整体的人。我们之所以强调五育融合,最根本的现实动因和价值追求乃是更好地解决人的多方面的整体发展问题。通过五育融合的教育,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拥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

关于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五育融合与渗透,学者和一线教师们已经进行了许多很有意义的探讨,尤其针对课堂教学,在短短的四十多分钟内,如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与缜密的课堂构建,尽可能地使“五育”的精神在一节课中均有所彰显,老师们进行了许多创新与尝试,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范本。比如打破教材结构专门引入五育主题进行主题式教学;或者引入真实情景,利用情境化的教学在实践中渗透;抑或充分发挥学科间的融通性,进行学科融合教学,甚至有多名老师同上一节课的尝试……但这些方法与尝试更多的是从教师的视角出发,通过教师本人对“五育融合”的理解来去进行的课堂教学构建,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传递,传递出的其实是教师对“德、智、体、美、劳”的认知与理解,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教师的设计,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堂,是否真的得到了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其实是一个未知数。此外,有学者对当下“五育融合”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发现目前针对“五育融合”的研究视角有限,现有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国家、学校、教师的层面上,而学生作为“五育融合”的落点,虽然也有研究站在学生的角度探讨如何推进五育融合的,但基本上都是在探讨其对学生的意义,缺乏学生作为五育融合的参与者与评价者的研究视角。所以,如何真正“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五育融合”,换位思考,进而使教学贴近学生的思维逻辑、审美情趣、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是使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引导和发展学生人格素养作用的关键。

一、倾听学生,以“满足”为目的“融合”

(一)倾听学生,理解学生需求

事实上,在日常的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通过有意的传达告诉学生,基于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知道这种导向,也理解这是学习成长的积极方向,甚至某些学生会对这些内容在课堂上甚至于课堂外的呈现有主动的追求,但不同于教师的刻意设计与谋篇布局,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知是无意识的、零碎的,甚至是简单的、直白的。

作为一线的教师,笔者常常会听到来自学生这样的评价,“A老师年纪大不会用电脑,PPT永远都是白底黑字”“B老师的课件太秀了,做的是所有老师中最好的”。虽然是非常普通、随意的评价,但传达出的其实是学生对审美的追求。当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努力把语文的文字之美、数学的逻辑之美、历史的人文之美、生物的多样之美传递给学生时,普通的学生未必能马上理解你的教学内容,在达到深层次的思考以前,他们最先注意到的可能只是最简单直接的课件呈现问题。一个制作精美的课件,无形之中就是对学生的美育引导。配色、排版、字体、搭配……这其中不仅包含着美术课要传达给学生的审美鉴赏视角,甚至还包含了数学中对平面空间的利用与布置。当然,学生通常不会直接提出意见,但是当学生认为这个课件呈现得很好,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时,他们就会主动向老师索要课件进行课后的反刍,也就自然而然有了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主动学习,自我提升与发展的可能。

(二)倾听学生,从学情出发设计

同事A是一位专业素养精深的历史教师,他教授年级的实验班,学生素质较高,基础较好,因而在课堂上,他也就更专注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提升,在“智”育层面深度钻研,引用丰富的史料,带给学生富有挑战的课堂体验,同组的教师也都喜欢借鉴他的课件。但他班上的学生在私下,反而在找普通班的学生索要课件,原因是这位老师的课件虽然丰富,但基础梳理的部分欠缺,对学生而言,框架不够清晰,学生想整理笔记但不知道应当从何下手,想复习也不知道从哪里复习起,课堂上觉得很有意思很精彩,但课后好像又说不清楚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反倒是普通班老师的课件,为了满足学生打好基础的需求,条分缕析,纲要鲜明,学生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记录,反而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

事实上,教师的理想与学生的认知之间往往存在巨大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常会忽视对学情的分析,在课后也缺乏对学生生成反馈的调查了解,最终导致的就是教师的呈现与学生的真实需求脱节。这也是当下很多创新形式的五育融合课程需要注意和反思的地方。在课堂上,教师输出所谓先进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理念时,是否切实把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获得感放在了第一位,是否真正创设了一个“以生为本”的课堂,而不是为了融合而融合,进而呈现出本末倒置的结果。

二、开放课堂,让学生“创造”出“融合”

(一)开放课堂,接纳学生创想

一个班级当中,学生的层次往往有比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有着比较好的学习习惯,会对课程进行超前学习或者预习,那么就会对新课有一个自己的思考和预设,甚至于如果这个课上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他们会希望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更深入的介绍和挖掘。

笔者曾有过这样一个经历,在即将上到历史九年级上册《古代两河流域》这一课时,有学生私下主动提出,能否在上这节课时在课堂上播放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这首歌曲,并且提供了歌曲的MV。提出这个请求的是班上一个热爱音乐、擅长唱歌的女生,碰巧这首歌曲笔者也很熟悉,其中的歌词是这样写的:“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在看到歌词之后,我们会发现,学生希望在课堂上听到这首歌并非是单纯的心血来潮,而是学生本人经过对新课的预习与了解,且结合了她本人的日常视听审美经验,认为老师有可能接受的情况下提出的这个请求。歌曲中的时间和地点满足了历史学习中时空观念的培养要求,而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更是这一节课中需要理解与掌握的重点内容。配合着符合学生喜好的当下十分流行的旋律性说唱,如果在课堂上合理地运用,比如用歌曲进行导入,确实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尤其有利于帮助大部分没有预习习惯的学生快速地在脑海中形成对古代两河流域简单认知。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他们对课堂有着自己的见解与要求,并且他们能够认知到,什么内容是可以在课堂上呈现的,从而自发地去创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堂,用符合他们阅历与理解的方式,很好地把知识与音乐,“智”与“美”相结合,并非刻意却又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五育融合”的理念。因此这也提示一线教师,在进行“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并不能只从教师专业的视角去选取课堂资源,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而更应该去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地让学生去表达他们对课堂的诉求,共同创造、构建课堂,真正让学生从课堂的接受者,变为参与者甚至主导者。

(二)开放课堂,鼓励学生参与

因为有了上述的经历,笔者认为应该开放课堂,给学生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于是我告诉学生,在之后的课上,如果大家有感兴趣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音乐、视频、图片等都可以提供,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跟课堂内容相关,老师会酌情选择,尽量融入课堂中去。学生很快又给出了惊喜。在讲到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的时候,学生带着图片来问:“老师,这个是不是课文里面说的戽斗?”学生提供的,是他们在初一年级的时候到当地的农场进行劳动实践的动图,图片上的两名学生相互配合,正是用传统的劳动工具戽斗在进行农田的浇灌。关于这个生产工具,课本上呈现了一张不太清晰的简笔图画,远不及学生的动图来得生动形象,并且通过这样一张动态照片,学生曾经的劳动经历能够立刻被唤醒,让“劳育”融入课堂也就顺理成章,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课堂的德育也有了自然的出口。学生此时作为备课的参与者,既是“学”的主体,也是“教”的主体,从他们自身的体验出发提供教学的素材,使最终的课堂呈现符合他们的现实体验,这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把知识与实践联结起来,把书本与生活联结起来,由此也可以形成对知识更加深刻而自然的理解与记忆。

三、发掘资源,在现有体系中实现“融合”

许多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五育融合”事实上是时代转型对教育所带来的整体的改变,是“教育体系”的改变;而“以学校为单位的渗透‘五育并举’的学校管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师发展体系和家校社合作体系等”微观体系的改变,则是“为整个‘教育新体系’的运作提供转化落地的根基与平台”。但传统的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要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的突破与改变是很难的,那么如何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达到“五育融合”的教育目标,就成为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利用校本课程体系,补充学习资源

以笔者本人所教授的历史学科为例,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与积累作为基础,但是并非所有学生都热爱阅读,于是有学生提出,自己实在是不那么喜欢看书,但还是很喜欢历史,能否给他推荐一些好看的纪录片,帮助他更好地进行拓展与学习。基于学生这样的需求,笔者利用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专门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与学生介绍与分享一些优质的历史纪录片。作为一节校本课,学生是有自主选择权的,如果课堂的内容他们不感兴趣,可以转到别的课堂。很多纪录片可能并没有那么生动有趣,如果选择的内容不符合学生的期待,就会导致学生的流失,那这门课程也就失去了价值。在第一节校本课前,正好发生了“俄乌冲突”这一举世瞩目的大事件,而学生竟然在下课时间利用班级的电脑,时刻关注这个事件的进程,显然对这个事件很感兴趣。于是在那一瞬间,笔者确定了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这一事件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了解俄乌冲突的历史渊源,通过纪录片《战火中的顿巴斯》带领学生在战火硝烟中穿行体验,了解战后出现的难民问题,同时结合历史选择性必修战争和人口迁移的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对战争的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特别的表述,德育已经非常自然地融入与渗透,学生自然生成了对战争与和平的体悟,也强化了学生对时事的关注与社会责任感。在之后的每一节课,笔者结合学生所关心的时政热点,分别做了“人类与疫病”“逐梦星空——中国航天发展史”“100年,共青春!——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等多个主题的纪录片分享,在这些主题中,“德、智、体、美、劳”被自然地贯穿与融合,学生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在航天员的培养中,自然体会到健康体魄、运动锻炼的重要;在战火硝烟,在星空穿越中,自然体会到人性之美、自然之美;在青年建设奋斗、力阻疫情散播中,自然体会到劳动的价值……读史使人明智,体悟增进品德,有价值并且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学生会给予最直接的反馈——课堂人数的增加证明学生有积极的收获和体验。

(二)在研究性学习中实现“融合”

除了已经日渐成熟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研究性学习也是当下各个学校都会开展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这也是进行五育融合教育的良好契机。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笔者提供了一个很多学生并不太感兴趣,却是当下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党史”。作为研究主题,给学生的研究要求是让学生研究如何让党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让同学们能够接受且喜闻乐见。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给学生提示,可以从“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出发,去设计活动。学生最终交出了令人惊喜的答卷。从视觉上,他们编演了舞台剧、拍摄微视频,用舞台表演、视频创作的方式展现党发展历程中的生动故事;从听觉上,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新潮音乐形势,自己作词作曲,编创了RAP,并且在建党100周年学校的庆祝活动上进行了精彩的展示;从味觉和嗅觉上,他们自己联系食堂,制作红米饭、南瓜汤……体验共产党人在革命与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既有锻炼学生思维与智能的创作“智育”过程,又有陶冶学生美感的舞台设计和视频剪辑的“美育”过程,还有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带领学生忆苦思甜的“劳育”过程,“德、智、体、美、劳”在整个研究中自然地渗透贯穿,通过整个研究过程,学生也自然地对党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不仅学懂且能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对外进行辐射和展现,从而真正实现五育融合的意义与价值。

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思维的桎梏,其实教师非常容易忽略学生的需求、体验与感受,纯粹凭借自己对教育转型、课程改革的理解来创设课堂。但事实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其需求、评价与反馈至关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们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要根据教育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去推进“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保障“五育融合”的落地生根。在“五育融合”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发现学生”,站在他们的视角去体验、思考与创造,才能真正地运用合适的方式,去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五育课件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