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友制教师自我发展之路

2023-03-22 10:38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叶传平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研讨课堂教学教师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叶传平

现代学校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发展教师,二是成长学生,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从教育职责与使命来说,应将学生成长放在第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从教与学相互关系来说,则将教师发展放在第一,因为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发展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要素、决定性条件。陶行知先生提出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他认为学做教师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师,二是访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陶行知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体现以教人者教己、教师自我造就观。[1]教师发展建立在自我觉悟基础上,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在与同伴合作的氛围下,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改进中,才得以实现。

教师自我发展的“四为·互动”模式,是自育自学改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陶行知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倡导“以素质提高素质,以性格培养性格,以人才造就人才”[2],保障教师学习,培养教师自觉,激发教师创新,促进教师成长,积极探索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机制和路径,在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上卓有成效。

“四为”:建构教师自我成长机制

一个想法如果能够在逻辑上说得通,那就是一套理论;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不仅要在逻辑上说得通,让每一个“自己”真信,还在于满足实践需要的现实条件,即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环境。将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转化为可着力、可操作的实践方法并组织实施,重点是建构成长机制,关键在坚持优化“四为”,即教师个人为主体,行政分组为单位,项目为载体,坚持为关键。

以教师个人为主体。激发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树立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理念。校本教研、研训不仅仅是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事,更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事。当一件事情被赋予教师个体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的地位时,教师自然将自己专业成长、职业成就与组内各项活动、学校整体工作主动联系,个体能动性、积极性自动启动,事半功倍就顺理成章。每一次教研活动均由教师轮流作为主持人、发言人、记录人等,围绕不同主题开展教研,重在培养教师“我有责任”的主动性,而不仅仅停留在“匹夫有责”被动性的泛泛感知上和一般化的淡淡说教上。活动中个个都是主人,人人均是受益者。

以行政分组为单位,以项目为载体。在互相协同中,实现个人与他人、集体的有机联系。首先,学校层面成立由校长主抓的艺友制教师自我发展学校,分管业务校长任副校长,教研机构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发展学校的具体事务。学校下设若干艺友小组,分组方式可依托学科、年级、班级等学校现成的行政分组。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成员可以适当扩大到教育集团校、学区联盟校,实施跨校、跨区域组建,形成异质分组的发展共同体。其次,以问题、目标等为项目研讨载体,将行政分组中的每一个教师再以项目为单位分配到所对应的学术研究组,实施项目组长负责制,组建研讨共同体、成长共同体。不同的学术研究组任务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学科课堂教学项目组还可以分成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确定、学生自学组织、教师引导策略、教学情境应用、知识体系建构、学科素养提升、关键能力培养、课堂智慧生成、课堂提问研究、学生疑难解答等更加细化的项目组。教育教学中每一个细小的点均可以成为研究主题,值得艺友在一起交流、探讨。困难在研讨中得以剖析,疑惑在切磋中得以破解,问题在协同中得以解决。

以坚持为关键。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教师自我发展的合力形成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更是在始终不渝的坚持中、与时俱进的完善中慢慢生长出来的,应培养教师自我发展、终身学习的习惯。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艺友学术论坛为载体,自2019 年以来,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每期至少有一位教研员分享自己学术研究成果,完善定期研讨、交流、展示、汇报、总结等机制,在机制执行中引导大家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好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艺友制成长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既是老师,也是学生,既是师傅,又是学徒,只有入门时,没有终结期。艺友们在坚持中知晓:用一件正确的事情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育,用一件错误的事情去矫正相关人员的行为也是教育,将一件正确的事情坚持做下去更是一种教育,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深刻自我教育。

互动: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路径

艺友制教师自我发展的关键是同伴间的互动协作,不断自我超越的价值观、共同的兴趣爱好、一致的目标追求是发展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在融洽“友”关系的基础上追求“艺”、达到“美”的前提。以培养共同兴趣、追求共同话语为目标的艺友读书会,以促进共同进步为宗旨的艺友欣赏卡,以解决共同关心问题为纽带的艺友共研制是同伴间互动协作的有效路径。

艺友读书会:让互动平台宽广。“酷爱读书,是教师自我造就的根本、专业发展的灵魂、教育人生的底蕴,是奠定学校文化的基础”。[3]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人事怎么更迭、教育怎么创新,学校要求教师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一定不会变、不能变,更不容丢。艺友读书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会、读书沙龙等,为教师搭建爱读书平台,鼓励教师读好书,为教师善读书创造条件,促进教师阅读经典、博览群书。教师通过读书了解学科前沿信息,把握学科教学发展方向。在信息网络时代,知识日新月异,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一方面与时俱进,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图书,利用读书会的交流平台向不同学科教师学习,了解跨学科知识关联,储备相关知识,逐步拓宽视野,为项目式、主题式的跨学科教学改革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喜好点,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共读一类书,增加与学生产生共融互通的机会,增加与学生的共同话语。

艺友欣赏卡:使互动充满活力。根据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原理,主动学习,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说出来与同伴分享,将自己的想法、做法传递给同伴,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可达近90%。艺友欣赏卡要做到“喜忧兼报”,发现同伴的闪光点、进步,不吝啬自己的赞赏,发现同伴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真诚相告,并给予中肯的建议。卡片上的内容可以是对艺友特色做法的赞赏,可以是对艺友教学实践的商榷,也可以是受到启发产生新的教育主张与见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艺友坦诚地将自己的实践感受、真实体会写出来与同伴分享,做到不人云亦云、不老调常谈、不无病呻吟、不无中生有、不大话套话。艺友欣赏卡可以是自我欣赏卡,一事一思,总结经验,反思改进,不断勉励自己,提醒自己,鼓舞自己;艺友欣赏卡也可以是艺友提醒卡,帮助同伴深度思考,一例一议,坦诚交流,就具体过程细节与艺友商讨。比如,课堂教学研讨采用细胞式听评课,所有听课教师分成若干组,各组分配不同任务,分别负责教与学时间分配,学生自学的主要优点与不足,教师对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时存在问题的了解、处理与引导,教师课堂提问,学生交流发言以及教师指导点拨等。听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认真观察、详细记录、精准分析基础上,给执教者艺友更加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艺友共研制:将互动品质提升。艺友共研的内容应该适度聚焦,概括起来无外就是“四题”,即问题、话题、专题、课题。勤于在工作中研究、精于在研究中工作是新时代教师应该具有的精神,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优化、教育心态改变、教学水平提升一定是在研究与工作相结合的实践中实现的。艺友学术小组在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年级、班级等实际情况,梳理共同存在的、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对问题原因进行深度分析,然后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作为近期研讨的话题展开漫谈,在广泛研讨的基础上,确定深度研究的专题,查找文献,找准理论依据,聚焦重点内容,必要时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更要进一步分析现状,找足实践表现,分析关键环节。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艺友相互切磋、研讨,确定学年、学期以及具体到月、周研究的主题与内容,做到事事落地、件件落实。合肥实验学校教师顾轻飏为了拓宽学生阅读面,在班级尝试开展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小试成功,学生兴趣浓烈,阅读积极性倍增,为了分享阅读成果,每周拿出一节课作为同学们数学课外阅读分享课。一个学期之后,学生感觉一节课不够用,又向学校申请利用中午自学时间延展阅读分享。三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开设“斐波那契数列”示范课,受到前来观摩的全市小学数学界120 余位骨干教师、教研员、专家一致好评。为了项目往深处探、往远处走、往高处攀,进一步探索“小先生”制,引导学生自学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和顾老师携艺友团队申报了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与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艺友学术小组围绕小学数学课外阅读深入推进,在共研的基础上为学生编写《数学好玩》,为学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有用的学习资源。教师在研究与教学的结合中相互切磋,提升了专业发展自觉,学生在阅读分享以及“小先生”成果展示中提高了自育自学能力。

艺友制学术小组的共研方式在合肥市域研训实践中推而广之。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中,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改革为抓手,聚焦课堂教学重点,市学科教研员根据艺友制要求,组建核心研究团队,牵头组织市域范围学科教学大讨论,在团队内部达成共识,梳理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中大情境设置与使用、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单元课与单节课设计关联、单元目标任务与整本书教学实施重难点兼容等实践经验;组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市域范围“大练兵 大比武”“大研讨 大交流”“大凝练 大展示”等系列活动;打造学校内部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艺友研究共同体,以县市教研室和市区合肥一中、合肥六中、合肥八中、合肥一六八中学为牵头单位的艺友学校发展共同体。基于区域研训的艺友学术共同体既发挥了国家级省级示范校的引领作用,又促进了所有成员学校的研究水平提升。面向全国的三次集中展示、观摩教研活动受到专家、同仁一致好评,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实质性提升。市级优质课比赛中创新比赛形式,4 人一组,组团参赛,在集体研讨基础上集体展示课堂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说课、课堂教学比赛、单元作业设计等,以比赛促研讨、以研讨促进步得以实现。

教师专业成长无止境,教育教学实践无尽头。教师惟有行在实践中,融入集体中,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伴学习、向自己学习、向学生学习,养成顽强学习、刻苦钻研、反思改进的习惯,历练依托艺友制实现自我发展的本领,才能让学生今天满意、明天受益。

猜你喜欢
研讨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