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3-04-01 08:37李建国邱尹
传承 2023年4期
关键词:基本策略现实困境

李建国 邱尹

[摘 要]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已在社会广泛应用,数字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生应对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在数字化社会生存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面临培育体系有待完善、培育机制有待加强、培育方法较为单一以及培育环境有待优化等现实困境,高校应以数字信息知识为主要内容,完善数字素养培育体系;以高校育人工作体制为基础,健全数字素养培育机制;以互联网络新技术为依托,创新数字素养培育方式;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为主,优化数字素养培育环境等方面出发优化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数字素养;现实困境;基本策略

[基金项目]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新时代民族地区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规律及其培育研究”(20BKS004)

[作者简介] 李建国(1997— ),甘肃庆阳人,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邱尹(1985— ),广西合浦人,博士,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6743/j.cnki.cn45-1357/d.2023.04.013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现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1]《纲要》中首次提出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突出了党和国家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的重视程度。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技术层出不穷,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已经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应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和平台,探索推动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

一、大学生数字素养的理论内涵与价值意蕴

(一)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与特点

对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是高校培育大学生数字素养的重要前提。针对数字素养的内涵研究,施歌认为“数字素养”指人们在工作、学习、休闲以及社会参与中适当运用数字化手段识别、理解、创建、交流、批判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态度[2]。王淑娉等认为数字素养是一个具体的、动态的概念,是指人们在数字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必备的数字技能[3]。马星等认为数字素养是综合运用技术、认知与情感的一组心智技能[4]。裴英竹认为数字素养是人们适应数字化环境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拥有的数字理念及其必备品质与关键技能[5]。结合学界针对数字素养内涵的相关研究成果可得,数字素养是指人们在现代社会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获取、识别、处理信息的基本素养,其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与完善,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具有紧密的联系。大学生数字素养则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下能够完成获取、处理、使用信息以及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纲要》中指出:“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1]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主要包括: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查询、收集数字信息的素养;识别网络空间内良莠不齐数字信息的素养;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在网络空间内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的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的素养。在数字化时代,形成良好的数字素养是大学生顺应时代潮流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

数字素养是大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与其他素养相比,大学生数字素养具有其独特特点。具体表现在:第一,蕴含内容更加全面。数字素养是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中的重要议题,大学生数字素养不仅蕴含科学、合理、合规地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查找和解决实际学习与生活中的技术素养,也包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伦理观等多方面的内容,其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是大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而全面的重要素养。加上数字素养所蕴含的内容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从而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内容也将更加全面与丰富。第二,影响作用更具深度。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当前,数字素养对大学生的影响与作用所映射的范围更加广泛,更具深度,数字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与生活的效率,还会对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良好的数字素养是大学生在学校、社会立足的基础素养,是大学生在数字化时代的必备素养,对大学生人生之路的影响作用更具深度。第三,在个体发展中更具不均衡性。数字素养是大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阶段处于学生智力、情商等各方面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阶段的教育与学生以往所接受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差异,个体与个体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性,加之数字素养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与网络空间的完善而产生的每个个体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并且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导致大学生整体的数字培养更具不均衡性。

(二)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价值意蕴

1.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内在要求。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数字信息技术不断融入我们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6]因此,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培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网络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大学生是我国数字事业建设的生力军,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数字强国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得到了長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要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7]建设网络强国需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数字素养,大学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中坚力量。《纲要》中指出:“要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1]当前,高校针对大学生数字素养能力的提升与培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论述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数字中国建设的客观要求。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伟大战略,需要一大批具备高素质网络素养的人才,人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网络强国的人才保障,因此,高校要提高对学生进行数字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为我国网络强国的建设培养一大批具备数字素养能力的后备力量。

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8]数字中国建设涵盖社会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民群众数字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字中国建设的进程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全社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大学生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生力军,做好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工作则成为当今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发展趋势。

2.提升大学生在数字化社会生存能力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互联网已经与人们日常学习和工作密不可分[9]。在数字化社会,数字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样态与方式,良好的数字素养已经成为人们完成学习与工作任务的基础条件。大学生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对象以及推动数字社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形成良好的数字素养是其在数字化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第一,良好的数字素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学习与工作能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大学生查阅、收集、整理资料,新媒体工具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方式;第二,良好的数字素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等多方面的内容,数字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做好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工作是高校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内在要求;第三,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数字安全意识,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数字环境中,大学生面临着数字安全、数字隐私、数字道德等数字安全方面的问题,大学生数字素养包括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发挥数字技术进行学习与工作的能力,以及大学生正确网络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是大学生保护自身数字隐私等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良好的数字素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素养,也是提升大学生在数字化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要求。

二、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

良好的数字素养是当代大学生顺应时代发展、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性条件,对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与总结,对高校做好数字素养培育工作起着外在激励的重要作用。

(一)数字素养培育体系有待完善

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是当前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系统的培育体系是高校做好数字素养培育工作的客观前提。当前,部分高校以图书馆为依托在新生入学之际开展数字素养培育与提升教育,后续针对数字素养的相关理论知识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较少,部分高校还没有形成关于数字素养培育的完善体系。一方面,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高校在综合考虑培育目标、方式以及学生诉求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把握,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培育内容体系,来提升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当前,部分高校还未建立健全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体系,培育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具体表现在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数字素养培育的过程中没有将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来展开,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培育内容体系,对学生数字素养培育重视程度较低,没有形成针对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面的培育体系。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线上教育平台的出现,使得高校师生的数字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这仅仅局限于对钉钉、腾讯会议等软件的使用,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解决问题、树立良好网络道德等方面没有得到质的提升。高校应建立与完善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体系化、系统性。

(二)数字素养培育机制有待加强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数字素养有了内涵与外延,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迭替的背景下,数字素养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数字技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其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数字素养需要学校进行全方位的培育与指导,充分发挥“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协同培育机制。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需要高校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当前,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中存在部分部门之间的协同培育机制有待加强、部分单位的协调配合力度较弱的现实困境,这可能会对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机制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针对数字素养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培育工作有待完善与巩固。另外,相对来说,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和数字校园的发展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如何发挥数字校园对数字素养培育的作用机理是高校完善数字素养培育机制的重要议题。

(三)数字素养培育方法较为单一

科学、合理、多样的培育方式是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重要基础,单一的培育方式已经与高校数字素养培育工作的开展不相适应。目前,部分大学生的数字素养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部分高校在进行数字素养培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培育方法較为单一。课堂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数字素养培育的要求,数字素养培育需要大学生在现实中体验数字技术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价值观给社会、学校、个人带来的益处。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单一的课堂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所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加之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数字素养较低,仅使用单一的培育方法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难以达到较好的培育效果。目前部分高校对于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没有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时代学生的数字素养培育需要从全方位、多层次的角度出发,以及需要通过整合校内外多方面的资源以及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出发运用多种方法培育与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能力,这些都导致身处在数字时代快速发展的部分大学生,缺乏顺应时代发展的数字素养。

(四)数字素养培育环境有待优化

良好的培育环境是高校做好数字素养培育工作的客观基础。当前,部分高校在数字素养培育环境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一方面,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归根到底还是以提升大学生使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以及网络道德价值观为主,健全的网络基础设施是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重要基础,当前,部分高校的网络设施建设相对来说较为薄弱,无论是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校园网络环境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不健全和相对不完善的问题,没有跟上数字化时代发展的步伐,导致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师资力量属于校园文化软环境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数字素养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概念,大学生数字素养能力培育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知识的人才来指导开展,而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是现阶段大学生数字素养能力培育过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这些培育环境的不完善给当前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应对策略

大学生是互联网的重要使用群体,承担着发展校园网络系统和改善网络生态环境的重要使命,是高校保障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要统筹校内外各方面资源,从培育体系、培育机制、培育方法、培育环境四个方面着手培育与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

(一)以数字信息知识为主要内容,完善数字素养培育体系

数字信息知识是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围绕数字信息知识融入育人工作体系开展相关的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工作。第一,在通识选修课中增加与数字素养内容相关的课程。现如今,通识选修课程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专业课以外的知识、提升自身素养的第二课堂。在通识课中增加与数字素养相关的课程是高校开展数字素养培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第二,高校应结合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条件,编写相关辅助教学资料,高校应结合学校现有的数字素养教育课程以及先进的信息设施编写与之对应的教辅读物,促进学生对数字素养的理解和学习。第三,在思政课中融入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是高校育人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网络道德修养是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学习、生活和交流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网上的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隐私。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教育是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在思政课中加入网络道德修养的内容与板块,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中的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隐私。

(二)以高校育人工作体制为基础,健全数字素养培育机制

当前,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工作已日益成为高校育人工作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在结合育人工作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分配资源、有机结合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健全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机制,使得培育过程规范化、体系化。第一,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以及个人数字素养水平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数字素养培育目标、开设培育课程、制定评价标准。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处于不同学段、不同专业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差异性。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育目标、评价标准,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育方案,合理配备设备资源和师资力量。另外,由于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部分学生还来自偏远农村地区,他们接触数字设备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机会相对较少,对于这部分学生高校应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教育,从最基础的计算机使用开始,逐步对他们的数字素养能力进行培育与提升。而对于那些具有一定的数字素养基础的学生,高校应着重提升他们对于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空间新技术的使用能力,并注重通过思政课等途径提升他们的网络道德素养,培养他们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意识。第二,高校应发挥社会、家庭与学校以及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教育合力,构建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共育机制。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构建完善的培育体制。一方面,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协同培育机制,大学生数字素养除通过高校的育人工作进行培育外,还应该通过建立数字社区、数字博物馆等线上文化资源共享机构,发挥社会上的各方力量,为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提供相应资源与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高校应发挥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育人作用,发挥图书館、课堂教育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协同培育功能,为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场域。

(三)以互联网络新技术为依托,创新数字素养培育方法

高校应充分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创新育人工作的方法,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绝不是单纯依靠新生入学教育以及几节信息技术课就能实现。高校应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创新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方法,使大学生能够在网络实践中塑造与形成良好的数字素养,并在情感层面上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修养。具体来说,第一,充分发挥智慧校园的育人机制来提升学生使用互联网技术学习的能力。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也逐渐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校园管理和建设中。智慧校园是高校学生在校园网络空间学习和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充分加强学生对智慧校园功能的学习与应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智慧校园进行学习,在积极主动地使用智慧校园所提供的数字服务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增强自身运用智慧数字工具查找资料、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第二,开展与数字素养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技术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使用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新技术对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积极影响作用,举办数字素养知识与技能竞赛,并定期举办数字素养知识与技能培训,加强全员数字素养技术学习,提升使用数字技术的工作能力[10],使学生在现实与网络实践活动中培育数字素养与能力。第三,以“互联网+思政”为依托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在数字化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价值素养,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互联网+思政”打破了传统思政课的局限性,为高校思政课随时代潮流的发展开辟了新境界。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思政课的融合,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效果,推动学生在使用与体验中提升网络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

(四)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为重点,优化数字素养培育环境

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良好数字环境的支持,高校创建与打造良好的校园数字环境是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基礎性工作,通过优化校园网络文化来建设与打造良好的培育环境,让健康的网络文化元素渗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消除消极文化影响[11]。第一,高校应配备数字硬件基础设施,良好的硬件设施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基本条件,高校要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健全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为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提供硬件支持。例如建设与打造虚拟仿真体验室、学生录课平台、微视频拍摄设备等方面的数字设施。同时进一步强化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是高校师生查询资料、获取学习资源、处理海量信息的重要场所,是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利用数字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培育工作,提升学生使用数字图书馆解决学习中的困惑与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与提升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与提升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硬件设施使得高校在培育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感受互联网信息技术给学习与生活带来的便利,提高自身对数字化设备的兴趣。第二,高校应引进和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知识的教师队伍。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需要专业的老师进行系统化的教育,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数字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是高校实现学生数字素养培育规模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顺应时代发展、推进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必然趋势,同时,高校所建设与打造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也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与开发。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与发展,数字素养成为人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之一,高校应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目标,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媒介快速变化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在未来,数字素养培育将不仅仅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更是大学生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EB/OL].(2021-11-05)[2023-12-01].http://www.cac.gov.cn/2021-11/05/c_1637708867754305.htm.

[2]施歌.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构成与培养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6(7):69-75.

[3]王淑娉,陈海峰.数字化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价值、内涵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215-220.

[4]马星,冯磊.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价值、目标与策略[J].江苏高教,2021(11):118-124.

[5]裴英竹.大学生数字素养及其培养策略[J].社会科学家,2022(9):128-133.

[6]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7]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1:43-44.

[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0.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08-28)[2023-12-03].https://www.cnnic.net.cn/n4/2023/0828/c88-10829.html.

[10]李婷,罗少杰,王旭东.“三全育人”视野下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路径探究[J].大学教育,2022(5):255-257.

[11]赵浩洲,张万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传承,2022(4):69-74.

[责任编辑:廖玉彦]

猜你喜欢
基本策略现实困境
例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与“玩”结合
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浅谈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探析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