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

2023-03-23 11:19李凯瑞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34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国有企业机制

李凯瑞

(厦门片仔癀宏仁医药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企业提升会计工作管理效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应当不断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运营环境,丰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国有企业实践工作,推动管理会计各项工作加快发展。

而现阶段管理会计理论认识、业财融合意识与信息化建设等因素还存在明显不足,并对管理会计实践应用的成效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难以转变财务管理理念,也无法对国有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科学预测,当然也难以为国有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将如何深化管理会计应用,拓宽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作为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以此促进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是指企业站在整体发展的角度,充分融合业务与财务,对企业所有的经营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全面掌握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与财务状况的基础上,加强对市场经济环境的分析,从而全面掌握企业经营信息,并合理规划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开展评价、决策等活动提供信息,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目标,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价值[1]。

管理会计全面推进,不仅可以使财务人员转变管理思想,不仅仅局限于账房先生的职能,而是将管理的重心放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对所有信息进行分析,洞察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凭借专业的知识、会计核算与分析能力,主动推进业财融合,持续不懈地开展管理会计实践活动。

管理会计是服务于企业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其需要遵循基本应用指引,并且按照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开展经济活动,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和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发挥其价值创造职能[2]。

二、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应用的积极意义

第一,直接参与决策,为企业决策管理提供准确的管理信息。国有企业的每一次决策都决定着企业的成败,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国有企业应当重点关注决策活动,在全面掌握企业所有内外部经营信息的基础上开展正确决策。而管理会计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决策活动中,运用一系列科学的管理会计方法收集并汇总信息,对各种经济信息进行报告,企业在了解各项数据的具体情况后,可以进行预测与决策,制定计划[3]。例如企业在对市场信息与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与整理,并对客户信息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和客户的需求特点之后,可以制定合理的生产和销售计划,科学安排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企业可以在原目标基础上进行调整,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

第二,控制经济过程。国有企业需要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降低企业运营中的风险,不断改进工作,确保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而管理会计恰恰具有控制经济过程的职能,国有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在事前环节中,国有企业制定各种科学可行的标准与规章制度,对企业各部门员工的行为都进行约束与限制,并且根据各部门执行过程中的实际与计划发生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政策和管理措施,不断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调整与改进,从而实现对经济过程的全方位控制。

第三,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评价。国有企业定期对各部门的业绩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不仅可以了解现阶段各部门业绩经营情况,合理安排企业各项活动,还可以利用激励机制带动员工工作的热情,使其可以充分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推进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

而管理会计可以履行考核评价的职能,国有企业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对各部门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并且逐级考核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对企业各项指标的完成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且对各部门指标完成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各部门工作的缺陷与不足,并通过奖罚机制促使各部门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态度,改进未来工作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对管理会计认识不深,缺乏管理会计专业人才

国有企业对管理会计的整体认识是影响管理会计全面深化实施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管理会计应用效果的重要保障。但是,国有企业并没有对管理会计形成深刻的认识,领导与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而有些企业虽然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但是并没有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本土化处理,也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还有些领导与财务人员并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应用对企业经营管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企业虽然引进了管理会计,但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财务人员还是运用传统的财务会计理念与手段加强财务管理,开展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工作,因此,管理会计的理念就无法贯彻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中。

此外,其他部门的人员也无法深入地了解管理会计,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各领域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就不会遵循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流程,也无法将管理会计与具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结合,未充分体现管理会计的功能。

(二)管理会计机制缺失

完善的管理会计机制可以为企业实施与应用管理会计提供科学的指导,并对各部门管理会计应用的实践活动进行严格约束与规范,因此管理会计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对管理会计的探索与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较少,也没有对管理会计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很多国有企业都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会计机制与准则,有些则是直接照搬其他企业的准则内容,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管理需要,对管理会计体系的内容进行调整,有些则是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不断扩充与丰富管理会计机制内容,因此管理会计就无法有效指导企业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活动。

此外,管理会计机制的落实与执行效果也不理想,导致这一后果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国有企业全体人员未对管理会计形成正确的认识,无法深层次理解企业管理会计机制中的理论与准则,因此就难以遵守相应的管理制度,另外,企业并未建立严格的绩效管理机制,对各部门管理会计应用实践结果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考核,更没有相应的奖励与惩罚了,因此就会导致管理会计机制难以有效落实。

(三)财务与业务融合度不足,信息化建设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国有企业要想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与优势,就应当实施业财融合,推进财务与业务的深入融合,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才可以促使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融合,促进管理会计的实施。但是,一般情况下,国有企业的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其工作职责与活动目标均不一致,因此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融合的思想还不深入,而且企业未将财务与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未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财务人员也无法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收集更多的信息,无法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管,因此,就会导致企业管理成效低[4]。而且企业并没有将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与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有效的融合,也未设置管理会计的应用功能板块,一次很难满足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需求。

四、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应用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培训,组建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国有企业要想深入实施与落实管理会计理念,促使管理人员都可以提升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管理能力,就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国有企业应当找准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整体定位与职能目标,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对自身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并对财务战略管理目标进行解析,了解到管理会计在财务战略管理,甚至在企业整体运营发展中的地位,并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实施进行系统地规划与安排。

第二,国有企业还应当对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全面了解管理会计对企业运营与发展的实际作用,并对管理会计的职能进行全面的剖析,同时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度以及企业的实际经营环境进行分析,对管理亏阿基理论体系在国有企业内部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也进行研究,从而围绕管理会计理论,形成可供国有企业执行与落实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

第三,国有企业还应当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培训,企业聘请专业讲师向领导与财务人员讲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内容、管理会计工具内容以及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知识,不仅要让财务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环境的变化,还要使其转变自身财务管理的理念,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认识,对管理会计的职能、优势等内容都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确保领导与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国有企业管理会计的推行提供专业人才。

(二)健全管理会计机制

第一,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管理会计机制,就需要根据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对管理会计的战略目标、体系构建与制度建设等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并且加强对国内外先进管理会计机制的研究,根据国有企业的特点与实际经营情况,构建管理会计机制,不断完善管理会计机制的理论与应用内容,包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与应用体系,对机构设置、体系完善等内容都进行完善,不断丰富管理会计机制内容。国有企业还应当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体系进行完善,对管理会计工具的选择以及实际应用等流程都进行科学设计,规范各部门的行为[5]。

第二,国有企业还应当重视管理会计机制的落实与实施,完善问责机制,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岗位的权限和职责进行明确,并通过严格的绩效管理机制,对各管理人员进行问责,从而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存在,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另外,国有企业还应当利用审计机制,对各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核查,严格推进管理会计机制的执行。

(三)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业财融合的深度

国有企业推进财务管理转型,就应当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业财融合,使财务人员可以主动了解业务信息和业务流程,并且走进业务活动,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企业应当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企业各个系统进行集成,形成统一的信息化共享平台,财务人员集中对共享平台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对比、分析等工作,并且结合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形成管理会计报告,同时企业还应当将管理会计与企业具体的业务活动进行融合,例如企业可以将管理会计应用到预算管理活动中,对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行科学的调整与优化,并通过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6]。

此外,国有企业还应当站在企业宏观角度,对企业运营中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科学的决策,通过数据共享模式,加强各部门工作的联动性,实现各部门的有机结合,决策者可以借助大数据的优势,运用管理会计的相关理念做出预测与整体规划,降低企业的风险,从而便于决策层及时做出准确的决策,创造更多的收益。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在我国国有企业经济运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管理会计在很多方面的管理成效已经日渐明显,国有企业应当认识到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借助管理会计工具,加强对企业各环节经济活动的控制,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的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还应当重视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构建相应的管理会计体系,设置科学的管理会计应用流程,对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并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工作,有效应用大数据信息进行决策,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国有企业机制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