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分层设计与实施微探

2023-03-29 04:31李慧
高考·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李慧

摘 要:作业设计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理性直接关乎教学成果的获取程度。本文以新教材为蓝本,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结合学界关于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运用分层理念,通过搜集和整理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案例,探讨高中历史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的策略,最终整理出能切实运用到日常教学中的符合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分层作业设计思路,以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大單元教学;分层作业;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新版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使用,表明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不断提升。在面对历史教材的大容量与课时欠缺之间产生矛盾时,大单元教学模式被学界提上日程,而与教学相辅相成的作业设计变革也迫在眉睫。华国栋在《差异教学策略》一书中指出:“作业分层次布置破除了传统作业设置的大水满灌,变整齐划一、机械重复为灵活多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选择,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进步”[1],故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高中历史作业分层设计必将成为辅助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手段。

以大单元教学为依托,从整体出发,结合教情学情,在不同教学情境下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根据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等影响因素制订多层次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各自对应层次的作业检测中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以攀高峰。同时,教师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在关注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同时,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作业设计能力,以高效育人。

那么,具体该如何设计和实施符合要求的分层作业呢?教师设计大单元分层作业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编排特点,逐步确定单元主题、核心概念、单元整体目标、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学情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作业进行系统规划和分层设计,设计要体现单元教学整体性、系统性和结构性特征,能结合单元情境继续深化单元任务,促进学生知识构架系统完善和能力素养提升。

一、淬炼单元主题,指引作业方向

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综合分析,使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能提炼出一个具体的单元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来设计单元分层作业,让作业内容围绕单元主题开展,促进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发展能力。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为例,基于单元课标、单元内容分析及学术研究,结合学情,可确立本单元的主题为:了解中外人事制度,关注国家治理效能。具体到三个课时,它们围绕单元主题先后阐述了中国古代人事制度源远流长,在不断变迁中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展现出各阶层之间、各地域之间的利益纷争。以及随着工业时代来临,西方在革除旧官制存在的某些弊端,吸取中国科举制长处的基础上,创立了近代文官制度,使西方民主政治焕发出一些新气象。同时,近现代中国选官制度传承了古代中国人事制度的优秀基因,吸收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异质细胞,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务员制度。而纵观导致古今中外选官用官变迁的原因则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特定政治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外部文明的影响。由此推之,本单元的教学价值启示应体现为开放、公平理念、社会责任意识、文化互鉴、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中。

鉴于此,本单元的分层作业设计肯定是围绕“了解中外人事制度,关注国家治理效能”的主题而展开,如:梳理中外人事制度变迁的历程、解析中外人事制度变迁的原因,指出人事制度变迁对国家治理能力的重大影响、前人吸收和借鉴优秀经验以变革人事制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表现,感知他们这些举措和努力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而与之无关的作业设计均是偏离主题、不符合课标要求的。其中分层作业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既要有所处历史时代的个性,也要体现单元主题的共性,尽量使材料本身发挥出以小见大、统筹部分凸显整体的

功能。

二、明确单元目标,确定作业内容

新课程新教材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所以单元教学目标必须以历史学科五大素养为导向。单元教学目标是单元一切教学活动的风向标,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的任何活动的实施目的都是顺利高效完成这一目标而设计和开展的。仍然以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为例,在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系统性的前提下,结合课标、学情、重难点、大概念、教学主题等综合考虑,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如下: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变化,理解古今中外官员选拔与管理背景及意图解决的问题,认识历史发展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

(二)以时空观念为基础,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梳理中国古代、近现代和世界主要国家(西方)的官员选拔制度与管理制度的演变。了解中国古代、近现代官员选拔制度与管理制度发展的大致历程,以及中国古代、近现代选拔官员与管理官员采取的主要措施。同时,梳理世界主要国家(西方)的文官制度的发展和演变,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官员选拔与管理的历史特点。(时空观念)

(三)依据可信与多元史料,从宏观与微观角度,认识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世界主要国家(西方)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演变,通过比较探究,理解古今中外不同时空背景下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历史特点,全面分析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对国家社会治理的意义,培养学生重视证据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以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四)通过认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演变,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通过学习世界主要国家(西方)的文官制度,了解到科举考试对文官制度产生的影响,以及文官制度对于近现代中国官员选拔制度和管理制度产生与实施的影响,树立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意识,培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家国情怀)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确定后,还要思考如何通过系统性、整体性的分层作业,将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细化、层次化,让目标与内容契合,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促进高阶思维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三、设置质量标准,细化作业分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2]。

围绕教学目标设定了具体的作业内容后,教师可以结合学业质量水平标准,进一步细化作业分层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应层次或更高层次的作业完成中实现自我检测、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其中水平1和2是所有学生都应该要达到的要求,主要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简单理解,具备基本的提取有效信息并讲述历史现象的能力,且在此基础上产生家国情怀。水平3侧重于对中等生提出要求,强调其应具备理解和概括所学知识的能力,再结合相关材料的解读,能提出自己对特定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解释,反思历史,汲取经验,直面社会现实问题,产生立足于当下的家国情怀。水平4则是针对层次较高学生设置的评价标准,要求其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并能运用多种方式独立探究历史问题且提出新的解释,全面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形成迎合时代特征的家国情怀。

结合高中历史学业质量水平的总体要求,在《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这一单元的分层作业设置上共划分了以下四个具体的层次:

唯物史观:第一水平实现认识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变化、简要说出古今中外官员选拔与管理背景及意图;第二水平实现了解知道上述问题;第三水平以理解为主;第四水平则要在理解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认识历史发展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时空观念:第一水平是能够简要梳理中国古代、近现代和世界主要国家(西方)的官员选拔制度与管理制度的演变的大致历程;第二水平是能够利用各种时间术语或时间轴等方式对之进行描述;第三水平要实现对演变历程的特点加以概括说明;第四水平是能够通过图表等方式对之做出合理的解释说明。

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第一水平是能够区分所示史料类型,并尝试依据多元史料认识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世界主要国家(西方)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演变,通过比较探究认识古今中外不同时空背景下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历史特点,大致分析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对国家社会治理的意义;第二水平是能判断所示史料的价值,运用可信的史料进一步了解上述问题;第三水平是可以自主搜集史料,并在合理辨析基础上理解上述问题,以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第四水平是依据多元史料,并能对史料进行比较和探究,全面分析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对国家社会治理的意义。

家国情怀:所有学生均达到第四水平,即通过认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演变,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通过理解科举考试对文官制度产生的影响,以及文官制度对于近现代中国官员选拔制度和管理制度产生与实施的影响,树立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意识,培养宽广的国际视野,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生可结合本单元分层作业层次对照表,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对号入座,及时了解和客观评价自身的学习状况,并在对照表的指引下,积极往更高的层次努力。教师在统计完成情况后,及时通过作业情况的反馈,改进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成果。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分层作业层次对照表,对前面表3所设计的课前、课堂和课后作业进一步层次化设计,让相应层次的学生独立完成对应层次的作业,并合作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结合单元分层作业层次对照表,删除重复考查某一层次的作业设计,“有利于消除学生培养模式‘一刀切而造成的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消极影响,从而实现精准恰当、客观科学的‘减负”[3]。

四、基于学情分析,设计作业形式

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智力、兴趣、能力等,使作业有梯度,既让所有学生都达成基础性目标,也让学习能力强、学习兴趣广的学生可以选择挑战性作业、跨学科作业或自己设计作业,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单元整体作业要打破常规的问题解决类作业模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实践,用语言、文字形式表现出来,或者设计时间轴、思维导图、历史剧等加以呈现。教师们能结合本班学情进行分析,从不同难度、数量、数据等方面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亮点很多。同时提出教师弹性布置作业,学生可以弹性选择作业。提高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优生的基础型作业相对减免,增加拓展题。针对不同基础的同学,适当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复习时还可以设置基础试卷和提升试卷,以此达到分层效果。

在《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这一单元正式授课前,教师结合过往长时段教学以来对大部分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掌握情况,再通过课前作业收集分析,在具体问题的设置上添加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和开放性的完成形式。如:在“梳理中国古代、近现代和世界主要国家(西方)的官员选拔制度与管理制度的演变的大致历程”这一作业时,教师可以通过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和图表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兴趣能力不同的学生可自主选择自身最为擅长和敏感的材料完成作业。完成作业的形式可以是文字类的序列式简答或论述类的阐释说明,也可以是时间轴类的具象呈现或漫画类的图文解说。总之,彰显学生个性,让个性所具有的优势在作业完成中发挥激励作用是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的重要考虑因素。以下是本单元的课前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1.以时序梳理古代中国人事制度变迁的脉络,概括有关制度的内容;2.仔细研读教材文本,归纳中国古代人事制度的特点或演变

趋势。

第二课时:1.阅读教材第一目前两段,分析工业革命前主要西方国家选官制度中所存在的弊端;思考哪些时代因素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2.结合教材与史料,通过坐标轴的方式,梳理英国文官制度变迁的历程,并基于此思考文官制度演变历程给予你哪些启示。

第三课时:阅读教材,梳理晚清、民国等时期选官制度的演进。

当然,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分层作业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能力和素养,所以作业的设计应考虑其发展性和综合性特征的呈现,学生不应固化于某一特定层次中,更不能只考查其对单一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激发其向上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才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

基于此,大单元背景下的分层作业设计还应回避以下几个误区,如避免作业设计随意性,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将集体订购的作业作为万能作业本,因为这些题目并不是为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学生群体设计而成的,使用前需要加以甄别。避免作业设计单一化,作业呈现时间、形式都要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答题方式也不拘泥于某种模板,小论文、思维导图等形式也是思维的可视化呈现模式。学后反思作业更不能过于浅表化,要鼓励学生以书面、口头或实践等方式深入探究。

结束语

大单元背景下高中历史分层作业的合理设计与实施,不仅消除了历史教师布置作业时“一刀切”带来的负面影响,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提升历史学科素养,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新途径,同时也为广大历史教师提供更科学的教学策略和经验,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为有效达成高层次歷史学科素养教学目标助力。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7):12-18.

[3]李秀丽.“自助餐”式作业:分层设计 自主选择[J].基础教育课程,2022(8):13-19.

本文系2022年度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分层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编号:HJG22166)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对于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点滴思考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