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的“无为”课

2023-04-07 00:33凯蒂·雷利
海外文摘 2023年4期
关键词:无为索尔职场

凯蒂·雷利

近年来,美国各高校面对的心理健康挑战日益严峻。学生们渴望学会自我减压,为自己营造放松的空间。

康斯坦斯·卡索尔没有想到她新开设的“无为”课会如此受欢迎。

然而,这门教授学生如何放松和放下手头工作的课,如今确实是美国劳伦斯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在卡索尔看来,这表明学生们正在寻找一些技能,以帮助他们在面对精神挑战和日益增长的工作压力时进行自我减压。

卡索尔说:“学生们非常渴望习得减压技能。我们这所位于威斯康星州阿普尔顿市的学院总共有1500名学生。这学期有52名学生选修这门课,超过了这所小型文理学院任何一门选修课的人数。”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大学生们的现状。”卡索尔在关于这门课程的推特上写道。这引发了关于学生需要什么和大学应该教什么的辩论。这条推文迅速走红,并在短时间内收获了超过13.4万个点赞。

近年来,美国各高校面对的心理健康挑战日益严峻。2022年6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至2021年,超过60%的大学生有一种或多种心理健康问题,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约50%。

跟以往相比,如今年轻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皮尤研究中心在2022年4月至5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一半(46%)的青少年表示自己“几乎不间断地”上网,而这一比例在2014年至2015年间为24%。

因此,“断联”和“无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就不足为奇了。“没有什么比‘无为’更难了。”珍妮·奥德尔在她2019年的著作《如何无所作为:抵制注意力经济》中写道,“在一个个人生产力决定自身价值的世界里,我们中的许多人发现,我们的每一分钟都被日常使用的技术占用、优化或转变为金融资源。”

同样,卡索尔也担心,太多的高等教育都专注于训练学生的职场技能。她的课每周上一次,每次一小时,评分只有“及格”与“不及格”。她希望学生来听课时把手机放在教室外面,积极参与互动。不过,这门课没有期末考试。卡索尔说:“我们希望给学生们一点空间来放慢节奏,帮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这种节奏。”

卡索尔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谈了谈她对开设这门课的想法。

是什么促使您开设了这门课?

过去的几年里,我和几位同事一直在讨论开设一门这样的课,因此它是集体智慧的成果。我们发现,学生们承受着巨大压力,总在超负荷工作。我们一直在努力想办法培养他们主动放松的技能。研究表明,冥想、充足的睡眠、允许自己无所事事,甚至只是从办公桌前站起来都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创造力,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但这类技能是需要学习的。

在您看来,这门课能在学生中引起巨大共鸣的原因是什么?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我认为,学生们已经意识到他们需要放慢节奏,把手机放在一边,允许自己无所事事。人们已经意识到自己不可能随时待命,不可能一直高效。学生们对这门课充满热情,也许他们觉得这种短暂的放松是合情合理的。

同过去相比,为什么学生在今时今日更需要这类课程?

我在课堂上见过很多年轻人。在进入大学的最初几周,他们便开始为提高成绩、丰富简历上的内容以及毕业后找工作而感到焦虑。我不知道这是否该归咎于新冠疫情、社交媒体、来自父母的压力或经济的原因。我真的不知道这种压力源自何处,但我看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学生们不得不承受惊人的压力。

您希望学生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

我们真正想让学生从这门课中获得的,是一个空间,一个能让他们完全做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们可以活在当下——不仅是在肉体上放松,在精神上也是如此。因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被要求做的事情都与此对立。我们希望,学生们在他们剩余的大学生涯以及毕业后的生活中,能够一直为自己营造这样的空间。这将使他们变得更出色、更富有同情心和创造力,成为更有深度的思考者。

“无为”课包括哪些内容?

每周会有不同的教师来授课。比如,心理系的同事来讲了睡眠卫生,她还和学生们分享了一些关于睡眠时间和成绩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事实证明,如果你每晚能睡七到八个小时,你的成绩会更高。她让学生们自己制订计划,以确保足够的睡眠。我们还请了一位老师来带领学生们进行正念行走活动。每个人都必须在户外待30分钟,在此期间不能看手机或说话。我们之后还会请人来教太极,并进行一些冥想活动。虽然这门课的名称是“无为”,但我们实际上做了很多。

从这门课的受欢迎程度来看,您觉得美国大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学生们压力很大、劳累过度。此外,我认为这还告诉我们,学生们清楚自己正承受着什么,他们很渴望放松。这门课的学分只有普通课程的1/6,并不能用来凑毕业学分。所以,修这门课真的是学生们腾出时间做的一件额外的事情。事实上,这么多学生选择这样做已然表明了这门课的必要性。

有人对您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还有人质疑这门课的严肃性。您对此有何回应?

这门课不需要学生额外付费,老师们也没有获得额外的报酬。我只是认为,学生们确实需要这样的课程。人文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们为职场作好准备,还要让他们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作好准备。即使你身处技术、工程等领域,你也必须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我认为,这门课能赋予你更高层次的技能——你必须足够了解自己,知道什么时候把自己逼得太紧了,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接近崩溃。如果你筋疲力尽或者睡眠不足,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

如果更多的大学生学习这类技能,现状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这类技能得以普及,如果学生们知道自己不需要全年无休地工作,不需要如此高效,可以时不时地休息一下——他们应该会更快乐,我们也能降低学生中抑郁者和焦虑者的比例。比如,有些学生会出于某种原因觉得自己无法继续学习下去了。我认为,这类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到他们。

您认为各高校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我们需要摆脱这样的想法,即要把人们训练成高效的工人。實际上,我们应该给年轻人提供他们需要的工具,帮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对这个世界有帮助的人,而不仅仅是在经济和职场方面为社会作贡献。

[编译自美国《时代周刊》]

编辑:马果娜

猜你喜欢
无为索尔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南非萨索尔公司宣称在莫桑比克南部近海发现石油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索尔·贝娄创作中的“大屠杀”阴影及其反思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圣经原型解读
疯狂的职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