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课程结构及项目化学习方式下的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实践与思考

2023-03-24 02:49武志军山西省实验中学
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劳动课程教育

武志军 山西省实验中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精神和要求,山西省实验中学从2020 年8 月开始,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新模式,创新推出了多元化课程结构及项目化学习方式,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确立新时代高中生劳动教育的理念

山西省实验中学在全面深刻理解《意见》和《指导纲要》精神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充分调研了解,基于学校实际,确立了新时代高中生劳动教育的理念。

新时代高中生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要让学生真实地参加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劳动的艰辛以及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尊重;在学会劳动技能的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审美素养。

新时代的高中生劳动教育就是要创造性、创艺性的真实劳动,就是要在劳动过程中结合所学知识和经验,将学科知识联系应用到劳动实践过程中,进而尝试改进工作流程、改进劳动工具,提出自己的建议。

新时代的高中生劳动教育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尽可能与未来专业理想和职业生涯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思考各个劳动领域的新形态、新技术和新变化。

二、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山西省实验中学结合自身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实际地域情况,设计了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生活劳动课程

生活劳动不仅是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劳动,也是为了实现自身审美追求、实现美好生活的劳动;不仅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应有的劳动任务,也是未来作为男主人或者女主人所必需的劳动责任。

结合审美、知识、技能、思维等素养,学校创设了地面及物体表面清洁劳动、衣物洗涤熨烫劳动、家居整理收纳劳动、衣物整理收纳劳动、厨房整理收纳劳动、家庭书籍整理劳动、废旧衣物利用劳动等生活劳动项目,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创设开发其它生活劳动项目。目的是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学到技能、培养审美、领悟劳动情感、尊重劳动成果,同时利用学科知识与逻辑思维,创造性地改进劳动流程,改造劳动工具。

(二)校园劳动课程

学校创设了校园保洁劳动、园林绿化养护劳动、校园环境创艺制作劳动、校园生态种植劳动、图书馆整理劳动、实验室整理劳动、校园食堂劳动等多个劳动项目。所创设的校园劳动项目不仅是具有创造性、创艺性和创新性的实践劳动,提升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劳动实践,经过缜密思考提出改进校园各项劳动的建议。所提出的建议,既包括工作流程再造、质量标准提升,又包括工勤人员更为合理的薪酬待遇、更为人性化的生活状态。

(三)志愿者服务劳动课程

志愿者服务劳动课程包括扶贫济困、助老助残、社区服务、生态环保、网络文明、文化建设等。劳动项目包括普及文明风尚志愿劳动、结对帮扶志愿劳动、送温暖献爱心志愿劳动、应急救援知识普及志愿劳动、面向特殊群体的志愿劳动、网络文明志愿服务劳动等。

志愿者服务劳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付诸行动的劳动实践,体现新时代青年的品格,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公共事务的认识和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四)工业劳动课程

工业劳动课程主要是在学校周边选择部分工业企业,让学生进行一定时量的劳动。工业劳动实践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考查该企业工人的劳动状况,包括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科技水平、劳动强度、工人薪酬和生活待遇等,又要让学生了解该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原理,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领悟。

工业劳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产业工人的劳动状况,培养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奉献社会的品质;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过程和原理,运用课本所学知识,学用结合,激发创造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让学生关注工业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深入理解工业现代化的意义,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五)农业劳动课程

农业劳动课程内容既包括了解常见农业劳动的种类与特点,根据所学知识与传统农业种植技能进行各个时节的农业劳动实践;也包括让学生自发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探索实践现代农业的种植与栽培,利用知识与技能开展土壤改良、品种改良、无土栽培等劳动实践。

真实的农业劳动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艰辛劳动付出后的收获体验、理解农业劳动的价值、尊重普通农业劳动者以及体会珍惜粮食的真实情感。

(六)服务业劳动课程

服务业劳动课程主要以学生自行选择劳动项目,开展酒店业、餐饮业、文化旅游业、快递业等劳动实践。课程的目的是要通过真实的劳动实践,体验普通服务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和工作品质,体会作为消费者应有的风格和态度;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了解各行业服务劳动者的工作时长、劳动强度、薪酬待遇、生活状况、情绪体验等等情况,同时也要尽可能通过所学知识思考改进各行业服务劳动者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技能。

(七)手工业劳动课程

手工业劳动课程由专业教师及学校帮助联系的传统手工业者作为指导教师,让学生进行一定时量的劳动实践,通过导师的指导,结合所学知识经验与自身审美素养,以及学生自身对此类手工业的理解,真实完成一件手工业作品。

手工业劳动实践课的目的是既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手工业的内在价值,理解其形成、发展甚至衰落的原因,又要让学生在完成一件作品的同时,感悟手工业者的坚持、艰辛等品质和情感,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一件可能并不起眼的手工业作品的不易和珍贵。

(八)劳动教育周

劳动教育周创设了“劳模进校园”“致敬平凡校园劳动者”“劳动感悟征文大赛”“我们都是‘鲁班’制作展示”“宿舍整理及教室布置美化展示”“评选班级劳动榜样”“组织劳动表彰大会”等项目。通过各个项目的展示和竞赛,目的是要展现学生形成的正确的劳动观点;展现学生所提高的劳动技能,增强劳动能力;展现学生的劳动作品;展现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展现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后,所增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展示吸引和感动自己的劳动者典型人物和事迹;展现所感受到的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感,所增强的劳动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等。

三、项目化学习方式

山西省实验中学所有劳动课程都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每一个劳动项目都是先由教师作认知性的引导,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展开学习实践和劳动实践。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兴趣选择劳动项目,自主组建劳动小组,自主进行组内分工,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和调查研究,自主进行计划和方案制订,劳动实践过程中自主寻求帮助,自主进行问题反馈和调节,自主进行成果总结和成果展示。

四、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赋能劳动教育

山西省实验中学自主开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作为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记录、交流展示和结果评价的平台,学生将劳动实践过程中的文字、图表、感悟感想、图片、视频上传到系统平台,并利用区块链技术保证了记录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系统平台还有“朋友圈”功能,学生发布的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共享,可共享给好友、班内学生或全校学生,既可做到自我展示,又能起到榜样引领作用。同时,学校的指导教师、分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平台对学生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

创新性的劳动教育体现了山西省实验中学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2021 年由本校设计的“多元化课程结构及项目化学习方式下的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实践”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猜你喜欢
劳动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