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体育”:以“六大项目”开辟新赛道

2023-04-11 08:34龚莉娜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2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教学改革

摘要:“田野体育”是一种运动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六大项目”来开辟“田野体育”的新赛道:从“嘉学园整体设计”到“体育田野开垦”,从大课间到课后服务,从“游戏36计”到“体育赛事卷入”,全面带动学生,促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田野体育”;教学改革;课后服务

《关于深化體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为了实现以体立德、以体益智、以体健身、以体育美的育人目标,我们结合学校和地域实际,提出了“田野体育”的设想,倡导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让学生能够享受阳光的滋养,感受流汗的快乐。“田野体育”是一种运动理念,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走向大自然,草坪、树林、田埂……处处都是健身馆,竹竿、箩筐……万物都是健身器;是一种生活方式,“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只要动起来,随时随地都可以锻炼、竞技。

我们用“六大项目”开辟了“田野体育”的新赛道:从“嘉学园整体设计”到“体育田野开垦”,从大课间到课后服务,从“游戏36计”到“体育赛事卷入”,全面带动学生,让体育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嘉学园整体设计”项目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为了更好地遵循课标精神,也为了让“田野体育”更适合学生的发展,我们首先开发了“嘉学园整体设计”项目,以此作为总纲领。

在这一项目中,我们把“田野体育”的要求划分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其中,“运动能力”要达成的素养目标包括有技术、强体能、懂运动、会运动等。我们认为,运动能力不仅体现在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上,更体现为在复杂情境下有效运用动作技术的表现上;不只是强调身体练习的表现,也强调对运动的认知和理解;不仅注重动作技术的反复练习,更强调积极参与比赛或展示体能。所以,“田野体育”要培养既会运动又懂运动的有文化的运动者。“健康行为”是指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安全意识,预防运动损伤,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以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坚韧的品质。总的来说,“健康行为”要实现的素养目标包括好习惯、重安全、好心态、会生活等。“体育品德”是一种更高的要求,包括不畏难、守规则、懂尊重、强自信等。我们要求学生在“田野体育”中发扬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形成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诚信自律、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发展自尊自信、文明礼貌、有责任意识和正确的胜负观的体育品格。

二、“体育田野开垦”项目

“处处都是健身馆”,是“田野体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所以,我们开发了“体育田野开垦”项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趣味运动区域,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运动。目前,我们已经开发的区域包括“丛林探险区”“趣味田径区”和“户外越野区”。

“丛林探险区”,就是利用校园里丰富的自然植被资源,在小树林、小花园、灌木丛中设计适合攀爬、田野游戏、钻树丛等挑战性运动的功能区域,营造出独特的“田野体育”环境。田径是学校的传统项目。为了能够吸引所有学生,我们拓展了“趣味田径区”——高效利用现有体育设施、道路等,通过故事情境法、夸张法、角色扮演法等手段创设趣味情境,重组、挖掘有趣的田径运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愉悦、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田径项目的练习。学校周边的土地和道路等也是不可忽视的优质资源。所以,我们又结合实际,开辟“户外越野区”,设计了环西太湖毅行、环步道散步、户外大草坪游戏、田埂上的竞走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阳光的滋养下,呼吸花香、聆听鸟语。

三、“大课间改造”项目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让他们真正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结合“田野体育”的运动理念,我们对大课间进行了多维改造。

考虑到“田野体育”是走向自然的体育,而二十四节气是来自自然的优秀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们便将两者结合,打造了富有特色的“节气体育”,让学生顺应自然节律变化,开展适合的体育运动。比如,立春时节,万物复苏,风和日暖,我们邀请学生去田埂散步,以轻松、舒缓的节奏,唤醒精神,开启新一年的学习之旅。小暑时节,天气渐热,情绪易变得烦躁,于是,我们让学生进行呼吸练习,在一吐一纳中气顺意宁,调节身心。应时应节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不仅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还进一步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多样风采。

另外,“田野体育”的开展也要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我们根据体育课程的原有安排,结合学校特色项目,以及不同年段学生的身体适应性,设计了“节律体育”。一到六年级各有一项专项训练项目:一年级是“花样跳绳”,二年级是“皮筋翻飞”,三年级是“铁环陀螺”,四年级是“竹棒传奇”,五年级是“神毽飞舞”,六年级是“百变球类”。在每个专项训练项目之下,教师可以再进行创意设计,比如在“神毽飞舞”中,多位学生交叉踢毽子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大课间得到充分锻炼。

四、“课后服务升级”项目

为了给学生提供精准、适切的服务,我们将“田野体育”的触角延伸至课后服务环节,并对其进行升级。

首先,引导合作,开展“大手拉小手”体育活动。我们充分发挥与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的合作优势,联系艺术系、社工系的大学生体育社团,邀请他们来校担当课后服务体育活动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其次,引进资源,充实课后服务体育社团。我们利用家长资源、社会资源,通过志愿服务、购买服务等方式,开设篮球、足球、羽毛球、啦啦操等体育社团,以丰富“田野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再次,引向自然,开展每周一次的户外“撒野”活动。我们将学生引向学校操场、树林或周边的田野、草坪,不设规则,让他们自由奔跑。“课后服务升级”项目,给予学生更多的快乐、更强的体能和更美好的记忆。

五、“游戏36计”项目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让中华传统体育在校园绽放光彩”。传统的体育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乐于传承的优秀文化。为此,我们发动家长带领学生寻访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造。

通过一段时间的寻访和搜集,抓雀仔、丢沙包、抓骨牌、跳格子等游戏项目占据我们视野。而后,我们开展亲子游戏,让家长和学生尽情展示。在熟练掌握各游戏的规则后,我们又鼓励家长和学生对游戏进行创新。比如,“跳格子”由原来的单人游戏变成了亲子游戏;“简易五子棋”游戏中,学生成了“棋子”,由家长对垒。新游戏不断涌现,构成了“游戏36计”项目,创设了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

六、“体育赛事卷入”项目

体育赛事往往能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公平意识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但很多时候,参与体育赛事的只有少数人。对此,我们推出“体育赛事卷入”项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育竞赛中获得成长。

我们依据年段划分,组织低年段的趣味运动会、中年段的女排男篮联赛、高年段的足球联赛。根据不同季节的适应性,在春季举办人人参与的田径运动会,在夏季举行亲子运动会,在秋季组织趣味运动会,在冬季开展全校性的跳绳踢毽比赛。我们还有面向较高水平运动员的田径专项比赛和面向普通学生每月一次的专项比赛,有时也组织班级循环赛和校际联赛。总之,让每一位学生都“卷入”其中,发扬体育精神,培育体育品格。

“田野体育”,从培育一个学生出发,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我们期待,依托这一平台,能够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

(龚莉娜,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教学改革
如何加强中学课后体育服务的探究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关于校外课后服务机构入驻小学校园问题的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