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023-04-01 04:21陈惠恋
考试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历史情境课堂教学

陈惠恋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令人烦心的问题,要搞清这些问题,就要深入了解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态度以及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并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开展教学才具教学针对性,才能以兴趣为导线,点燃历史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认为要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更多地从实践中去开发理论,问卷调查抽样的面积要尽可能大,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才更具覆盖面和说服力。另外,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去界定,不能按统一标准,要因不同地区、不同师生、不同环境而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课堂有效教学是双向的行为,要达到有效,教师和学生该如何努力才能真正发生有效性,这有待进一步开发。鉴于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结合自身教学的观察和实践,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并提出问题解决的相应措施,希望能对改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出一分力。

一、 初中生对待历史学科的态度

如今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南京师范大学(刘军教授)曾对学生做过一项历史课喜欢程度调查,并总结如下:“有89.0%的学生认为历史本身就枯燥无味;有87.9%的学生认为历史太抽象复杂了,很多内容难以弄清楚;有 50.0%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历史教师讲的课……”图1所示为笔者的问卷调查结果。

图1 150名初中生对历史学科的喜欢程度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今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是很高,大多数学生都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喜欢学历史的原因中,大多是学生本身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在不喜欢历史的原因中,大多是对历史不感兴趣,学历史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认为历史没有用,历史课没有意思。

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包括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首先,在学生学习历史中,存在一些障碍(表1)。

表1 初中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障碍

表1中,罗列了7项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障碍,每项有实际的百分比数值,其中占比最大的是老师讲课不生动,随后就是学生历史知识匮乏,两项占比之和为54%,占半数以上,是学生不喜欢学历史的主要原因。而学生对经常考试、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历史课本不好看这三项都不太在意,综合计算才占比16%。而听不懂、记不住历史知识趋于中间,并不是学生不愿意和学不好历史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学生学好历史,主观因素很关键,对课堂和知识感兴趣才是教师需要和解决的问题,并以此为据,改变教学策略设计趣味教学。

三、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如今初中生普遍对历史学科表现出漠然的态度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

(一)增强初中历史学科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目前新课程改革致力于提高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有效和可靠的学业成绩检查和客观公正、方向明确的学业成绩评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因此要加强对历史学科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同时,历史学科的考试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既考基础知识,又考基本能力;既考理解的知识,也考应用的知识。

(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教师的课感兴趣了,那么学生的学习就变得主动了,而主动的学习正是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的一个重要表现。

1. 历史教学形式多样化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最终会导致课堂沉闷,长期处于这样的课堂之中,学生很容易潜意识里形成“老师讲课不生动”的认知,即便教师改变语速和进度,或是穿插提问等,学生也不能很快地与教师配合进行学习,兴趣更是无从谈起。想要解决这一教学困境,使历史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史料、在校内举行历史知识分享比赛,或是在清明和假期时,组织班级学生扫墓、参观历史遗址或纪念馆等,让学生感觉学习历史不只局限于课本教材,还可以是感兴趣的活动和实地参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才能在实践中改变学生对历史学习方式的认知。

2.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主动求知,是引导学生参与历史课堂学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前提是要历史教师创新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是为了记住、记牢,不难看出还是通过死记硬背学习历史,所以教师需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实践中教学可以采用口诀记忆、谐音记忆和顺口溜记忆等方法,让学生一改以往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会学历史,学好历史。另外,教师也可采用快速抢答、辩论赛等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先让学生参与到历史课堂,才能在下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笔者是非常赞同的。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每节课的重难点等都是教学组织和设计教学之前需要考虑的重点。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1. 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历史场景,通过相适应的画面增加学生的情感与体验。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师创设情境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等。让情境装载历史知识并展现给学生,这样历史课堂才能更加灵动,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反思教学过程,一些历史教师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回答课堂问题,也不会在课堂中发问,甚至对教师的提问也是应付了事,积极性不髙。一方面是提问的方式,不能吸引学生思考,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学生对历史学习仍停留在死记硬背层面,认为课堂上记住,课后就不用再学习了,所以对老师的提问不会太在意,只会留心记忆正确答案。笔者反思了一下提问情况(表2、表3)。

表2 课堂上学生被老师提问的情况

表3 何种状况下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热情最高

分析表2,不难看出提问频率很高的学生只有17.60%;频率中和低的占72.86%,有七成以上;还有很少一部分被提问的频率较低,是9.54%。

针对以上的问题,首先,借助教学情境和问题融合,可让学生愿意思考回答问题,也敢于举手回答。其次,启发式引导学生回答和提问,也可以取得类似效果。但还要视情况而定,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如此,还要结合课时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致进行调整。

由表3可以看出,当教师提出让你较有兴趣的历史问题,或是问题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随之升高,分别占到了37.86%、26.12%。结合数据和实际情况,笔者发现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情境和提出的问题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时才会表现出强烈的欲望和积极性。

比如,在讲授辛亥革命时,当提到最后孙中山退位,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孙中山个人原因?还是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还是袁世凯受到西方国家的帮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顿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而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以及其局限性,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了其问题意识,教师也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创设角色情境。创设角色情境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角色扮演,进入历史情境之中,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选择角色,可以是对角色的喜爱、崇拜,也可以是性格和声音与角色较为相似,但这只是表现上的角色融入和表演,深层次的角色扮演,还需要学生情感和思想上的投入,这样表演才更具真实性和亲切感,才能让学生在表演和观看中产生情感共鸣。

如在教学《戊戌变法》一课时,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情节,扮演1989年9月18日谭嗣同独自夜访袁世凯的一幕,然后让学生讨论:假如当时没有袁世凯的泄密,戊戌变法会不会失败?角色的扮演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在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深化了认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历史影视素材在历史课堂的应用

如何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与历史产生共鸣。作为中学一线历史教师优先要学会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认识到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历史学科教学而言,影视图片和视频片段的课程资源有很多,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挖掘和筛选,使之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图2是笔者针对初中生所做的调查结果。

图2 在教学中应用历史题材影视资源能否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所提高

分析图2,课堂教学中如果适当合理地运用历史影视素材,是正确的选择,对激发学生历史兴趣有极大帮助。而认为影视素材帮助不大的学生很少。所以影视素材在感染和教育教学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掘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源,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功加以训练,恰到好处地为你所用。

显然通过合理恰当地应用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源,对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提高和教师课堂教学效益的增强作用颇深。

3. 生活化教学

历史教师要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常一些学生会对贴近自己生活的实践感兴趣,所以可以捕捉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将其融入历史课堂来引导学生关注历史,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如《新文化运动》一课,教师可以引入这样的热门话题:韩国人扬言汉字是由他们发明的,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还说李时珍是韩国人,《本草纲目》应该属于韩国的,就连我们熟知和尊为孔圣人的孔子也被他们考证为韩国人了,这可笑吗?

师:对这则话题中,同学们如何看待韩国人这些举动?

生:韩国人这些举动都是没有说服力的,中医、孔子在我国都是有史料记载的。

师: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科学吗?

生1:片面性全盘否定,这样肯定是不科学的。

师:很好,我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的认知,不能是自以为,一定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借助史料和文物进行客观辨析。对传统文化,同样如此,我们要有正确态度。

生1:老师说得对,我们要捍卫我国历史和文化。

生2:要保护和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捍卫民族的尊严。

利用上述热点话题和师生对话,可以很好地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开展历史教学,让学生产生捍卫我国文化的意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不容他国抢夺,也会让学生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在历史课堂学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

4. 悬念设置

悬念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往往给人一种跃跃欲试和迫于求成的心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或提问或描绘,以此引发学生心理上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促使其带着好奇和迫切的心情走进有趣的学习之中。比如讲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先讲一段史实:胡佛1929年就任美国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提到“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只鸡,家家有辆汽车”。胡佛总统为美国描绘的家庭前景蓝天,后来是否兑现了自己承诺?这一悬念设置,把学生导入积极兴奋的学习状态,急切想知道当时的经济危机状况。

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听课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益。

四、 结语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且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虽然取得一些显著的成绩,但实际实践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大乐观的情况以及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查找阅读相关材料和问卷调查,对某中学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有所了解,以及对存在的问题具有较清晰理性的认识,从而发掘其存在的缺陷,尽可能找出解决法案,对改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尽一分力量。

猜你喜欢
历史情境课堂教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