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阳光教育”,培养阳光少年

2023-04-05 17:01李海霞北京市顺义区板桥中心小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阳光教育五育思路

李海霞 _ 北京市顺义区板桥中心小学校

学校根据校情、学情,确立了“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强化阳光管理、建设阳光课程、打造阳光课堂,培养阳光少年。

1.强化阳光管理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强化了“规划、计划、策划”的闭环管理模式。推行一段时间后,“改进在日常”的理念开始被认同、被认可、被践行,逐渐从学校的规范性要求转变成教师的自觉追求。这样的变革促进了干部教师工作主动性的不断提升,也促进了学校管理层对“知”与“行”及其关系的再认识——行以促知、知以导行。同时,我们坚持民主制定制度,坚持执行制度公开、公正,使制度从对教师行为的外在规范变成了教师发展权利的保证,保障了教师权利的不容侵犯。

2.建设阳光课程

我们坚持“‘一育’含‘五育’,‘五育’归‘一育’”的原则建设阳光课程(“一育”即素质教育,“五育”即德智体美劳),意指素质教育通过“五育”实现,德智体美劳都要指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阳光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努力使国家课程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关联起来,为国家课程融入本土化资源;坚持以课标为指导建设校本课程,使国家课程延伸、拓展到学生生活;坚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开设丰富多彩的特色实践课程。

在校本化课程实施中开设了日课程,有“晨诵”“午读”“雅行”“阳光体育”等;周课程,有升旗课程、体验式心理班会、科技制作等;月课程,有入学季、毕业季、科技嘉年华、阳光艺术节等;年课程,有依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设的项目式课程,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打造阳光课堂

建设阳光课堂的策略是“一育一思路,一课多举措”。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实施思路也要不同。学科类的思路是:再现知识形成过程(问题—解决问题方法尝试—知识形成)—把握知识结构—认识适用范围—虚拟解决问题—内化知识;德育类的思路是:发现问题—学习规范—行为认知—养成习惯。阳光课堂建设的切入点是从细小处入手。我们以“积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切入点,通过“表达期待”“表示支持”“鼓励坚持”营造课堂阳光特质。

4.实施阳光德育

学校以班级课程、少先队课程、家校课程为载体,从养成教育、道德品质、仪式教育等方面指向育人体系中的德行雅致,落实培养身心健康、自立自强的阳光少年目标。例如,“阳光少年成长课程”,涉及开学第一课、体验式心理班会、“我和祖国共成长”等系列活动,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我是阳光少年”养成教育课程,学生自主监督、自主记录、自主评比,落实《板桥中小学生一日常规》;疫情期间开展“契约行动”课程,学生自主制定规则、自主督导行为、自主开展行为评价,有效培养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维护规则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阳光教育五育思路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不同思路解答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实现“阳光教育”的方法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特色“阳光教育”促学校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