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殊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堂管理
——浅谈关注学生需求的特殊教育学校课堂管理

2023-04-05 22:18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朱立萍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管理者规则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特殊教育学校 朱立萍

管理,这一概念来源于管理学,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学逐渐成为指导人们开展各种管理活动的指南。课堂管理,这个短语对普校教育的教师来说,并不陌生;而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来说,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说熟悉,因为作为教师,我们在学校课堂教学中,一定会有“管理”,但就特需学生来说,他们一人一个样,需求各不相同,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似乎成了很多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盲点,或者说是“茫(茫然)点”。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基本观点指出,人类的动机是为了满足需求。根据需要的性质,把人类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又把这七个层次的需求分成两类,分别为缺失需求和成长需求。这些需求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如需求的层次越低,驱动的力量越强,随着需求层次的提高,力量逐渐减弱;高级需求的满足要以低级需求的满足为基础,也就是只有在低级需求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高级需求才能实现。当然马斯洛也提出,每一个需求满足,都存在个体的差异。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需求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在注意力方面有需要,有的在记忆方面有需要,有的在迁移方面有需要,有的在情绪行为方面有需要,有的甚至在视听觉方面有需要。这些有着不同需求的特殊学生,在课堂上与课程的互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独特的认知和社会体验。

因此,关注学生需求的特殊教育学校课堂管理,便成为特殊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全面成长的支架和保障。笔者通过观摩、学习和研究多节特殊教育学校课堂,在课堂管理的实践方面产生了以下思考。

一、课堂管理的“管理者”是谁

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无可厚非。他们可以在有效时间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在学生有不良行为时采取各种措施,从课堂上的人际关系、环境、纪律等方面进行管理。有人会质疑,我们的学生可以吗?他们有着不同的人格障碍类型,自身的认知水平等受到限制,他们能够成为课堂管理的“管理者”吗?通过大量课例的观摩和分析,答案是肯定的!学生能否成为课堂“管理者”,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有信心,愿意给他们机会尝试参与课堂的“管理”,那么学生一定可以成为课堂“管理者”。如在“生活语文”课上,教师请一个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台做小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读词,其实,那一刻他就是一个课堂“管理者”。又如,在一节数学课上,教师请一个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自己分发学具,当时那个学生也是一个课堂“管理者”。教师在每节课上,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那无疑是在满足他们被认可、被尊重的需求,也是满足他们对“归属感”的需求,他们在课堂上,因为教师的“放手”,满足了被重视、被欣赏、被需要以及超越自我的需求。教师转变观念,让他们在需求满足中更快、更好地成长。

二、课堂管理的对象是谁

特殊教育学校课堂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是有着特殊需求的学生。教师需要从原点出发,了解他们,才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只有充分地了解他们,我们才能进行适切的课堂管理工作。教师在开学初期,通过观察量表、测评量表等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行为能力、生活和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基于评估,了解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这也是为了提高特殊教育学校课堂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如在教学《生活适应》一课时,教师把教具放在讲台上,课堂上不时有“自言自语”,还有随意离开座位上台来拿教具的学生。后来,教师发现原来教具中有这个学生感兴趣的物品。上课前,教师把教具直接放在了这个学生的面前,导致上课时,他的注意力全被这个物品吸引。教师如果能够了解学生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也许就能减少课堂中不良行为的出现,还能帮助学生调控情绪、自主管理自己的行为。又如,在教学《制作冰糖葫芦》一课时,教师在上课时,直接把白糖放在了学生抽屉里,学生不时拿出白糖来尝一尝,注意力完全被喜欢的甜食吸引了,导致半节课时间教师都在进行课堂“管理”,显然教学内容未完成且目标没有实现。这些案例无疑是在告诉我们,在教学时需要了解学生,基于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工作。

三、课堂管理的规则有哪些

每位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要求和规则不一定相同,不同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也存在差异。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教师不停地改变接收到的语言信息,以及更换要求、指令等,是不利于他们形成一定的课堂常规的,也不利于他们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那么,课堂管理的规则有哪些呢?一是要有清晰明了的口语表达,可以言传的、通过口耳传播的语言,容易形成规则;二是容易记忆、简明的语言表述容易被记住,也可以收到很好的管理效果;三是稳定不变化,这也是课堂管理规则中最重要的,教师也要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说清楚意图,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和遵守;四是反复巩固和评价,及时地反馈,反复地巩固,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规则。笔者在观摩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时,时常看到学生的坐姿不端正,站姿不够挺拔,时常会处于课堂失控的状态。如果教师掌握了以上规则,就比较容易进行课堂管理了。当然,课堂上这些“不当”的行为,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各种需求,有的是有注意力方面的需求,有的是有情绪行为方面的需求,有的是有肢体方面的需求……总之,教师要关注这些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适切的课堂管理。当课堂管理失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数到5,或者请学生看着教师,闭上嘴巴,抱臂坐正,听教师说话,等等。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规范行为,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三、课堂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管理有着共同的目标,课堂管理,最终依靠课堂文化的力量。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认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而不仅仅是课堂规则。课堂管理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安静于课堂,学习于课堂,思考于课堂,实践于课堂,体验于课堂,最终成长于课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管理,引导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反复指导学生行为规范的程序,让这些规则成为他们课堂学习的习惯,从而真正实现与教室里的一切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和谐向上、默契共生的课堂文化。

通过观摩多节课例,我们不难发现,在张弛有度、纪律有序、和谐向上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与学生的共生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课堂管理也是为了达成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课堂学习的目标:在有序规范的课堂管理的作用下,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依托课堂情境,与同伴、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不断地建构知识体系,尽量将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新信息关联起来,真正体现“做中学”的思想。同时教师也可以基于学生的需求,设计出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课堂文化。人都有好奇心,充满趣味的事物更能让我们愉快地学习和成长,这种趣味还包括冒险、惊喜及多样性,这些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机遇的“机灵点”。而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关注学生需求时进行课堂管理的研究,无疑是让每位教师都能够相信他们,并且发现他们的“机灵点”。教师应创设符合学生需要的、有趣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习得与迁移知识,进而改善他们认知与行为困难的问题,调节他们认知、行为与情感的关系,促进他们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者规则学校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学校推介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