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英国女王的殖民主义幽灵

2023-04-07 00:33赖尔·翁布蕾切尔·查森米阿纳·文卡塔拉曼南
海外文摘 2023年4期
关键词:英国女王殖民主义二世

赖尔·翁布 蕾切尔·查森 米阿纳·文卡塔拉曼南

伊丽莎白二世的去世在前英国殖民地国家唤起了清算历史的高潮。南非作家西波·赫隆瓦尼说:“殖民主义在西方国家已是历史,但在我们这样的国家是现状。”

| 尊重逝者与清算历史 |

去年9月,听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死讯,肯尼亚著名反殖民斗士德丹·基马蒂的后代向英国以及女王亲属表示哀悼。被英国称为“恐怖分子”的基马蒂,如今被肯尼亞视作民族英雄。基马蒂的孩子深知失去父母有多不好受。“这对他们国家的影响很大。”伊丽莎白·基马蒂说,“我们为英国人民和英国王室感到难过。”

不过,基马蒂一家也在反思英国女王遗产的阴暗面。他们想到在伊丽莎白·温莎登基后不久,英国就开始血腥镇压肯尼亚的反殖民运动。他们想到当时遭到迫害的数万名起义者,想到被关入集中营的十多万普通百姓。他们想到受尽英国士兵折磨的母亲,想到被英国政府施以绞刑的父亲。他们还想到,母亲曾数次致信英国女王,请求她帮忙寻找丈夫的埋骨地,以便给他办个像样的葬礼。

提起伊丽莎白二世,伊芙琳·基马蒂说:“她是个女人,是个母亲,是个妻子。她本可以向一个同为女人和妻子的人表示同情。”

70年来,许多人视伊丽莎白二世为象征稳定与责任的灯塔,在激进变革时代不断为人们指明方向。自英国女王去世后,西方国家的许多人对她大加赞赏,但在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国家,民众的反应显然复杂得多。毕竟,在伊丽莎白二世统治时期,部分殖民地的人民为争取独立展开了一系列激烈斗争。

在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国家中,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等国的领导人都向英国女王表达了敬意,也赞扬了当前英国与本国的伙伴关系,但这几个国家的民众却重新公开清点起大英帝国造成的巨大破坏。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私底下,到处都是围绕英国女王的讨论:她应该为这些破坏承担多大的责任?在尊重逝者与清算过往罪行之间,该如何取得平衡?

| 殖民结束但问题延续 |

“我认为西方国家民众需要发自真心地去理解和领悟一件事,那就是殖民主义在西方已是历史。”住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作家西波·赫隆瓦尼说,“在西方国家,那是过去的事,但在我们这样的国家,殖民主义是现状。”

赫隆瓦尼指出,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很多做法都是从英国借鉴来的。如今,贫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与种族挂钩。英国人与他们的子孙后代仍掌控着南非绝大多数有利可图的矿。

“她作出了选择,但她本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赫隆瓦尼在谈起伊丽莎白二世时说,“你可以生来就处在特权阶级,然后作出不同的选择,最后承担后果。难道真的不允许我们指出这一点吗?”

英国女王逝世后,非洲和南亚人民的呼声随之高涨。他们要求英国王室归还从他们土地上掠走的财富,其中就包括“光之山”和“非洲之星”——分别由印度和南非“赠送”给英国的钻石。1905年,“非洲之星”从一个白人所有的矿中被开采出来,随后便被送给英国王室。赫隆瓦尼说,“非洲之星”的故事就是大英博物馆里大部分历史文物的故事。

“可能喝着茶、握个手,就送出去了。”赫隆瓦尼说,“没有哪个正直的人会觉得这是场公平交易。”

肯尼亚作家、活动家沙伊利亚·帕特勒说她早就料到,一旦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神话制造机”就会立马行动起来。媒体的风声一起,帕特勒也开始在推特上发文。在一条转发量较大的推文中,帕特勒提到了阿伯德尔国家公园里的那家著名酒店——树顶酒店。当年,年仅25岁的伊丽莎白在入住这家酒店的当晚听到了父亲的死讯,得知自己即将成为英国女王。这家酒店后来成为英国士兵枪杀反殖民斗士的场所,宛如一个“射猎场”。

“英国人在肯尼亚做的事,他们在世界各地都做过。”帕特勒说,“我们才刚开始一点点地削弱帝国历史、谎言及虚构神话的影响力。”

2013年,英国为迫害肯尼亚起义者道歉,同意向仍在世的幸存者支付约2000万美元的赔偿金,约合每人4000美元。

| 亲历者家庭有权控诉 |

孟加拉裔美国人萨达夫·汗的祖父母生长在英国统治下的达卡,也就是今日孟加拉国的首都。1947年,英属印度解体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汗的祖父母在印巴分治时期经受了暴力,还不得不从垃圾中捡拾食物。然而,汗说他的祖父母和父母都“莫名对女王离世感到难过”。他认为这种奇怪的感觉源自英国女王在南亚扮演的角色——“象征繁荣的灯塔”。1971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成为独立国家。

汗说,有人出言反驳了他。对方提到了“大英帝国给南亚带来的恐惧”,其中就包括白人至上主义,以及在南亚文化中仍然十分常见的肤色歧视现象。

印度裔医生阿努杰·钱德拉的叔叔在印巴分治时期失踪了。他说自己在怀念“英伦风尚和阶层意识”的同时,渐渐意识到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遗留下的问题,以及伊丽莎白二世对延续历史遗留问题起到的作用。

“她总是表现出极其优雅、十分尊贵的姿态,”现居美国田纳西州的钱德拉说,“但我认为现在正是质疑的时候,审视它的作用,审视那段历史,再问问该如何处理殖民主义给第三世界国家留下的伤害。”

尼日利亚裔教授尤·阿尼亚为英国女王“献上的祝福”在网上引起了激烈争议。她说,女王代表了“一个精于盗窃、掠夺,犯下种族灭绝罪行的帝国”,她希望女王在垂死的日子里“受尽折磨”。事后,推特以违反平台规定为由删除了她的推文,她所在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也对这条推文表示谴责。

尽管如此,阿尼亚坚称:“除了蔑视英国女王,我无话可说。由这位君主领导的政府资助了灭绝种族的大屠杀,我半数的家人要么惨遭杀害,要么流离失所。”阿尼亚的多位祖先在尼日利亚惨烈的内战中遇害。

眼看推特上批判之声高涨,尼日利亚记者戴维·洪德因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人们甚至不知道争论点在哪里,不知道英国君主制是什么、曾代表什么。“而且,这种无知根深蒂固。”他说。

当年,英国将差异巨大的“北尼日利亚保护国”和“南尼日利亚保护国”合并,尼日利亚由此成为一个国家。英国将政治权力赋予北方的统治者。1967年,尼日利亚内战爆发,英国支持联邦政府,为其提供资金和武器。据历史学家估计,当时尼日利亚东南部有超过100万伊博族平民死亡,其中大多数是饿死的。

洪德因认为,这场悲剧给谁的家族造成了伤害,谁就有权表达自己的愤怒。“可能有人会批评你‘毫无礼貌可言’‘说话肆无忌惮、不合时宜’。”洪德因说,“那么,什么时候是恰当的?谁来决定什么时候恰当?谁给人分了等级?谁的人生高于别人的人生?”

[编译自美国《华盛顿邮报》]

编辑:马果娜

猜你喜欢
英国女王殖民主义二世
萨尔贡二世时期信件文书初探
帝国视阈与殖民主义电影中的地方和江南风景
阿尔贝二世亲王:摩纳哥的招牌
英国女王的包包里都有啥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史蒂文森小说《金银岛》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研究
米开朗基罗和教皇尤得乌斯二世(连载之二)
军事改革家古斯塔夫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