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非遗馆文旅融合:面临问题、可鉴案例和可行路径

2023-04-06 08:03王光文
经济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旅游

王光文

(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引言

我国的非遗馆分为综合型和专题型两大类,其称谓还包括非遗展览馆、非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非遗传习馆、非遗体验馆等。非遗馆文旅融合是非遗馆与旅游业在要素、业务、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是以非遗丰富旅游内涵、拓展旅游活动、提升旅游品质,同时以旅游反哺非遗保护传承、促进非遗开发利用、加强非遗传播推广进而更好地实现非遗综合价值的过程。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第八条提出:“在现有基础上,统筹建设利用好国家非遗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非遗馆、推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配套改建新建传承体验中心,形成包括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等在内,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第十二条以“促进合理利用”为标题,强调了“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1]。由此可见,我国对非遗馆建设及其文旅融合发展十分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按照面临问题、理论探讨、案例分析、对策建议的思路,对非遗馆文旅融合进行探究,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非遗馆文旅融合面临的问题及相关理论

为了提高非遗馆的综合效益,让更多人接近非遗、热爱非遗,进而丰富其非遗知识和体验,增强其文化自觉和自信,需要加快推进非遗馆文旅融合。当前,我国非遗馆文旅融合面临场馆涉旅建设滞后、非遗开发利用水平低下、数字文旅业务进展迟缓等问题。

(一)非遗馆文旅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1.涉旅设施建设滞后于文旅融合发展需要。设施建设是非遗馆文旅融合的基础和保障。促进非遗馆文旅融合,应做好涉旅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加大涉旅设施的建设力度,包括其新建、改扩建、装饰、维护、管理等环节。但是,我国非遗馆的涉旅建设远远滞后于文旅融合的需要。截至2021年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有42个,位居世界第一[2]。据调查,这些项目大多没有配套的非遗馆,也缺少相应的涉旅设施建设。我国已建成的非遗馆一般隶属于地方文化文物单位,其大多设施简陋、管理松散、机制僵化,很少有居民和游客光顾。一些非遗馆以分馆的形式建于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内部,虽能节约成本,但难以突出非遗具有的动静结合、活态传承、人际互动、现场体验特点,难以实现自主管理和独立发展。

2.非遗开发利用水平低。非遗馆文旅融合要通过非遗的旅游开发利用来实现。由于人才、资金、技术、体制机制等局限,我国非遗馆的非遗开发利用水平普遍较低。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情况就能说明这一问题:一是非遗馆实际上只是非遗物件的展示馆,只有静态的物件展示、简单的文字介绍和少量的传承人活动,缺少面向游客的多媒体展示、传承人展演、非遗商品展销和非遗项目体验,缺少“见物见人见生活”的非遗文化空间。二是部分非遗的开发利用出现歪曲、篡改和杜撰,或者是舞台化、碎片化和过度商业化现象,违背了非遗的真实性展演、整体性保护原则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三是缺少高创意、高技术、高效益、品牌化的优质文旅商品供给,有的只是推出一些简单、粗糙、仿制的文旅商品,如印有非遗图案的文化衫、手提袋、书签等。四是个别开发利用项目管理简单粗放,处理不好保护与开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各方责权利不够明确,利益冲突、资源滥用、侵权行为频频出现,传承人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数字文旅业务进展迟缓。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促使云旅游、数字文博、直播讲解等加速发展,如故宫博物院的“云游故宫”和“数字故宫”、敦煌莫高窟的沉浸式博物馆和“云游敦煌”、中国紫檀博物馆的虚拟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直播讲解等。相较于此,非遗馆数字文旅业务进展迟缓,其大部分业务仍以“非遗物件+文字说明+图片”展示为主。有的非遗馆建立了数据库和网站,但数据的采集、存储、建档、开发和利用水平较低,网站缺乏优质内容和更新维护,用户体验感差、访问率低。有的非遗馆应用了先进的数字展陈技术,但缺乏相关技术的协同和配套,甚至因为数字展陈技术应用不当而压制、破坏了非遗属性。有的非遗馆片面追求数字视听效果,忽略了对非遗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深层探究,忽略了对非遗价值的正确表达和全面展现,使得非遗成为一种浅表甚至失真的视听表象。此外,“抖音”的“非遗合伙人计划”、“快手”的“非遗课堂”、腾讯的“文化遗产新文创计划”、“东家”的“手工非遗App”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销售业绩,但非遗馆很少开展此类业务,也很少与此类平台深度合作。

(二)相关理论述评

对于非遗馆文旅融合面临的以上问题,一些文献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理论解释,但尚未发现有学者提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其中,与以上问题相关最多的是非遗开发利用方面的文献。杨耀源从优化运营模式、优化呈现方式、完善现场解说、深挖文化内涵等方面,提出了非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3]。刘鑫、苏俊杰认为非遗的旅游开发利用在不同程度上保护和发展了非遗,丰富了非遗真实性的内涵,拓展了非遗真实性的外延[4]。张魏根据非遗的保护程度和开发价值,提出了四种非遗与旅游融合模式,即政府监管模式、旅游加强模式、保护加强模式和双管齐下模式[5]。刘少艾、林迎星将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环境分为四种:作坊环境、传承环境、创作环境和消费环境[6]。此外,有少量文献探讨了非遗馆的建设和管理。孟磊以中国泥人博物馆为例,对非遗馆的展示和运营进行了理论探索[7]。刘中华、焦基鹏从打破行业壁垒、提升管理效能、构建体验场景等方面,提出了上海非遗馆的旅游发展路径[8]。

国内外的文旅融合研究集中于文旅关系的思辨、文旅融合的影响、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等方面[9],其中很少有非遗与旅游融合的研究,尤其缺乏非遗馆文旅融合的专题内容。在我国高度重视非遗馆建设及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需要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弥补上述的研究短板。这一研究短板的存在,除了非遗馆建设发展时间较短的原因,还源于一些学者对非遗“原真性”的维护,认为文旅融合会削减、破坏这种“原真性”,因而不愿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其实,非遗的真实有基因真实和表象真实、历史真实和当下真实、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建构主义真实和存在主义真实等情况,非遗的真实是活态传承、动态演进、不断建构的。维护恒久不变的“原真性”属于文物保护思维,不符合非遗依赖于传承人的本质特征,因而不能以“失真”为理由排斥和否定非遗馆文旅融合。其正确的做法是分清领域和层次,将非遗馆文旅融合置于产业领域,将非遗保护传承置于事业领域,对二者进行科学管理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二者形成相对独立、相辅相成和协同并进的关系。

二、非遗馆文旅融合案例分析

南京博物院非遗馆、绍兴市非遗客厅、长沙市雨花非遗馆的典型案例,对非遗馆文旅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在其成就的背后,是政府和社会的投入及支持,以及团体和个人的情怀及努力。其发展经验表明,非遗馆要从小众走向大众,从无足轻重变得备受关注,就必须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并重点加强文旅融合层面的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一)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传承生活化、展演联盟化、节事常态化

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于2013年向社会开放,包括江苏省非遗综合展厅、大师工坊、民俗艺苑、小剧场、老茶馆五个部分。该馆是全国第一个设立于省级博物院的非遗馆,由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部(江苏省非遗保护研究所)管理运营。2017年,该馆以18人的团队,策划组织非遗展演475场、非遗体验活动220场,游客人数多达329万[10]。该馆文旅融合的亮点主要体现在非遗传承生活化、展演联盟化、节事常态化三个方面。

1.非遗传承生活化。该馆的大师工坊、小剧场和老茶馆,传承人的现场生产和展演,游客的观赏和体验,共同构成了生活化的传承场景。小剧场在每周末举办一至两场非遗演出,其最初不收门票,但由于观众越来越多,座位供不应求,于是从2015年7月起以惠民价出售门票。老茶馆由国家级非遗项目团队(传统建筑营造类)设计建造,每天下午举办小型演出,观众边品茶边观赏,其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悠然自得的观众,给人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感觉。

2.非遗展演联盟化。该馆的非遗展演主体已由自发、无序的组织和个人,转向了自觉、有序的联盟,形成了联盟化的展演机制。其具体表现为:该馆推动同一流派或者流派相近、地域相邻的演艺团体(传承人)结成联盟,共同促进演艺类非遗的生产、合作和交流,并为非遗馆的展演提供可靠保障。同时,为演艺团体(传承人)提供更多的展演机会和平台,并激励联盟成员同台竞技和相互切磋。

3.非遗节事常态化。该馆在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要举办“我们的节日”等传统节事活动,包括传统民俗体验、曲艺戏曲展演、主题文化讲座等。这些活动将观赏与体验、展陈与表演有机结合,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内涵,使得非遗活动与南京博物院的人文环境相互映衬,营造了充满传统意蕴的文化空间。该馆定期举办的“梅花戏剧节”“朱鹮艺术节”“吴音雅韵:苏州非遗展演月”等节事活动,在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绍兴市非遗客厅:振兴地方非遗、展现城市魅力、发展文旅产业

2020年8月28日,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举行了非遗客厅开门迎客启动仪式。从名称上看,非遗客厅蕴含了非遗馆作为城市文化招牌、形象代言和旅游集散地的理念。其文旅融合的亮点主要体现在振兴地方非遗、展示城市魅力、发展文旅产业三个方面。

1.振兴地方非遗。非遗客厅设有“迎恩书场,越音悠扬”“非遗空间,越艺巧作”“茶道美学,越红演绎”“非遗研学,越魂传承”四个主题区域,其布局和设计融入了时尚元素,推出了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新型产品,如利用传统制茶技艺制作的时尚茶饮、附有阿Q卡通形象的花雕酒坛,从而以时尚元素和新型产品助力非遗振兴。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营书场的解体,“绍兴评话”逐渐淡出大众视野。近年来,经过传承人的不懈努力,这一非遗项目再次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演艺节目。

2.展示城市魅力。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绍兴市有着丰富的极具江南特色的文旅资源。其中的非遗资源在更深层次体现了绍兴的城市魅力,但其大多分布在游客很少光顾的地方,因而需要集聚平台和展示窗口。非遗客厅的建设正好契合了绍兴市集聚非遗资源、展示城市魅力的需要。非遗客厅所在的迎恩门风情水街是绍兴市政府投资、企业运营的具有江南水乡特征的复合型商业街区,是传统与时尚交融、文旅与商业汇合、深度体验绍兴文化的旅游目的地。建在此地的非遗客厅,与入驻街区的企业相互支持并共享客源,高密度、低成本地展售绍兴市的非遗旅游产品和服务。非遗客厅通过“绍兴文化旅游咨询服务点”,将游客推荐、引流到相关景区和度假区。也就是说,非遗客厅既是非遗集聚地也是旅游集散地,具有促进非遗、旅游、商业协同发展的功能。

3.发展文旅产业。非遗客厅是绍兴市政府以点带面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抓手。为了建好非遗客厅,绍兴市政府对其建设和发展进行了专门指导,为其提供了优惠政策,并以政府授牌的方式增强其影响力和公信力。根据有关规划,绍兴市将继续在重点景区、街区、商场建设非遗客厅[11],并将非遗客厅纳入旅游线路。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非遗客厅投资方和运营方积极整合非遗资源、打造非遗“IP”,以高品位的非遗展览、演出和体验吸引游客,打造绍兴市的非遗旅游品牌,并带动相关商家发展和商品销售。

(三)长沙市雨花非遗馆:以待遇、感情、事业集聚传承人,以设施、服务、项目吸引游客

长沙市雨花非遗馆目前是全国首个民营性质的非遗馆。其创始人郭存勇曾经是一名木雕手艺人,后来经营家具城并成为著名企业家。2014年,他放弃年入千万元的家具生意,投资9000多万元,将家具城改造为非遗馆。截至2019年底,该馆已接待国内游客81万人次,接待外宾3万多人次,接待全国中小学生15万人次,接待全国各地的政务考察和机构调研200多次,年收入2000多万元[12]。这些在全国非遗馆中名列前茅的业绩,其背后是集聚传承人、吸引游客的不懈努力。

1.以待遇、感情、事业集聚传承人。为了寻访和招纳非遗传承人,郭存勇走遍了湖南省各地和其他省市的一些地方。对于入驻非遗馆的传承人,郭存勇为他们购置相关工具,免除房租、水电等费用,协助申请各种补贴和奖励,并提供培训、展示、宣传、融资、运营、销售等服务。长期以来,该馆将传承人视为宝贵财富,以良好待遇、诚挚感情、非遗事业集聚传承人,使之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2019年,该馆以200余名传承人和359个非遗项目(10个世界级、55个国家级),成为我国拥有传承人和非遗项目最多的非遗馆,被评为长沙市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区、湖南省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创办人郭存勇也获评“2019非遗年度人物提名”[13]。

2.以设施、服务、项目吸引游客。该馆文旅设施齐全,拥有展示区、体验区、演艺区、购物区、服务区以及30多个非遗传习所和研学体验馆。由于该馆位于长沙市的繁华地段——红星商圈,因此这些设施可以便利地吸引商圈客源。为了更好地提供文化旅游服务,该馆建设了非遗研学旅游基地,开设了非遗体验课程,创新了非遗生产和运营项目,加强了非遗旅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传播,并以实物展陈、技艺展演、现场教学、制作体验、自制自购、商品销售等方式培育非遗旅游消费市场,同时促进非遗的生产性保护。2020年,该馆根据牛郎织女神话,打造了包括七夕剧情闯关、斗巧擂台赛、鹊桥集市等非遗体验场景以及2千余件道具的沉浸式真人剧情体验馆,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来体验。

三、加快推进非遗馆文旅融合的可行路径和具体措施

在国家新近出台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有关各方对非遗馆文旅融合更加重视。可以预见,地方和有关部门将以更多的投入提高非遗馆文旅融合的速度、扩大规模和提升质量。结合相关理论,借鉴以上案例经验,提出加快推进非遗馆文旅融合的可行路径和具体措施。

(一)强化非遗馆建设的文旅融合导向

1.注重选址、规划并考虑融入旅游线路。非遗馆应尽可能建在非遗和旅游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如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产业园区、文旅融合的城市商圈等,这样既有利于非遗的空间保护和活态传承,也有利于游客就近游览。在非遗馆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融入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或其他旅游线路。

2.优化非遗馆的静态和动态展示功能。非遗馆的展示包括非遗物件、材料、工具、产品、模型、展板、展台等静态展示,以及传承活动、舞台表演、专业讲解、开放生产流程、营造非遗场景、人机智能交互、多媒体传播、沉浸式体验等动态展示。优化非遗馆的展示功能,应在建好非遗保护传承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加强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的设施设备建设,优化非遗馆的空间布局和旅游路线,提高导游、解说员等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非遗馆的展示可以融入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单位,推出“非遗展示+餐厅”“非遗展示+民宿或酒店”“非遗展示+交通工具”“非遗展示+景点”“非遗展示+商店”“非遗展示+剧场”等非遗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成全产业链的非遗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对周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集聚、项目集聚和要素集聚,进而建设非遗旅游综合体和非遗旅游示范区。

3.优化非遗馆的文旅消费功能。非遗馆的文旅消费包括观非遗(展览、展演、展销)、听非遗(讲解、音乐、说唱)、品非遗(特色餐饮、文化内涵)、办非遗(节事活动)、学非遗(研学、体验)、用非遗(载体和产品)等方面,其优化的关键在于提高文旅消费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和便利性,并可探索“非遗馆+夜间经济”的文旅消费模式。

(二)提高各类非遗开发利用水平

1.对于传统口头文学类非遗,如神话、传说、史诗、歌谣等,非遗馆应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对其进行改编和转化,如改编为导游讲解、剧场演艺、茶馆说书,转化为主题场馆设计、景区景点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相关形象设计、旅游出版物、旅游宣传片中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此类非遗的开发利用要避免伪造、戏说、虚化等问题。

2.对于传统表演类非遗,如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等,非遗馆应与有关单位和人员合作,将其开发为馆内演出、景区演出、剧场演出、广场演出、宴会演出等旅游演出项目。在这一方面,苏州网师园的“游园今梦”项目值得借鉴。该项目以苏州园林为实景演出场所,将昆曲、古琴、苏州评弹、江南丝竹、传统舞蹈等非遗融入古色古香的园林,为游客带来穿越时空的沉浸式演出体验。

3.对于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遗,非遗馆除了收藏、展示其原真性的工具和产品,还可将手工作坊、名师工作室、传承基地等场所转化为文旅空间,将“生产性保护”转化为生产性体验,并开发具有审美、寄情、寓意、纪念、实用等功能的旅游商品和消费品,如绍兴市非遗客厅以传统制茶技艺生产茶品、福州市非遗馆开发福文化衍生品。

4.对于传统习俗类非遗,如传统生产、生活、礼仪、节事习俗,非遗馆可将其开发为各类习俗体验游,但不能轻易改变习俗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轻易开发习俗的隐秘性、禁忌性、神圣性内容。其中,生产习俗可开发为农耕、养殖、放牧、捕鱼等体验游,生活习俗可开发为食、住、行等体验游,礼仪习俗可开发为婚庆、祭祀等体验游,节事习俗可开发为节日、庆典、庙会等体验游,并以此为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搭建平台。

5.对于传统体育类非遗,如传统武术、舞龙、舞狮、赛马、射箭、摔跤、赛龙舟,非遗馆可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精彩程度,将其开发为体育表演和赛事,并将群众基础较好的传统体育开发为游客广泛参与的健身游、度假游、疗养游、研学游。对于大众知晓度较低的传统体育,应尽可能提高其知名度,扩大其影响力,增强其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在传统体育开展较好的地方,可建设传统体育旅游小镇(功能区)。

6.对于传统医药类非遗,如中医药、蒙医药、藏医药、苗医药,非遗馆可开发药浴、针灸、按摩、推拿、保健、美容等传统医药产品,开辟传统医药作坊、体验馆、养生堂等,并使之与休闲、度假、疗养等旅游活动相结合。在更大范围,非遗馆可参与传统医药养生基地、康养度假区和疗养度假村建设,可在景区开展传统医药开发利用活动,让游客既能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和青山绿水,又能了解、体验和传播传统医药文化。

(三)加强数字技术合理应用

1.以数字技术提升展陈和体验效果。数字技术的合理应用,能让非遗馆的展陈和体验丰富多样、精彩有趣,能为游客带来更多更强的新奇感、体验感和满足感。未来的非遗馆,将更多地应用数据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动作捕捉、三维动画、全息成像、人工智能等技术。其应用方向包括:建设非遗数据库,对非遗数据进行采集、分类、存储、检索、分析、利用和管理,为相关业务提供数据资源和服务;以虚拟现实技术营造包括人物、服饰、行为、环境等要素的虚拟非遗场景,并能让游客进行功能操作和角色扮演;以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形象、数字动画等加入非遗展台、舞台和物件,为游客带来虚实融合的增强体验;以动作捕捉、三维动画、全息成像技术还原人物动作、展示人物行为、营造全息场景;以人工智能技术感知游客的语音、表情、动作并进行回应,让游客在智能化交互和沉浸式体验中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非遗。以上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在于其提升非遗展陈和体验效果的同时,不会压制、削弱非遗的文化属性,也不会简化、改变非遗的文化内涵。

2.建好用好数字平台。数字平台是以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为支撑的软硬件的结合。非遗馆实力有限,因而数字平台的建设主体应该是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非遗馆积极参与并提供各类资源。数字平台运营方应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偏好,为其提供便捷化、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服务,包括为机构用户提供非遗相关的项目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制作、信息推送、供需对接、传播推广、交流合作等服务,为个人用户提供传承人培训、非遗资源检索、在线参观和体验、非遗数字图书馆等服务。为了拓展非遗的传播渠道和传承空间,非遗馆应引导传承人入驻三类数字平台并开展业务:一是入驻“抖音”“快手”“火山”“微视”等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并制作非遗视频、展示非遗才艺、嵌入商品链接、发展粉丝经济;二是入驻“淘宝”“京东”等大众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东家”“中原手造”等非遗类电子商务平台,并开展“非遗购物节”“非遗服饰秀”“非遗品牌大会”等活动;三是入驻国家和地方的非遗网站、非遗数字展馆等网络平台,开展非遗传承和传播活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评论、分享和参与。

3.建好用好“云上”非遗馆。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加快了文化行业的“上云用数赋智”。非遗馆应建好用好“云上”非遗馆,以实现自身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升级,并促进线上线下的文旅融合。其具体任务应包括:第一,建设或共享云存储、云录制、云直播、云会展、VR全景、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设备设施,优化“云端”的非遗展示和体验功能,打造全天候在线、永不落幕的非遗网络空间。第二,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展览、云演艺、云拍卖等,吸引更多用户观看和参与,并以关注、点赞、评论、转发等功能,促进非遗的跨平台分享和高效率传播。第三,将非遗资源创新性开发为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表演、网络设计和网络文创,创造性转化为网络IP和相关产业链,进而对非遗馆起到提高供给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等作用。第四,提高非遗馆“云上”活动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解决活动主体分散、专业水平较低、非遗内涵消解、传播内容有误等问题,避免流量逻辑主导和网红经济支配,避免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为此,需要结合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短视频制作、网络直播、粉丝管理等技能培训,并进行更高层面的媒介素养提升。

(四)加大文旅融合保障力度

1.人才保障。非遗馆应通过政产学研合作,不断强化文旅融合的人才保障。其中既要有非遗保护传承方面的人才,也要有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数字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为此,非遗馆需要在保护传承人权益的基础上,完善各类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评价、激励等制度。对于体制内的非遗馆,应加大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力度,使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对于体制外的非遗馆,应在人员职称评定、职务选拔、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其平等待遇,应为业绩突出者提供充足的上升通道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加快推进文旅融合,非遗馆应设置相应的专门机构,招聘专门人员,培养在职人员,柔性引进专家学者,加强与文化、旅游单位和相关院校的人力资源共享,优化人才结构并激发人才活力,提高文旅融合的能力和水平。

2.资金保障。非遗馆具有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其资金保障也来源于这两部分。非遗馆的事业属性在于其保护传承非遗的职能和使命,这也是其立足和发展的根本,并且是国家给予资金保障的前提,包括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项目补助、政府购买等。非遗馆的产业属性在于其开发利用非遗的需求和效益,并且要从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补贴非遗保护传承。为了加大资金保障力度,非遗馆应以自身的努力和实力,实现资金保障的多元化,包括国家给予的非遗保护传承资金、市场上获得的非遗开发利用收益、企业和个人资助、文化和旅游扶持资金、各种投融资等。

3.政策保障。我国对文旅融合已有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应根据非遗馆的所属单位性质和建设发展状况,为其文旅融合提供针对性的引导、鼓励和支持政策。对于隶属于地方非遗保护中心、博物馆、群艺馆等文化文物单位的非遗馆,或者是独立设置的国有非遗馆,应将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按照非营利性文化单位或者混合经营文化单位提供政策,在为其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保障的同时,鼓励其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增加营业收入,并细化有关经营管理、营收分配和人员激励的政策条文。对于民营性质的非遗馆,地方有关部门应深入了解其建设和运营情况,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引导和组织社会力量为其提供业务培训、技术支持、平台建设、供需对接、政策法律咨询、投融资辅导等服务。对于非遗馆文旅融合,应以财政拨款、专项基金、奖励补贴、减免税收、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政策支持,鼓励其进行项目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市场培育和品牌打造,鼓励其采取合作、授权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旅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等。对于难以转化为文旅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小、明令限制和禁止开发的非遗,应继续加强分类保护和研究,而不能将其忽略或任其消失。

结语

非遗馆文旅融合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场馆层面,即非遗馆进行旅游规划和建设,实施旅游经营和管理,提供旅游所需的设施设备和场馆服务;二是非遗层面,即非遗馆推动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非遗活动与旅游融合,提供展示、研学、演艺、体验、教培、购物、美食、康养等类型的非遗旅游产品和服务,并参与更大范围的全域旅游发展和旅游线路打造。

对于游客,非遗馆的文旅融合能让其切实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历代先人的精神和智慧,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和魅力,增强非遗探究兴趣和保护意识,增强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非遗,非遗馆的文旅融合有利于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产业链构建和全方位传播,能够增加传承人收入、就业和非遗保护经费,进而激发传承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吸引更多人加入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队伍。

对于旅游业,非遗馆的文旅融合能使其丰富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增强文化底蕴,使其更具有内在吸引力和外在影响力,使其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传统文化振兴、文化软实力提升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非遗馆的文旅融合效能,相关各方应加强合作和协同,科学规划非遗馆建设及其文旅融合,提高非遗的旅游开发利用水平,加强非遗馆的数字技术应用,加大非遗馆文旅融合的保障力度。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旅游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